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找規律説課稿6篇

找規律説課稿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找規律説課稿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找規律説課稿6篇

找規律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我所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中的第八單元《給圖形找規律》。這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

二、指導思想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務是培養學生創新學習的能力。只有構建具有創新學習要求的課堂教學策略 ,規範數學教學過程,才能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落到實處。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特爾指出: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解釋和分析,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教學方法,稱之為再創造的方法。在這裏充分強調了學習數學的正確方法是由學生把要學習的數學知識通過自主活動自己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設計組織好學生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把現成的東西灌給學生。 因此我在設計這堂課時,採用了我們學校提出的自主參與式創新性學習教學模式。

三、教學模式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誘發學習慾望。

情境教學以形為手段,以情為紐帶,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培養興趣為前提,以生活展現情境,,以圖畫再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活動,做到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相伴相隨,有機結合,體現形真、情切、意遠、理藴的特點,誘發主動性,促進兒童發展。這就是我在上課一開始設計了有關春天主體畫面的初衷。以動入境。吸引學生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啟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事物的規律。

(二)自主活動、探究問題學習數學知識。

本環節是一堂課中的主要部分,學生的主要活動是:根據上一環節中提出的問題,有目的的進行小組討論、操作實驗、合作探究,放手讓學生真正活動起來,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從而達到自主構建知識的目的。在這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幫助者、點撥者、激勵者。就此我設計了從生活中發現規律和隨數字娃娃走入智慧寶塔兩個活動,並努力的從這兩個活動中體現以上的理念。

(三)交流質疑、達成共識理清知識脈絡。

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把小組內探究到的結論在班內交流,小組間達成共識。在這個環節中鼓勵每一位學生認真傾聽,及時記錄和自己小組的不同意見,及時發表不同見解,可以互相質疑,互相補充,使學生想問、敢問和善問。而且我自己也傾聽學生髮言,及時引導和鼓勵。

(四)拓展應用、深化理解構建認知結構。

學生在探究交流,發現規律,學會數學知識後,再應用自己的發現解決問題。為此我設計了一些具有層次性、生活性、遊戲性、趣味性、開放型、挑戰性的習題,最大限度的使所學知識在練習中拓展深化,在應用中昇華,構建起知識體系,使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

在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的教學策略:

(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課堂是屬於學生的,倘若不屬於學生,課堂與老師則沒有了存在的價值。為此在課堂上,我努力的做到不是學生配合老師的教,而是老師服務於學生的學,讓老師的行為取決於學生學習的需要。

(二)活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織形式。

小學生在他們身體迅速成長的時候,往往是通過自身的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學習本領的。愛動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應該説,沒有孩子們的活動,就不可能邁出創新的第一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努力的調動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探究新知識的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眼、動口、動腦中學會創新。比如,我在執教的過程中,讓學生動手有規律的塗色,讓學生觀察周圍,小組討論,努力的體現以上的教學策略。

(三)和諧、民主、寬鬆、活躍的課堂氛圍。

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交往、關係和諧;營造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境互動的教學情境;學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感與自由度,錯了允許重答,不完整允許補充,沒想好允許再想,不同的意見允許爭論,學生思維被激活,情感被撩起來,靈氣得以釋放。

(四)、營造出生動活潑、富有個性的學習局面。

十個指頭不一樣齊,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特點、情意因素千差萬別,教師無法完全把握每個學生瞬息變幻的外在、內在的狀態。為此我不單純從表現效果出發來設計教學,而是從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從學生長遠發展的要求來設計教學,引導每個學生把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要求結合起來,實現師生心往一處想,學生各自勁往需要處使,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自己的智慧,體驗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不是單為教而教,而是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但現在想來,在執教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許多缺憾和不足。

1、 在有規律塗色展示時,我應該讓學生到投影前面去指着圖片説。

2、 在最後的有規律串氣球的活動中,我應該把要求更進一步強調,這樣就不會出現學生注重了操作活動而把氣球串成了一堆的情況。

3、 智慧寶塔的第四層我設計的是一道發散性的題目:1個紅珠子,1個綠珠子,1個紅珠子,2個綠珠子。

1個紅珠子,3個綠珠子,讓學生想接下去應該怎麼串。因為時間關係,沒來得及出示就進行了下一步。如果我把它當作一個思考題出示,可能會更好。

找規律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課題:找規律

(二)課型:新授課

(三)教材位置:

本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課時。

(四)意圖和前後聯繫:

本課是數學課程標準中“數與代數”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有關“找規律”的內容是新編教材新增設的內容之一,也是數學課程教材改革的一個新變化。

(五)根據《新課程標準》和對教材的認識,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簡單的規律。

2、學能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

3、德育目標: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六)教學重、難點:

本課時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發現圖形簡單的規律。因此,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髮現圖形簡單的排列規律是本課時的重、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教材安排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例子,這些例子都為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提供了很多素材。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的時候,動手操作的內容比較多,應該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在教學時,還需要教師採用多媒體、教具等輔助教學,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形象性,使學生願學、樂學。

三、教法設想、學法指導:

(一)教學方法:

本課我以開放式教學為主,以觀察、討論法為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生活動為主軸,讓學生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研究活動來主動獲取知識。

(二)學習方法:

學生的學法以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為主,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學習過程。

四、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準備:投影儀(片),圖形卡片。

2、學具準備:各種圖形卡片。

五、教學過程:(略)

(一)欣賞感知

1、欣賞圖片。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美麗的圖片,一起來欣賞欣賞吧!(投影出示:小朋友們參加聯歡會時的情景圖。)

2、感知規律。

這些圖片美嗎?美在哪裏?

3、揭示課題:找規律,並板書。

(通過學生喜歡的生動有趣的畫面引入,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同時給孩子們營造了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

(二)探究活動

學習例1。

(1)同學們,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同學們打算開個聯歡會。大家剛才已經發現了會場的彩旗、彩燈、彩花和小朋友們佈置的規律,但是這個會場還沒有佈置完,如果繼續佈置的話,該怎樣佈置呢?下面我們就幫他們佈置完吧!

(2)師生共同佈置會場。(投影出示佈置完的會場。)

找規律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課程標準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找規律》,它是在學生已經結合有關學習內容,探索過一些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初步積累了一些探索簡單規律的基礎上教學的。學好這一節內容可以為下面繼續學習找規律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説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日常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兩種物體個數之間的關係,以及類似現象中簡單數學規律的過程,初步體會和認識這種關係和其中的簡單規律。

(2)能夠利用這一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經歷間隔現象中簡單規律的探索過程;

難點:用恰當的方式描述這一規律。

四、教法和學法

因為這一節內容是小學數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因此我主要採取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間的合作、交流、討論,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

五、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引出規律

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把雙手背到後面去,不看手指,説一説一隻手上有幾根手指?每兩根手指之間有一個空擋,一共有幾個空擋?你還知道了什麼?

學生交流得出:一隻手上有5根手指,空檔是4個,手指數比空檔數多1,空檔數比手指數少1。

然後指出:其實像這樣的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到小白兔家去看看吧!

[在這裏,我從簡單的生活現象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規律的存在,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好奇心,為找規律奠定心理基礎。]

二、創設情境,探索規律

1、呈現例題情境圖,看看圖上有什麼?你能從圖中找出像我們剛才遊戲中手指和空檔這樣排列的事物嗎?看看哪個小朋友找到的最多?

學生交流,再問每一組兩種物體是怎樣排列的,各有多少個,每組兩種物體的個數有什麼關係?把你的發現在小組裏説一説。

指名彙報並總結。

2、教學試一試

出示題目讓學生獨立動手操作,並討論為什麼排在兩端的那種物體比只排在中間的那種物體多1個呢?

3、教學想一想

首先請學生找一找,生活中這樣的規律現象,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周圍事物的`意識和能力,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啟發學生用數學思想審視生活,

然後再請學生欣賞一組圖片:橋的欄杆;長廊;路邊的香樟樹和冬青;花欄;地磚;路燈;課桌;梳子;直尺;空調的葉片;學生的隊伍等,進一步感受生活中藴含的規律,拓寬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體會生活中規律的普遍性。

[周玉仁教授倡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能突出學生的主動探索活動,在豐富的現實問題的場景中,讓學生探索規律,而不是直接將規律灌輸給學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首先師指出:生活中這種現象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一起到馬路上來看一看(電腦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題的圖)説一説你看到了什麼?這一題可以直接觀察,根據發現的規律得出答案。

然後激勵學生聯繫實際思考、解決“想想做做”第二題“鋸木頭”的問題。

接着再回到主場景中,如果12只小白兔想圍成圈做遊戲,每兩隻小白兔之間有一個小蘑菇,那應該有幾個小蘑菇呢?這裏,學生可能有兩種不同的意見,應引導他們爭論。最後可用多媒體演示。

[以上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化靜為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直線上的間隔現象與封閉圖形的間隔現象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體會規律的發展變化,啟發學生根據實際情況正確解決問題。]

四、總結評價,延伸規律

首先請學生談談,這節課找到了什麼規律?是怎麼找到規律的?利用規律我們可以幹什麼?最後佈置一個實踐性作業:運用課上找到的規律,結合生活實際,做一個小小的設計。(如用彩燈佈置教室,用美麗的圖案打扮自己的卧室,設計美觀大方的廣場,設計有創意的遊戲等。)

[通過佈置開放性的作業,進一步把所學的知識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

找規律説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聽了一上午的課,大家一定很辛苦吧?而為了準備這次的課,我們四個和主管領導們也一點也不輕鬆。“以學為主,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本學期剛剛提出的,並且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實施起來也確實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儘管這段時間一直在進行着努力的鑽研,但還是有很多迷茫之處,所以這次所呈現出的這節課一定會有許多的問題和爭議,我個人認為把它看成研討課,或者説是探路課是非常合適的,就是通過各位同仁對我的這節課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進行剖析,提出完善和改進意見,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實踐和摸索,從而形成路子和模式。如果能這樣我的這節課也算髮揮了其應有的價值,這一段時間以來我所飽受的精神折磨也才略微顯得有一點意義。

下面就《找規律》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環節和設計意圖,以及上完課後的一點個人感悟向各位同仁作以簡要説明。《找規律》是新教材“數與代數”領域的一部分內容,以從形象的圖形排列,顏色交替規律慢慢過渡到抽象的數列規律為內容。今天我所講的是《找規律》這一知識體系的起始內容,主要為直觀圖形的形狀、顏色的變化規律。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和現象比比皆是,學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積累。然而如何從數學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規律,領悟“規律”的內涵,卻是學生學習的一個新起點。為了讓學生不僅學到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還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學生喜歡的生活情境,採用直觀演示、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嘗試練習等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注重引導學生在觀察探索、操作遊戲的過程中悟出找規律和創造規律的方法。教學中主要通過四個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第一環節:恰當導入,明確問題

立足與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首先通過拍手跺腳遊戲放鬆學生心情,並讓學生在遊戲中初步感受到規律的存在,然後以談話的形式告訴學生生活中有許多像這樣按一定的順序重複出現的現象和事物,並交代這就是規律,使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並激起學生尋找規律的強烈慾望,從而引入新課。

第二環節:以學為主,解決問題

首先,通過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先初步感受到物品的排放是有規律的,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具體找出每種物品的排列規律,然後運用所找到的規律解決問題,完成例1的教學任務。由於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還較差,試講時採取了完全放手讓學生去發現彩旗、小花和燈籠的排列規律的方法,結果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甚至偏離本課主題,還有的學生髮現了規律卻不會用語言來表達,所以今天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採取了教師先引導學生弄清其中之一的彩旗的規律,使學生明確了找規律和如何用語言來表達的方法後,再讓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去發現另外兩種物品的排列規律這一撫放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了尋找規律的方法,並能應用找到的規律解決問題,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從實際的課堂教學效果來看比完全放手的效果要好。接着通過讓學生借助學具擺一擺的方式,自主完成例2的教學內容,並通過讓學生從老師準備的不同顏色的圖形中,選出正確的圖形,強化了“在找規律時,不但要考慮圖形的形狀,還要注意它的顏色”這一重要知識點。體現以學為主,先學後教的理念,在學生試做,教師講評點撥中深化尋找規律的方法,提高學生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裏我想説明一下,各位老師在聽課過程中可能已經注意到了,我讓學生交流時是按的順序進行的,我班呢是根據學生情況按組長是1號,中等不愛發言的是2號,較差的學生是3號,中上比較活躍的是4號這樣的規律為學生編號的,按號交流可以有效的避免個別學生遊離與合作學習之外,迫使人人蔘與到學習中,另外讓2、3號先交流,就是鍛鍊不愛發言的同學開口説話,強迫學困生去動腦思考,也為了克服學困生只是聽眾這一小組合作學習的通病,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第三個環節:當堂檢測,點撥達標

首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冊上的選一選的練習,教師對各組組長的習題進行批閲,再由組長批組員的習題,然後讓各組的小組長幫助有錯題的組員,分析錯題原因,指導其改正錯誤,對依然有困難的同學,教師再進行點撥,以兵教兵的方式,體現了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講的原則,進一步凸顯了小組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的重要作用,並通過這一組基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知識,並通過組長彙報學生做題的準確率,使教師初步瞭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後通過找一找、猜一猜、改一改這三組練習,使學生在獨立思考,傾聽他人回答,教師點撥訂正的過程中及時修正自己知識掌握上的偏差,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同時也使教師瞭解學生對知識的達標情況。經檢測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所以又進行了説一説、看一看這兩組提高拓展練習,力求激發學生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感受到規律的美,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四個環節: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讓學生回顧自己一節課裏在(你説了嗎?你會了嗎?你開心嗎?)這三個層面的表現,強化學生的自我評價意識,完善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實整節課我都特別注重對學生的評價,通過對個人表現好的獎勵小標誌,對小組表現好的畫笑臉,對小組長表現好授予優秀小組長稱號的方式,全方位的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來。並通過總結引導,將課堂內容無形中延伸到課外,力求做到課已完,意未盡,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

教學始終都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雖然我竭盡所能,但由於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因為我本人在此山中,所以不能更清楚的認識不足,還懇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以幫助我不斷改進提高。謝謝!

找規律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本課時的教學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第一課時內容。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與一年級下冊教材相比,本冊教材最大的變化就是圖形和數列的排列規律稍複雜一些,如圖形和排列呈現形狀和顏色的循環變化。教材的內容選擇注意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而且活動性和探究性較強。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知道並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知道並且能找到圖形的排列規律,知道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會用數學。

2.難點: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操作、推理等找出圖形的排列規律,並能設計一定的圖形規律。

四、説教法和學法

1. 激發學習興趣,體會數學就在身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它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創建一個發現、探索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請學生到老師家做客為線索,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到老師家中做客一系列活動展開,選取貼近生活的素材為教學資源。

2.觀察討論,互動合作法。

新課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教師要緊扣學生已有的經驗,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通過比較、互動、合作、討論等活動探索新知。

3.動手操作,積極活動法。

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動手擺一擺、畫一畫等方法體會圖形的排列規律,同時讓學生動手設計有規律的圖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用能力。

4.尊重學生,和諧發展。

今天的教育是關注人的教育,因而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實現新課程理念的基點便是從學生出發,尊重學生,正確認識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允許學生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營造一種新型的,更有人情味的課堂教學形式。

五、教學流程

一、激趣談話,複習舊知,為引新課作準備。

師:今天陽老師想考考大家,不知大家有沒有信心?

(1).拍手小遊戲。聽老師拍堂,並説説你發現了什麼?大家一起拍掌。

(2)説説我們已學過哪些幾何圖形?用學過的圖形擺出一組有規律的圖形,讓學生接着往下襬。

二、導入新課

剛才大家所進行的兩道找規律的練習題是我們一年級學過的簡單的排列規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存在着規律,而且有許多規律比我們以前學過的更美麗、更復雜,這節課老師要帶着大家繼續探索這些更美麗、更復雜的規律。大家願不願意?有沒有信心?板書課題:找規律

三、 探索新知

1.欣賞主題圖,感知規律

(1)師:最近小東家買了新房子,想請大家去做客,願意嗎?首先請大家欣賞一下小東家廚房的牆壁和裝修圖,他説他設計的這幅圖既美觀又有規律,可我總覺得亂七八糟的,請小朋友們認真觀察一下,四人一組討論一下到底有沒有規律?有什麼樣的規律?

(2)學生:合作交流,探索規律,然後彙報各組發現的規律。(對於學生髮現的各種規律要積極地給予評價、鼓勵,增加學習的信心)

(3)師:老師發現有一部分同學觀察出一些規律,可有些同學卻很迷茫, 下面老師和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幅畫面,看看到底有什麼樣的規律。先引導學生説説每一行都有哪些圖形?它們是怎樣排列的?第一行和第二行有什麼關係,第二行和第三行有什麼關係?——(藉助課件演示,使學生髮現相鄰兩行的前一行的第一個圖形移到第二行的最後,其他圖形統統往前平移一格)

(4)當學生行與行之間的規律發現後,引導其觀察列與列之間的關係。(使學生髮現變化規律同行與行之間的變化規律相同。

2.進一步探索驗證規律。

(1)師:剛才大家認真觀察了牆壁圖形的規律,下面老師把地磚的圖形貼在黑板上,你能發現規律嗎?

(2)學生:觀察地磚圖,觀察前三行的顏色有什麼樣的排列規律?

(3)師:第四行應該按什麼順序排呢?能不能用牆面的規律來找地磚圖的規律呢?

(4)學生:同桌交流一下發現的規律,然後動手擺一擺,補充第四行。

(5)師:如果接着擺下一行,應怎樣擺?

(6)學生:觀察後回答問題。

(7)師:揭示“循環”概念。

3.排列的變化中進一步驗證規律。

(1)把地磚豎着排列改成橫的排列。

(2)你發現什麼樣的規律嗎?接下去怎麼排列?

(3)指名同學上黑板擺出第四排。

(4)把地磚橫的排列改成圓周形排列。學生説説發現什麼規律?接下去怎樣排?

4.鞏固練習一:課件出示自我挑戰題。

師:同學們表現真不錯,從牆面裝修和地磚圖中發現了有趣的圖形排列規律。下面老師想考考同學們。

5.鞏固練習二:完成課本上相應的練習。

四、應用規律,進行個性設計。

1、拿出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正方形擺出有規律的圖案。

2.欣賞作品。

將學生作品進行展示,評價是否符合要求。(只要是有規律的,都要給予表揚、鼓勵)。並貼在黑板上展示。

五、全課小結。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探索了許多有趣的規律,同時也運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了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在我們的數學樂園裏還有許多更有趣的知識等待我們大家去繼續探索,希望大家做有心人,永攀高峯。

找規律説課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找規律》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這節課的設計思路。

一、教材分析:

學生在一年級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字簡單的排列規律。本節課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通過觀察、操作、實驗、推理等活動,來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圖形的排列規律,我預設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

過程與方法:通過在網絡環境下自主探索和小組協作學習,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初步培養學生髮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循環排列的規律,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

在理解循環排列規律的同時,發現難找的規律。

二、設計理念:

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採用“情境——探究”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發現規律。

三、網站介紹:

網站包括:聯歡會、排排隊、擺水果、自我挑戰、小小設計師、後台管理系統等欄目。

課件中的教師後台管理系統,能適時的控制探究內容,選定的欄目學生可以進入,而沒有選定的欄目,學生無法進入,以減少學生學習的盲目性。系統還記錄記錄了學生的探究過程,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便於進行個別輔導。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本課教學過程及網站的應用。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發現規律

新課伊始,我先請學生欣賞動物王國聯歡會佈置的舞台。通過觀察會學生會發現,地面、背景牆等是有規律的。多媒體巧妙創設問題情境,喚起學生對規律美的感受,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

(二)引導探索,尋找規律

1.探索牆面圖案規律。2.尋找地面圖案的規律。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牆面的排列規律,學生經歷“分組討論——分組彙報——再次交流”過程後,教師再通過動畫直觀演示圖形的循環排列規律,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動手操作,加強感知

這一環節,首先讓學生在電腦上獨立為小動物排排隊,然後進行彙報。通過課件優良的交互性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及時的評價,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接着,幫助小動物擺水果。探究內容由易到難,學習過程由扶到放,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通過讓學生親自在電腦中試一試,使學生在人機交互中,積極思考,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

(四)自主探究,運用規律

在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找規律的基本方法後,我讓學生進入挑戰自我欄目,按自己的實際能力選擇挑戰內容。網絡平台為學生創設了個性發展和因材施學的學習環境,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求知慾,探索欲,豐富了知識空間。

(五)動手實踐,創造規律

學生已經掌握了找規律的方法之後,可以進入“小小設計師”欄目為小動物設計有規律的桌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創造生活中的美。網絡平台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素材,有利於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六)全課總結、擴展延伸

最後多媒體展示一組有規律的圖片,教師小結: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有規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們的生活,你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發現它,運用它,將來把我們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美麗!教師激勵性的語言和豐富多彩的畫面,使學生學數學、用數學、感受數學美的情感得到昇華。

 五、創新點:

1、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沒有直接教給學生找規律的方法,而是充分地發揮網絡優勢,讓學生通過網站,自主探究,尋找規律。

2、 在“排排隊”、“擺水果”等探究活動中,通過計算機的及時反饋,使學生獲得鼓勵,增強學習的信心。

3、 “後台管理”中的學習效果反饋表能夠使教師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便於進行個別輔導。

六、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充分地發揮網絡環境的優勢,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提升。從學生的表情和學習效果評價表中可以看到,學生體驗到了收穫的快樂。由於計算機教室的特殊性,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

標籤: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j8j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