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後漢書魯恭傳》原文及譯文

《後漢書魯恭傳》原文及譯文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其先出於魯頃公,為楚所滅,遷於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號曰“智囊”。父某,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七歲,晝夜號踴不絕聲,郡中賻贈無所受,乃歸服喪,禮過成人,鄉里奇之。十五,與母及丕俱居太學,習《魯詩》,閉户講誦,絕人閒事,兄弟俱為諸儒所稱,學士爭歸之。

太尉趙憙慕其志,每歲時遣子問以酒糧,皆辭不受。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託疾不仕。郡數以禮請,謝不肯應,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豐教授。建初初,丕舉秀才,恭始為郡吏。

憙復舉恭直言①,待詔公車,拜中牟令。恭專以德化為理,不任刑罰。訟人許伯等爭田,累守令不能決,恭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亭長縱人借牛而不肯還之,牛主訟於恭。恭召亭長,敕令歸牛者再三,猶不從。恭歎曰:“是教化不行也。”欲解印綬去。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長乃慚悔,還牛,詣獄受罪,恭貰不問。於是吏人信服。建初七年,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聞之,疑其不實,使仁恕掾肥親?往廉之。恭隨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傍。傍有童兒,親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將雛。”親瞿然而起,與恭訣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跡耳。今蟲不犯境,此一異也;化及鳥獸,此二異也;豎子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還府,具以狀白安。恭在事三年,會遭母喪去官,吏人思之。

其後拜為《魯詩》博士,由是家法學者日盛。遷侍中,數召宴見,問以得失,賞賜恩禮寵異焉。遷樂安相。是時東州多盜賊,羣輩攻劫,諸郡患之。恭到重購賞開恩信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漢補博昌尉其餘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

恭在公位,選闢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數十人。而其耆舊大姓,或不蒙薦舉,至有怨望者。恭聞之,曰:“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諸生不有鄉舉者乎?”終無所言。恭性謙退,奏議依經,潛有補益,然終不自顯,故不以剛直為稱。三年,以老病策罷。六年,年八十一,卒於家。

(節選自《後漢書?魯恭傳》)

注:①直言:漢晉時期察舉科目名,意為直言敢諫。②仁恕掾:官名;肥親,人名。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恭到/重購賞/開恩/信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漢補博昌尉/其餘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

B.恭到/重購賞開恩/信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漢補博昌尉/其餘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

C.恭到/重購賞/開恩信/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漢補博昌尉/其餘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wyx4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