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字數作文 >2000字作文 >

閲讀與經典同行徵文2000字

閲讀與經典同行徵文2000字

  感悟經典,感悟人生。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文學經典與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緊密相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閲讀與經典同行徵文2000字

【閲讀與經典同行_範文1】

《經典誦讀》凝聚了古人們語言的精華,向後人展示了充滿魅力的中國文化。它時時都讓我頭腦保持清醒,讓我為人處事更加小心;它告誡了人們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告誡了人們什麼該去做,什麼不該去做;告訴了我們做人要有“仁”、“義”、“禮”、“信”的好品質,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經典誦讀》中的一字一句,都是文學中的瑰寶,是鑲嵌在文學中一顆顆亮麗璀璨的明珠,都深含着一個個道理,每一句話都有它的價值。《經典誦讀》,誦讀經典。這本書彙集了一個個名言警句,匯聚了一個個道理。

多去閲讀它,受到的益處也就更多。總之,開卷有益,要多多閲讀書籍,才能拓寬視野,領悟出更多的道理。我在寒假裏讀了一本名叫《中華誦國學經典誦讀》的一本書。通過這本書,我不僅感受到祖國詩歌的無窮魅力,又體會到詩人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比如説,開心的,喜愛的,孤獨的,難忘的……書中有一首詩,是這樣的: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首詩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寫的,表達了詩人對江南的喜愛之情。還有:魚對鳥,鴿對鳩,翠館對紅樓。七賢對三友,愛日對悲秋。這是笠翁對韻,又讓我感受到了對對子的無窮樂趣。還有《勸學》是唐朝詩人顏真卿寫的: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道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告訴我們在小的時候,一定要好好讀書,不然長大了什麼事都幹不成,那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啊,我讀了這樣一本好書真開心呀!通過誦讀經典詩文我走進了一個妙不可言的世界。我知道了什麼是儒家風範,什麼是道家精髓,什麼是千古美文……“經典”雖然看上去年紀一大吧,其實火力旺盛的很。他流傳了千百年,從“人之初,性本善”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由“道,可道,非常道”至“天將降大任與斯也”,從《歸去來兮辭》到《蘭亭集序》都熠熠地展示着它博大精深的魅力。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天天掛在我口中。那就是許多人行走,他們之中必然有我的老師。這句讓我收益非淺的詩句,就是出自於儒家的聖賢孔子之口。這句之所以能讓我受益非淺,是因為它包含着一個哲理:“能者為師,虛心請教。”你見過高山吧?它是那樣雄偉綿延!你見過大海吧?它是那樣壯麗無邊!山之高,是因為它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之闊,是因為它聚集了千萬條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般淵博的知識,是否就應該善於從生活中尋找良師益友,吸收他人的點滴長處呢?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厭高,水不厭深的哲理”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就拿我們班來説吧!

在這個31人的集體裏,就有我許多的良師益友:作文天才徐嘉遠;唱歌能手周知奕;小書法家沈楠傑;管理專家王親雲……他們的才華和智慧都值得我好好學習。這樣我不就可以在這萬頃綠田中增添自己更多知識的養分嗎?這正是《論語》孔子傳與我的做人學問的道理呀!真的.,人的一生猶如一條長路,有許多的岔道,我們有時會走錯路,但有人會來提醒你,它就是國學就是經典詩文,因為它聚集了所有成功人的經驗,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價值歷久彌新,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和發揚這一民族的瑰寶。而且對於我們少年兒童來説讀誦經典,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薰陶,就定能奠定一生優雅的人格。讀誦經典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我們的古文和白話文水平,有助於我們對其它知識領域的領悟和旁通,更能促進各科學業的進步。假如説我們的心田是一塊最普通的土地需要陽光、雨露、肥料和辛勤的耕耘,那經典詩文就是那陽光、惠風和細雨。只要你願意時時刻刻去吮吸去領悟去誦詠,那我們的理想之花一定會開得更豔持得更久。那我們就繼續誦讀吧!好好地擁有它,記住它。讓它來淨化我們的心靈,讓它來耕耘我們心中的土地,提升我們的品位,弘揚中華民族之精髓,更讓它引領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向成功邁進吧!

【閲讀與經典同行_範文2】

幾千年來,中國就像一條屹立在東方的巨龍,而它的文化,它的精神,就像一顆閃閃發亮的夜明珠,但更像是一本書。它以人類幾千年來的文明為書頁。翻開它,我們可以看到從古到今的一切,從“懸樑刺股”到“襄英映雪”;從“韋篇三絕”到“鑿壁借光”;……再翻開一頁便是以“仁愛非攻”的諸子百家,一直到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那句豪言;從“關關雎鳩”的《詩經》最後停靠在了曹雪芹那“花落人亡兩不知”的《紅樓夢》裏。

古人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不讀書,我們怎能知道書中所蓄含的深刻哲理,怎能知道王安石那“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的豪言;怎能讀出杜甫《絕句》中的“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美景;怎能讀出陸游的“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憂國憂民之情,怎能讀出詩人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再談四大名著,它是我國文學經典裏的一顆巨星。看《西遊記》,我們不能不被孫悟空的那般七十二變化而吸引;看《三國演義》,我們不能不被其中的鬥智鬥勇所吸引;看《水滸傳》,我們不能不被梁山好漢的一起而感染;再看《紅樓夢》,我們不能不為賈寶玉和林黛玉那段悽慘的愛情故事而悲傷。

我們應該慢慢的學會從生活中去體會文學,散文、詩詞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感受,是自然的流露,是天性的流露,如陽光下的飛絮而去,在我們的心坎上留下絲絲縷縷的影子,牽引着我去遨遊知識的海洋。

同樣,我們也背誦過《唐詩三百首》、《三字經》,那時候覺着挺枯燥無味的。許多背誦的都只是應付應付,而今天,在我看來古人所作的那些詩句,精於我們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相關,甚至連失意的人,能從中找到重新站起來的信心,那些悲傷的人,也能從中找到有利山水的樂趣,那些成功的人,更能在其中找到信心。

記得我小的時候,很頑皮,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聽故事,其中聽的最多的,最愛聽的便是《醜小鴨》了,那時候也只是覺得醜小鴨很可憐,至於媽媽再將萬古時候的一句“真金不怕火煉”到現在才開始明白了。小時候也喜歡讀書,小學時在白水,學校的兩旁各有一家小書店,可以借書看的那種,可以讓學生閒暇之餘可以去裏邊看一看書,其實更重要的是放鬆精神,放鬆自己。那時我經常在晚飯後去哪兒看書,每次來到那小書店,我就彷彿進入了知識的海洋一般,一個個文字都拉着我的手,讓我盡情的遨遊。至今那時候看過的一本畫冊,名字叫《孔乙己》,講的是一個落魄的讀書人,當時那本事上的畫面和似懂非懂的文字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原作者的名字很響亮,我就暗自立誓,長大後也要做一個像魯迅爺爺一樣的筆耕者

轉眼看一看現在的一些人,他們不瞭解經典的文學,知道周迅而不知道魯迅,淡忘了祖上那些書的存在,拿起一些自己也搞不懂得外國書來裝飾一下門面,他們不知道四大名著的存在,但是又能隨口説出上萬種的四大名著,什麼《哈利波特》、《2012》、等等。先賢們所作詩詞、警句沒學會兩句以至於鬧出“舉頭望明月,低頭看股票”的笑話。在此我只想深深地告訴人們,不要因潮流而人云亦云,迷失自我,而是應該真正的走進書籍,在那裏尋找做人的本分,找回本來的自己,去感悟生活。

體味文學,感悟生活。文學給了我們超凡脱俗的境界,文學洗刷了我們的感官,讓我們體會到別樣的感受,而我們也要用一個全新的姿態、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明天,大氣十二分的精神,昂首挺胸的再知識的海洋裏的遨遊,再次去學習知識,理解文化,再一次去接受一場靈魂深處的洗禮。

標籤: 徵文 閲讀 同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ishuzuowen/erqianzi/myow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