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閲讀作文 >

話題作文:閲讀與經典同行

話題作文:閲讀與經典同行

  導語:我很喜歡讀書,因為一個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最好的方式就是閲讀,小編收集閲讀經典的作文,歡迎閲讀。
 

話題作文:閲讀與經典同行

第一篇:閲讀經典感悟成長

斟一杯清茶。我喜歡在暖暖的午後,在飄蕩着輕音樂的房間裏,捧起一本書,坐在窗前細品。

伴着濃郁的茶香,感悟每一件驚天動地或平淡如水的事……現在很流行一句:“活着就是一種修行。”近來讀了餘華先生的一本書《活着》。作為一個詞語“活着”在我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與平庸。而作為一本書,《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乍聽上去很有意思很費解,其實,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惺惺相惜……“一個老人,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在一塊土地上,以最原始的方式活着。”

作家餘華在小説《活着》的自序中這樣説道。這本書中作者精心構造了一位正在艱難而平靜地活着的普通中國老人——福貴。在他的人生生涯中,與他相關的九位親人或朋友或對手,年長的,年少的……全部都死了,他們都死在福貴面前。或死於落迫,或死於狂熱,或死於不幸……唯有福貴老人一個人還活着。他與一頭同樣老態龍鍾的牛,一併地活着。

故事到了這裏多了些悲劇的色彩……其實,福貴也在講述着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痛苦,就像那句老話“千鈞一髮”讓以更頭髮去承受三萬斤的重壓,它沒有斷。他還告訴我們成長與生命的寬廣與豐富,訴説了絕望並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而活着,這似乎是有些深奧。或許,作家餘華的整部小説只想要證實一句話:人活着的反面就是人生的死亡。或許,作家餘華以生動的眾多文學人物的生生死死的經歷只想要證實一個簡明扼要的道理:人生在世,活着,至少,比死了好。福貴的一生算是坎坷,算是不幸,但同時他也是幸福的,至少他比平常人在這一生中經受的還要多些。

在故事的最後,他面對一頭不會説話的老牛,把自己家裏所有已經離世的親人的名字全部賦予它,每天叫喊着親人的名字,這是一種多麼幸福的畫面!儘管,在這個家中,其實,只有福貴一人還活着多麼希望,他的環境不要打破呀!哪怕只是一直這樣活下去,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人生在世,活着才是硬道理。許多人説要“健康的”活着,要“有尊嚴的”活着,要“有價值的”活着……所有的 “活着”的前提條件,其實只有一個“活着”!人生的成長中無法生存了,還能要什麼?活着,是成長的'見證,所以請你不要埋怨現實生活中的一切,埋怨這兒不好,那兒不公平。其實,和書中的人相比,你已幸福不止一萬倍了。所以讓我們在不滿或怨怒時,省去那些一大堆沒什麼用處的閒話,説一句:“活着,真好!”月亮被浸在水裏,太陽被印在雲裏,有了黑暗的襯托,才有了光明的偉大。

一次又一次來去匆匆,一次又一次起起落落,失去了,懂得了珍惜;成長了,明白了歲月。沒有絕對,只有相對。活着的相對是成長。長於春夢幾時多,散似秋雲無覓處。

成長會讓我們的生活從幼稚走向成熟,讓你孤寂單調的日子變得豐富多彩,讓你用浪漫的想象驅走現實的鬱悶,讓你狹窄的生活面的開闊。總之成長是一種幸福,我們誰也不能抱怨成長,而活着是一種修行。茶香中,品味着……

第二篇:閲讀經典感悟成長

也許,你曾彷徨,面對變故不知所措;也許,你曾無奈,面對現實報以沉默。但《簡•愛》會告訴你什麼是堅強,什麼是自愛,什麼才是生命的價值。當小朋友們無憂無慮地享受着童年的美好,父母的爭吵卻為我的童年蒙上烏雲,讓我在單調的色彩中期待曙光。

而7歲那年的變故,讓原本的不和諧更加沉重,我身旁只有母親的無奈。也許,那時的懵懂還不瞭解什麼是離異,認為只是身旁少一個人陪伴,但內心的孤單一點點擴大,到上中學時,孤寂感已佔據我的心靈,才明白,少的不只是一個人,還有一份安全感,一份温暖。

於是,我學會抱怨,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抱怨家庭的變故帶來的不安。但後來我發現,這樣的抱怨改變不了什麼,反而讓自己更清晰的感受到傷口的痛楚。於是,我又學會了沉默,面對現實,我習慣了一個人靜靜的待着,而就這時,書成了我另一個伴。我喜歡在陽台靜靜的看書,體會書中人物的幸福與苦澀。在我最受傷的那段時間,《簡•愛》讓我明白幸福不是唾手可得的,而是要通過努力追求得來的。

書中的主角簡•愛生存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從小就承受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然而,她並沒有絕望,她並沒有自我摧毀,並沒有在侮辱中沉淪。所帶來的種種不幸的一切,相反,換回的卻是簡•愛的無限信心,卻是簡•愛的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簡•愛,她“貧窮,低微,不美,矮小”,但她擁有的一顆智慧、堅強、勇敢的心靈,使那些外在的美在這內在美面前黯然失色。更為可貴的是簡•愛並不因為自己的貧窮和外貌而自卑,相反,她勇敢堅定:“我和你的靈魂是平等的。”“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

“我現在不是憑習俗、常規,甚至也不是憑着血肉之軀跟你講話——這是我的心靈在跟你的心靈説話,就彷彿我們都已離開了人世,兩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們本來就是的那樣!”當我合上書本,內心的慚愧無法言説,我不過是接受一次家庭變故,而她所面對的是更加殘酷的生活,但她所擁有的卻是更加堅定的信念與勇氣,我卻選擇了沉默。我發現自己的思想太幼稚,只想到自己的得與失,卻不明白抓緊自己所擁有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想要愛,就要先愛自己,讓自己悲傷,是對自己的不愛惜,要明白快樂幸福是需要自己去爭取,不是一味的抱怨世界的不公平。

我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像簡•愛一樣,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美貌,還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靈和充實的心胸,都能以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個性生活。

我想,家庭的變故是人生的一個拐角,向左還是向右,意味着是墮落還是成長,而經典名著便是指示牌,讓我通往成長的道路,收穫自己的彩虹。

第三篇:走進文學閲讀經典

從古至今,人們總是離不開書,由此可見,書是多麼的重要,有了書,我們的生活將變得豐富多彩;有了書,我們將變得博學多才,有了書,我們的祖國將走向繁榮富強!

書的類型也是多樣的,有故事書、圖鑑、科學書、科普書、歷史書等,各種領域的知識通過讀書都可以瞭如指掌,

閲讀經典,收穫未來作文900字。

書可以把我們帶入另外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我們會飽覽祖國的風光,會見證歷史的奇蹟,會探索植物的奧祕,會躲過野獸的襲擊,會在歷史與未來間自由穿越,會與秦始皇商議國家大事……讀故事書時,我們會和主人公一起去探險,一起去玩耍,一起去傷心,一起去高興;在看有關自然風光的圖鑑時,我們會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歎祖國的大好山河;在看科學書時,我們會佩服,佩服雪蓮花的毅力,我們會驚訝,驚訝種子的傳播,我們會疑惑,疑惑恐龍是怎樣滅絕;在看歷史書時,我們會讚歎中華人民共和國輝煌的歷史,讚歎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

我很喜歡讀書,因為一個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最好的方式就是閲讀,

我很喜歡阿斯特麗德·林格倫寫的《長襪子皮皮》。皮皮是我們小孩子的偶像,她可以一個人住在一棟小房子裏,生活自由自在,富的像一位財神,壯的像一匹馬。她的所作所為幾乎都違背了成年人的意志:她不去上學,還滿嘴的瞎話,與警察開玩笑,戲弄流浪漢,她還花錢買了一大堆糖果,分發給所有孩子。她的爸爸有點不可思議,是南海一個島上的國王。對全世界的兒童來説,皮皮是一個令人喜愛的小女孩。

除了《長襪子皮皮》這本書以外,我還很喜歡小尼古拉這一套書,這本書的繪者是法國人讓-雅克·桑貝,作者是法國人勒內·戈西尼。這本書和其他書不同,其他書是先寫,之後在繪製插圖,可這本書不同,這本書是先繪製插圖,之後再寫內容,就像看圖寫話一樣。讀這本書時,我彷彿融入到了書中,好像在和小尼古拉一起玩耍,一起打鬧。

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數本書滋潤着我,伴我走過漫漫長途,我對書就想魚兒喜愛水,鳥兒喜愛天空,種子喜愛泥土,我們喜愛地球。臧克家曾説過“讀過一本好書,就像交了一個益友”可見,書是多麼的重要,有了書人們才能擁有知識,有了知識,人們才能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標籤: 同行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yueduzuowen/yd30d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