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規律探索説課稿

規律探索説課稿

非常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來交流説課活動,謹此向在座的老師們學習。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九年義務教育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六節“探索規律”第一課時。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是在學生學習了代數式,合併同類項的基礎上,通過學生熟悉的日曆來啟發他們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來表示的規律,初步向學生滲透數學的建模思想。這一節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對現實世界認識的興趣,同時也對學生形成函數思想,掌握模型化方法、推理方法做了重要的鋪墊。

規律探索説課稿

數學思想方法分析: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數學思想、數學意識,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力圖向學生展示嘗試觀察、歸納、類比、聯想等數學思想方法。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及七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特制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經歷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通過運算驗證規律的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等發現問題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調動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感受數學活動的魅力,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慾望,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覺得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點是探索數量關係、運用符號表示規律。

教學的難點是通過運算驗證規律。

下面,為了講清重點、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 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與啟發式的教學原則,我進行了這樣的教法設計:教師根據學生自己的預習情況,啟發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困惑,並在學生獨立思考交流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學生在思考交流中體會數學規律形成過程中所藴涵的數學方法,使之獲得內心感受。

五、學法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往往需要依賴直觀具體形象的.年齡特點,以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代數式,也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讀書指導法,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教學中積極利用板書和學生自己準備的日曆,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活動機會和空間,使學生在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體驗和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思想。

在課堂結構上,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六個教學環節: ①檢查預習,提出問題②預習探討,發現規律③發表見解,深入理解④深入思考,再探新知⑤啟發誘導,初步運用⑥鞏固訓練,摸清問題⑦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接下來,我再具體談一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 教學程序及設想

(一)檢查預習,提出問題

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學生為什麼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其實長期以來老師的“滿堂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失去了探索和發現的機會。因此,把課堂還給學生,就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首先提問:通過你自己回家預習,你覺得對本節課有哪些困惑?

學生可能回答:

(1)日曆中有哪些的規律?

(2)一張紙對摺n次後,有多少條摺痕?能得到多少個長方形

部分學生會提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困惑和沒能理解的地方。學生的困惑基本是這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學生在提出困惑時,教師板書)。由學生自己提出這些任務,可以使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充滿強烈的好奇心。這樣不僅可以輕鬆的進入本節課的學習,同時也使學生對問題的答案產生了強烈的期待,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做了良好的鋪墊。

(二)預習探討,發現規律

給學生2分鐘的時間觀察自己準備的日曆,解決“你手中的日曆有什麼的規律?”學生至少能得到預習時書上所呈現的規律。2分鐘後,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發現的規律,並要求組內其他組員驗證規律。

學生經過發現、交流、討論、驗證的過程,不僅培養了他們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表達的能力,同時讓他們體會到自己在交流中的價值和集體合作的重要性。

(三)發表見解,深入理解

學習數學,我們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鼓勵學生交流自己和小組所發現的日曆中的規律,並説明自己是怎樣想的。教師在此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作適當點撥。

全班學生基本能把日曆中的規律找出來,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發現學生有沒發現的規律,那麼教師可以發問,引導學生尋找規律。

這樣操作,真正與“新課改”相吻合,把課堂還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啟發誘導,歸納總結

學生在找出規律以後,老師要求學生用代數式表示自己的發現。

目的是使學生在用代數式表示的過程中,進一步驗證自己的發現,同時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五)深入思考,再探新知

教師發問:剛才我們已經解決了同學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下面,我們來考慮第2個問題

“一張紙對摺n次後,有多少條摺痕?能得到多少個長方形”

請同學們思考,對這個問題有沒有議異?學生討論得出“一張紙向同一個方向對摺n次後,有多少條摺痕?能得到多少個長方形”

鼓勵學生自己拿紙演示一下,得出結論。

教師留意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學生在回答自己結論的過程中,教師進行訂正強調。

(六)鞏固訓練,摸清問題

1.四稜柱有 個頂點、 條稜、 個面

五稜柱有 個頂點、 條稜、 個面

六稜柱有 個頂點、 條稜、 個面

七稜柱有 個頂點、 條稜、 個面

n稜柱有 個頂點、 條稜、 個面

2.從一個頂點出發,可以把四邊形分成 個三角形,可以把五邊形分成 個三角形,照此法下去,可以把N邊形分成 個三角形。

3.一根10米長的竹竿,每天截去一半,連續截五天後,剩餘 米,如果連續截n天,剩餘 米。

4.用同樣長度的小木棍搭出下面的圖形觀察並回答問題

① ② ③

(1)填表:

圖形序號


       
              
                       


       
              
                       


       
              
                       


       
              
                       


       
              
                       

木棍根數


       
              
                       

     

     

     

     

要搭出第n個圖形,需要 根木棒。上面的題目開放性強,並且與生活緊密相連。要求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成。教師把題目批閲後再向他們反饋情況.

(七)歸納小結,強化思想

本節課你的收穫有哪些,你將怎樣改進?

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理清了知識脈絡,強化了重點,內化了知識.

七、板書設計:(略)

標籤: 探索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nq2ng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