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美術教育論文怎麼寫

美術教育論文怎麼寫

美術教育論文怎麼寫呢?你是否也在煩惱呢?快一起來看看相關範文吧!

美術教育論文怎麼寫

  美術教育論文:少兒美術教育之我見

[摘要] 美術教育應該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打破那種固定模式思維,這不光是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對教育者的要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 的教師,首先要有先進的教育方法來武裝自己,然後要有敬業精神,才能有資格教育未來之星。所以把教與學作為兩個點來做出判斷是恰當的也是必要的。

[關鍵詞] 美術 少兒教育 正確的引導方法

美術的啟蒙往往發端於幼兒,這時小孩的大腦裏開始具有形象思維表達,對一切事物開始了認知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幼兒充滿新奇、渴望、探索。對事物的形態、性能、產生強烈興趣且信心十足。兒童的記憶容量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凡是兒童感興趣的、印象鮮明、強烈的事物就容易記住,[1]因此,在這個階段對發掘他們的形象思維是相當有益的,可此階段的少兒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麼學,老師怎麼教,家長面對形形色色的美術教學無法適從,成為最迫切的問題。

在教學和展覽展示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有不少家長會發出這樣的感歎;“我的孩子真是學什麼像什麼,你看多像呀,和真的一樣。”也許這是家長對自己小孩成績的直接肯定,這種讚賞和隨機的鼓勵是有必要的,我也贊同家長對孩子的鼓勵。

可他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小孩的天性,而不是成人的價值判斷,成人已經形成了自己年齡階段的審美標準,來評判小孩天性的自然表露,家長不知道這些讚歎所付出的代價是孩子觀察和想象的缺失,因為孩子學畫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鍛鍊他的觀察力和想象力,其實家長不明白,孩子畫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很有趣,它能夠幫助瞭解自己的孩子,孩子用簡單的線條,歪歪扭扭的造型和簡單色彩的'塗抹,表達真實的童心,也許是一個故事、也許是一個要求、或者是一個模仿的心理,所以我一直認為,兒童繪畫,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可恰恰相反家長們往往注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這就催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傳統的美術教育,使大家覺得畫得“好”就是要畫得“像”,似乎只要畫得“跟真的似的”作品才叫好畫。

其實像與不像已不是主要問題,雖然孩子們的畫比較抽象,沒有比例、沒有透視、造型平面,多種形象會堆積一塊,可孩子們對於這樣的畫面樂此不疲,孩子們已經開始使用他們的大腦來思考、來觀察世界,來表達他們的心聲。

因為每個年齡段對形象的把握都有不同的要求,再説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高低不是拿像與不像來評判,事實上它只是具有造型能力後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在少兒階段,美術教育作為促進兒童智力發展和培養各種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其獨特的規律性。在兒童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如能科學地將美術教育知識傳授給他們,對於他們知識面的拓寬、想象力的豐富、形象思維的發掘、創造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因此,父母應該鼓勵他們,讓他們的天賦和靈性充分發揮出來,而不是漸漸地被消磨掉。一味地按成人的思維來評判。

另外有許多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是值得商榷,喜歡給孩子做示範,經常讓孩子臨摹示範作品,拿一副範畫萬事大吉,所有的孩子都按此模式,結果大家都可以想到,所有孩子的畫面都一模一樣,唯一好壞標準,就是誰接近範畫誰就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表揚,最後所有孩子的畫面都是一個模子,這樣的教學方法導致一個嚴重的後果,部分孩子就會討厭畫畫,畫面總是不能接近範面,最後放棄畫畫,因為得不到鼓勵。還有孩子可能一動筆就是一些模式化的東西,讓隨意畫一副作品,可不管三七二十一,左上角先畫一個太陽且永遠是一個樣子,一動筆房子永遠是三角形的頂,孩子的創造力被限制,他們不再願意觀察身邊的事物,想象的大門也從此關閉,以至於今後沒有範畫,孩子就畫不出畫來,原本喜歡畫畫,可以一口氣畫出很多稀奇古怪玩意的孩子不會畫畫了,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逐漸的對繪畫失去了興趣。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越長大,反而越不喜歡畫畫,我想,如果孩子們能在愉悦的情緒和自由自在的氛圍中,輕鬆而又投入的地繪畫,讓他們隨意表現他們純真的天性,對世界和藝術樸實稚拙的理解,絲毫沒有功利的考慮,大膽地用色彩和線條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和五彩繽紛的童心,不再按部就班的、老老實實的作畫,那麼每個小孩的作品就會出現千人千面。

要做到這種效果,就需要老師有正確的引導方法,比如;同樣是表現一副大自然的畫面,畫面中會出現太陽、小山、樹木、房子、草地和一些小動物,太陽就不一定按通常模式安排到左上角或右上角,可以有多個位置來安排。比如,可放到房子、小山或樹木的後邊不一定是完整的一個太陽,通過色彩的變化,畫面中會出現早晨或傍晚的優美大自然的表情。通過其它畫面主體的不同變化,就會出現很多不同的構圖,除了固定的主體,孩子們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以及道具搬到自己的畫面中,通過自己的認知能力,在畫面裏還可以安排故事情節。通過這樣的引導,充分發掘小孩的天性與想象力。

再加上現代多樣化材料的應用,每個小孩畫面包括每張作品都會有不同變化,更增強了兒童對繪畫的積極性。多次的練習與引導,孩子們的思維打開了,就不再是被動地奉命作畫,而是自覺自願,是興趣,是對線條、色彩的熱愛,是充分的表現藝術的自然宣泄。

現代美術教育家伊頓説;“教育是一種勇敢者的探險—尤其是藝術教育,因為它涉及到人類的精神創造。”因此美術教育應該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打破那種固定模式思維,這不光是對孩子的要求,也是對教育者的要求,作為“傳道、授業、解惑” 的教師,首先要有先進的教育方法來武裝自己,然後要有敬業精神,才能有資格教育未來之星。所以把教與學作為兩個點來做出判斷是恰當的也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第二版)第六章幼兒認知的發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03

標籤: 美術教育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9ozv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