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研究性學習走進高中課堂

研究性學習走進高中課堂

 

研究性學習走進高中課堂

中國青年報     2001-09-25     記者 董碧水 

 

 語文課增加了“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質”等內容,淡化分析性操作,加強對誦讀、積累、感悟和薰陶的要求,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 

 原有“活動”課程發展成為由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組成的綜合實踐活動受到特別重視,被新增為必修課程,特別是讓學生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學習在高中新課程中佔有突出位置--- 

 從新學年開始,浙江教育部門適當調整了該省普通高中的教學目標,明確教育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而是強調與現實生活及學生經驗的聯繫,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對原有普通高中課程也進行了調整,理科課程內容難度進一步降低,增加了文科課程的人文精神。 

 據有關老師介紹,與原有課程體系和課本相比,新課程體系和新課本的最大變化在於:一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科均分選修、必修兩種課本,學生自主選擇課程餘地大大加強;二是新增了“地方和學校選修課”,使學校能進行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課程教育;三是把單純的體育課本擴充為“體育與健康”,身體保健和心理健康成為其中重要內容;音樂和美術合併為“藝術”課,與體育一樣成為學生必修課程。在具體課程內容上,更接近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如語文課程增加了“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素質”等內容,淡化分析性操作,加強對誦讀、積累、感悟和薰陶的要求,強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性、實踐性,弱化對學生帶有強制性的訓練等。 

 值得一提的是,原有“活動”課程發展成為由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四部分組成的綜合實踐活動受到特別重視,被新增為必修課程,特別是讓學生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學習在高中新課程中佔有突出位置。 

 據瞭解,浙江普通高中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是讓學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感興趣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以及生活中選擇研究專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學習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據悉,此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以後,浙江學生每學年一般要承擔兩個以上專題的研究。 

 有關老師認為,由於研究性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課程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實際上是通過教與學傳統方式的改變,師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教與學的重心不再僅僅放在獲取知識上,而是轉到學會學習、掌握學習的方法上,使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索性學習。 

 據瞭解,浙江此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雖然各科都增加了研究性學習內容,但對學生的評價關注並不是研究成果、學術水平的高低,而是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強調學生學會收集、分析、歸納、整理資料,以及信息處理反饋,注重研究過程。有關老師認為,這樣的課程,在整個高中階段,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的基本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位高中老師説,普通高中教育不能僅僅為升大學做準備,它應該為學生繼續學習、參與未來工作、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浙江普通高中新課程體系改革的關鍵在於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人本位”特點,如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地位,強調與現實生活及學生經驗的聯繫,充分重視對學生社會實踐的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它在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的.同時,通過學生親身體驗進行探索性、研究性、自主性的學習和實踐,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據悉,新課程體系的改革得到了浙江省教育界的熱烈響應。如舟山市就積極準備在高中開展海洋課程教育。杭州市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也特地編寫了一整套規範的社會實踐教材。在此之前,浙江有的中學已率先行動,杭州市學軍中學的學生,上學期申報的課題上至天文,下到地理,許多學生走出教室,進行調查研究、資料檢索等。 

 據瞭解,實施新課程以後,浙江高中畢業生高考仍將參加全國統一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根據新課程的內容和要求統一命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899eq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