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宋史》的原文及譯文解析

《宋史》的原文及譯文解析

韓琦,字稚圭,相州安陽人。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授將作監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賢院、監左藏庫。時方貴高科,多徑去為顯職,琦獨滯箢庫,眾以為非宜,琦處之自若。

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拜右司諫。時宰相王隨、陳堯佐,參知政事韓億、石中立,在中書罕所建明,琦連疏其過,四人同日罷。又請停內降,抑僥倖。凡事有不便,未嘗不言,每以明得失、正紀綱、親忠直、遠邪佞為急,前後七十餘疏。王曾為相,謂之日:“今言者不激,則多畏顧,何補上德?如君言,可謂切而不迂矣。”曾聞望方崇,罕所獎與,琦聞其語,益自信。

益、利歲飢,為體量安撫使。異時郡縣督賦調繁急,市上供綺繡諸物不予直,琦為緩調蠲給之,逐貪殘不職吏,汰宂役數百,活饑民百九十萬。

趙元昊反,琦適自蜀歸,論西師形勢甚悉,即命為陝西安撫使。元昊介契丹為援,強邀索無厭,宰相晏殊等厭兵,將一切從之。琦陳其不便,條所宜先行者七事,繼又陳救弊八事。謂:“數者之舉,謗必隨之,願委計輔臣,聽其注措。”帝悉嘉納。時二府合班奏事,琦必盡言,雖事屬中書,亦指陳其實、同列或不悦,帝獨識之,曰:“韓琦性直。”

琦蚤有盛名,識量英偉,臨事喜愠不見於色。論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為學士臨邊,年甫三十,天下已稱為韓公。嘉祜、治平間,再決大策,以安社稷。當是時,朝廷多故,琦處危疑之際,知無不為.或諫日:“公所為誠善,萬一蹉跌,豈惟身不自保,恐家無處所。”琦歎曰:“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聞者愧服。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傳第七十一,有刪改)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

B.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

C.是何言也/人臣盡力事君死生/以之至於成敗/天也/豈可豫憂/其不濟/遂輟不為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2ywz7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