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北史·列傳第四十八》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北史·列傳第四十八》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北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匯合並刪節記載北朝歷史的《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而編成的紀傳體史書。魏本紀五卷、齊本紀三卷、周本紀二卷、隋本紀二卷、列傳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記述從北魏登國元年(386(丙戌年))到隋義寧二年(618)的歷史。《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下面跟着小編來看看《北史·列傳第四十八》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北史·列傳第四十八》閲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李弼,字景和,隴西成紀人。六世祖振,慕容垂黃門郎。父永,魏太中大夫,贈涼州刺史。

弼少有大志,膂力過人。屬魏亂,謂所親曰:“大丈夫生世,會須履鋒刃,平寇難,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階□求仕。”初為別將,從爾朱天光西討,破赤水蜀,以功封石門縣伯。又與賀拔嶽討万俟醜奴、万俟道洛、王慶雲,皆破之。賊成畏之日:“莫當李將軍前也。”

及天光赴洛,弼隸侯莫陳悦,征討屢有克捷。及悦害賀拔嶽,周丈帝自平涼討悦。弼諫悦,令解兵謝之。悦惶惑,計無□出。弼知悦必敗。周文帝至,悦乃棄秦州南出,據險以自固。是日,弼密通於周文帝,許背悦。至夜,弼乃勒所部,雲悦欲向秦州,命皆裝束。弼妻,悦之姨也,時為悦所親委,眾咸信之,人皆散走。弼慰輯之,遂擁以歸周文帝。悦由此敗。周文帝謂曰:“公與吾同心,天下不足平也。”

大統初,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從平竇泰,斬獲居多。周文帝以所乘騅馬及泰所著牟甲賜弼。又從平弘農。與齊神武戰於沙苑,弼軍□敵所乘。弼將其麾下九十騎橫截之,賊分為二,因大破之。以功進爵趙郡公。四年,從周文帝東討洛陽,弼為前驅。東魏將莫多婁貸文率眾至谷城,弼倍道而前進,遣軍士鼓譟,曳柴揚塵。貸文以為大軍至,遂走。弼追斬貸文,傳首大軍。翌日,又從周文帝與齊神武戰河橋,身被七創,遂為所獲,陽隕絕於地。睨其傍有馬,因躍上得免。歷位司空、太保、柱國大將軍。廢帝元年,賜姓徒何氏。六官建,拜太傅、大司徒。及晉公護執政,朝之大事,皆與於謹及弼等參議。周孝閔帝踐阼除太師進封越國公邑萬户前後賞賜鉅萬。

(節選自《北史·列傳第四十八》)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屬魏亂,謂所親曰

屬:恰逢

B.弼隸侯莫陳悦

隸:附屬

C.令解兵謝之

謝:謝罪

D.弼倍道而前進

倍:增加

10.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①以取功名,安能碌碌依階□求仕

②悦惶惑,計無□出

③與齊神武戰於沙苑,弼軍□敵所乘。

A.①以②所③為

B.①以②之③因

C.①且②之③為

D.①且②所③因

11.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周孝閔帝踐阼/除太師進/封趙國公/邑萬户/前後賞賜鉅萬。

B.周孝閔帝踐/阼除太師/進封趙國/公邑萬户/前後賞賜鉅萬。

C.周孝閔帝踐阼/除太師/進封趙國公/邑萬户/前後賞賜鉅萬。

D.周孝閔帝踐/阼除太師/進封趙國公/邑萬户前/後賞賜鉅萬。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弼身世顯貴。六世祖李振,擔任慕容垂的黃門郎。他的父親李永曾被贈梁州刺史,而他自己又與侯莫陳悦是親戚。

B.李弼少有大志。魏末戰亂時,他不願按常規來加官晉爵,靠履鋒刃、平寇難,來求取功名利祿,賊兵望而生畏。

C.李弼識時務。周文帝從平涼來討伐侯莫陳悦,他就曾勸侯莫陳悦解散軍隊投降,知其必敗時,帶領軍隊歸順文帝。

D.李弼立下戰功。隨從平竇泰,斬殺俘獲最多。隨從平弘農,在沙苑戰齊神武,擊敗並斬殺他,將其首級在軍中示眾。

13.把文中畫線句子和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弼妻,悦之姨也,時為悦所親委,眾咸信之,人皆散走。弼慰輯之,遂擁以歸周文帝。(5分)

(2)翌日,又從周文帝與齊神武戰河橋,身被七創,遂為所獲,陽隕絕於地。睨其傍有馬,因躍上得免。(5分)

參考答案

9.D

10.A

11.C

12.D

13.(1)李弼的妻子,是陳悦妻子的姐妹,當時李弼被陳悦寵愛信任,所以,眾人都相信他説的話,人們都分散逃走。李弼安撫和慰問大家,便帶着軍隊歸順了周文帝宇文泰。

(2)第二天,又隨從周文帝在河橋與齊神武作戰,身受七處創傷,於是被俘獲,他佯裝墜地死亡。斜視身旁有一匹馬,於是躍上馬背逃走得免於難。

參考譯文

李弼,字景和,隴西成紀人。他少年時胸懷大志,臂力超過常人。魏朝動亂,他對親人説:“大丈夫生在世上,應該腳踩鋒刃,平定敵寇,以博取功名,怎能碌碌無為,按部就班地去追求官位呢?”他最初任別將,跟從……朱天光西討,攻破赤水蜀,因立功被封為石門縣伯。他又與賀拔嶽一起討伐万俟醜奴、万俟道洛、王慶雲,敵兵都一一被他蕩平,敵人都畏懼他,説:“不要阻擋在李將軍的軍隊前面呀!”

朱天光奔赴洛陽,李弼隸屬侯莫陳悦,征討敵兵屢次獲勝。侯莫陳悦害死賀拔嶽,宇文泰自平涼率軍討伐侯莫陳悦。李弼勸説侯莫陳悦解散軍隊,前去謝罪。侯莫陳悦惶惑不定,無所適從。李弼知道他必定失敗。宇文泰大軍一到,他便放棄秦州,領兵南進,佔據險要以自我保固。這一天,他祕密與宇文泰聯繫,答應背叛侯莫陳悦。入夜,他命令所部將士,説侯莫陳悦想回秦州去,命大家收拾行李。他的妻子,是侯莫陳悦的姨,這時他仍被侯莫陳悦所信任,所以,眾人都相信他説的話,將士們都準備背起行李散走。他安撫和慰問大家,便帶着軍隊歸順了宇文泰。侯莫陳悦失去了主要兵力,因此失敗。宇文泰對他説:“你與我同心合力,天下不愁平定不了。”

西魏大統初年,他被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跟隨宇文泰平定竇泰,斬獲甚多,宇文泰把自己騎的那匹蒼白間雜的馬和竇泰的盔甲賜給他。他又跟從宇文泰平定弘農,與齊神武帝高歡戰於沙苑。他率軍在戰場的右側,而左側的軍隊因遭受敵人襲擊失利。他率領所部九十名騎兵橫插過去,截擊敵兵,敵兵被一分為二,因而被打得大敗。他因立功被晉封爵位為趙郡公。大統四年(538),又跟隨宇文泰向東進攻洛陽,他任先鋒。東魏將領莫多婁貸文率眾到達谷城,李弼率軍加速前進,派軍士大聲吶喊,用樹枝揚起地上的塵土。莫多婁貸文認為西魏大軍到來,便不戰而退。李弼揮軍追殺,斬殺貸文,將他的首級傳示大軍。第二天,他隨宇文泰與高歡在河橋大戰,身受七處創傷,被敵人俘獲。他假裝昏倒在地上,偷眼看見旁邊有一匹馬,立即跳上馬逃跑。以後,歷任司空、太保、柱國大將軍。廢帝元年,朝廷賜他姓徒河氏。文官制度建立,他被封為太傅、大司徒。晉公宇文護執掌朝政,朝中的大事都與他和於謹商議。孝閔帝即位,興周去魏,封他為太師,晉爵位為趙國公,食邑一萬户,朝廷前後賞賜給他的東西價值一萬之巨。

【拓展知識】

基本信息

古本《北史》《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八十八卷。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個封建政權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

《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但也參考了當時所見各種雜史,增補了不少材料。

總的來看,《北史》雖有內容偶呈蕪雜之弊,但畢竟體例完整、材料充實、文字簡練,在後代頗受重視,以致魏、齊、週三書唐以後皆殘缺不完,後人又多取《北史》加以補足。作為研究北朝歷史的資料,《北史》與魏、齊、周、隋四書有互相補充的作用,不可偏廢。

作者李延壽,唐初相州(今河南安陽)人,曾任史官,參與修撰《隋書》、《晉書》。

內容簡介

《北史》上起北魏登國元年(386年),下迄隋義寧二年(618年),記北朝北魏、西魏、東魏、北周、北齊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應當指出的是,隋代的最初九年即開皇元年至開皇九年(581-589年)的歷史,可以作為北朝歷史看待;至於開皇九年隋滅陳統一全國以後的歷史,本是統一的封建皇朝的歷史,把這一段歷史看成北朝史而寫入《北史》是不恰當的。當然,也許是作者考慮到編纂上的困難,不得不作這樣的安排,但我們來看待和敍述北朝史,則不應沿襲《北史》的這個做法。

《南史》《北史》的作者李延壽撰寫這兩部書,本是為了“追終先志”,繼承父親李大師未竟的事業。李大師(570-628),字君威,隋唐之際人。他熟悉前代歷史,又長於評論當世人物,青年時代就產生了撰寫一部編年體南北朝史的'志向。但他着手做這件工作時,已是唐朝武德初年了。不久,他因生活條件的變化,又曾一度中輟了這件事。當他再次獲得從事於此種撰述機會時,已是武德九年(626年),而他在貞觀二年(628年)就去世了。他在臨終之前,因“所撰未畢,以為沒齒之恨”。父親的事業和遺恨,深深地影響着李延壽,對他產生了一種感召的力量。李延壽,字遐齡,貞觀初年參與《隋書》編撰工作,從這時起,他就決心把南北朝史寫出來。以實現父親的遺願。李延壽用了十五、六年的時間蒐集資料,而在貞觀十七年(643年)因參與修撰《五代史志》的工作,便得以廣泛閲讀宋、齊、樑、陳、魏、齊,周、隋八朝正史,於是正式開始撰寫《南史》《北史》。除八朝正史外,李延壽還參考各種雜史一千餘卷,歷時十六年,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撰成《南史》《北史》共一百八十卷。據説唐高宗還為《南史》《北史》寫了一篇序,可惜這篇序文早已失傳。

《南史》《北史》主要取材於宋、齊、樑、陳、魏、齊、周、隋八書。李延壽撰寫“二史”的方法是對“八書”進行“抄錄”和“連綴”,並“鳩聚遺逸,以廣異聞”,“除其宂長,捃其菁華”。這是一個改寫、補充和刪節的過程,並非一般的抄錄可比。不過,李大師原來是打算“編年以備南北”,而李延壽卻以紀傳體撰成《南史》《北史》,這是後者在“追終先志”過程中的一個變化,無礙於他們共同的目的和旨趣。瞭解了上面這些基本情況,對於怎樣讀《南史》《北史》的問題就比較好理解了。

社會影響

在二十五史中,《史記》是完全意義上的通史,而《南史》是通劉宋、蕭齊、蕭樑、南陳四個皇朝的歷史,《北史》是通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六個皇朝的歷史,它們分別把南朝和北朝(包括隋朝)看作一個大的歷史階段,故可視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李延壽説,他撰《南史》《北史》,是“以擬司馬遷《史記》”,當然不只是指採用紀傳體而言,也包含了“通”的思想和要求。正因為如此,唐代史學評論家劉知幾在講到《南史》《北史》時,把它們都歸於“《史記》之流”。這説明前人就很重視《南史》《北史》在“通”的方面的特點。

把《南史》《北史》作為一定意義上的通史來讀,一則有益於瞭解整個南朝和整個北朝歷史發展的脈絡,有助於我們從總體上去認識和思考南北朝時期的歷史問題。再則,這也有益於我們瞭解作者分別把南北朝各朝歷史貫串一氣的歷史見解和撰述思想,並對前人批評它們“以家為限斷不以代為限斷”的論點有恰當的認識。應當説,在以某一個皇朝的興衰存亡為斷限而著史的歷史環境下,李延壽能夠以數代之史為一史,“斷代為仍行通法”,無疑是個創造。

作者介紹

李延壽李延壽者,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學家,世居相州(今河南安陽市)。貞觀中,累補太子典膳丞、崇賢館學士。以脩撰勞,轉御史台主簿,兼直國史。初,延壽父大師,多識前世舊事,常以宋、齊、樑、陳、齊、周、隋天下參隔,南方謂北為“索虜”,北方指南為“島夷”。其史於本國詳,它國略,往往訾美失傳,思所以改正,擬《春秋》編年,刊究南北事,未成而歿。

延壽既數與論撰,所見益廣,乃追終先志。本魏登國元年,盡隋義寧二年,作本紀十二、列傳八十八,謂之北史;本宋永初元年,盡陳禎明三年,作本紀十、列傳七十,謂之南史。凡八代,合二書百八十篇,上之。其書頗有條理,刪落釀辭,過本書遠甚。時人見年少位下,不甚稱其書。遷符璽郎,兼脩國史,卒。(《新唐書》)

受魏晉南北朝以降門閥制度影響,唐初仍存留一些崇尚門第習氣,李延壽也未能免俗,他在《北史·序傳》中津津樂道地講述先世事蹟,自稱帝顓頊高陽氏、周柱下史李耳為“李氏之先”。被尊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的李耳,在唐朝是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定三教順序為道、儒、佛,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宣佈李耳是他的祖宗。李延壽以李耳為祖,意在表明自己為聖賢之後,並且與當代皇帝同出一祖。在同一序傳中長篇累牘地列舉了歷代祖先的仕宦情況和功績,形同撰述家譜,表現出較強的門第觀念。他既迷戀於先祖的光榮,又流露出對現時自己名位較低的不滿。像那個時代的多數史家一樣,李延壽之所以走上治史道路,是與家學淵源分不開的。曾祖李曉,字仁略,“博涉經史,早有時譽”,“訓勖子弟,鹹以學行見稱”,很受當時人稱讚;祖父李超,字仲舉,“博涉經史,不守章句業”,頗有創新學術的氣概。

特別給延壽重大影響的是他的父親李大師。李大師,字君威,“少有著述之志”,勤奮好學,知識廣博,善於作文,尤長史學,“備知前代故事,若指諸掌;商較當世人物,皆得其精”。大師一生經歷坎坷,他年輕時做過幾任小官,升遷極慢。隋煬帝末年,政治腐敗,官吏貪污成風,大師任信都(今河北冀縣)郡司户書佐,“獨守清戒,無所營求”,生活很窘迫。郡丞鞠孝稜感歎地説:“後於歲寒,此言於公得之。”隋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竇建德據有河北,大師在建德軍中為尚書禮部侍郎。起義軍被唐兵鎮壓後,大師被流放到西會州。他在那裏鬱悶不樂,作《羇思賦》以寄懷。當時鎮守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的楊恭仁見到此賦,很讚賞他的才學,於是把他召至府內,深相敬重。大師早有編著南北朝史的志向,此時正有閒暇時間,而且楊恭仁家中藏書豐富,可以盡情閲覽。於是大師在辛勤著史中度過了幾年時光。到了武德九年(626),唐朝廷大赦天下,李大師才得以回到京城長安。他的舊友房玄齡、封德彝已為朝中高官,勸他留京做官,他已無心仕進,便回河南家鄉繼續編寫南北朝史。不幸的是,兩年以後,他就病逝了,著述尚未完成。

《北史·序傳》對李延壽先祖的記載:

李氏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當唐堯之時,高陽氏有才子曰庭堅,為堯大理,以官命族,為理氏。歷夏、殷之季。其後理徵字德靈,為翼隷中吳伯,以直道不容,得罪於紂。其妻契和氏,攜子利貞逃隱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為李氏。周時,裔孫曰乾,娶於益壽氏女嬰敷。生子耳,字伯陽,為柱下史。子孫散居諸國,或在趙,或在秦。在魏者為段幹大夫,段幹木其後也。別孫悝,為魏文侯興富國之術焉。在趙者曰曇,以功封柏人,武安君牧其後也。在秦者名興族,為將軍。生子伯祐,建功北狄,封南鄭公。伯祐生二子,平燕、內德。子信為秦將,虜燕太子丹。信孫元曠,仕漢為侍中。元曠弟仲翔,位太尉。仲翔討叛羌於素昌,一名狄道。仲翔臨陣殞命,葬狄道川,因家焉。史記李將軍傳所云其先自槐裏徙居成紀,實始此也。仲翔曾孫廣,仕漢,歷文、景、武三帝,位前將軍,立功沙漠。廣子當户、椒、敢。當户子陵,戰歿匈奴。椒。敢歷侍中、郎中令、關內侯。生子禹,位至侍中。並事具史、漢。禹生承公。承公生蜀郡太守先。先生長宗。長宗生博士況。況生孝廉本。本字上明,生巴郡太守次公。次公生臨淮太守軌。軌字逸文,生積弩將軍隆。隆字業緒,生雍。雍字雋熙,仕魏,歷尚書郎、濟北、東筦二郡太守。雍生柔。柔字德遠,晉舉秀才,為相國從事中郎、北地太守……

撰寫背景

充分注意到《南史》《北史》重視國家統一的歷史思想。

李大師為什麼要寫南北朝史?李延壽是這樣講的:“大師少有著述之志,常以宋、齊、樑、陳、魏、齊、周、隋南北分隔,南書謂北為‘索虜’,北書指南為‘島夷’。又各以其該國周悉,書別國並不能備,亦往往失實。”這種情況,從上面介紹的《宋書》、《南齊書》、《魏書》可以看得很清楚。而李大師所能見到的當時人的著作一定比這要多得多,因而感觸也會更深。李大師認為應當“改正”這種不正常的作史態度,所以才打算“編年以備南北”,寫一部貫通南北朝的史書。

從史學跟社會的關係來看,國家的統一,必然要求產生與之相適的歷史著作、唐初,皇家組織撰寫樑、陳、齊、周、隋五代史以及重修《晉書》,只説“正統”和“僭偽”,不特別強調“華”、“夷”界限,只有在統一的政治形勢下才能做到。這反映了隋唐統一後“天下一家”的思想。李大師生活於隋唐之際,他提出“編年以備南北”的撰述計劃時,“五代史”尚未着手撰寫,重修《晉書》的工作還沒有提到日程上來,足見他重視國家統一的歷史思想是十分可貴的。

李延壽繼承了父親的這一歷史思想,在《南史》中取消了《索虜傳》,在《北史》裏也不再立《島夷傳》;於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歷史均立“本紀”;於宋、齊、樑、陳歷史亦均立“本紀”。從而擺脱了南北朝時期因政治分裂而造成的史學家的偏見和侷限,大致擺平了南、北歷史的地位。這不僅反映了在國家統一局面下“天下一家”的政治要求,也反映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中國各民族大融合的歷史結局。我們讀《南史》《北史》,不能不瞭解作者所處的歷史環境以及在這個歷史環境下所形成的撰述旨趣。

藝術特點

以“二史”同“八書”作比較。“二史”出於“八書”,但又在許多方面不同於“八書”,除了上面講的兩點以外,還表現在:

第一,內容上有增刪之別。“二史”對於“八書”的增與刪,有利也有弊。其所刪部分,多是皇帝冊文、詔令,大臣奏議、文章,從而使史文緊湊、醒目,可讀性強,這是利的方面。但是“二史”也刪去了“八書”中的一些重要史實。這是弊的方面。其所增部分,因多采自雜史中的預言和故事,因而加重了某些史事、人物的神祕色彩,這是弊的方面。但李延壽撰寫“二史”,參考的書籍比較多,因而增加了“八書”中原來所沒有的一些重要史料,擴大了某些人物傳記的篇幅,甚至還增寫了一些人物傳記。這是利的方面。可見,在增刪問題上,“二史”與“八書”各有得失,不能作簡單的看待。

第二,書法上有曲直之分。南北朝時期人們作史,因多所忌諱而形成曲筆者甚多。《南史》《北史》對這些曲筆有不少改正。如魏收在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撰《魏書》,凡事涉高洋父親高歡在東魏所作所為時,多曲為迴護;《北史》對此大多據實直書,予以改正。《梁書》《陳書》雖是姚思廉撰成於唐初,但因部分史稿系繼承其父姚察舊作,而姚察又多據樑、陳史官所錄,故曲筆也不少。如《梁書》對臨川王蕭宏大加褒美,稱讚他“性寬和篤厚”,“時稱其長者”;而《南史》則揭露他是個品行低劣、恣意聚斂、貪生怕死之徒。《南史》改正《陳書》曲筆之處更多,“使奸惡不能藏匿”。當然,“二史”亦並非完全沒有曲筆,但總的來看,在書法的曲直上“二史”是勝過“八書”的。

第三,文字上有繁簡之異。“八書”共五百三十七卷,“二史”只有一百八十卷,僅佔原書卷數三分之一。這是李延壽“刪落釀辭”、“敍事簡勁”的長處。《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稱讚《南史》《北史》“敍事簡勁,比於南北正史,無繁宂、蕪穢之辭”,堪為“近世之佳史”,並認為陳壽之後,只有李延壽可以與之相比擬。正因為如此,“二史”比“八書”流傳廣、影響大。北宋以前,“八書”中有的頗多散失,而“二史”卻完整地保存下來,就是最好的證明。

李延壽自序説他補充的史料很多出於當時的“雜史”,即所謂“小説短書”,故事性較強,且多口語材料,增補入傳,常常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動,更能反映當時真實情況。這類資料在南史的何佟之傳,北史的東魏孝靜帝紀、高昂傳、斛律金傳、李稚廉傳、爾朱榮傳中都可以發現。但因此也摻入了大量神鬼故事、謠言讖語、戲謔笑料,這又是它的嚴重缺點。總之,南北史就史料的豐富完整來説,不加八書,但也不乏勝過八書的地方。作為研究南北朝歷史的資料,可以和八書互相補充,而不可以偏廢。

《南史》《北史》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以至於糟粕。如在歌頌帝王將相方面,在誣衊人民起義方面,在宣揚祥瑞災異、神怪荒誕之説方面,散佈了許多封建主義思想和唯心主義歷史觀點。不僅“二史”如此,“八書”也如此,只是形式和程度不盡相同罷了。這是我們在閲讀“八書”、“二史”時不能不注意的。

以“二史”與“八書”相比,不是説“二史”可以代替“八書”,或者相反,那都不是正確的態度。在“二史”與“八書”的關係的問題上,正確的看法應當是:

(一)對於“二史”和“八書”撰述的歷史條件的不同,對於它們的作者在思想上的異趣,以及它們在材料運用上和表述形式上的區別,都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説明;(二)“二史”和“八書”在反映南北朝時期歷史面貌方面,在保存和傳播這一時期的歷史知識方面,各自都有貢獻,都有應當受到重視的理由和根據,我們不應在它們之間進行抑揚和褒貶;

(三)對“二史”和“八書”作比較,目的在於總結和説明它們的特點和優點,以便更好地認識它們,運用它們所提供的而又確實經過我們鑑別的歷史知識為當代的社會實踐服務。讀“八書”、“二史”如此,讀其他史書也是如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m0yeg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