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人教版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通用5篇)

人教版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通用5篇)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1

回顧本節課,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努力切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認識—抽象—實踐

在設計教學時,整個環節密切聯繫,首先從現實的課堂情境導入,先讓學生對位置有個立體的認識,進而抽象到平面圖中(主題圖)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紙中位置,最後是迴歸到生活中的位置,整個環節是一個從直觀到抽象的轉化過程,正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這樣的設計能使學生對概念認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更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生成,效果很好。不過,在引出數對概念時,十分突然,學生比較難接受。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我又通過換座位的遊戲,來彌補這個不足,從而使學生加深了來自對“數對”意義的理解。

(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學知識,豐富教材內容

根據教材的安排,教學的程序是先講座教材情境圖的內容,然後現説一説自己班級的位置,而我的設計是先説一説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圖作為鞏固練習。因為討論的是學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這一交換就很容易激發起學生興趣,使教材內容更加豐富了。我想現在新課標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師,那麼教師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們新課標的一個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現場資源,把數學問題簡單化

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真實、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大膽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在確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從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喚起探究如何確定位置的慾望。

在學生探究確定位置的方法時,我不急於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開動腦筋,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組織學生討論誰的方法比較好。引入“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時,我沒有直接講授,而是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此時,本課重要的知識點從學生之口引出,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也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2

確定位置是學生已經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前後、上下、左右等表示物體具體位置的知識,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體位置打下了基礎。因此本單元學習的資料不但是第一學段資料的發展,也是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打下紮實的基礎。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我讓學生自主表示×××在教室位置的方法,讓學生體驗表示位置的多種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透過彙報時的比較和甑別,引導學生對頭腦中原始的、粗淺的、局部的、零碎的經驗進行調整、提升。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究竟那種方法是最準確又簡單扼要的呢?自然過濾到一齊來學習如何用數對錶示位置。在學習時,我讓學生帶給經歷知識再構建的具有必須挑戰性的問題,並留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思考。同時,安排“説數對,找同學”或“説同學,寫數對”的形式,讓學生在師生、生生互動的活動中,既加深了對數對的認識,又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學習的評價,體現了評價的多維性。從而引入用數對來表示位置。又透過學生的交流、討論、思考的過程中,自主發現、探究、獲取有關確定位置的知識,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

在學生認識了數對之後,我立刻提出讓用數對(3,5)和(5,3)表示相應位置的同學站起來,讓學生觀察這兩組數對,找出共同點,明確數對在寫法上不能夠把括號中前、後兩個數字調換位置,再出示數對(5,5),讓學生最終明確了數對;中的兩個數各自的好處。這樣在培養學生的探究潛力的同時,使學生逐步突破學習難點。

存在的不足:

1、在課初學生説位置的時候,學生説法不一,如果抓住就是因為表示位置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為我們帶來不便,所以才要約定俗成,有統一的確定位置的方法,這樣就讓學生更加明確我們要學習本節知識的重要性了。

2、沒有及時抓住課堂的生成,學生在課始表達自己的位置時,學生都是説“我在第幾組第幾個”,我沒有再引導到列和行,確定位置的兩要素:組和個(列和行)。

3、在探究在方格圖如何用數對錶示位置時,看方格圖上的點用“數對”的方法確定位置是此節課學習的難點之一。如能透過課件,將實際的教室座位圖代替教材中的情境圖,教學素材頓時鮮活起來。這樣做,將書本中的知識生動形象地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合理的創編了教材。

然後透過讓學生説數對上去找位置,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把平面圖的座位漸漸縮小,最後抽象成“點”,然後讓課件再出示橫線和豎線分別表示第幾,幫忙學生把實際的位置逐步抽象出座標圖,讓學生初步感知座標圖的構成過程,幫忙學生建構新知系統。

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總結得出:“從一點出發,先看豎線指着幾,就先寫幾;再看橫線指着幾就再寫幾”的方法,將“數對”的表示方法與今後的平面座標圖緊密的結合起來。這樣的學習過程雖然需要學生“跳一跳摘果子”,但展示了知識構成、發展和認識的過程。從而突破教學難點。但是因為自己製作課件的水平有限,所以一些好的設想只能是水中望月了,今後將要努力彌補自己教學技能上的足,以提升教學效果。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3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認上下、前後,但不少同學對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節課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發言的請舉右手既是對學生的常規教育,也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練習本在數學書的左面數學書在練習本的右面為例,教學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然後讓學生看圖説説其他物體間的位置關係,初步學會語言描述。

在教學練習本和數學書的位置關係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這兩個物體哪個在左面、哪個在右面;二是指導學生用×在×的哪面這樣的語言進行表達;三是兩句話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達了練習本與數學書的位置關係,可以這樣説,也可以那樣説。

看圖説一説以左、右關係為主。圖中的小明、小紅、小剛、小芳四人的朝向與學生是一致的,學生按自己對左、右的感受確定小明在小紅的左邊、小芳在小剛的右邊等位置關係不會有困難,也不會有歧義。如果學生説出了前後或上下關係也是可以的。

一年級學生辨別左右的時候,大多數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斷,這是學生年齡、心理髮展特徵的表現。想想做做第1題遵循這個規律設計遊戲活動,先是握拳頭,記住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再拍手,體會左手那邊是左邊,右手那邊是右邊;最後是摸耳,從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對的。這些遊戲都是學生喜歡的,要反覆進行,才能達到教學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題涉及左右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先想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分清左面與右面,然後回答問題和操作活動。即使發生錯誤,也要聯繫左手和右手認識錯誤,從而改正。表達語言是多樣的,學生喜歡怎樣説就怎樣説,只要求表達正確完整,不要求用統一模式的語言,更不要進行説法多樣的訓練。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4

今天上午第二節,我執教了《走進軍營——方向與位置》中的第一個信息窗《用數對確定位置》,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獲得了用自然數表示位置的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將學生已有的用類似“第幾排第幾個”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經驗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數對來表示位置,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提高抽象思維能力。我先想大家彙報這節課我的設計思路:

1、在創設情景,引出課題時,播放建國60週年閲兵式資料,目的在於通過整齊的軍姿讓學生認識隊列,為行和列的認識作下鋪墊。

然後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軍營生活引入對新知識的探索,使學生充分了解用數對確定點的位置。

2、在行和列的學習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加深對行與列的認識和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老師通過手勢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師學生初步的感知列和行可以確定一個具體的位置,為下面學習數對做鋪墊。

3、抽象位置圖,認識數對。先認識場景圖中的豎排和橫排,然後把具體的場景圖逐步抽象成點子圖,為後面教學作了孕伏和鋪墊。在此基礎上,教學列、行的合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一切顯得水到渠成。同時,藉助於多媒體課件,形象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規則。通過寫自己,寫朋友的位置所在數對,鞏固對數對的理解及寫法。能用數對錶示出一個具體事物的位置。同時通過讓同學們猜好朋友,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

然後由點子圖自然過渡到方格圖,有效的完成了由具體的實物圖-點子圖-方格圖的抽象過程。在教學平面方格圖後,讓學生再次回過頭來表示小強的位置,用情景貫穿於整堂課,由平面到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對平面方格圖的理解和運用。

4、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對的理解,並會在平面方格圖中用數對確定位置。提高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5、一節課的結束,不應該是學生探索活動的終止。讓學生帶着問號離開教室這個小課堂,走進探索的大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神舟七號”返回地球畫面的回放引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從而自覺的去探索如何在地球上確定位置,拓展知識面。

數學教學要重視知識形成的過程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的理念。我注重了向學生充分展現知識形成的過程,我通過將“小強”站在從左數第3列從前數第2行”簡化成用數對來表示,然後把人物圖簡化成點子圖再到方格圖,力圖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數學思想的形成過程,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在這個充滿探索和自主體驗的過程中,使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獲得自我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用數對確定位置教學反思5

《確定位置》是本教材一個新知識,該知識直觀性強,操作起來簡單,是一個學生容易接受的知識。教材目標是不僅讓學生用數對錶示位置,更重要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並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中獲得成功體驗。

我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思路,設計豐富多采的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解決,具體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1、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説出班上某個同學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過座位圖引出列和行,結合列、行讓學生參與活動,加深學生對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引導出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知道這個人所在的列和行,可用第幾列第幾行來表示;

3、用座位圖變為點子圖課件讓學生參與思維,在準備的點子圖上找出小軍、小娟、小強的位置,並用列行來描述;

4、課件出示點子圖變為方格圖,讓學生直觀感受位置在點子圖和方格圖中的聯繫,並引導學生用數對來描述位置;

5、課件輔助,完成例題。

6、學生課堂活動,根據數對來確定一個人的位置,讓學生認識進一步來理解數對的意義,(2,3)(2,6)數對中第一個數表示列,這兩個人在同一列;(5,6)(7,6)數對中第二個數表示行,這兩個人在同一行。

整堂課教學環節連貫,學生自主性強,教學效果較為滿意。但在教學後,同樣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學生課堂活動,根據數對來確定一個人的位置,這個活動可以放在遊戲眼疾手快之後,這樣知識變的連貫了,知識深度有了。

2、教學中還應重視學生對起始列和起始行的理解和掌握,否則,學生容易把第二列和第二行看成第一列和第一行;

3、在此堂課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一個弱點就是對學生的鼓勵性的評價比較蒼白無力,以後還應加強評價性語言的多變和豐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l7pd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