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一則隨筆[激勵、理解、關愛](網友來稿)

一則隨筆[激勵、理解、關愛](網友來稿)

瑾兒  

一則隨筆[激勵、理解、關愛](網友來稿)

  不經意間,四個寒暑從我身邊匆匆溜走,再回首時,不及回味,它們便已消逝得無影無蹤了。眼下,又快放暑假了,我終於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二班這個集體,歷經四度春秋,終於也將成為歷史了--畢竟,孩子們長大了,暑假以後,他們將告別小學生活,走向人生的另一個征程。然而,我相信,我們共同度過的這一千四百多個日子,將會鐫刻在彼此心中,成為記憶深處一道永不磨滅的痕跡。因為,我們之間有着一份不同尋常而又深厚的感情,用孩子們的話來説:“楊老師不但是我們的老師,更是我們的朋友。”依今天的情形來看確實如此,可我依然記得這一份認定來之不易。

一、激勵,讓孩子邁出勇敢、自信的步伐。

本學期是我帶這個班的最後一個學期了。開學初我就在想,我和孩子們已經共同度過一千二百多個日子了,在最後這段日子裏,我一定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無論是在為人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讓孩子們有更大的進步。我也知道,其實這不僅是我的心願,更是孩子們的目標,的確,上六年級了,學業成績成為每一個學生關注的焦點,即使是那些過往大家心目中的“後進生”,他們心裏也都憋着一股勁,希望趕上其他同學,重拾自己的尊嚴。於是,我告訴大家:現在你們又一次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不要沉迷於回憶過去,它已一去不復返;明智地把握現在,它屬於你;勇敢地去迎接未知的明天,帶着一顆堅毅的心,毫不畏懼。話雖如此,但要真正做到,卻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

班上一名女生,是大家公認的“後進生”,其學習成績一直讓她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有一天,她跑來向我哭訴,説她的同桌又拿她剛發下來的英語測驗卷取笑她,因為她又考了個不及格。我沒有如她期許那般,對該名男生大肆責罰,只是明白地告訴她,我很理解她的心情,那名男生確實不該如此,但我又問她,男生所説的是否是事實。她沉默了。接着我對她説,自怨自艾並非解決問題的良方,假如別人如此小瞧我,我一定不能讓他得逞,我一定要叫他刮目相看,因此,換了我,我一定會認真地反省,努力證明給想羞辱我的人看,我比他更行,他沒資格批評我。看她有點心動,我馬上趁熱打鐵,鼓勵她正視自己的不足,不氣餒,頑強地學習,爭取好成績。後來,我從《中國少年報》上看到了第四屆手拉手中國青少年作文大賽的啟事,於是,我鼓勵全班學生參加,並以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不嘗試則一定不會成功,當然,嘗試了也不一定會成功,但即使不成功,心裏就無憾了。在我的鼓動下,全班都投了稿,我也花了不少工夫對這些參賽習作進行了反覆修改。結果,共有十九名學生獲獎,當中也包括前面提到的那個被同桌嘲笑的女孩。可想而知,這一次“巨大”的成功對她而言,將具有多麼重大的意義!事實上,在畢業檢測中,她的語文和數學都得了“A”,英語也及格了。問及她的成功經驗,她説:“是老師的激勵讓我恢復了信心,讓我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

班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

二、理解,讓我們的心靠得更近。

記得還在學生時代,我常常因師長對我們不理解而感到難過,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説的“代溝”。如今,我已成為他人的老師,當然更不能容許自己把這種遺憾帶給我的學生,讓他們重歷我的苦痛。記得曾看過一本書,主要內容大概是一個旅美博士眼中的美國教育云云。書中的許多地方已然忘卻,可其中的一個細節叫我難忘,説的是一位美國父親與孩子説話時,總是蹲下來,目光平視對方。我想,惟獨這樣,才能把孩子放到與自己平等的地位,才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問題,理解他們,為他們着想。因此,我常常鞭策自己,一定要成為那種理解學生的老師。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念六年級的孩子,正處於青春躁動期,他們特別敏感,特別“叛逆”,對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試一試,尤其是大人所禁止的事物。與許許多多有同樣問題出現的班級一樣,我們班也出現了俗謂“早戀”的現象。看着孩子們深受困擾,甚至影響了他們的學業,我不是不擔心的,但我曾經耳聞目睹過的事實,告訴我稍一處理失當,將會產生可怕的副效應。為此,我經過一番審慎的考慮後,才採取了行動。我坦誠地告訴他們,其實老師也經歷過花季,也曾有過相同的困惑,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賞、喜歡優秀的異性是很正常的,這並不可恥,只能説明你的審美觀是不錯的。不過,這種感情充其量只是一種好奇,跟成人之間的愛慕之情是不一樣的,當你長大以後,才會發現原來優秀的人比比皆是,以前沒發現是生活圈子太窄,見識太膚淺之故。然後我還故意給他們製造挫敗感,兩情相悦,還需要物質做保障,一個沒有任何能力、還需要父母供養的人,憑什麼給別人承諾,有什麼資格談感情。所以,如果他們希望將來有能力的話,現在就必須得努力學習,不要白白浪費了求知的黃金階段。如此一來,這股暗流漸趨平靜,我感覺得到,流淌在孩子們之間的是絲絲縷縷純純的友誼。

還有一件事,也給了我很深的感觸。那一天,我照常翻閲學生交回來的家校聯繫手冊。當翻到一名平時表現優秀學生的手冊時,看見其家長在“孝順父母”一欄裏選了“B”,在這個孩子而言,這不是正常現象。於是,我把這個孩子叫來,問她是怎麼回事。孩子説,不知怎麼的,媽媽批評她,她不服氣,跟媽媽頂了嘴,雖然她心裏明白不該這樣,可仍然無法控制自己,所以母女之間起了衝突。我沒有批評這個孩子,只是跟她講起了自己的故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會讓人後悔終身的。然後,我給孩子的媽媽寫了回條:“我想,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會有這樣的問題的,他們懷疑一切,否定一切,不再‘盲從’父母師長,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但這不代表他們不尊重、愛戴長輩了。跟她好好談一談吧,瞭解她,也讓她瞭解你。我相信,彼此理解,一定能解決問題的。”後來,在家長會上,我見到了這位母親,她跟我談起這件事,那天因一點小事對孩子生起氣來,還失手打了孩子一巴掌,事後很後悔,但又拉不下面子跟孩子和解。就在這尷尬的時候,沒想到孩子回家後主動地向她道歉,並把我的回條交給了她,她以後也嘗試着我的建議,現在,她們母女倆的感情很好……説着説着,我看見這位母親的眼眶噙滿了淚花。

我想是的`,只有理解,才能讓我們的心靠得更近。

三、信任,讓孩子走向成功。

我發現我們學校的班主任都很累,這是因為在我們學校兼任班主任的恰好是語文老師,同時還兼任思想品德和健康教育的教學工作。但在這些班主任當中,有的要更累些。為什麼呢?據我觀察發現,他們不但要像其他班主任一樣認真備課,批改作業等等,而且還為學生包辦了打掃教室、擺桌椅、出板報等所有工作。跟他們相比,我有時真的覺得有點慚愧,自己會不會太懶了呢?因為,我把打掃教室、出黑板報、管理圖書、管好課堂紀律甚至班隊活動的組織、策劃等工作全都交給了學生。也曾有一些班主任對我説,那是因為我們班的學生大了,可以放手的緣故。其實,我回想起來,我現在帶的這個班是從三年級時帶起的--那時候,班上最大的孩子也不過十歲。的確,剛開始的時候,班上所有的事我都一手包了,因為我擔心他們什麼都不會做,即使他們會做我仍不放心,我不相信他們會做好。結果,我天天累得夠嗆,天天加班,可依然“無怨無悔”“甘之若飴”。可後來發生了一個變故,有一段時間,我家裏有事,無法把所有時間都耗在班上,有時還要請假,所以我不得不“分權”給班幹部。結果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把班務處理得井井有條,別的不説,光説他們出的板報吧,比我出的更有創意,更為美觀,還評上了A等。

從那以後我就意識到了孩子身上有無窮無盡的潛能,不管他們是老師心目中的“優生”還是“差生”。於是,我選擇了“解放”自己,相信他們,課堂紀律、班容衞生、圖書角、生物角等等,全歸他們自己管,並且只要他是我們這個集體的一員,他就有權管。所以,到了今天,在孩子們高度“自治”的情況下,我們班可以每週都被評為“五星班”,每期牆報都被評為A等,每次班隊活動都由他們自己主持,甚至由他們自己策劃編排(如這次畢業晚會)……

我知道,是信任讓孩子走向成功,也給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驚喜。對此,我深信不疑。

四、關愛,讓我成為孩子們的朋友。

説到關愛學生,也許大多數人想到的是關愛他們的學習、生活,誠然,這是應該的。但我覺得,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關愛他們的思想,關愛他們的品格,這才是首要的。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葉校長説過的這句話:“要教孩子成材,必先教他們成人。”至於其中的緣由,想必不用我多説,大家心裏也明白,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我只舉例説説我是怎麼做的吧。我希望孩子們從小立志成材,因此我會經常把深深打動我的,無數清華北大英傑的事蹟講給孩子們聽,也藉此打動他們,激發他們無限欽敬、神往之情,為了祖國美好的明天而發奮讀書。我們會召開“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主題班會,談談“我眼中的自己”“同學眼裏的我”“我希望XX同學……”等,讓孩子們學會自省,學會與人相處。我們還舉行“集體在我‘心’中”的班級常規評比活動,對為集體爭光、行為表現優異者獎勵以紅“心”,對行為表現失當者提醒以藍“鍾”,增強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此外,説到關愛,我想還有一點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我們應當關愛“差生”。我們班有一個從香港來的孩子,他剛來的時候不會講普通話,不會寫規範字,各科成績都不好,最要命的是他非常懶,不愛學習,學習不自覺。可想而知,測驗考試不及格對於他而言,是家常便飯了。補充一句,這是他過去三年的情況。不過,在這次畢業檢測中,他語文考了A,數學和英語都考了B。當然,有這樣的結果,與他這學期跟過往截然不同的學習態度有關。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呢?我在他的一次習作中找到了答案。他説,有一次他在無意中聽到幾個同學議論他,有的説他蠢,所以無論老師怎麼為他補課他都原地踏步,沒有進步。有的説他懶,有的説他沒良心,等等,總之言下甚是瞧不起之意。他説他聽了這話非常生氣,很想揍那幾個同學一頓,但轉念一想,人家説的也不無道理,自己的確是偷懶、不用功。所以從此他下了決心,一定“痛改前非”,結果才有了這麼大的轉變。他説,幸虧老師沒有放棄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幫助他,否則他也不會有此轉變。所以,我想也許正因為我不但關愛他們每一個人,而且關愛他們的每一個方面,因此,他們都把我當作朋友。試問,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什麼能比得到孩子們純真的友誼更珍貴呢?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xxxp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