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孔子的仁與孟子的仁政的異同

孔子的仁與孟子的仁政的異同

在我國封建時代,孔子被稱為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稱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幾乎成為儒學思想的代名詞。儒學作為中國封建社會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學説,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中學歷史教材在介紹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時候,主要講了孔子的仁與孟子的仁政,但兩者之間的關係沒有講。教師參考用書提到一句“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説”[1],但孟子的仁政究竟怎樣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沒有具體論述。在歷史學科的繼續教育過程中,許多學員曾經提出這個問題。本文試梳理一下從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思想的發展脈絡。

孔子的仁與孟子的仁政的異同

一、孔子的仁

(一)作為倫理學範疇的仁

孔子是儒學的創始人,他對後世影響最大、到現在也最有價值的部分是關於仁的思想。全國通用的初中教材《中國歷史》在介紹孔子關於仁的思想時説:“孔子提出‘仁’的學説,要求統治者能體察民情,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2]”高中《中國古代史》教材只比初中教材多“他主張以德治民”幾個字。這兩種説法,都是把仁作為政治學範疇來講。現在天津等地試用的新編高中《中國古代史》教材(試驗本)在繼承原來歷史教材講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對‘仁’有許多解釋,如孔子説‘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以愛人之心調節與和諧人際關係。[3]”新增加的這些內容基本上是從倫理學角度來講的。我認為,孔子關於仁的思想主要是倫理學意義上的,怎樣做人與調節人際關係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筆者根據多年教學和研究的體會,擬從三個方面來闡明孔子關於仁的倫理學思想。

第一,仁的基本精神是愛。“仁”字在上古時代已出現,古人釋為“相人偶”,意為二人以上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友善的關係。孔子繼承了仁的基本內涵並作了重要發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4]。孔子所宣揚的仁具有泛愛的特點,是對春秋時代人的價值發現的肯定。比如馬廄失火,孔子退朝回來,曰:“‘傷人乎?’不問馬。[5]”“傷人乎”的人是指養馬者,春秋時代養馬者的社會地位很低,相當於奴隸或半奴隸的身份,這有力地説明孔子的仁適用於勞動人民。但是孔子的仁愛與基督教的博愛、墨家的兼愛又有區別,不是不分親疏遠近、一律平等的愛,而是有等差的愛,要遵循親親、尊尊的原則。親親、尊尊是西周宗法社會的原則,其本質就是禮。禮是血緣法則、道德法則和階級法則的綜合體。人的行為不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禮。孔子關於仁的思想,已內在地包容了中國古代社會的血緣關係和階級關係。

第二,仁是以忠孝為本、包羅眾德的總道德。仁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是各種道德的總和。仁包括個體修養、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如孔子認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孔子強調為仁要身體力行,反對花言巧語的偽飾和卑躬屈膝的奉承,説:“巧言佞色,鮮矣仁。”[6]“剛毅木訥近仁。[7]”在孔子看來,仁者心地坦蕩無私,無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憂”[8]。具有仁的品德的人還無所畏懼,敢於堅持真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9]。總之,仁是各種品德的集合體,仁者是完美無缺的人格體現。

在這個道德的集合體中,忠與孝是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道德條目。忠字在孔子那裏有更寬泛的含義,不僅要“臣事君以忠”,更要在人際交往與處事上做到“執事敬”、“與人忠”。孔子認為忠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原則,是所有社會成員都要遵守的社會公德。孔子非常重視維護家庭的和諧與穩定,在處理家庭成員關係的各種規範中,孔子尤其強調孝道的重要性。他認為,子女對父母不僅要盡贍養的責任,更需要“敬”;不但要養身體,更要養心,並把後者看得比前者還重要。和諧的家庭是和諧的社會之本。孔子的弟子有子深刻地揭示了孝道對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他説:“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10]”孝是各種道德的邏輯起點,也是最根本的道德。

第三,達到仁的途徑。做一個仁者是孔子追求的理想,怎樣才能做一個仁者呢?孔子認為,只要有堅定的志向,始終不渝地追求,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求仁而得仁”[11]。孔子還從消極的不為和積極的有為兩個方面提出了實現仁的具體途徑。消極的不為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2]”積極的有為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13]”這比“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屬於更高的道德層次,是道德的最高要求。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前者是後者的基礎。

(二)作為政治學範疇的仁

孔子把倫理學範疇的仁推廣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統治者“為政以德”。把政治和倫理結合起來,是中國古代政治的特點。孔子開創了中國倫理政治之先河。

第一,道德是政治的基礎。孔子首先要求統治者的行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14]。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15]。其次,選拔官吏要以道德為標準,孔子認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在沒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麼人民就會信服;如果沒有道德的人的職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則民不服。再次,他主張推行教化,反對統治者的殺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16]。意思是説就像草隨風動一樣,為官者的言行影響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統治者發揮身教作用,引導天下風氣向善。

第二,以禮治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17]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18]”對普通民眾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第三,節用而愛人。這一點是中學教材強調的'主要內容。節用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推行古代較輕的什一徵税方法,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19]”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20]。孔子的這些思想,為後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為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孟子的仁政

(一)仁的來源

孔子的仁主要是倫理學範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進一步提出了“仁是怎麼來的”這一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孟子認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他假設説:譬如現在有人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跌到井裏去,任何人都會有驚駭同情的心情。這種心情的產生,不是為着和這個小孩的父母攀交情,不是為着在鄉鄰朋友間博取名譽,也不是因為厭惡小孩的哭聲才這樣的。因此,他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21]”由見人危難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推論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把道德提升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22]。端就是端萌,孟子認為人就像擁有四肢那樣擁有天賦的道德萌芽。沿着“四端”發展下去,就能與仁義禮智連為一體。

與人性理論相聯繫,孟子提出了獨特的內向修養理論。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麼就沒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為有道德的人。但為什麼現實社會中又有那麼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認為,現實的不道德並非原本沒有道德,而是人自已丟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認為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們放棄或失掉的“本心”,“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它,求其放心而已矣”[23]。

(二)仁政

作為中國封建政治哲學的最重要的概念--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來的。孔子沒有提出“仁政”的概念,而孟子多次使用仁政一詞。按照思想自身發展的邏輯,從縱的方面來説,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從橫的方面來説,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從他的人性理論發展而來,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實行於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有時也稱“王道”、“王政”等等。由於所處的具體歷史時代不同,社會提出的問題也不同,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體的內容。

第一,政治方面。孟子具有古代民本思想,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24]的思想。他反對暴政,稱歷史上的暴君為獨夫民賊,贊成“湯放桀”、“武王代紂”的正義行動,説:“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25]”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權力,肯定解民於倒懸的正義戰爭。但他反對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的非正義戰爭,指斥“春秋無義戰”。對於戰國時期的統治者不顧人民的死活,頻繁地發動戰爭,攻城略地,他更是痛恨至極,怒罵道:“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帥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26]”作為地主階級思想家,孟子敏鋭地感覺到了統一已是大勢所趨,他贊成統一,但反對以霸道與武力來進行征服,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行仁政而得百姓擁護者,才能統一天下。

第二,經濟方面。戰國時期井田制已遭到徹底破壞,很多農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他把土地問題看

作是仁政的首要問題,“夫仁政,必自經界始”[27],經界就是地塊之間的邊界,即指土地。孟子提出的解決土地問題的一個方式,是幻想着把古代的井田制稍加以“潤澤”,便可以在當時實行。筆者認為,孟子恢復井田制的主張固然過於理想化,不合時宜,但孟子建議的實質是要求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由封建國家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是中國封建社會前期的歷史特徵。所以,我們不能全盤否定孟子的主張,而要看到其基本是符合歷史進程的,同情人民的進步思想。其次,孟子繼承了孔子節用愛人的思想,主張輕徭薄賦,徵發徭役要不違農時。不違農時與薄税斂是封建農業經濟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內容。孟子多次談到不違農時的重要性,説:“不違農時,轂不可食矣。[28]”他要求“薄税斂”,怒斥奢侈揮霍、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者是率獸之輩:“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者也。[29]”孟子反對殺雞取卵似的剝削,是有利於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孟子保護工商的思想。他認為工商是社會生產和交換不可缺少的經濟部門。戰國時林立的關卡和重税對工商業的發展是個大桎梏,針對這種現象,孟子提出:“市,廛而不徵,法而不廛。”意思是説在市場上給商人提供儲藏貨物的地方,卻不徵收貨物税;如果滯銷,依法徵購,不讓它長久積壓。對於各地設立的關卡,孟子要求只稽查而不徵税,“關,譏而不徵”[30],這種主張對工商業的發展是有利的。

第三,法律方面。孟子針對當時刑罰嚴苛的局面,提出省刑罰的主張。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反對株連,提出“罪人不孥”[31],這一主張貫徹了儒家的仁愛思想,具有進步對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其許多思想在今天仍然閃耀着光芒,我們應該加以批判的繼承。在具體處理中學教材上孔子的仁與孟子的仁政時,要注意把握各自的重點,講清楚二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繫。孔子的仁應着重從倫理學方面來講,他關注的是人的行為與價值;而孟子的仁政主要是政治思想,關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權力。孟子的仁政繼承與發展了孔子關於仁的思想,鮮明地提出了“民貴君輕”的古代民本思想和“制民恆產”的進步經濟思想,是中國古代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3gw02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