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景陽岡》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景陽岡》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景陽岡》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景陽岡》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景陽岡》教學反思1

寒假的時候,我佈置了學生閲讀《三國演義》、《水滸傳》兩部古典名著。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學生漸漸讀出了一些眉目,有的甚至喜歡上了課外閲讀。《景陽岡》就是根據《水滸傳》改編的。課文記敍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機敏的英雄性格。

課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過目難忘。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錶現武松打虎時的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教學時,應抓住人物的特點。

在教學“武松喝酒”這一部分,我先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武松語言的句子,如寫他在酒店裏喝了三碗酒以後,店家勸他不要再喝了,武松一個勁地説:“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別胡説!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根本不相信“三碗不過岡”的警告,當店家好心勸阻他不要獨自晚上過岡、以防猛虎傷害時,武松更是出語豪壯:“就有大蟲,我也不怕。”“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研讀,角色對讀,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現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的重點是“武松打虎”,打虎過程中最為驚險的是老虎進攻時“撲、掀、剪”三招,武松則避其鋒芒,以三“閃”應之。這三“閃”充分表現了武松的沉着冷靜、有勇有謀。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理解“閃”的字意,再與“躲”進行比較,體會“閃”字之妙,最後從武松只閃不攻自然體會出武松的沉着機智。然後讓學生找出描寫武松動作的句子,如“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劈下來……”“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顧亂踢”,“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力氣只顧打”。這裏的“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通過一默讀、二對讀,激發想象的方法理解過程。

《景陽岡》教學反思2

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曉,所以就《景陽岡》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説,比較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容易接受。但如果按照以前的教學方式,通過一遍遍的讀和繁瑣的提問、回答來進行教學,學生必然會產生閲讀厭煩情緒。為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我採用了“為武松寫簡歷找工作”的形式,讓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把讀書變成學生自主的行為,自讀自悟,並在其中結合寫的訓練,從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內容和人物特點。

“打虎”部分重點是過程和人物英勇,通過一默讀、二對讀,激發想象的方法理解了過程,“吃酒”部分重點是人物性格,通過小組研讀,角色對讀,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現體會人物性格。

小練筆的隨機進行,大大提高了閲讀教學中寫的密度,從而也極大提高了語言文字訓練的強度;而且,這種練筆始終緊扣在理解領悟課文的內容、思想、情感這根線上,保證了教學主線的統一性,教學過程的流暢性,情感氛圍的和諧性,體現語言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一。

學習語言文字離不開讀寫訓練,只要安排恰當,形式靈活,方法得當,這樣一節語文讀寫訓練課同樣令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學課文時,很多同學質疑:“武松這種不聽別人勸告,一急孤行,這不叫勇敢,是魯莽”,還有同學指出武松在同猛虎搏鬥後,手腳酥軟、筋疲力盡的狀態不應寫,似乎有損英雄形象,

同學們讀後能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就是進步。我先肯定了同學的思考,我再請同學們聯繫武松性格特點及自己的實際來理解,同學們領悟到:這樣的描寫,非但無損於英雄形象,反而使人物形象更加樸實、豐滿、逼真、可信。

《景陽岡》教學反思3

《景陽岡》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敍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開懷暢飲後,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現了武松豪放、勇武、機敏的英雄性格。這個故事早已家喻户曉,所以就《景陽岡》這篇文章的內容來説,比較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容易接受。在教學中,我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藉助註釋,把握整體內容。對於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這一關不作重點,一筆帶過。

二、抓重點,感知人物形象。“喝酒”、“上岡”這兩部分的內容宂長,主要通過學生自讀自悟,小組討論的方式,瞭解武松豪爽、勇敢、倔強、也有點好面子的特點。“打虎”部分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錶現武松打虎時驚心動魄的'場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1、抓住“三閃”面對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吼”,寫到武松的動作,只是“一閃”、“一閃”、又“一閃”。引導學生説説“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麼?換成“躲”字,放到文中讀一讀,體會哪個詞更合適?,引導學生體會“閃”字的巧妙之處:是武松主動地躲過,説明武松反應很快,動作輕巧敏捷,而不是被動地膽怯地躲避,顯出他的武藝高超。

2、轉守為攻的痛打對於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一部分,先讓學生動筆找找武松分別用哪些招式來對付大蟲?並讓學生試着表演,接着播放武松打虎的視頻,直觀感受當時情形的危急和場面的驚險。看過之後,再讓學生體會武松的動作。這時,武松那種智勇雙全、力大無窮、本領高超的高大形象躍然紙上。

三、閲讀原著,重温經典魅力學完本課,我設計了以下拓展:1、説説武松上景陽岡前後發生的故事。2、説説《水滸傳》中主要人物的綽號及來源。3、暢談《水滸傳》中精彩的故事片段,推薦閲讀原著。

這節課的教學,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但也存在着不足之處:由於時間有限,品讀課文的時間不夠充分,課文帶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學生書讀得不夠流暢,不能把這篇經典名著讀得有滋有味。

《景陽岡》教學反思4

教學時,我採用學生自學、自悟為主,教師加以適當的啟發、誘導、點撥,達到長文短教的目的。我讓學生初讀課文,瞭解大意,理清敍述順序。抓描寫了武松吃酒的內容,通過武松與店家的對話,集中表現了他豪放、倔強的性格。抓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來勢洶洶和武松“一閃、一閃、一閃”的竭盡全力、沉着機敏,表現武松的機智勇敢。我還抓住武松的三次心理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品析武松無所畏懼的精神。我採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進行,而後思考:

三碗酒過後,店家為什麼勸他不要喝了?武松是怎樣説的?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後讓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交流。學習課文8~12自然段也是同上第3自然段的方法,先出示自學提綱:武松和老虎搏鬥,課文分為哪幾個階段寫的?每一個階段各有什麼表現?表現了武松的什麼性格?

《景陽岡》教學反思5

《景陽岡》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上的一篇自讀課文,按要求應利用一課時完成,可今天在我教讀這篇課文時卻沒有按計劃完成教學任務。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覺得有以下不足之處:

一、自讀課文,當然是引導學生自學,以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可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來把握學生所感知的內容,導致無效的重複,變趣學為被動接受了。

二、在學生討論彙報的過程中,我一直努力引導學生説出我想要聽到的詞彙,以有利於完成板書,造成課堂語言的乾澀,學生因為怕不能使我“滿意”而不願再開口,使課堂氣氛幾乎陷於凝固狀態。

三、因為前面的時間耽擱,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有效地完成。

總之,一堂課下來,學生覺得所收甚少,乾癟無趣,我感覺這一堂課簡直是受罪。其實,如何上好自讀課,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下一課依然的自讀課《猴王出世》,我又該如何設計教學呢?怎樣有效引導學生,怎樣調動學生的興趣,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怎樣使學生學有所得……我思考着。

《景陽岡》教學反思6

《景陽岡》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名著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前兩篇課文《將相和》、《草船借箭》已經為學生積累語言、感受名著魅力做了鋪墊,《景陽岡》作為本組的略讀課文,我以“賞析”為主線,用體驗感悟為抓手,初步培養學生對名著類作品的鑑賞能力,落實語言核心素養中“審美鑑賞和創造素養”這一維度的目標。

1、關注新鮮詞彙,感受古白話小説的魅力。本單元的主題是“體會名著的魅力”,學習本組課文,要理解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名著的魅力,體驗閲讀名著的樂趣。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篇幅長、內容多,我對教材內容大膽取捨,抓住重點、難點聚焦理線。古典白話小説不同於普通的現代小説,有其獨特的語言魅力。統編三上教材第一單元就有非常重要的語文要素: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通過預測發現,學生對“但凡、晌午、如何、理會、請勿自誤”等陌生化詞彙有“新鮮”的感覺,但因為這些詞語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怎麼使用,孩子們理解起來有困難。

2、聚焦語言特色,初步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景陽岡》一課抓住人物對話、心理、動作的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人物性格。本課教學我抓住對武松語言、心理、動作的描寫,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認真品味語言,瞭解武松的性格特點。對於打虎前文,武松與店家的對話描寫,讓學生進入文本角色,通過語言讓學生體會到武松的直率、豪爽、倔強、多疑;對於武松的心理描寫,引導學生抓描寫武松心理變化的句子,通過聯繫上下文,體會了武松的內心變化過程,瞭解武松膽大、要面子、自負的性格特點;對於武松動作的描寫,尤其是打虎動作的描寫,引導學生通過圈划動詞、比較動詞、品讀動詞等方法,體會武松勇猛、機智、無畏的性格特點。

3、喚醒文體意識,選擇適切的閲讀策略。在教學中教師要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有文體意識,比如小説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這篇文章重點分析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情節,在打虎部分重點感受武松打虎的畫面,品味精彩的一系列動詞,如閃、按、踢、揪、提、打等動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環境,打虎前文部分就是一種環境的鋪墊,讓學生自讀自悟,感受環境描寫的好處,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創造一個交流學習古典名著的平台。文學作品常常以一件物品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為了體現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形象,我有意識地讓學生關注“哨棒”,引進名家的點評,讓學生感悟到名著名家名篇的高妙之處。

反思:本課的教學基調定位在“賞評”上,這對老師自身的文學素養和審美鑑賞能力提出了挑戰。課前我做足功課,課上儘可能地將自己對於文本的理解通過課堂展示出來,但文本的高度和學生的能力、作者的原義和讀者的釋義之間一定存在着距離和空隙,如何邁過“文本解讀”這道坎,仍然需要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j84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