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500字(精選10篇)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500字(精選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5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1500字(精選10篇)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

我極愛昆蟲記,讀過的書裏,僅次於紅樓吧!

原因説起來也簡單:

1、倘有機會重新求學並擇業,我斷然不會是一個律師,我最喜歡的工作,就是如法布爾一般,去跟花草樹木、蟲蟻鳥獸打交道,這於我來説,輕鬆得多、愜意得多,恐怕是我能想象到的最喜歡的工作了吧。

2、讀完卷首語“致兒子汝勒”之後,直至十卷窮盡,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深情錐心入骨、纖毫畢現!雖行文未見影蹤,但汝勒的影子如荒石園的草木石頭,無處不在。彼岸花開成海,此地荒草叢生,夜夜冷月照歸路。

3、特別喜歡昆蟲記的文筆,字裏行間只是在寫各種昆蟲,但是總不經意地流淌着悲喜,輕淡得幾乎沒有,其實卻時時都在。這般文字,斷不是所謂的文人騷客所能為也。讀着昆蟲記,總有些瞬間會驚覺宇宙何等浩瀚,時光何等蒼茫,而人在其間竟不如滄海一粟,不及掩卷已然痴了。

説説版本吧!

目前我所知的國內《昆蟲記》十卷全譯本有兩個版本,一是花城出版社,二是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都讀過,區別不是太明顯,江西出版社的版本有更多圖片,據説許多是法文原版插圖;而花城出版社的版本在專業性方面稍強一些吧,尤其在昆蟲的專業名稱方面,説是特地組織了生物專家考證翻譯的。

若是要當作給孩子的科普讀物,則譯林出版社的質量還是值得信任的。

零亂摘錄點書中的文字吧,來自昆蟲記裏不相干的幾篇文章,若有興趣,儘可心靜時去翻翻,或許恰好喜歡也未可知。

當我面對池塘,凝視着它的時候,我可從來都不覺得厭倦。在這個綠色的小小世界裏,不知道會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着,追逐着;有着紅色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地搖擺着,並緩緩地前進;在那蘆葦草叢中,我們還可以找到一羣羣石蠶的幼蟲,它們各自將身體隱匿在一個枯枝做的小鞘中——這個小鞘是用來作防禦天敵和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災難用的。

在池塘的深處,水甲蟲在活潑地跳躍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帶着一個氣泡,這個氣泡是幫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像佩帶在一個威武的大將軍胸前的一塊閃着銀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堆閃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轉,歡快地扭動着,不對,那不是“蚌蛛”,其實那是豉蟲們在開舞會呢!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有一隊池鰩正在向這邊游來,它們那傍擊式的泳姿,就像裁縫手中的縫針那樣迅速而有力。

捲心菜幾乎可以説是我們所有的蔬菜中最為古老的一種,我們知道古時候的人就已經開始吃它了。而實際上在人類開始吃它之前,它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很久很久,所以我們實在是無法知道究竟是什麼時候,它出現了,又是什麼時候人類第一次種植它們,用的又是什麼方法。植物學家告訴我們,它最初是一種長莖、小葉、長在濱海懸崖的野生植物。歷史對於這類細小的事情的記載是不願多花筆墨的。它所歌頌的,是那些奪去千萬人生命的戰場,它覺得那一片使人類生生不息的土地是沒有研究價值的。它詳細列舉各國國王的嗜好和怪癖,卻不能告訴我們小麥的起源!但願將來的歷史記載會改變它的作風。

我們對於捲心菜知道得實在太少了,那實在有點可惜,它的確算得上一種很貴重的東西。因為它擁有許多有趣故事。不僅是人類,就是別的動物也都與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其中有一種普通大白蝴蝶的毛蟲,就是靠捲心菜生長的。它們吃捲心菜皮及其一切和捲心菜相似的植物葉子,像花椰菜、白菜芽、大頭菜,以及瑞典蘿蔔等,似乎生來就與這種樣子的萊類有不解之緣。

“不管我們的照明燈能把光線投射到多遠,照明圈外依然死死圍擋着黑暗。我們四周都是未知事物的深淵黑洞,但我們應為此而感到心安理得,因為我們已經註定要做的事情,就是使微不足道的已知領域再擴大一點範圍。我們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慾牽着我們的神魂,就讓我們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地移動我們自己的提燈吧。隨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認識清楚,人們最終也許能將整體畫面的某個局部拼製出來。”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

我原本以為,人是天地之靈長,只有人,才擁有喜怒哀樂的能力,只有人,才擁有表現眾生百態的權利。直到,我翻開《昆蟲記》的那一刻,我才發現,小如螻蟻,微如蚜螢,亦有其一姿一態,亦有着我們所謂的“人性”。雖然弱小,但每一隻昆蟲,都可以單獨拿出來寫一本書,或者説,每一隻昆蟲自身,就是一本優美的書。這些自然的精靈,在法布爾的筆下,更是在大自然的操控下,用弱小的身軀,靈動而又無奈地跳着生命之舞,優美卻又悽美。我看見了隧蜂的舞步,以勞碌與責任為鼓點,以勤勞與善良為節奏,用修長的身軀,輕輕地舞動着,律動成一首歌。四月修巢,五月採蜜,六七育兒,生生不息。更難得的是,這種昆蟲有着寬宏大量的性格。無論是從外形、品質、以及其為自然帶來的那份甜蜜,都是無與倫比的,都是完美無缺的。大自然的寵兒,非你莫屬。這種昆蟲有着極強的包容性,足以令每一個瞭解它的人欽佩與歎服。只是,上帝是公平的,又是殘忍的,他安排了另一羣強盜,在這些精靈輕盈舞動的時候,悄悄地潛入。它們披着罪惡的外衣,扭動着骯髒的身軀,以隧蜂善良的天性為突破口,在它們家裏大吃大嚼一頓,再產下後代,繼續欺凌隧蜂的子女。

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法布爾稱它為小飛蠅,對於一個罪惡的種族,並不需要一個確切的名字。法布爾説,這是為了生態平衡,而產生的自然界的剝削殺戮。大約完美的東西,總會有嫉妒者與劫掠者,來阻止他走向完美吧,尤其是這些弱小的生命。我也只能這樣想。松毛蟲的舞步堅定而樸實,謹慎卻有些戰戰兢兢。它們始終堅定着團隊意識與首領意識,在複雜的昆蟲世界中,遵循着自己的舞步,以連綿不斷地連結絲線,纏繞成了屬於自己的詩篇。是的,每一羣松毛蟲行動時,領頭的那隻便是領袖,它負責着偵查與領導,還要吐絲讓後面的松毛蟲尋找。這種極強的社會性,法布爾的驚歎,足以説明一切。這是它們的優點,也是它們因弱小而想出的最佳報名措施,但也註定了它們的悲劇。這種甚至有點盲目的社會性,或者説,奴隸性,致使他們除了跟着部隊走之外,別無所知。於是,法布爾將它們頭尾相連,沿着器皿邊緣繞成了一個圈,一個死亡之圈,而食物,就在它們附近幾釐米處。它們仍然堅定地跳着舞,跳着一圈圈的死亡之舞,將昆蟲世界裏的無端盲從,舞成了死亡的詩篇。一隊松毛蟲,就在食物的附近,完完全全地餓死了。也許又是上帝的一個玩笑,弱小如它們,當然不會有什麼戲弄之處,大概只有當具有相同特性卻自稱靈長的人類也受困於此時,上帝才會呵呵地笑一笑吧。至於其他的各種虐殺、偽裝、掠奪、剝削、欺騙等等,都是各種昆蟲常用的姿態。也許是為了求偶,也許是為了自衞,也許是為了填飽肚子,也許僅僅是為了活下去,甚至於,它們本身並沒有這些想法,只是我的強加與臆想罷了。畢竟,它們太弱小了。可是,我總是覺得隱隱不安。畢竟,這些,都是人類社會的陰暗面,在昆蟲世界裏的體現。

人類雖然不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種族,但,這都是人類社會內的潛在危機。我或許應該慶幸,人類遠遠比昆蟲強大的多,也不必為了生計,為了防衞而無奈受欺,而奔波賣命。弱者,只有被欺凌的權利,雖然很殘酷,但這是現實,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事情,這是昆蟲們無奈卻又不得不接受的自然規則。我也應該慶幸,人是能夠思考的動物,人性中,還有那些道德與善良,所以,大多數人類不會像昆蟲那樣,自相殘殺,人類社會不會像昆蟲世界那樣,殘酷無情。我想起一篇文章中的對白:“這人怎麼盡跟動物學壞了呢?”“大概是動物都跟人學壞了吧。”有些道理,但昆蟲的思想似乎沒有那麼複雜。我也只能用粗糙的文筆,藉助這些昆蟲的口吻,塗抹些文字來感歎這些悲哀的小生命:天生玲瓏物,愛與天比奇。身披流光甲,揹着綺羅翼。苦心營生計,奈何世相欺。恨指天而怒,卻歎命不濟!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3

法布爾以妙筆寫成《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鉅著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這部鉅著所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所表現的妙不可言的、驚人的靈性。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以人文精神統領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

第一次接觸《昆蟲記》,是老師佈置的課外閲讀任務,一提到《昆蟲記》我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説明文,讓我頓時沒了興趣,但是才讀了一點,不知怎麼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

法布爾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讓我感到了他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象的,因為我沒時間也沒精力去觀察它們了、解它們,想象着他們十分和睦美好,不會有一地爭吵或是鬥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顛覆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與死,有勞動與掠奪等許多活動,這都與人有着驚人的相似。他跟我們人類一樣,又善良的食草性昆蟲,又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好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他們就在我眼前進行着一切活動,把我帶到了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爾超人的觀察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着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着爪子,唔,對不起,是伸着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着吉他琴,裙襬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讚歎的是,法布爾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裏,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後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隻後爪的爪尖鈎住網子,後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着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鬆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曬曬太陽。法布爾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

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爾的成功之處。

當我繼續閲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狼珠是怎樣獵食的,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神的內涵。

我歎服那神祕的大自然,更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4

我是一個對自然界很好奇的人,尤其喜歡動物,小的時候家裏買過許多可愛的動物,我也會很有愛心的去照顧它們,但和許多小孩兒一樣,我並不喜歡昆蟲,因為它們小,因為它們看起來很噁心,更因為它們沒有情感,不能與我溝通,在我的眼裏它們只是會動的植物罷了。

沒想到的是,一直堅定的觀點卻在我讀過一本書後完全改變了,它就是《昆蟲記》,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書中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許多昆蟲的生活,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法布爾的語言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又沒有另人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讓讀者讀起來輕鬆快樂,同時也瞭解了許多昆蟲的習性,增長了不少知識。法布爾也因這本成功的著作,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然而這些巨大的成就對法布爾來説卻是來之不易,從作者簡介中我看到,法布爾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温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才獲得新成果。作為一名科學家,法布爾對真理的追求,對知識的探究,對工作的熱愛,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使我感到內疚,一名學生,一遇到學習上的難題,就抱怨,抱怨自己有多倒黴,稍微有點成就又翹起了孔雀尾巴,瞧不起別人。

《昆蟲記》彷彿把我帶進了昆蟲世界,讓我感受到了昆蟲界中殘酷的競爭,正所謂弱肉強食,這些跟人類是沒有區別的,小小的昆蟲間也存在着不同種族之間的強烈對抗。昆蟲其實並不是一種孤立的動物,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是一部相當吸引人的著作。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布爾,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着,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佈滿了驚疑,佈滿了情趣,通過這本書我曉得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祕——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藴含着的各種科學真理。

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輕鬆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由於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全部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假若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有關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能曉得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相當受啟發:我們應該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應該有始有終的往把它做好,相信自己的本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您的追求在別人瞅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您有恆心,便一定能創造出奇蹟。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便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便是法布爾精神。學學他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像法布爾一樣往探索昆蟲的奧祕,但我們能學他的精神,往做好其他事情!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5

《昆蟲記》是出自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筆下,是一部不朽的著作,這本書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法布爾對昆蟲的熱愛,深深的震撼着我。我以前對昆蟲不感興趣,認為它們很可怕,很無聊,現在全然不同了。

法布爾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在研究昆蟲的過程中,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孜孜不倦,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在於探索昆蟲,發現自然界藴含着的科學真理。

由於法布爾對昆蟲孜孜不倦的探索,他向我們展示了昆蟲界的奇妙世界:就像法布爾寫的蟬那樣,整個夏天,蟬不做任何事情,只是終日歌唱,而螞蟻則忙於儲存食物,冬天來了,蟬飢餓難忍,只有跑到他的鄰居那裏借一些糧食。結果,鄰居讓他非常難堪。原來蟬有時也很難堪,也怪不得整個夏天都能聽到蟬叫呢!

法布爾是一個熱愛科學、孜孜不倦、勇於探索、堅持不懈的人,而我呢,遇到一點小困難就退縮,不敢面對失敗,還大哭起來。有時候不如意時,還對家長大呼小叫的。記得有一次,我寫一道數學題,我毫不猶豫的去問爸爸,爸爸教了我,給我講解,我還心不在焉。現在想想我當時還真是不應該啊!

我這幾天讀了《昆蟲記》這本書,作者是:法布爾,法布爾以散文式的文筆,向我們講了蟬是脱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各種各樣的蟲子們翩然登場!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蟲子氣味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它們帶我走進了原始叢林。是法布爾,讓我看到了昆蟲。

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的更多。

我家門前有個蟻巢,我喜歡用火或水來破壞它們的家,有時用牙籤把它們的腿小心翼翼地扯掉,它們只能在地上逃命,而我來殺它們取樂。我還捉大蟲子放到蟻巢旁,幾蟻發現一了它,召換同伴來殺了它,雖然它龐大,但它幾分鐘後成了屍骨一堆。今天我讀了這本書,知道了道理。

近幾天,我讀了法國著名作家法布爾的《昆蟲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了數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細緻地瞭解了昆蟲。法布爾為我開啟了昆蟲世界的大門。

比如,蟬是一種自食其力的昆蟲,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在夏天為我們帶來高昂的歌聲,但人們並不十分喜歡它,因為它的聲音太吵。螞蟻是一種勤勞的昆蟲,它有史以來都被人們看作為勤勞和團結的象徵,但法布爾卻發現,螞蟻有時卻十分貪婪和兇悍,它會將蟬辛辛苦苦覓得的食物洗劫一空。

看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如何講,而要自己去觀察、思索、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

《昆蟲記》不僅讓瞭解了昆蟲,改變了過去對有些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我物和研究問題。《昆蟲記》可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6

《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以為性觀照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書以忠實於法文原著整體風貌及表達特色為選取原則,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説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法布爾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美術家一般的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與抒寫”。在本書中,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人類並不是

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帶給更珍重的啟示

《昆蟲記》不僅僅僅浸淫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含着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爾精神。如果沒有那樣的精神,就沒有《昆蟲記》,人類的精神之樹上將少掉一顆智慧之果。

法布爾以生花妙筆寫成《昆蟲記》,譽滿全球,這部鉅著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都有它的地位,這部鉅著所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所表現的妙不可言的、驚人的靈性。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成果和經歷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以人文精神統領自然科學的龐雜實據,蟲性、人性交融,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學形態,將區區小蟲的話題書寫成多層次意味、全方位價值的鉅製鴻篇,這樣的作品在世界上誠屬空前絕後。沒有哪位昆蟲學家具備如此高明的文學表達才能,沒有哪位作傢俱備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作者被當時法國與國際學術界譽為“動物心理學的創導人”。在晚年法布爾出版了《昆蟲記》最後幾卷,使他不但在法國贏得眾多讀者,即使在歐洲各國,在全世界《昆蟲記》作者的大名也已為廣大讀者所熟悉。文學接尊稱他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國學術界和文學界推薦法布爾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可惜沒有等到諾貝爾委員會下決心授予他這儀大獎,這位歌頌昆蟲的大詩人已經瞑目長逝了。

《昆蟲記》被譯成許多種文字出版。他被譽為“昆蟲詩人”,我國也翻譯出版了他的超多作品。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7

説來慚愧,我一直以為《昆蟲記》是一部關於昆蟲的純科普讀物,由於我對蟲子從來不感興趣,也不想了解有關蟲子的科學知識,所以從來沒有讀《昆蟲記》的想法。

今年擔任八年級語文,《昆蟲記》是編者在“名著導讀”欄目推薦的必讀書。這使我不得不尋覓它,閲讀它。這大概就是魯迅所説的“職業讀書”吧!但是我只讀了該書的“走近作者”“閲讀導航”“內容梗概”“昆蟲特寫”,短短4頁文字,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職業讀書”變為魯迅所説的“嗜好的讀書”,鑽進《昆蟲記》的每一行文字中閒遊一番。

一、 作者生命既有長度更有寬度

我説的生命長度是指人從出生到盡頭的實際時間跨度。《昆蟲記》的作者法布爾(1823—1915),享年92歲。遠遠超過當時人類的平均壽命。其生命能達到如此長度,與其生活態度、人生追求、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學精神是分不開的。

生命的寬度是指人活在世,自己為人類的發展所作的努力、為人類所做的貢獻大小。法布爾能被稱為法國著名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作家,足見其生命寬度。

法布爾出生於貧窮農民家庭,中學畢業,16歲當工人,17歲考取師範學校,畢業後當了教師。他一面努力教書,一面利用業餘時間不知疲倦地做動植物觀察記錄,立志做一個為蟲子書寫歷史的人。1879年,時年56歲終於把20多年的觀察記錄編撰成《昆蟲記》第一卷出版。此後法布爾開足生命的馬力,年復一年,不知疲倦地從事昆蟲學研究,把勞動成果匯成一卷有又一卷的《昆蟲記》。1910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這時法布爾已是86歲高齡的老人。1915年10月11日,這位“以昆蟲為琴撥響命運顫音的巨人”與世長辭。

時至今日,100年過去了,《昆蟲記》不斷地再版,不斷地在世界各國傳播,足以證明作者生命意義之所在。

正如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文中如是説過,“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着。”《昆蟲記》和他的作者布爾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二、《昆蟲記》的雙重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沒有那個文學家有法布爾那麼高的文學修養,沒有哪個文學家有法布爾那麼高的昆蟲學造詣,《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昆蟲記》既是嚴肅的科普讀,又是一部文字優美的文學經典。它的文字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使人感到興情趣盎然。我們在讀《昆蟲記》時也時刻被感動着。它們的一舉一動,無賦予人的思想感,“小蟲子”的世界折射出了人類社會。作者對昆蟲們的描述中體現出了自己認知生活和世界時的獨特眼光,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生命的熱愛和敬畏。”

法布爾窮其一生的觀察研究蟲子,以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觀察、實驗資料,將紛繁複雜的昆蟲世界,真實生動的呈現出來。其科學性是顯而易見的 。

其文學性,讓我們欣賞幾處昆蟲特寫即可感受到。蟬——為快樂而放聲高歌 :“這類動物(蟬)只所以要唱歌,我以為是為了傳遞它們誕生在這個世界的快樂。”;黃蜂——不知動腦筋的建築學家:”他們的智慧是有限的,本能雖然使他們能夠建造出讓我們歎為觀止的巢穴,卻沒有賦予他們自我反省的能力。”;蟋蟀——田園中的小提琴家:“每到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悦耳的鳴叫聲。我們的田園歌唱家蟋蟀————奉獻的一場場精彩的演奏會……它們不僅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為自己的生命復甦而歌唱。”

這只是對《昆蟲記》及作者粗淺的認識。作為語文人,還要進一步深入研讀,仔細體會,細心揣摩其寫作手法及其展現的科學知識和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8

這是一部經久不衰的名著,這是一部創造了奇蹟的名著,這是一部科普鉅著,這也是一部文學價值很高的作品。看了《昆蟲記》這部名著後,我才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藝術。我才發現

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祕,我知道了:雨過天晴後,蟬是怎樣脱殼的;屎殼螂的寶寶們是怎樣在媽媽的糞便中生存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的。

第一次讀《昆蟲記》,我就為之深深吸引了。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活史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敍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的存在,彷彿置身於現場一樣。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昆蟲記》不是作家創造出來的世界,它不同於小説,它們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爾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獨自的,安靜的,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與艱辛。我仰起了頭,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頭,像仰望星空一樣,來對待昆蟲們存在的奧祕。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接着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很小的時候,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看着看着,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着: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而去污染環境,這些蟲子會不會還在呢?我仔細地想着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閲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當我繼續閲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爾細緻入微地觀察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危險捕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謹慎實驗、反覆推敲實驗過程與數據,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螢的捕食過程,捕蠅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數據、分析原因,轉身又設計下一次。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的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一次,我感覺到了“科學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內涵。

昆蟲學家法布爾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地寫出《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與科技寶藏。它行文生動形象,語言生動而不乏準確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

《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閲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閲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9

孤單冰冷的月光,枕邊長髮的芳香,透過枱燈那柔和的光亮,我漸漸地沒入了夢鄉。我踏在一片薄薄的樹葉上,隨着晚風輕輕地飄蕩,離那銀色的樹林近了,近了,稍一呼吸就能聞到,泥土味兒的清香,那掛在枝頭搖晃着腦袋的小樹葉們,悄悄地為我送上了一曲森林大合唱。我從樹葉上跳下,踱着小步,推開了一扇屬於森林的窗。

如果説,緣分是個偶然,那麼,我遇上《昆蟲記》就是一個必然。胳膊撞上了書架,它就這麼一不小心落入了我的懷裏。為了這麼個唯美的邂逅,我逐字逐句將它讀下去,仔細那麼一回味啊,不知不覺中就踏入了這個童話的世界裏。

誒,你走的慢些啊!我拾起步子,追着法布爾的足跡。森林裏是這般的幽靜,就算有着那悽清的月光也看不是很通透。我茫然地抱着腦袋,希翼着誰能借我一點點光。

“提着一盞小燈,在黑夜裏奔忙,是在尋找,白天失落的太陽,還是為別人,把夜行的路照亮。”看哇,那一隻只小不點亂中有序地提着一隻小燈,幽幽地飄行在我的前方。我訝然地捂住嘴巴,就怕不小心嚇走了它們罷。夜沉如水,就是這麼幾隻小傢伙,用生命點亮了照亮前路的熒綠小燈,温暖了我心底的彷徨。

我想,它們是想告訴我要學會奉獻吧,用它們翩躚的舞蹈,用它們那短暫的只有五天的生命,用它們絕大部分的能量來氧化發光。這是份不尋常的美麗,它在以生物的名義,畫出人性的浪漫,那紛飛在半空中的小光亮,是智慧的眸光。

我循着眼前微弱的光芒,在樹林裏穿行,腳步緩緩。

“知了,知了……”

是誰?是誰在唱歌呢?我抬起頭,在那樹葉的掩映深處,細細一瞧,原來啊,是小蟬兒在排練合唱呢。它們的嗓音很清脆,伴着晚風中樹葉碰撞到一起的響聲。閉了目,耳邊的音色更加悦耳。

有人説,蟬棲身在高樹上,夜夜都是餐風引露,難以飽腹,它們費力地鳴叫怨恨也是徒勞,五更時分,蟬的鳴叫聲悉數欲斷,而一樹綠葉卻依舊蒼翠,顯得冷酷無情。我想問,蟬兒們,你們怨嗎?倦嗎?它們一遍又一遍告訴我“知了,知了。”我蹙眉不語,我想我瞭然了,它們知了,知道的是付出不一定能收回回報,但是絕對不能忘了努力和辛勞。

感謝偉大的科學家——法布爾,是他吶,給這歌聲填上了詞句,這聲音是多麼的深入心底,蟬兒們吟唱在自己的汗水中,吟唱在幽涼的月光下,吟唱在我的嘴角的笑靨裏。這是一首發人深省的讚歌,在鼓勵那些離成功僅差幾步的人們,不要害怕前路迷惘,不要輕易説到放棄。

我依着樹幹坐下,思緒替我的身體徜徉在這片生機勃勃的森林裏。生命是中很奧祕的東西,每一個生靈都有生命,我們懷着敬畏的心情,用數十年頭探究着我們的逝去,昆蟲卻在這短暫的幾天裏,用生命探究它們存在的意義。

法布爾説:“我不過是一盞燈,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塊地方而已。”是啊,偉大如他卻説自己照亮的是一塊小地,那我們是不是都可以想想,如果我們都是一盞小燈,肩並肩站在一起,那麼照亮的會不會就是整個世界呢?

半空中拂來幾朵淡淡的雲,月亮打着呵欠眯着惺忪的睡眼躲進了雲裏。我踏上一片碧綠的小葉,乘着清風,關上了那扇屬於森林的窗。

合上《昆蟲記》,我揉了揉眼睛,耳邊依舊縈繞着合唱的餘韻。

噓,別出聲親愛的,明天夜裏,跟着法布爾的腳步,跟在我的身後,讓我們同時推開那扇神祕的窗户吧,相信我,你會在那個未知的渺遠的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的奧義。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0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沒有它們的充實誘導,我們的精神是虛無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着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着世界,讓我們享受着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地感染着我、塑造着我、成就着我。

自從學了一篇關於法布爾的文章後,得知他寫了一部名著《昆蟲記》,就一直很想找機會閲讀這本書。於是,暑假裏我從老師那裏借來一本,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

法布爾出生於一個名叫聖來昂的小村子裏。從小,他就對昆蟲頗有興趣,還曾幾次三番地揹着爸爸媽媽出去找昆蟲玩,雖然每次都被父母發現,而且還被他們痛罵一頓,可仍然阻止不了他對昆蟲的喜愛。就是這種對昆蟲喜愛持之以恆的精神才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他花費了十多年時間寫成的鉅著《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的書,知識非常豐富,語言特別有趣,讀起來特別過癮。

昆蟲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地説着話,唱着歌,跳着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裏。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或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你聽,盡興彈琴的蟋蟀,狂熱唱歌的蟬鳴。你看,優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它不是都顯得很快樂嗎?在這個動物王國中,一汪水窪可以養育許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蟲;一滴露珠就能滋潤一隻小甲蟲,一塊石頭下的縫隙就能成為一對蟋蟀提供一個安樂的家,昆蟲無處不在地譜寫着或艱辛或順利的生存的故事。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它們的笑聲和竊竊私語,忽視了它們的舞蹈罷了。

這些小小的昆蟲,我們難道不應該去觀察、發現它們嗎?只要你仔細的觀察,它將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收穫。例如: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你或許會對它喋喋不休的歌聲厭煩。但是你知道蟬的一生嗎?蟬,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日日光中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該厭惡它歌聲中的煩燥浮誇。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那鈸的聲音能高到足以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而又如此短暫。

昆蟲,這些飛行於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這個地球上,而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為:它們的生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讀了《昆蟲記》,我深受教育。地球上的每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地球不應當被人類霸佔,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蜜蜂,蟬等等,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繫的系統之中。昆蟲是我們的朋友,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昆蟲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

《昆蟲記》真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它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善於觀察,處處注意保護昆蟲,保護生態平衡。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並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q3m3n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