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知識問答 >

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內容

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二部分孟子採用了“引君入甕”的論辯方式,讓梁惠王承認了自己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都是沒能實行仁政。

寡人之於國也中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內容

第三部分孟子論述了使民加多的途徑則為實行仁政。基本途徑包括不違農時、發展生產、解決百姓吃穿問題。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進而解決精神文明問題。在解決了百姓最基本的温飽問題之後,要逐步地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

發展絲織業,讓五十歲的人就穿上絲綢衣服,發展畜牧業,讓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還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發展教育事業,讓孝悌之理深入民心,人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從而推而廣之。

孟子簡介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

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

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和《富貴不能淫》等篇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ishiwenda/e02kr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