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閲讀答案 >

《晉書列傳第二十二》閲讀答案

《晉書列傳第二十二》閲讀答案

三、(9分,每小題3分)

《晉書列傳第二十二》閲讀答案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華譚,字令思,廣陵人也。譚期歲而孤,母年十八,便守節鞠養,動勞備至。及長,好學不倦,爽慧有口辯,為鄰里所重。揚州刺史周浚引為從事史,愛其才器,待以賓友之禮。

尋除郎中,遷太子舍人、本國中正。以母憂去職。服闋,為鄄城令,過濮水,作《莊子贊》以示功曹。而廷掾張延為作答教,其文甚美。譚異而薦之,遂見升擢。及潭為廬江,延已為準陵太守。又舉寒族周訪為孝廉,訪果立功名,時以譚為知人。以父墓毀去官。尋除尚書郎。

永寧初,出為郟令。於時兵亂之後,境內饑饉,譚傾心撫卹。司徒王戎聞而善之,出谷三百斛以助之。譚甚有政績,再遷廬江內史,加綏遠將軍。時石冰之黨陸圭等屯據渚縣,譚遣司馬褚敦討平之。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賜絹千匹。

陳敏之亂,吳士多為其所逼。顧榮先受敏官,而潛謀圖之。譚不悟榮旨,露檄遠近,極言其非,由此為榮所怨。又在郡政嚴,而與上司多忤。揚州剌史劉陶素與譚不善,因法收譚,下壽陽獄。鎮東將軍周馥與譚素相親善,理而出之。及甘卓討馥,百姓奔散。甘卓嘗為東海王越所捕,下令敢有匿者誅之,卓投潭而免。及此役也,卓遣人求之曰:“華侯安在?吾甘揚威使也。”譚答不知,遺絹二匹以遣之。使反,告卓。卓曰:“此華侯也。”‘復求之,譚已亡矣。後為紀瞻所薦,而為顧榮所止遏,遂數年不得調。

建興初,元帝為命鎮東軍諮祭酒。譚博學多通,在府無事,乃著書三十卷,名曰《辨道》,上箋進之,帝親自覽焉。轉丞相軍諮祭酒,領郡大中正。譚薦幹寶、範珧於朝,乃上箋求退曰:“譚聞霸主遠聽,以求才為務;僚屬量身,以審己為分。譚自登清顯,出入二載,執筆無贊事之功,拾遺無補闕之績;過在納言,暗於舉善,狂冠未賓,復乏謀策。年向七十,志力日衰,素餐無勞,實宜辭退。”不聽。久之,加散騎常侍,屢以疾辭。及王敦作逆,譚疾甚,不能入省,坐免,卒於家。

(節選自《晉書列傳第二十二》)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以母憂去職    憂:擔憂。    B. 出為郟令    出:(官員)外調。

C.使反,告卓    反:返回。    D.狂寇未賓    賓:歸順。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譚異而存之,遂見升擢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B.因法收譚,下壽陽獄      相如因持壁卻立,倚柱

C.在府無事,乃著書三十卷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D.僚屬量身,以審己為分    君臣固守以窺周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華譚一歲時就死了父親,由母親養大成人,他少時勤奮好學,已表現出論辯的才華。

B.華譚為官司能薦賢舉能,並獲得了“知人”的好名聲,他先後舉薦過張延、幹寶等人。

C.華譚為官體恤百姓,卓有政績,兩次升任廬江內史;又為政謹嚴,常因此得罪上司。

D.華譚學識淵博,曾因著《辯道》而得到元帝常識,他又因職務清閒,多次提出辭職。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揚州刺史周浚引為從事史,愛其才器,待以濱友之禮。(3分)

(2)譚不悟榮旨,露檄遠近,極言其非,由此為榮所怨。(4分)

(3)志力日衰,素餐無勞,實宜辭退。(3分)

試題答案:

三、(9分,每小題3分)

8.A(這裏指母親的喪事)

9.A(均為連詞,表承接。B分別為:介詞,依照,根據;副詞,於是。C分別為:副詞,於是,就;副詞,才。D分別為:介詞,用,把;連詞,表目的,相當於“而”)

10.D(“因職務清閒”錯)

11.(10分)

(1)(3分)揚州刺史周浚推薦他做從事史,喜愛他的才能和器局,用賓客的禮節對待他。(“引”、“才器”、“待以賓友之禮”句式,各1分)

(2)(4分)華譚不明白顧榮的心意,到處公開聲討他,極力指責他的不是,因此被顧榮怨恨。(“悟”、“露檄”、“非”、“為榮所怨”被動句式,各1分)

(3)(3分)心志、精力一天天減退,白白地享受俸祿沒有功勞,確實應該退位。(“日”、“素餐”、“宜”,各1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yuedudaan/lk7g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