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師範院校教師口語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探索論文

師範院校教師口語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探索論文

以促進學生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為目標,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全面分析,因人施教;對“教師口語”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適當的改進與重構,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科學全方位的評價體系保證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進行綜合性的培養,打造高效師範課堂。

師範院校教師口語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探索論文

“教師口語”,作為師範院校的必開課程,主要以培養師範生的口語能力為目標,對學生的口語應用技巧、言語識別與判斷能力等方面提供專業的訓練。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將諸多的精力用於“教”,即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學生“學”的重要性,也未能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其影響進行全面的思考與重視。本文在總結多年教學經驗基礎上,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師口語”這門課程進行設計,建構教師口語師範教育新模式。

一、全方位對學情進行把握,對授課班級進行合理分析與編排

鑑於師範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城市,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不一,語音語調諸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工程中,需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全面把握,針對具體學情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

1.對學生口語基礎知識與技能進行綜合性檢測,科學編排班型。每一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教”“學”特點和規律。“教師口語”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訓練,培養學生形成專業性、標準化的口語表達能力。傳統模式的班級編排大多是將同一專業的班級學生組合在一起,最終以合班的形式進行授課,聽講學生人數少則幾十,多則上百,教師只能單一地通過理論性的方式進行知識傳授,並不能對專業性的訓練進行有效的展開,學生完全是在“聽”,“練”的機會少之又少。

大班型以及不考慮學生自身存在的普通話水平差異,對學生的個體訓練與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我們設計該課程適合以分層小班授課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需要全面性地對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口語水平、語音基礎進行綜合測試,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水平測試的結果及學生的專業,對授課班級進行合理的編排,最終以小班分層的方式進行知識的講授與訓練,這對學生個體發展與專業技能的訓練具有實質性的促進作用。

2.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創建個人學習檔案。小班分層授課模式,有利於教師對學生個體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掌握,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創建個人學習檔案。在教學之前,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語音的共同特徵與個性差異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在瞭解學情、創建學生檔案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為學生進行知識的講授與技能的培養。

二、以學為理念,設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當前我國師範院校使用的教師口語教材基本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學生的普通話進行訓練;第二部分是一些常用的口語訓練;第三部分是針對於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口語訓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效地進行教學計劃的設計。

1.對學生個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因人施教。在對師範生進行普通話訓練階段,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把握,幫助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和訓練方式。由於師範生是來自不同地區,他們的方音習慣已形成很多年,若要通過一學年或一學期的學習實踐對其語音習慣進行改善是較為困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採取科學的策略,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合理地進行自我調節、自我反饋、自我評價和自我完善等綜合方面的精神與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心理特徵、方言習慣、知識技能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分析,為學生設計一套符合其自身發展的學習計劃。

2.通過互動性學習方式,創建高效課堂。“教師口語”課程中常用口語的訓練階段,其教學內容涉及大量實踐性的'語言練習,這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學生,通過互動性學習方式,學生之間動態性地進行交流與互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建各種類型的自然語境,學生在其中進行對話模擬練習。其中,教師可以採用懸念、假設等方式,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學習氛圍中,學生在虛擬情景中對具體的角色進行模擬。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某個片斷引入到課堂中,學生在其中作為當事人,並對這種教學情境認真地分析,教師鼓勵學生就自己的觀點發表意見,通過親身實踐的方式,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加強學生口語技能的訓練。

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實際實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教學內容的合理選取,要將具體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社會生活緊密結合,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其二,互動性學習方式需要教師經常對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進行總結與分析,在總結的過程中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平衡好理論傳授與實踐訓練之間的課堂容量比。此外,課堂活動中所設置的模擬對話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語言技能、姿態表述、語音語速、情感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評價,以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成長和學習效率的提高。

3.設置專題訓練。“教師口語”課程中的教師職業的專業性口語訓練階段中,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語法和口語訓練兩個部分。其中,語法包括教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使用的專業用語、導入語、過渡語、提問語、引導、總結語等方面;口語包括溝通語、啟發語、表揚語、暗示語、批評語等。教師職業口語會涉及對教學語言進行全面性的組織、對教學環節進行科學地設計、對學生心理特徵有細緻的體察、對具體教學情況有及時應變的能力等,所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涉及面較廣。因此,教師專業性口語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師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互動,師生合力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對教材的使用要科學,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一定以“學”為中心。我們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將具體的學習內容設置為一個一個的專題,分類循序漸進。在課堂教學與演練的過程中,教師對具體的專題內容進行理論闡述與講解,通過直觀示範的方式促使學生對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理解與掌握。在此基礎上,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和平台,將講台和時間讓給學生,引導學生走上講台,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擔任教師的角色,雙方之間互相協調、幫助,教師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引,促使學生在實踐探究中掌握專業性的知識與技能,最終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內化。

三、採用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保證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兩個基本的方面,即: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過去傳統教學方式中的教學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方面的評價,一般通過期末測試的方式對學生專業性知識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測,並將其作為終結性評價去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評價方式體現不出學生平時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過程各個環節的學習效果,也缺少了對教師教學技能方面的評價。因此,在師範院校“教師口語”這門課程中,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將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有效地結合,從不同的視角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的業務水平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評價,這對於教學效果的實現和教學改革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推動性作用。

1.教師教學方面的評價。學生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主要是針對“教師口語”這門課程中的具體教學環節進行分析,並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在整個課程評價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該門課程進行整體性的回顧與評價,對知識脈絡進行有效的梳理,從學習者的視角對教師在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見和建議。

此外,還可以建議所在部門的專業領導設置公開電子信箱或網絡平台,通過網絡收集學生意見和建議,並將學生的意見反饋向教師進行發送。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有效地為教師改進教學策略提供參考。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對自身的教學環節進行評價,對課堂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目標的實現等方面進行評價與反思,對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進一步地改進與完善。

2.學生學習方面的評價。對於學生學習方面的評價,主要從以下三項進行:其一,對每位學生在“教師口語”課程學習的各個階段進行全面性的評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階段檢測,並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充分掌握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情況。在實踐訓練的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訓練計劃設置,給予學生綜合、客觀、全面、真實的評價,這對於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動機的調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與此同時,教師針對學生的檢測情況,適當地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其二,對學生學習團隊進行整體性的評價。

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互評、教師總結的方式,促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溝通氛圍,全面地培養學習者的溝通能力與合作探究精神。其三,綜合性的學習結果評價。要以試卷和技能過關形式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接受效果,及教師口語職業技能的掌握情況。技能過關形式多樣,既有單項考查,又有代表作彙報演出;既有微課試講,又有班主任工作模擬活動,充分為學生搭建展示風采、訓練技能的舞台。

四、小結

教師口語是師範生一項基本的職業技能,每位教師對學科的認識、課程的設置及教學理念都會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根據學情設計教學方案,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在任務量大與課時少、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課上教學與課後訓練、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任務學習與興趣引導等方面找到最佳平衡,提高師範生的教師口語表達能力,實現高效課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n3n9o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