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閲讀作文 >

2016年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

2016年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

經典,伴我行,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體會、方法。小編收集了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歡迎閲讀。
 

2016年閲讀與經典同行作文

第一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小時候,爸爸媽媽要我讀經典、背經典。幼兒園裏,老師教我積累經典,上了小學,學校也要求我學習經典、掌握經典、運用經典。經典像我的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他一直不斷地讓我漫遊在知識的海洋裏;讓我明白怎樣做人、怎樣辦事;讓我知道要珍惜時間;熱愛祖國。經典總是不停地提醒我、教育我,也一直陪伴着我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

有時,經典是一幅變幻莫測的山水畫,帶着我遊覽着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面對着如詩如畫的美景,讓我對祖國肅然起敬。《飲湖上初晴後雨》帶我來到杭州西湖邊:“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隱約我能看見,西湖平靜的水面在金燦燦的太陽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絲絲細雨中的西湖旁邊雲霧迷濛,羣山連綿不斷、高低起伏、若隱若現。《望廬山瀑布》立刻帶我來到了廬山之上。“日照香爐生紫煙,遙望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頓時,我眼前閃現出了這樣的場景:遠處一條白色的瀑布垂掛在山上,走近一看,水流衝擊在石頭上,濺起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那聲響彷彿大自然在豪放地歌唱。

有時,經典是一本不停翻動着的歷史書,讓我從語句中去感受祖國的滄桑坎坷;去體會作者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陸游的《示兒》讓我為之震撼。“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已經年邁的陸游就是死去,也盼望祖國能早日統一,這樣強烈的愛國熱情,那時幾人能有?我暗下決心,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要想為祖國做出貢獻,就得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刻苦鑽研。

還有時,經典是一面鏡子,告訴我做人的所有純潔美好的品質。岳飛《滿江紅》裏,“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讓我懂得珍惜時間,少年年輕力壯時不用功,等到頭髮都白了只能悔一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訴我,要以尊敬自己的長輩的心去尊敬別人的長輩,要以愛護自己的兒女的心去愛護別人的兒女。

我們為什麼要讀經典?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話裏能找到做好的答案:“歸根到底,就是因為能從經典中讀人、讀人生、讀智慧、讀社會。於己於國,大有裨益!”讓我們親近經典書籍,與經典為友,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吧!

第二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經典,伴我行,它給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做人的道理和學習的體會、方法。

每週的經典詩文、詩句伴着我們的學習生活。經典的詩文,精煉的句子,它教會我做人的道理,端正了我的一言一行,讓我成為一個舉止優雅、文明禮貌的學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與藝。”……這些文化的精髓,使我感觸很深。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是選自《論語》的經典名句,在我們學習生活、同學相處中,我們必須像曾子那樣多次檢查自己:給人辦事情是否盡心盡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老師交給的知識、技能是否複習實踐了嗎?就像句子説的,只有做到這三點,我們的知識才牢固,朋友之間的友誼才更堅固,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才深刻。

是啊!這句話對我們是非常有用的,回頭想想,在我們校園生活中,需要的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精神風貌,使我們的校園風氣更和諧、美好和向上。

“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激勵着我們,時刻提醒着我們的`學習。像句子裏説的:經常温習已經學習過得知識,從中領會再收穫更多的新知識,作為一種學習的方法,就像老師一樣了。這樣,學習的知識才牢固,從中領悟更多的新知識,不就是一舉兩得了嗎?

這些句子讓我感觸很深,它教我做人要文明禮貌,不恥下問,虛心請教。有“禮”、“仁”“智”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尊重、愛戴。這些句子還讓我知道了學習不論有多難,只要堅持不懈,就一定能行。

我與經典同行,經典與我們共同成長。

第三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從小到大,爸爸媽媽總是要求我學習經典、掌握經典、運用經典。經典就像是我的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經典古詩文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深深地吸引着我。走近它,我看見美如畫卷的山河,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走近它,就充滿無限樂趣。使我懂得許多道理。

經典的詩歌常常帶着我“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讀了《望廬山瀑布》,頓時,我的眼前閃現出了這樣的場景:遠處一條白色的瀑布垂掛在山間,走近一看,水流衝擊在石頭上,濺起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那聲響彷彿是大自然在豪放地歌唱。讀罷《回鄉偶書》,我“看見”了賀知章先生從小揹着書包,外出求學的模樣。幾十年過去了,當白髮蒼蒼的他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時,一羣天真爛漫的孩子圍繞在他身邊,嘻嘻哈哈地笑着問:“老人家,你是從哪裏來的呀?到這裏來幹什麼呢?”這不禁使他感慨萬千呀!

經典的故事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讀了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書中對孔融讚不絕口,我不僅被孔融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孔融還教會了我做好事呢。

那是今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和媽媽正在逛三新百貨商場,當我們選好東西來到收銀處,那裏已經排起了長龍。在經過了十多分鐘的等待後,終於到我們了,這時,從後面傳來一個寶寶悽瀝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那個寶寶哭得脹紅了臉,而那位媽媽更是焦急萬分。忽然,我的腦海裏閃過三字經中的“融四歲,能讓梨”。便用乞求的眼神望着媽媽,心裏默默地説着:“媽媽,那個寶寶哭得很傷心,那位媽媽也很着急,我想與她們換換位置,可以嗎?”媽媽啥也沒説,笑眯眯地朝我點點頭,並示意我去讓那位阿姨到前面來。就這樣,我和媽媽又回到後面,重新排隊等候。看着那位阿姨感激的目光和媽媽對我讚許的目光,我的心裏甜滋滋的。

媽媽常常教導我要從經典中讀人生、讀智慧。是的,那就讓我親近經典,與經典為友,同行在成長的道路上吧!

第四篇:閲讀與經典同行

我問自己,人為什麼要讀書?如果沒有書,世界將會怎樣?

回望巍巍中華五千年,有多少文人墨客對書籍情有獨鍾,對於讀書,他們又有多麼熱烈的情懷:還記得那一聲“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嗎?這一聲呼喊留給後代幾多震撼,幾多警覺!因此,無論從民族進步還是人人發展的角度來説,都應該提倡讀書。

在書的世界裏我們可以結交朋友,張開七色的翅膀,飛向更高更遠的天空。在書的世界裏我們可以敞開心靈,打開閲讀的空間,走向更美更炫的彩虹。不論現在你的心情怎麼的不好,走進了書香的世界馬上就會開眉笑眼。

我喜愛閲讀,因為一本好書能讓我分清美醜,正確判斷。讀《蛋殼裏的奶奶》我體會出了感動,濃濃的慈祥的愛深深打動的主人公。讀《跳動的火焰》我明白了在革命時期,火柴廠的童工頑強的精神。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我領略到自己是何等的幸運,自己憑什麼説自己過得沒有別人好呢?

我們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以書作墊腳石,我們可以攀得更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是人精神的糧食,書是人進步的階梯。

現在我明白,人為什麼要讀書?因為書籍能使人開闊視野。如果沒有書籍,那麼人變像井底之蛙,望着一片天空就説看到了整個世界,搞笑又愚蠢。

閲讀經典潤澤生命,讀書能促使人更好的反思,從而實現自我人生層次的提升和生命的昇華。閲讀對於我們學生來説很重要,只有不斷閲讀,才能不斷進步。經典,是一本是權威、精華的象徵。所以説閲讀難道不是我們這些中學生每天該做的事情嗎?

標籤: 同行 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yueduzuowen/o43j4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