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閲讀作文 >

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2000字

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2000字

  導語:中華民族之所以稱為“禮儀之邦”,之所以成為文明古國,之所以今天又能走向偉大復興,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是一個熱愛學習、勤奮讀書、善於讀書、善於思考的國度。小編整理有關閲讀與經典同行的作文,歡迎閲讀。

 

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2000字

第一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當你走進美麗的山鎮小學——三裏崗鎮小學校園時,你一定會被這裏濃濃的書香氛圍所感染。走廊上張貼着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教室的牆壁上懸掛着中外名人頭像和名言警句;每個班都有一個圖書專櫃;每個班都有一個讀書專欄——有的介紹本班的讀書風貌,有的介紹名人讀書的名言警句……每天清晨,置身於鳥語花香的校園中,全校八百多名學生的朗朗書聲聽起來格外賞心、悦耳。

2011年9月,我校有幸成為省級課題“經典誦讀與兒童道德情感培育”研究學校。經典誦讀與兒童情感培育研究以“誦讀經典、涵養氣質、浸潤生命”為核心,以“誦讀千古美文,傳承中華文化,培養名族情感,豐富人文素養,為孩子終生髮展打下文化基礎”為宗旨。我們希望通過經典誦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對文學的興趣愛好,打下紮實的文化功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並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陶冶他們的情操和審美情趣,提高整體素質。

在開展這一課題研究之前,我校已經在開展“晨誦、午讀、暮省”活動,為我校開展這一課題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參加課題研究,使我校的“晨誦午讀暮省”活動得以提煉與昇華。現在,我將我們在課題研究中所作的工作向各位領導專家彙報。

一、學習——為有源頭活水來

開展課題研究,首先要有過硬的師資隊伍作保障。我們在教師培訓上作了很多工作:

——專題講座。在2011年10月學校課題研究開題儀式上,課題負責人何海波同志作了開題報告,實際上也是一種專題講座。何校長詳細地闡述了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理論與實踐價值、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對老師們進行了理論與思想武裝。

——“走出去”,學校派員赴恩施,跟專家學者一起探索“經典誦讀與兒童情感道德培育”課題研究的方向和方法。

——老師讀書、寫隨筆已成為一種職業習慣。看看老師們那厚厚的筆記本吧,那裏記下的是心血,是智慧,也是辛勞和幸福。

二、氛圍——未成曲調先有情

為順利啟動課題研究,並將課題研究推向高潮,我校營造了濃厚的經典誦讀氛圍。學校在醒目位置懸掛了宣傳標語;在多面牆壁上張貼有關閲讀的名言警句;在宣傳櫥窗展示學生的優秀作文、讀書小報,推選讀書之星;在校門口牆壁上張貼海報,向家長和學生推薦閲讀書目。通過一系列努力,我們做到了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説話,每一個角落都能聞到書香。

建立“班級圖書角”,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圖書專櫃,在各班開展“獻一本書讀十本書”活動,班級與班級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開展“好書交換站”,舉行“圖書漂流活動” ,讓每個學生都能多讀書,讀好書。

紅領巾廣播站開闢“好書大家讀”欄目,推薦美文,交流讀書體會,分享讀書樂趣,讓每一個學生伴着經典的陽光,快樂成長。

三、課程——咬定青山不放鬆

為將課題研究引向深入,我們不是簡單地將經典誦讀作為一種活動,而是將其視為一門校本課程。

中華五千年文明,可稱為經典的東西可謂浩如煙海。開展經典誦讀,首先要解決讀什麼的問題。我校成立了以課題負責人——校長何海波為組長的編寫小組,小組成員近二十人,耗時三個月,五易其稿,終於完成了我校校本課程——《經典誦讀》讀本的編寫工作,這套讀本共六冊,一至六年級每年級一冊。這套讀本受到縣教育局彭局長的高度好評,並欣然作序。

讓閲讀與寫作成為師生一種內在的精神需求,讓“晨誦午讀暮省”成為師生的一種生活方式。每天定時20分鐘晨誦,學生手捧《經典誦讀》讀本,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成為校園早晨一景;每天30分鐘午讀,整個校園一片寧靜,教室裏老師和學生都在捧書靜讀,請教問題的學生小心翼翼,生怕打攪了這份寧靜;每天20分鐘暮省,學生將一天中所讀所思所為所感在《毛毛蟲變蝴蝶》上記錄下來,記下了自己的成長足跡。誦——讀——寫有機融合,這已經成為學校全體師生每日的必修課。

如何讓經典誦讀不成為一種負擔,真正地實現“誦讀經典、涵養氣質、浸潤生命”的目標呢?學校定期開展研討活動。學校副校長楊琴主講的“晨誦”課《跳水》在學校乃至全鎮引起了強烈反響,讓老師知道了“晨誦”原來可以如此精彩,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了“我讀書,我快樂”。學校領導每日檢查和隨時進入課堂推門聽課,開展豐富多彩地教研活動,使我校的“晨誦午讀暮省”逐漸規範,並初步形成模式。

四、活動——此時無聲勝有聲

1、讀講結合。每週國旗下的講話,都有學生代表作演講,他們的演講起到了示範的作用,極大地調動了全體學生開展閲讀與寫作的熱情。

2、定期展示。各班每週開展一次經典誦讀的成果,開展“誦——寫——講”活動。每學期學校都組織兩到三次展示活動,在展示活動中,既有各班組織學生開展經典誦讀展示活動,也有《毛毛蟲變蝴蝶》的集體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的機會與平台。

3、對外開放。在去年11月份新教育開放日中,我校八百名學生的集體經典誦讀展示活動深得上級領導、各位嘉賓與廣大家長的讚譽。今年春天,我們又舉辦了一次大型晨誦展示活動,許多家長得知,自發到學校欣賞學生的表演。

4、親子共讀。我們用海報的形式向家長推薦親子閲讀書目;倡導各家庭成立“閲讀童年,收穫夢想”小書房;開展“和爸爸媽媽一起買好書、讀好書”活動。

5、評先表模。學校每學期評選表彰“書香班級”、“校園讀書之星”;班級每月評選表彰“讀書之星”、“寫作之星”、“演講之星”、“讀繪之星”……

五、展望——春華之後是秋實

經典誦讀活動是一項經典工程,需要我們長期持久地進行下去,進一步完善評價機制;進一步加強經典詩文課題研究及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加強家長培訓,達到更為和諧的家校合作。華夏禮孝的種子播撒在幼小的心靈之中,膾炙人口的名詩佳句在孩子們心中銘刻,奠定了他們厚實的人文底藴。當我們仔細品味那一個個細小瞬間的的時候,我們發現,風景,這邊獨好。然而,信心告訴我們:明天會更好!

標籤: 同行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yueduzuowen/kwv3q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