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關於《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關於《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範文(精選7篇)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1

歷時倆月,終於讀完了。很多東西讀的半懂不懂,書到用時方恨少,書讀的少,看大家寫的東西就頗吃力!中間實在讀不下去,就摻雜讀些不吃力的,算是一種變相偷懶吧!

呂先生對於中國歷史,皆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給出相對客觀的剪裁記錄,對於一些集體認識有偏頗的公斷,亦在合理推斷的基礎上予以指出。讀來頗受啟示!

呂先生是史學界公認的讀書最多的學者,二十四史通讀數遍,為同人傳為美談。《中國大歷史》初版於1923年9月(上海商務印書館),是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雖是一部學術性的專著,但預設的讀者對象卻是青年學生,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數年內不斷重印再版,是二三十年代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

該書除了敍述歷代的政治制度、經濟組織、宗教文化、社會情形之外,尤其關注與中國歷史關係密切的東南洋、中西亞各國、各民族的歷史,諸如“近代的蒙回藏”、“近代的西南諸族”、“近代的後印度半島”、“中西交涉的初期”、“藩屬的喪失”、“俄蒙英藏的交涉”等內容,都有專門的章節加以敍述。

這些與現代中國休慼相關的問題,多為後來通史著作所缺失。書中包含的大量的知識原點,許多涉及歷史、地理、語法、訓詁、辨偽等方面的知識,都是工具書裏不易查到的。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2

《中國大歷史》是歷史學家黃仁宇體現其“大歷史觀”的一部專著,它旁引了不少研究內容,分析中國曆朝發展的問題,從歐洲的歷史,以至經濟學都有利用。

讀完這《中國大歷史》,便可感覺,作者寫的歷史,自始至終都在問着這樣的一個問題:緣何中國的文明未能發展出上資本主義?求解這個問題,作者的關注點集中在財税制度上面。

依着這樣的思路,從作者的敍述中,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將中國的幾千年發展歷史分為了三段:第一段是中央集權、官僚體系、意識形態逐漸形成的時期,從商周發端,到秦漢。

隋唐第二段是從城市商業和國際(邊境)貿易中產生了商業社會的種子,但這種子在官僚體系、自耕農經濟和意識形態面前,只是發展出了服務於宮廷地主玩樂所需的奢侈品生產與商業,這一段從宋元到明清,中間從王安石變法到張居正變法,似有着搞“數目字管理”的意向,但數目字管理的條件仍未具備,變法必然失敗。

第三段是清末受到外來侵略與衝擊,開始尋找強國的途徑,從清末的洋務自強運動到維新變法、立憲改革,再到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革命,直到改革開放,這一波一波的革命終於推翻了封建帝制,也創造了“一個新的高層機構”和“一個新的低層機構”。而“現在中國當前的任務,則是在高層機構和低層機構間敷設有制度性的聯繫才能從上至下,能夠以經濟及法治的方法管理,脱離官僚政治的壟斷。”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3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黃仁宇先生的第一印象都來自那本涵蓋經濟、政治和社會結構等方方面面的歷史著作——《萬曆十五年》。因當時讀這本書時各方面知識都不完善,因此對很多的現象和理論都一知半解。直到現在,只清晰地記得在網上查找相關的評論時,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點卻經常被人提及。出於好奇,在這次的課外讀物中,我選取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希望能從中尋找到答案。

在黃仁宇先生的自序中,他也提到了大歷史——採用綜合的治學方法來看歷史,把研究範圍擴大到儘可能擴大,如以一個世紀或朝代為基點,發現它們之間的縱橫總體聯繫,注重歷史的結構性變動和長期發展趨勢。因此《中國大歷史》這本書雖説是以大歷史視角觀察長時段的中國歷史,大開大合地講述了從夏商周到現代中國的幾千年歷史起落,卻沒有太多的史料堆積,也沒有太多的細節描寫,而是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在古代中國走向現代社會轉型的艱難探索歷程中,是什麼讓華夏古文明延續到現在而沒有分裂,這種中國傳統社會為什麼不能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黃仁宇先生在文中都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探討,為此,我用自己的語言來做簡要闡述。

第一,是什麼讓華夏古文明延續到現在而沒有分裂?

1、家族組織與社會秩序

中國的農耕方式是自給自足,小自耕農使人們有一種自然的家族式聚集傾向,不需要與外界有太多的聯繫,雖然分散,但農耕方式讓人們安定下來,減少了流動,也使得統治變得容易起來,各地的官僚可以隨意調任,中國看起來就是一個大的“農村集團”,使得這種基層組織穩固的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統一的國家,而是儒家思想中對於家族倫理道德的強化。

所以,中國人的親疏遠近十分明顯,無論是多少思想的深入,都不能超脱家族的組織,這也是那些入侵的非漢族在來到華夏大地後,不約而同地大部分採用漢人的官僚制度、文字等的原因。

2、地理與政治因素

“易於耕種的纖細黃土,能帶來豐沛雨量的季風,和時而潤澤大地、時而氾濫成災的黃河,是影響中國命運的三大因素。”正如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人類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生存的問題。在物質不豐富的情況下,為了生存,才有了分工合作,慢慢形成了國家。

按照作者所言,纖細黃土示意耕種,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所以中國社會形成了小塊耕地的操作。這在一定意義上穩定了農民,統治階級便於向他們收税。這些税收,養活了整個官僚階級,並且促進了當時的科技進步。但這樣分散的小個體在面臨自然災害等困境的時候常束手無措,這就需要有強大的中央集權,比如面對經常氾濫成災的黃河,中央能夠調度全國資源,來幫助災民恢復生活或者是建造大型的水利設施;中國西北地區遊牧民族的搶奪也需要國防上的集權。

第二,中國傳統社會為什麼不能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

1、税收體制

但這樣一種優秀的耕作體系和中央體系卻無法孕育出向西方那樣的資本主義萌芽,甚至可以説是不容產生現代型的經濟體制,不免讓人疑惑到底是為何。在書中,黃仁宇先生用了10頁左右的篇幅介紹英國從一個農業國蜕變成為一個工業國家的過程,以貨幣作為管制全民的工具。用中國的當時的政治體制來闡釋的話,就是税收。

黃仁宇先生觀察歷史注重從技術角度切入,他認為收税能力決定了政府的財政實力,財政體制決定了政府調配資源的方式。能不能以合理的制度將經濟資源轉化成税收,進而順暢注入經濟政治國防社會各項事業中,決定了一個王朝的興衰成敗。

中國古代税收體制之所以不能將傳統社會推向現代,就在於間架性設計和數目字管理這兩個制度軟肋,這是黃仁宇先生研究中國歷史的兩把密碼鑰匙。所謂“間架性設計”,即因技術手段的限制,在無法摸清社會底層真實的前提下,在對經濟基礎平明所以的前提下,以一種抽象的概念直接設計上層建築,而不考慮下層執行效果。

中國歷史的第一帝國秦漢帝國,正是在這個態勢下形成。這是中國政治體系在世界範圍內的早熟,但在地方政府組織架構尚不完善、技術上的統計手段尚不完備之時,先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則進一步固化了間架性設計的困境。“數目字管理”,即國家財政方面的商業化,商業管理方面有確定的制度可以遵循,財產權公平合法,注重保護私人產權等。先生認為,近代西方可以用數目字管理,中國傳統社會和官僚組織由於技術手段的限制,不能用數目字管理。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從公元前到20世紀始終直接向各個農户抽税的國家。但税收的基礎極為廣泛而又非常脆弱,為西方經驗所無。政府既無從以累進税率抽税,通常的情形便是税收短絀,再則又要對貧弱無靠的人民賙濟,也連帶受牽累。

2、官僚體制

唐朝的官僚機構缺乏與它平行的私人組織;它的執行全靠官僚之以名譽自重。經常下端的問題頗為重要,可是總是散亂,其上端的行政工具則又經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責。要使這個體系生效,只能從上向下加壓力。然而到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則日漸削弱,安史之亂爆發。

黃仁宇先生認為,安史之亂源於財政困境,即使是將揮霍的錢財全部用於國防,在當時也缺乏使這些資金進入國防系統的有效財政轉移手段。中國的悲劇乃是其在地方組織及技術上的設備尚未具有規模之際,先已有大帝國之統一,因之上下之間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間階層,全靠專制君主以他們人身上的機斷彌補。

歷史還是那段歷史,黃仁宇先生卻一反往常的角度,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引導到中國歷史研究中,廣泛綜合歸納,從技術的角度看歷史、寫歷史,而不是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也引入了“間架性設計”和“數目字管理”,給人提供了新的閲讀角度,從不同層面來看到歷史問題,解讀歷史。都説人要從過去的經歷中吸取經驗和教訓,社會和國家也是一樣,從過去的組織和體制中找到弊端和可取之處,並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4

黃仁宇先生的作品,充滿了鋪陳的豪邁與細節的生動,歷史就像是一塊寶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視角和邏輯,提煉出的內容總不乏深意與新意。

如果説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還只是從每個朝代的內部去剖析細節,那麼黃先生的大歷史觀無疑具有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和距離感,在粗線條的史料歸納中,將歷史構成一個簡明連貫的綱領,進而與現代化的先進國家如西歐和美國對比,這種大歷史觀的着眼點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更具現實借鑑和參考價值。

新中國成立的幾十年裏,我們一直在探索現代化,古老的文明古國體驗到傳統落後與現代化失之交臂進而備受欺辱的苦痛,謙虛地求教於西方文明,試圖將大陸文明與海洋文明交匯在一起,融入現代化的世界體系。

文中,作者提到了幾個關鍵概念。首先是一種關係,作者將中國社會比喻為一個潛水艇夾心麪包,上面是官僚階層,下面是農民,二者混同一致,當中的事物,其為文化、政治方針、科舉,無非是用來符合小自耕農民的道德標準。這種間架結構的社會關係,從早期的周代就已形成,井田制的發明就是一種理想化的上層設計推廣到農民階層,缺少中間的組織和階層搭建起上下層的交流和互動。其次是一種技術。作者稱之為“數目字管理”,即是市場經濟社會,讓市場佔資源配置的主導地位,通過自由交換和平等競爭使社會資源有效分配。如果沒有歷史的縱深,我們不會發現祖先們引以為傲的一套社會運行方式其實是落後和低效的,現代化必須靠先進的制度才能實現。再次,是一種蜕變。作者形容中國從農業社會走向工商業社會就像走獸蜕化而為飛禽一樣,並不容易。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巨型農村集團的朝代更迭,農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工商業一直受到壓抑,支撐現代經濟發展的法律、信用機構、公共服務機構始終沒有建立起來。中國的發展缺少現代化的基本構成要素,這是簡單的改革無法實現的。

作者以三大帝國:漢朝、唐宋、明朝形成的基礎、過程、功過得失為線條,貫穿了中國幾千年的大歷史。朝代的更迭中多有幾分相似。貫穿中國專制王朝的`根本特徵是中央集權統治。這一制度的形成是地理、文化相互作用的必然產物。作者概括了三點地理因素:首先是黃土,綿細的黃土使農業快速發展,也帶來黃河氾濫的災難,需要上游地區誕生統一管理的指揮機構治理黃河水道,避免以鄰為壑。其次,亞熱帶季風氣候使降雨量集中在夏季,形成了一條15英寸等降雨量線,這條線將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聯繫在一起,為了生存,農民與牧民之間的矛盾使得戰爭頻發,需要強大的政權來守衞。在農業文明的浸潤下,與之相呼應的是儒家思想,特別是孟子的思想,成為維護中央集權的有力思想武器,也成為中國根深蒂固的道德標準凌駕於法律和制度之上的文化特徵。當然,這在今天已經成為一種發展的障礙。

中央集權似乎是每一個朝代開國時要鞏固和強化的制度保障。從劉邦到趙匡胤再到朱元璋都無一例外。然而,每一個朝代即將衰亡之際,都出現地方自治和軍閥割據的現象,不是中央集權窮途末路,而是每一個朝代的制度缺乏與時俱進的靈活性和調整的自覺性。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缺乏作者提到的一種組織,即社會的中間階層來優化這種變革。所以,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流血,都是一種悲劇的奮鬥以失敗告終。

這裏我想重點討論王安石變法。為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狀,王安石試圖通過金融管理國家,以一種現代化的信用體系支撐起國家的財政和税收以及改變農民的生活方式。如青苗錢,政府在種禾苗季節貸款給農民,等秋收後農民還款並支付利息。均輸法,各地轉運使將應當送往開封的物品在當地出賣,買到京城不易到手的貨品牟利。保甲法,採取民兵制度。這一切看起來是如此貼近我們現代的生活,讓我們對一千年以前的王安石肅然起敬,在過去的一千年裏,試圖以金融管制的方法操縱國事,其範圍和深度不曾在世界其它任何地方提起過。然而,王安石與現代讀者近,卻與他同時代的人物遠。金融的發展是要素配置的最高階段,是建立在商品經濟發達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服務於工商業的社會公共機構健全的基礎之上。在農業為主導的中國,小自耕農處於弱勢,沒有法律的保障,制度形同虛設,農民成為最大受害者。而世界其他國家,都是經過艱苦奮鬥,將既有利益集團徹底剷除才建立起真正的商品經濟。王安石的變法似乎超越了那個時代,他的改革引發的激烈的社會鬥爭,不是經濟的變革,只是官僚之間的鬥爭。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5

這兩天讀《中國大歷史》,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用20萬不到的字寫了。也無所謂“大歷史”,只是“宏觀歷史”,謂之“MACROHISTORY”。如果是大歷史,寫到楊貴妃就很奇怪了。在這樣精練的歷史中,這樣的入也有地位,不知歷史如何大?但是,這本書對中國歷史的研究有價值,他的基本觀點是:

1、權力的運用是中國政治的核心部分,不能有效地運用權力,就不可能有穩定和統一的江山;

2、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最重要的問題是統一農民,如果沒有一種機制來管理農民,中國社會就會陷入動盪之中;

3、財政是中國封建王朝穩定或者説興衰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必要財政和税收體制,中央政府就不能穩定存在;

4、土地管理是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土地和農民問題聯繫在一起,沒有合理的土地制度,不能談對農民的管理;

5、官員制度也十分關鍵,歷代的政府統治均是要依靠強大的官吏,沒有官吏不行;

6、意識形態對中國的穩定也重要,中國的制度力量歷來就不強大,所以要依靠一種意識形態和道德因素來管理,這就是儒家在社會管理中的地位一直能夠保持的基本原因;

7、官員的腐敗歷來是王朝衰落的基本原因,中國社會的歷史發展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6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先生對中國歷史將行了概括,極其精煉,讀後的總體感覺是:挺喜歡看他的文字,當然在他的書中可以讀出他對一些歷史事件的傾向性,添加了個人的看法,但很準確,同時也覺得他看得比較透徹,撥開了擋在歷史面前的愁雲慘霧,所以挺耐看的。

讀了《中國大歷史》這本書,我看來主線有三條:

其一,作者説了黃土地帶是中國歷史的源流,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針對這一點,作者提到了千百年來,中國堅持重農抑商的政策,而黃土地帶是中國農業發展的源頭,可見黃土地帶的重要性。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這又為黃土地代添了幾許功績。同時黃河流域的治理問題更影響到中央集權的產生,因為當上層建築不適用於經濟基礎時,適合時下發展的上層建築便會呼之欲出。還有,黃土地區的氣候使得農業問題的產生,而解決問題需要強有力的中央體系。這一切都體現了黃土地區作為客觀條件,對我國曆史的影響。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國歷史的產生,發展,輝煌,都和中國歷史發展的源頭是黃土地帶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其實細細想來,西安的作用卻是留存至今,凡是對中國歷史有些瞭解的人對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國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體現。還有,在西安興起的周朝,其興盛可見一斑,遠遠超過在東部發展起來的商朝,所以西安這一地帶,註定要對歷史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其二,作者認為儒家的思想對歷史有重大的推動作用,以及對中央集權都頗有影響。首先,作者認為亞聖孟子的觀念更為成熟,對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更有幫助。孟子的觀念作為客觀條件對秦的發展鞏固很有幫助,他認為君主是必要的,等級是要有的。而後,漢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時也沿襲了嚴酷的刑法來維持人民秩序,所以説漢的政治文明是多種思想的結合體。總的來説,書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説是歷史發展的風向標,對中國的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影響,這點我承認,但與此同時我個人有幾個不同觀點;我認為儒家重農抑商的觀點就值得考量,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對西方商業的發展望塵莫及,也就突顯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當時看,確有它的先進性。另外,書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響中國兩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實在很難理解,難道是説中國人思想的保守性已經到達這個地步了麼!的確,儒家思想是中國文化最燦爛的部分之一,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們學習,”仁””仁愛”也一直被人們所提倡。

另外,就是中央集權在中國的發展歷史。清朝是先構成集權體制,並沒有等待社會多元化,集權也沒有國家的象徵,所以遠不如西方的法制化,西方更加民主,自然。在我看來,時至今日,中央集權都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重大力量。

通過着本書,我將中國的歷史以一個新的角度又理解了一次,很有感覺。

《中國大歷史》讀書筆記7

近期,拜讀了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加深了原來記憶中有關中國古今歷史的條線印象,體會到作者負笈海外轉換視角、重點提取綜合評判的良苦用心。鑑於讀得有些散漫,而中國歷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長,其間奧妙玄機,非著説之人一冊黃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冊之人一時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識之,進而揣測作者或是沒有言盡,寬宥鄙人亦是體嘗有限。故此,作者以宏觀綜合論之,鄙人從小我主觀臆想,讀史於此冊,品讀在其外,隨着零星感悟,簡要、散漫作一讀書筆記。

一、本書架構及史學觀點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樣,以“中國大歷史”命名本書,作者旨在將宏觀視野這一觀念引導到中國歷史研究裏去。

(一)由於負笈海外,授課對象是非本族的異國子民,作者曾懷疑講述歷史知識的意義及實用價值,輾轉反思之後,最終決定廣泛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在與西歐史及美國史有了幅度與層次上比較的基礎上再加以研究。

(二)對既成事實、不可逆轉的史實,更多專注於考慮其積極意義及前後連貫的出處,而不以個人之恩怨愛憎當作歷史轉折點。

(三)不從道德的角度檢討歷史,而是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着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促成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文字摘自自序篇,稍作整理)~

鄙人在閲讀“安祿山的反叛”、“王安石的變法”、“數字管理還沒成熟”、“張居正與萬曆皇帝”等篇章時,對作者的宏觀綜合分析法逐漸熟悉並認可,對其通過講説分析不同階段、不同朝代有關“政府抽税”的歷史演變,論證“傳統社會不容產生現代型經濟體制”的觀點慢慢領會逐步接受。或許這些觀點在歷史課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説中早有影射,不敢確説是作者首創或獨創,但確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態、道德意識去讀史,改作因循本書倡導的“大歷史”似的敍述、點評去理解一段歷史,體會經濟體制、技術條件等其他因素對於歷史、社會、國家(朝代)演進的重要意義,以及它們是如何作用於當時、廣泛影響於後世的。

自序篇中,作者還曾自問對美國學子講解中國歷史的意義,史實講解(以韓非、李斯、始皇等為例),“與他們日後立身處世有何用場”?作一中外比較(以女皇為例),“尚有何實用之處”?於是閲讀過程中,鄙人亦自追問,現階段捧冊讀史的目的意義何在,究竟如何讀史方能進益的問題也縈繞不去~

二、讀史,開眼與壯懷

本書自華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國景象作一行串講,特點是宏觀看去,擇要點説。隨書穿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煙、分合之勢、民族聚散的轉換都在須臾之間,幾百年換作寥寥數語一筆帶過,人流羣眾幻作嬉笑怒罵的臉譜閃過,有秉承的共通之處,也有相異相左的發展。讀史讀得人百感交集,時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時而悵然若失默默無語。一些大事件,攬得天時地利人和,機緣巧合順勢發生或無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艱險危難,亂世逐鹿問鼎,盛世大筆擘劃,有的光耀佇立、有的黯然離去,波瀾壯闊中感受世事無常、時事造人造物;一些奇物件,大到奇絕的建築構造小到精細的生活瑣碎,教人讚歎勞動者的聰慧與神工;一些對立融通的思想,儒、法、道、墨等各家並舉,佛説禪學、基督天主、伊斯蘭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羅萬象,交互輝映,爭鳴衝撞中不斷迸發出新的生命光彩來……當即豁然開朗有所頓悟,一來知識積澱當是慢慢打開了眼界和胸懷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匯智慧,拓展思想。再者,有道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若讀史讀得清醒,是否亦可提點當下呢?或有補足和進益之功。

三、遊歷,豐富且印證

讀史過程中,突然想起“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語來。比如文中讀到“從畫像磚看漢代社會”、“西湖與南宋”、“蒙古人的插曲”等篇章時,因為曾經遊歷身臨其境,親見過、觸摸過、聆聽過、體味過,感覺就較其他更真實而親切,舊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對上號,再回味歷史品讀作者點評時,條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豐富或是印證或是異議,更易得到共鳴或形成辨識,甚至生出更多遙想和猜度……因此,竊以為讀史學史可分四個階段:初為史實識志階段,其後博覽深入階段,再者遊歷豐富階段,最後致用開創階段。

四、讀史、觀史、研史

很久沒有耐下性子閲讀以史實為依據,並加以專業評判的歷史讀物了,相較一些歷史小説、野史傳奇,本書讀起來有些艱澀,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讀下來,除了對中國大歷史進行史實梳理和印象加深外,關於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觀點或綜合考量評價雖然讓人新奇,作為讀者的體悟不足、尚處於一知半解,這或許跟標新立異野史印象已先入為主有關,也間或鄙人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知識積累不足或綜合視野狹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史實雖已既定、不可逆轉,但隨着研讀之人知識拓展、視野拓寬、閲歷豐富、境遇變化等,是可以常讀常新的。於是乎,讀史,知識是奠基,尊重客觀是基礎。觀史者,可隨個人喜好憎惡品讀一段歷史,逐漸深入一段體悟,在蒼茫天地間、滾滾史輪下尋找共鳴與撫慰。而研史者,禮學心誠,治學嚴謹,理當作客觀解讀、綜合評判、正確指引,有根有據,有禮有節,有的放矢。

五、學史致用於無形

過去的歷史雖不可能重新來過,卻可以通過尚存的元素、歷代史家的評説解讀、滾滾後浪推前浪的深深積澱,啟發後世之人。今人置身於自然天地之間、歷史長河之流,辨識,理解,思考,終可體味渺小與偉大、積極與消極、紮根與流浪、堅持與放棄的奧妙,藴藏在“殊途同歸”與“過程無可比擬”兩種價值理念背後的追求差別。爾後懂得漫漫長路上下求索間,把眼界放得更寬敞,把胸懷放得更寬大,放下身段,汲取精華剔除糟粕,積極當下,勇敢嘗試大膽創新,用今天去繪就明天的光彩~

內容簡介:中國歷史典籍浩如煙海,常使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作者倡導“大歷史”(macro—history),主張利用歸納法將現有史料高度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納領,然後在與歐美史比較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進程,着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蜕變而為一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 不以道德論史,不以考據為文,縱橫捭闔梳理千年歷史,三言兩語點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處尢見黃仁宇獨到的史家眼光。

黃仁宇這部書以短短的二十餘萬字的篇幅,勾畫了整個中國歷史長達數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對於歷史的人物與事件細細地加以描述來顯示其“大歷史”的特點的。大歷史之為“大”歷史的理由在於,作者一改以往中國歷史學家的著述進路,不以史料的堆砌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單一歷史事件的描述為著作的主要關注點,更不以對接近作者時代的歷史大事的歡呼喝彩為能事。在著作的意圖上,首先確立起一個大意向,“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和西歐與美國史有了互相比較的幅度與層次,”然後去做進一步的研究。可見,這種“大”歷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對歷史宏觀線條的勾畫,注重的是歷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湯因比所説的文明類型,或斯賓格勒所説的文化形態)的狀描,並且是在區域歷史的相互比較中凸現其歷史特質。這種歷史著述,固然沒有引經據典滿篇考證那樣的學理感,沒有繼承傳統史學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卻可以使我們免除習史的價值負累。因此,我們不必將歷史讀作“資治通鑑”,不必將歷史認作弘揚某種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歷史“應當如是”的價值旋流,滿足今天人們習史對歷史“何以如是”的因果關係的好奇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zoo0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