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問題特徵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問題特徵

                   中國教師報     2003-05-18     彭惠才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問題特徵

 

    研究性課程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或者學生自己選定的問題,不只是簡單地立足於書本知識或運用書本知識就可迎刃而解,而應是從問題的提出到問題的解決能引起學生學習、研究的興趣和價值。據此,筆者認為,研究性課程中的問題應具有下述特徵。 

    一、問題的發現性。

    “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為重要。在現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往往也是最困難的一步,便是發現問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這一最重要的環節,往往被教師所忽略,錯誤地簡化為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研究性課程教學中問題的提出和確立,教師的作用在於提供背景材料,指導引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用心去發現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需要學生能夠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看到本質,排除無關信息,從中確立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問題的發現性,是激發學生學習和研究興趣的關鍵所在。

    二、問題性質的待定性。

    在傳統教學中,教材或教師給出的問題性質的指向是相當明確的。如在政治教學中,商品的基本屬性是什麼,為什麼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等問題的指向性就非常明確。在研究性課程教學中,明確問題究竟是什麼比搞清楚如何處理問題更為重要。發現問題只是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但所存在的問題究竟屬於什麼性質、什麼式樣,仍然處於不確定的`狀態,必須進行調查分析、綜合、判斷才能確定下來。這好比俄羅斯要打撈2000年沉沒在巴倫支海海底108米深處的庫爾斯克號一樣,人人都知道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問題究竟難在何處,難度有多大,必須深入調查、分析、綜合和研究才能確定下來,不是問題一出現就能斷定問題的性質。研究性課程問題性質的不確定狀態,是激發學生學習研究興趣的催化劑。

    三、問題結構的不良性。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遇到的主要是結構良性問題,而研究性課程學生所涉及到的問題,主要應為結構不良性問題。結構良性問題可以通過特定的步驟獲得確切答案,而結構不良性問題是指條件和目標不明確,也沒有確定的解決途徑。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面臨的絕大多數為結構不良性問題,甚至可以説,在所有領域,只要將知識運用到具體情境中去,就有大量不良性問題出現,就像一個從沒到過沙漠中的人突然置身於無邊無際的沙漠之中,面臨諸多一時無所適從的問題。研究性課程學習中學生所面臨的問題,毫無疑義應主要為結構不良性問題,這是達到課程開設目的關鍵所在。

    四、問題的複雜性。

    相對而言,學生傳統課程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要比在研究性課程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簡單得多,因為不管問題怎樣複雜,總可以運用課本知識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研究性課程教學中學生面臨的問題,可能是複雜、混亂和棘手的,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本着先簡單後複雜、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確定所要研究的問題。

    五、問題解決信息的缺陷性。

    在傳統課程教學中,供學生思考的問題,往往信息充分,學生容易做出選擇。而研究性課程中所涉及到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信息,從何處獲取信息,一般不太明確。因此問題的解決,一是要學生廣泛地蒐集有利於問題解決的信息,在眾多的信息中去鑑別、去取捨;二是要求學生在信息不充分的條件下也要做出抉擇。煷續 熣自《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2年第10期 

標籤: 學習 研究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zlzo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