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荷花澱》公開課實錄程少堂(必修課堂實錄)

《荷花澱》公開課實錄程少堂(必修課堂實錄)

 

 用另一種眼光讀孫犁:從《荷花澱》看中國文化

  --《荷花澱》課堂教學實錄

執教: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

時間:2002年4月11日14:40-15:40

地點:深圳中學

班級:高一(11)班

記錄、整理:鄒玲(深圳市翠園中學高中部)

師:上課!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請同學們根據自己讀過的書刊、看過的電影電視思考一下,中國人和以美國人為代表的西方人,在感情表達方式上有什麼不同?特別是在親人離別和親人久別重逢的時候。哪位同學來説説看?

生:我認為中國人久別重逢或再次見面時一定會哭得唏哩嘩啦的,認為這是挺難過的感覺。如果是美國人再次見面時首先會擁抱,然後再互相詢問一番;在離別時絕對不會拖泥帶水,説走就走。感覺美國人比較豁達,但中國人就比較含蓄。

師:你後面概括得太好了!文化方式不同,表達感情的方式也不同。要是在美國,在西方大街上,一位男士看見前面有一位小姐很漂亮,他會直接對小姐説:Beautiful!(笑聲)這位小姐往往會怎麼説?

生:Thankyou!

師:但是你要是在中國大街上,比如在深圳大街上,你看見一個小姐很漂亮,你要是走上前去對她説:“小姐,你很漂亮!”往往會有兩種反應:要是碰到膽子大一點的,她可能會反手給你一耳光;如果是文雅一點的小姐,會怎麼樣呢?(學生説:跑了)不是跑。她會對你説:“你走不走?你不走我叫警察的!”(笑聲)在奧斯卡頒獎大會上,美國的演員,也是女演員,她拿到金像獎後説:“我是最好的!”台下掌聲雷動。但是在中國有一個演員,曾經説過“我是最好的中國演員”,是誰呀?(有學生回答:劉曉慶)這句話被罵了20年,還在罵。這是為什麼呢?文化不同。有些話在美國可以説,在中國不能説。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大家看一看。大家讀過《西遊記》吧?我小孩比你們大一點,她上高二。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我説跟你討論一下《西遊記》,唐僧帶領幾個徒弟到西天取經,假設唐僧在路途上得了重病,病治不好,因為沒有什麼藥,你説他會選誰當接班人,去完成西天取經的重任?

生:(眾説紛紜,説沙僧,孫悟空的都有。)

師:我女兒跟你一樣也是説:“孫悟空”。我説,不會是孫悟空。她説:“豬八戒!”我説,還不是。她説:“是沙僧哪?”我説,很可能是他。她問為什麼,我説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我也説不清楚。我解釋説:中國文化是講究共性的文化,太個性化的人,哪怕你能力再強,不受歡迎。你説這種文化是不是不好?不能那麼講。講究共性的文化有它的好處,講究個性的文化也有它的好處。

那麼,我們看孫犁的小説。孫犁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當然算不上偉大的作家,但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在文學界影響非常之大,由於他的作品的影響,五六十年代曾經誕生一個文學流派叫荷花澱派。中國的文學青年及文學界都很喜歡他的作品,覺得很雅,藝術品位很高。但是,很多在中國學習的西方留學生,不喜歡孫犁的小説,甚至覺得他描寫的細節不可思議。

我也曾經調查過一個學校,問高二的學生,問他們學過《荷花澱》沒有?他們説學過。問他們喜不喜歡?他們説:“不喜歡。”問為什麼,他們説,老師講《藥》的時候就是買藥、吃藥、什麼藥什麼藥;講《項鍊》就是借項鍊、丟項鍊、賠項鍊;講《荷花澱》,就是夫妻話別,送夫出征、助夫殺敵什麼什麼,老師還在上面讀呢。有句話,丈夫和妻子分別的時候説:“我走了,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她説他們同學覺得很搞笑,我説有什麼好笑的?她説男同學説:“男人都走了,女人還怎麼生產?”(鬨堂)我説這個小孩兒有點調皮喲!但他的語文還不錯,他知道“生產”有兩個意思。我説你們不喜歡還有一個原因:你們對中國文化不瞭解,有時代的隔膜。所以我説,我今天就跟大家用一種新的眼光來講《荷花澱》,我教給大家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讀《荷花澱》,乃至來讀其他的文化色彩、民族色彩很濃郁的小説,我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就在這裏。

(老師板書:“用另一種眼光讀孫犁:從《荷花澱》看中國文化”)

師:中國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一種文化,是世界幾大文明文化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所以隨便説這種文化不好,是一種無知的表現。我們剛才説了,孫犁的小説,西方人説讀不懂或者不喜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對中國文化不瞭解。

這篇小説,從情節來看,沒有很複雜的情節,人物也不是很多,也沒有很多懸念,但是它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一個作品。在2000年即上個世紀末《亞洲週刊》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説100強”(長篇中篇放在一起)之中,孫犁的小説被選入兩篇,一篇就是《荷花澱》,另外一篇是《鐵木全傳》。鐵是鋼鐵的鐵,木是木頭的木。寫的是土地改革時期的一個鐵匠和一個木匠。大家有興趣,課外去買來看看,書店有賣。一個作家被選兩篇作品在“20世紀中文小説100強”中,這是很不容易的。

那麼我們再來看課題,“用另一種眼光讀孫犁”。我們以前用政治學和社會學的眼光讀得比較多,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説的通過什麼什麼描寫,刻畫了什麼什麼人物,反映了什麼什麼現實,歌頌了什麼什麼主義或精神,鞭笞了什麼什麼醜惡現象等等;或者説,情節是怎麼怎麼樣,人物形象是怎麼怎麼樣等等。這些東西也是要的,但是我們今天將用另外一種眼光,把這些東西融合進去,在文化的視野的關照之下,來讀這篇小説。我們希望同學們通過這節課,在以後讀小説的時候,也要學會用這樣一種眼光來讀小説,既要鑽進小説讀小説,同時要跳出小説讀小説。

首先請同學們打開書,看第1段到第3段寫自然風光的部分,齊讀一下。“月亮升起來”,預備讀。

生:(齊讀1~3段。)

師:非常感謝同學們,讀得很好。因為我聽了很多公開課,有的是著名特級教師上的,同學們都不肯讀,叫讀讀不起來。深圳中學的同學是深圳最好的同學,讀得很好。下面我請個朗讀能力好的同學讀一讀第1段。昨天我瞭解了一下,有位叫張晶的同學讀得不錯。張晶,你來讀一下第1段,老師用的教學參考資料,已經印給了大家,上面説這篇小説有詩情畫意,是詩化小説。張晶,把詩的味道讀出來。

(張晶音質柔美、充滿深情地讀第1段)

師:你的朗誦水平很高。你是哪裏人啊?

張晶:祖籍天津,也算是深圳人吧。

師:但稍快了一點,如果你節奏稍慢一點,那就更好了。你再讀一遍。

(張晶放慢節奏,充滿深情地又讀了一遍。聽課師生鼓掌)

師:很好很好!聽説前幾年龍崗區教研員錢老師的女兒從深中考到北京廣播學院去了。你的素質很好,可以考廣播學院,當播音員或主持人。(笑聲)

下面同學們再自由地朗讀1~3自然段,你們什麼都不要思考,仔細體會一下它的韻味。不是説像詩一樣的美嗎?你們仔細品味它怎麼樣像詩,怎麼樣美。

生:(自由朗讀)

師:好的,大部分同學讀完了。昨天晚上,我在家把第一段編排了一下。不是説孫犁的語言像詩嗎?我一個字也沒有加,把它編排成詩的樣子。(老師放投影,第1段被改寫成了詩歌)張晶啊,你帶領大家讀一下,領讀。

張晶:(帶學生逐句讀詩)

月亮/升起來/院子裏/涼爽得很/乾淨得很/白天/破好的/葦眉子,濕潤潤的/正好編席/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着/柔滑修長的/葦眉子/葦眉子/又薄又細/在她懷裏/跳躍着

師:孫犁的這篇小説開頭是非常有名的,但是我讀了大學以後還不知道它怎麼好,別人説好,我也跟着説好,我怕我不説好,別人説我沒水平。(笑聲)後來慢慢慢慢地讀多了,才知道它好在哪裏。它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純粹是白描,像鉛筆畫的素描,但有內在的詩情和韻味,要慢慢地品味,要多讀才能體會,所以我就不講它,你們多讀它。有人説,前面這些景物描寫沒有必要寫它,我認為是要的,不能不要的。這個等一下再説。這三段裏集中寫的什麼東西呢?我認為寫的是兩個大的問題。

(老師板書:“人與環境(風光)”)

寫的什麼呢?一個是人--水生嫂,再一個是自然風光,寫得很美。我想寫這種美的用意何在?有什麼特點?讀了半天以後,請大家簡單地説一下。哪位同學?首先説他的用意何在?抗日戰爭這麼嚴酷,有這麼恬靜優美的環境嗎?作家這麼寫是不是違反現實的呢?如果不是違反現實的,他的用意何在?哪位同學説一下?你們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不想交流就不交流,自願,不想交流,就思考一下。好,這位同學,你報一下姓名。

生:王一傑。我覺得作者把景色寫得這麼美好,突然讓我聯想起艾青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為什麼我眼裏常含着淚水?”

師:(充滿激情地銜接)“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嘿,很好!

生:(深受鼓舞)我覺得孫犁把這個土地寫得這麼美好,就會讓人覺得這麼美好的土地會有誰不愛?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理所當然會對她有很深的感情。(老師插話:地靈人傑)我覺得這應該是所有抗日戰士戰鬥的動力之所在。

師:嗨!説得好,説得非常好!(充滿激情地)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山河如此多嬌,豈容日寇踐踏蹂躪?就是這個用意嘛!她説得太好了,所以作家一點都不違反現實,所以這幾段不能不要!

那麼,在這裏,我再提個問題,這裏寫到這麼美麗的環境,其中有水生嫂,這裏人和環境之間是什麼關係?你用一個詞概括一下,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對高一的同學來説,深了一點。(學生議論紛紛)好,你説。

生1:和諧。

生2:融洽。

張晶:我覺得好像有很多種,有一種就是互相滲透,給人的感覺。它這裏好像那種環境,很甜美,然後在裏面也很平靜的感覺;有時候我覺得這個女人很中國情調。還有,看張愛玲的文章中,説一個女孩子在那個社會,她説如果哪個人會來找她,她可能身體已經深深地嵌在她處的這個環境中,拔也拔不出來了。感覺環境應該是滲透吧,不只是人影響環境,這個環境會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氣氛。.

師:這個張晶太優秀了!(笑聲)我覺得一般的中學生答不出來。她説這幾段寫人和環境之間是滲透關係,滲透關係在中國古典哲學裏面叫什麼呢?(板書: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天”是什麼呢?“天”是自然,“合一”就是她剛才説的滲透關係,她沒有説到這個詞,但意思説出來了。人和自然之間呢,有很複雜的關係,但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剛才大家講的融合滲透的關係,一種是對抗的關係。高爾基的《海燕》,哪位同學記得?來,給我背幾句。(學生雜言背誦)海燕是俄國革命者的象徵,它是寫人的,誰來背?背一句也行,不會背亂背一句也可以。(笑聲)好,你來背。

生:我只記得最後一句:“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笑聲)

師:“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這在孫犁的小説中喊是喊不出來的。那個海燕和烏雲是一種什麼關係?對抗對立關係。在傳統的中國文學當中,典型的中國意境當中,一般來説,不出現這種意境,而是強調一種融合的關係,在人和自然之間。月亮升起來,他寫的月白風清。我改一改,我隨便改的,我這麼改:“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忽然一聲炸雷,女人慌慌張張跑到屋子裏”,(笑聲)或者這樣,寫女人很堅強也可以:“一聲炸雷,幾個雨點敲打在女人的脖子上,女人仍然在屋檐下編着她的席子,席子在閃電的照耀下就像刺向日本鬼子胸膛的刺刀。”(鬨堂)孫犁的小説民族色彩濃郁,他不喜歡寫那種和大自然急劇對立的環境,他所有的作品,基本上都是這種風格。所以我們用一個詞來概括,人和大自然間是什麼關係呢?就是同學們講的和諧。(老師板書:和諧)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基本特點。現在西方還在學中國這個特點,包括成立環保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是大自然的產兒,所以,污染了大自然,糟踏了大自然,就是污染糟踏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污染糟踏了人類自己。

這裏,我穿插一下,寫蘆葦,中國自古以來是個很典型的意象。大家知道,寫楊柳,代表什麼?

生:送別。

師:楊柳依依,隨風起舞,好像纏繞着你,不讓你走哇!寫水的時候,那種水的柔情,是一種意象;另外,水也載舟,水也覆舟,勢不可當,也是一種意象。中國古典文學當中,有許多基本定型的意象。蘆葦在古代叫蒹葭,《詩經》中有一首《蒹葭》--

生1(主動站起):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學生鼓掌,笑聲)

師:哎呀,太好了,太好了!深中的學生,就是不一樣!(學生歡呼)後來瓊瑤寫了一本小説叫什麼?

生:(齊答)《在水一方》。

師:《在水一方》的電視劇主題歌,瓊瑤是根據《蒹葭》這個意境來改編的,有兩句,我會唱,唱給你們聽聽。我唱得不好。(老師深情唱道:“綠草蒼蒼,白霧茫茫……”學生高興,鼓掌,歡呼)

(充滿激情的)從《詩經》到瓊瑤,蘆花在中國文化當中象徵着愛情。蘆花的聖潔,蘆花的悽幽,在蘆花蕩,發生了多少動人心絃的愛情故事。在這篇小説中,孫犁寫了蘆花蕩,荷花澱,通過飄落在、跳動在女人懷中的潔白的葦眉子,飄落在髮際之間的蘆花,我們可以看見,它交織了多少當時中華民族的婦女們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對正義戰爭的支持,一一凝成了一曲迴腸蕩氣的戰火中的愛情。

我們這一部分用的時間是比較多了。

自然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是和諧的,那麼,我們再看,這篇小説寫了很多人,寫了很多人際關係。那麼,寫了哪些人際關係呢?這個問題很簡單。我來説。寫了父子關係。水生回來説:“爹哪去了?”“爹已經睡了。”寫了父子關係吧。寫了夫妻關係吧,還寫了那些女人之間的關係吧,也寫了男人和男人即戰士和戰士之間的關係,對不對?也寫了那些戰士和他們妻子之間的關係。但是,我現在要同學們具體地通過語言的品味,來説一説這篇小説寫人和人之間關係有什麼特點。各種人和人之間關係有一個共性,我們要用具體地説。大家先看教材,看對話。

(學生翻閲教材)

師:首先我們看一下夫妻之間,水生和他的媳婦之間的關係。大家看第2頁。水生和他媳婦之間的對話,特別是他媳婦和水生之間的對話,非常簡潔,但是又情意綿綿。是吧?我們看第2頁,“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麼了,你?’”這句話很多資料上都有。我把它改一改,兩種改法。一種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麼了?”另一種是把主語“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麼了?”它有什麼不同,表達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生:少了一種夫妻之間的關懷,還有她對丈夫一種掛心的感覺。

師:比較焦急,是吧?所以她先把一種狀態問出來,然後再問“你”怎麼樣。如果不要“你”呢--“怎麼樣?”“怎麼了?”啊,張晶説挺陌生的,好象不是很親切。這位同學説硬了一點,這樣説比較温柔,而且比較急切,這個你們自己體會一下。大家去問老師問題的時候,有兩種問法。“老師,請問這個問題,我不大懂。”這是一種問法,這比較好。還有一種問法是:“這個問題我不大懂,老師。”這也可以,強調的是問題。但是不能説:“這個問題我不大懂。”行不行?不大好。

再往下看,女人低着頭説:“你總是很積極的。”這句話,我有兩種改法,丈夫要上前線去了,我這麼改,女人説(撒嬌地):“不嘛,你不要走嘛!”(笑聲)這樣可不可以?(學生答:不可以)那為什麼不可以?那是個什麼形象?小女人,不關心國家大事,這是現代概念,過去是不明大義。

我再改一改,女人這麼説(耍潑地):“行啊!你走,我搬回我媽媽家!”(笑聲)可不可以?也不可以呀,耍潑也不行。

接下來我們再改一句:“女人鼻子有些酸,但是她並沒有哭。”我把它這麼改:“女人的淚水直往下淌,她咬了咬牙。”可不可以?(笑聲)中國文化有一個特點,就是(學生説:忍!)忍,也是對的。孔子在編《詩經》時説了句話:“樂而不淫,哀而不--(學生齊答:“傷”)。”對,還是深中的同學知道。“樂而不淫”是“富貴不能淫”的“淫”,這裏意思是樂而不過度,哀傷的時候也不過度,在這個地方也是一樣的,主要是表現覺悟了的中華民族的女性的精神狀態。

再看第3頁,“水生説:‘不要讓敵人漢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們拼命。’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淚答應了他。”這是表現了妻子對丈夫的忠貞。我覺得我們現在的人還是要學習這些傳統美德。因為有時候,似乎看到在有些地方,有些場合有的人表現得太隨便了。這句話,我把它這樣改一改,看行不行?看是不是中國傳統文化所要求的。水生説:“我走了,很可能回不來,因為要打仗了。要是我回不來,你看着辦吧。你也不要太死心眼,你看着辦吧。”(鬨堂)這樣也可以,也不是不可以。或者説:“要是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也不要跟他拼命,好死不如歹活。”(鬨堂)這行不行?不行。中華兒女,中華民族文化,不是這樣。寧為--

生(齊答):玉碎,

師:不為--

生(齊答):瓦全。

師:寧可站着死,

生(齊答):不可跪着生!

師:對了,説得很好!我再改一句,第3頁,“全莊的男女老少出來給他送行”,改成“大部分人出來給他送行”行不行?全莊人出來説明什麼?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歷來如此。雖説中國人內部打,(笑聲)但一旦有外敵打進來,我們是全力以赴,神州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還有好多,你看這些女人之間的關係。有一則幽默,女同學聽了不要生氣,是個笑話。有個老師説:“女同學喜歡説話,一個女同學等於500只鴨子。”第二天上課時,有位女同學報告:“老師,外面有1000只鴨子來找你。”會是誰?找他的是老師他媽和他妻子。(笑聲)三個女人一台戲,女人有時候在一起容易鬧矛盾。但是,我們小説中的女人鬧矛盾沒有?(學生答:沒有)她們之間的關係,用一個詞概括一下,夫妻之間,人與人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

生:和諧的關係。

師:還是和諧。(老師板書:和諧)

師:非常好,非常好!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那麼,我們再接着往後看。人和自然的關係很和諧,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很和諧。但是,人有時和自己鬧彆扭。我們人,不尊重自然規律的時候,一味地征服大自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我們和別人鬧彆扭,別人會害我們,去打我們的小報告。有的時候,我們會自己跟自己鬧彆扭,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沒人跟他過不去,他自己還會喝藥,拿刀片劃自己--前段時間報上登的。這篇小説中,我們來看,人和自我心靈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老師板書:人和自我之間(心靈)的關係)

師:人生在世,不可避免地有痛苦、有孤獨、有彷徨、有空虛、有寂寞。有一本書叫做《向死而生》,是説人生下來就是往死那兒走的。莊子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經常就是引用這半句,並且把它解釋為: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所以要努力學習。其實莊子後面還有半句,是:“以有涯度無涯,殆矣!”就是説用我們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太危險太蠢了的。(鬨堂)莊子在這裏有點消極。中華民族的文化,像所有的文化一樣,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儒家是比較積極的,道家比較消極。人有時候需要一點阿Q精神,特別是在受挫折的時候。中國人對待自己內心痛苦的時候,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課文中妻子送丈夫上前線,丈夫不知是死是活,回來的時候可能缺條胳膊,斷一條腿,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我們看不看得出來,他們內心痛苦得不得了?

生(齊答):看不出。

師:怎麼看不出?舉個例子説説看,在課文中找個例子證明一下。在課文中,看出她們有點捨不得,但還比較樂觀。

生:第3頁,最後一段,“幾個女人有點失望,也有些傷心,各人在心裏罵自己的狠心賊。可是青年人永遠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們尤其容易忘記那些不痛快。”

師:還有很多例子,由於時間關係,不一一列舉了吧。有痛苦,也有孤獨,但是不是那種呼天搶地的苦。我不知道你們看電影電視時怎麼樣,我看電視,比較喜歡那種大悲大苦時欲哭無淚,我最不喜歡那種電視裏一個人很痛苦的時候,大風大雨,在閃電之中跑啊跑啊,在天地間大喊:“天哪……”我覺得他不怎麼痛苦,他還喊得出來。最大的痛苦是他喊不出來。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但中國人對待自己內心痛苦,有一種特殊的方式,中華民族強調的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中華民族很會調節自己內心世界和情緒,很會找到心理平衡,他們很樂觀的--小小日本帝國主義奈我何?八年打不走打十六年。(笑聲)那麼,我們實際上已經講了,人和內心的關係,也是和諧。

我們再穿插説一個例子。這裏面講女人去找她們的丈夫的對話,有的比較忸怩,有的比較坦率,有的找藉口,説是婆婆叫的,實際是她自己想看丈夫,很正常的,這是人之常情。要是丈夫走了妻子都不思念,那就不正常了,那就糟糕了,那丈夫就不消打仗了,那日本鬼子來了,來了就讓他來吧!(笑聲)正是由於日本鬼子破壞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我們才把他們趕走。但這些女人説得很含蓄,包括水生和他的妻子之間。為什麼要含蓄?含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我舉個例子大家看一下。

(老師放投影:“世上獅子愛麒麟,阿哥阿妹結同心。哪個先上黃泉路,望鄉台上喊三聲。”)

師:一個民歌。“世上獅子愛麒麟”,麒麟是傳説中的一種動物,美的動物,比喻小夥子追求漂亮姑娘。“阿哥阿妹結同心”就是倆人很好啦,“同心”就是要好,很可能已經同居了;“哪個先上黃泉路,望鄉台上喊三聲”,這表示海枯石爛永不變心嘛。我把它改一改。我把這四句改成:“我們兩個下決心,馬上登記去結婚。結婚以後不變心,哪個變心不是人。”(整個過程中聽課師生笑聲不斷,全場沸騰)意思一樣,味道呢,味道差些。是不是?含蓄、藴藉,有味道,這是中華民族藝術的一個追求。含蓄也是適中和諧。

好,那麼我們大家再往黑板上看一看。我們通過這一篇小説的研讀,大致上帶領大家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來看,中國文化強調的是和諧;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它強調的也是和諧;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它也強調要注意調節,心理平和,沒有大悲大喜。所以中國古典戲劇都是大團圓的結局比較多。悲劇,真正的悲劇,比較少見,即使是像《竇娥冤》那種悲劇,最後六月願天下大雪,把那個壞人懲罰一下子。像《哈姆雷特》那樣的西方式悲劇是很少見的。這個,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本特點。

那麼,我們現在回過頭來歸結一下,什麼叫文化,這個我來説。

(打出字幕:“文化的定義很多,簡單地説,文化就是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即怎樣想和怎樣做”)

文化學裏面講文化的時候,定義是很多的。每個文化學家都有他的定義的。但是,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文化就是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比如説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不是看他讀多少書,拿什麼學位,是看他怎麼思考。會思考我們就説他有文化,比如説你們會思考,你們是深圳最好的中學生,你們是深圳最有文化的中學生。其實文憑是一樣的,你是高中文憑,他也是高中文憑,是吧。行為方式,即怎麼做事。我舉個例子。你比如説,在西方,我們到澳大利亞去,那些外國人跟我們講,那個翻譯跟我們講,他説,外國人中的那些老太太,他們是先花錢借貸款買房子。然後到退休,到老了她的貸款也還完了,她也住了一輩子房子了。而中國的老太太不一樣,她先攢錢,攢攢攢攢攢……攢到最後,等她已經可以買房子了,她已經進醫院了,快死了,她住不了了,結果不是她住房子,是房子住她。這是兩種文化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不一樣。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我們吃飯,吃飯本身不是文化,飲食本身不是文化,我們叫飲食文化是一種習慣的説法。其實吃飯本身不是文化,因為動物也吃飯。但是怎麼樣吃才是文化。你看中國人吃飯,我都經常跟年輕人講,我説有些年輕人,一上菜,他就先夾一筷子。我説你幹嗎要先夾呢,我説我跟你講,這個餐桌是轉的,大家都有一筷子,少不了你一筷,我説你幹嗎要先夾?有領導,有長輩,還有,還有女士嘛(笑聲),還有小孩,要他們先吃,然後你後吃,這就是文化,中國人特別講這個,是不是啊!這就是行為方式,就是怎樣想怎樣做。

我們在這裏講這三個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自我之間的關係,都是講的怎麼樣思考,怎麼樣做的問題,它都是文化的問題。

那麼,我們把這節課小結一下。

(打出字幕:“小結:中和(適中和諧)精神與中和之美,是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審美觀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處理好人與自然,人和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使之處於協調狀態,即教人學會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

我提出了一個哲學、美學的概念。剛才我們講了“天人合一”,中和就是適中和諧,就是做什麼事情做得恰如其分。感情也是這樣子的,各種關係都要處理得恰如其分。這種精神,這種強調中和之美,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審美觀念,它的基本思想是教人處理好人與自然,人和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使之處於協調狀態,也就是教人學會詩意地生活。今天我帶了本書來,叫《人,詩意地棲居》,是外國人海德格爾寫的,書城就有。他是受了東方文化的影響,就是我們怎樣活得像詩人一樣--我也沒做到,我也在學。人和自然的關係處理好,人和人的關係處理好,人和自我的關係處理好,那麼,你的生活就會充滿詩意。

 

我今天給大家提出一種新的視角讀小説,從文化學的角度來讀小説:從孫犁的小説看中國文化的基本的精神。

最後,給大家留一道題,研究性的,現在不是提到研究性學習嗎?請大家記一下。這個題目完成以後,班長,你們送到對面,我們領導當主編,我當執行主編的《深圳教學研究》,有一個欄目,就叫《學生習作》,我在你們習作中挑,八百字左右。先給你們老師看,然後請老師寫個評語,再送給我,我們來挑十來篇,到時我們來發表一下。什麼題目呢?就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看過吧?(學生回答:看過。)看過就好,沒看過的就趕快去買。(打出字幕:“作業:《老人與海》與西方文化精神”)“《老人與海》與西方文化精神”。這裏頭有一句話,我提供給大家。

(打出字幕:“人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海明威《老人與海》”)

這句話是我最喜歡的,我在20年前就背下來了,到現在還背得。我寫文章用這一句,我女兒説:“你怎麼就記得呢?”我説:“喜歡的話,就要記得。”(充滿激情地朗誦):“人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一種硬骨頭精神!這句話是最有名的,它的主人公講的。剛才題目記下來沒有?《〈老人與海〉與西方文化精神》,一個小論文。研究性學習的。沒有看過的要去看,沒有的到圖書館借,最好是買一本。到書城去,一個月總要去逛一下書城呀!不買,那去翻一翻,翻一上午也能看很多書啊。咱們同學的爸爸媽媽,買幾本書都負擔得起的,特別是深中的同學。對不對啊?你爸爸媽媽肯定會。

來,現在,同學們,一起站起來,跟我讀讀這幾句話:

師(充滿激情地領讀):“人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

生(齊跟讀):“人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

師(領讀):“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

生(齊跟讀):“你可以消滅他,但就是打不敗他!”

師:好,謝謝同學們,下課。

生:謝謝老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wwy22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