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閲讀作文 >

讀書徵文:閲讀與經典同行

讀書徵文:閲讀與經典同行

  導語:隨着時間的流逝,我腦海貯藏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經典,等着我,等我步入青年,我定會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樂趣。小編收集閲讀與經典同行的作文,歡迎閲讀。
 

讀書徵文:閲讀與經典同行

第一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中國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是因為它藴藏着一種別的國家都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經典。如果從知識的角度來看待經典的話,那麼就只有經歷過風雨的經典名著才能來展現其風采了。

經典是智慧的結晶,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其永恆不朽的經典名著,作為知識的源頭。中國自古流傳的四書五經,是中國人安身立命的典冊,一直以來都是知識分子必讀的書,從而成了整個中國文化的特色。

經典之作是精神財富,只要閲讀,便會得到收穫。通三國,可知天下地理與運籌帷幄之道;曉紅樓,可瞭解人心,善於與人交流;談水滸,可知如何為人處事;看西遊,可養自我之高尚品質......

可以説,經典在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沒有了它,中國將失去美譽;沒有了它,中國人就沒有了知識源頭;沒有了它,中國將黯然失色。與經典同行,就是與知識同行,讓我們一起去品讀、享受經典吧!

第二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童話小故事,是我們小時候的"搖籃曲”,長大後的“心靈之泉”。

安徒生是來自丹麥的童話作家,安徒生所寫的童話至今已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經典童話了!

安徒生寫的童話數之不盡:《賣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醜小鴨》,《皇帝的新裝》......在眾多的童話當中,令我受到最大感觸的便是《醜小鴨》!

《醜小鴨》這一篇童話講述了:一隻小鴨子的樣子十分難看,受到了兄弟姐妹們的排擠,連平長最疼愛它的媽媽也不要她了。到哪裏都被別人欺負,從此,它便被稱為“醜小鴨”,春—夏—秋—冬—,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醜小鴨終於在寒冬抵不住寒冷和飢餓的折磨,昏過去了。醒過來後,成了令大千動物羨慕的美麗的天鵝了。

醜小鴨的一生是那樣的崎嶇,那樣的可憐呀!

如果醜小鴨的家人能夠多體諒一下它,讓它多一些感受到家的温暖的機會,那該有多好呀!相反,醜小鴨的家人對它不理不睬,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一家人嗎?難道鴨媽媽忘記了它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了?難道所謂的血緣關係就因為一個“醜”字而斷絕了,值得嗎?在是與不是的抉擇中,在親情的高山中,我想:愛如流水,只要有情在世的話,一切的所謂障礙就都不存在了!

經典,無處不在,在擁有經典的現實世界中,一切都會充滿昔日的'彩虹,未來的夕陽!

明天更美好,源於經典!

第三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微風輕輕地吹着,夜晚月光朦朧.我坐在皎潔的月光下,還不忘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卻漸漸沉入夢鄉。

曾記得,在我非常小的時候,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從媽媽手中接過我人生的第一本書—《三字經》。從此,兒童嬉戲的地方少了一個頑皮的身影。就是這本《三字經》,打破了我沉睡的心靈,讓聖潔的陽光照進來,。於是,我每天吟唱着“人之初,性本善”,敲開了知識的大門,,走進了經典的世界。

懷着一份不捨,我邁出了幼年。如今,《三字經》已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於是,我便向更高的境界探求。而《唐詩宋詞》便是我探求的階梯。一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就使我心曠神儀,一首“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便讓我對大自然充滿嚮往,對瀑布溢滿了憧憬.我帶者對李太白的崇拜,對杜少陵的嚮往,去更深的瞭解經典,而對經典也又多了一份期望.

短暫的童年如流水,還沒有真正體會童年的樂趣,我又步入了少年時代.少年入花,在這如花的季節裏,我迷上了《古文觀止》。那一篇篇古文詩字,充滿了挑戰性。它使我學會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深深的沉入了着經典,暢遊在這知識的海洋,其樂無窮。

隨着時間的流逝,我腦海貯藏的知識越來越豐富。經典,等着我,等我步入青年,我定會更深的挖掘你,去享受更多的樂趣。

呵,也許沒有人知道,我與經典有約!

第四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小時候,爸爸媽媽要我讀經典、背經典。幼兒園裏,老師教我積累經典,上了小學,學校也讓我學經典、掌握經典、領悟經典、運用經典。經典像我一位形影不離的朋友,不停地幫我漫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培根説過:“知識就是力量。”為了不斷獲取知識的力量,我與經典一直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

當我還是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兒時,經典幫我拉開了窗簾,透過一扇小小的窗户,我能看見許多知識在遊蕩,使我小小的心裏充滿了歡樂。牙牙學語時,我迫不及待地跟着爸爸媽媽後面念着《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晚上,月光透過窗簾,照在牆上,我默唸着靜夜思,想象着詩人看到的情景。

上了幼兒園,經典引導我走到窗户前,讓我認識了更多的知識。上了小學,經典幫我打開了窗户,我往外一躍,伸展開雙臂盡情地和知識擁抱。經典還是伴着我向“海洋”深處游去。

三年級,我認識了詞。第一首是蘇軾的《水調歌頭》,我覺得寫得很美,讓我聯想到這樣的情景:深夜,月光發出潔白的微笑,我獨自一人坐在水邊,踋前後不停地擺動,有時沾到水面,泛起層層漣漪。這首詞讓我聞到書籍典雅的香味。

現在,經典幫我得到了更多知識。《遊子吟》讚揚了世上千千萬萬個母親,使我明白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三國演義》讓我知道諸葛孔明、龐統都是一世的才子。蜀國之所以有了他們才能與列強抗衡那麼久。國家需要這樣的人。所以,它一直激勵着我要做這樣的人,讓我成為國家的棟樑。

讓我與經典同行,親近經典書籍,與經典為友吧。我們為什麼讀經典?從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易中天的話裏,我能找到最好的答案:“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於己於國,大有裨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yueduzuowen/0j2zo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