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實用範文 >論文 >

美術教育論文範文

美術教育論文範文

我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中,美育就是美術教育,其本質也轉向培養受教育者的藝術審美和創造能力,那麼如何寫一篇美術教育類型的論文呢?

美術教育論文範文

美術教育論文範文:發展中小學學生生活美術教育與審美教育

內容摘要: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逐漸認識到美術課程改革並非完全拋棄知識與技能,也並非過於強調美術學科本位的做法,而是降低了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和要求,鼓勵教師根據學生髮展的需要,從生活美術的角度而不是從技術性美術的角度組織教學。

關鍵詞:

美術教育;生活美術;審美定位。

隨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迅速發展,教育也日益重要。現在,我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要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中,美育就是美術教育,其本質也轉向培養受教育者的藝術審美和創造能力,促進其全面和諧地發展。

在一次美術學習情況調查中發現,近七成以上的同學認為,學習美術就是能畫畫,標準就是像不像,接受美術學習的目的是將來吃美術專業這門飯或成為一名畫家,或者是學生自感缺少繪畫這種“天賦”,他們對美術課感到迷茫和困惑,總是哀歎自己畫得一團糟,固執地聲稱沒有“美術細胞”。導致這樣的調查結果是什麼原因呢?長期以來,由於美術課程的發展和人們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種過於突出美術學科本位主義,導致學生及家長認為,學習美術就是關注和強調美術技能的學習和傳授,而忽略了學生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美術學科的聯繫和構建,甚至我們一些美術教師也希望每個學生和自己一樣熱愛美術,片面地關注和掌握美術的技能和技法,以美術應試為中心,部分學校在評估美術教學時,把學生參加美展與競賽獲獎多少作為教學業績,迫使美術教師熱衷於對少數學生進行技術訓練,以求顯效,從而引起學校和社會的關注。家長和學生認為培養美術興趣愛好,就是偏重於如何畫畫,對孩子掌握一技之能存在着虛榮與期盼,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素質”。同時,由於美術教育過於注重技術,脱離了學生生活,缺乏綜合性和多樣性,使學生喪失美術學習的自信心,學生難以體驗到學習美術的興趣。

隨着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逐漸認識到美術課程改革並非完全拋棄知識與技能,也並非過於強調美術學科本位的做法,而是降低了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和要求,鼓勵教師根據學生髮展的需要,從生活美術的角度而不是從技術性美術的角度組織教學。

新課改十分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及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養,努力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例如:在風景畫的教學時,讓學生認識到繪畫藝術的內容是與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事物,從而引發學生注意觀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發現繪畫題材的能力,引導學生對家鄉、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在動物畫的教學時,讓學生在畫中藴含着對人類的朋友——動物的關愛,它們和人類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擁有共同的家園;在人物畫的教學時,使學生在畫中能寄託對師長、朋友、同學及親人的深情,以情帶畫,讓學生學習美術就不再是任務,是一種樂趣和享受。在靜物畫的教學時,使學生通過靜物畫的欣賞、練習,去感悟物質的生命存在,其靜物的內容還是以學生經常能接觸到的、易於表現的,並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

初中美術教育同樣隸屬於基礎教育,從現狀來看,初中生不可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學習美術上,將來從事美術作為終身職業的也很少,但也不能就此拋棄美術區別於其他學科的主要特徵,就是有很強專業性的技能、技巧。因此,初中美術教學既要重視素質教育感受美術文化,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技巧,兩方面都要得到發展的話,還是讓我們從生活美術教育的角度進行美術教學。

一、發展中小學學生生活美術教育

1、生活美術教育,更接近於學生的生活,有利於學生感受美術、體驗美術。 美源自於生活,所以,我們所學的美術也要源於生活。生活中不乏美的事物,缺少的卻是發現美的眼睛。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注重呈現出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多樣性,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和能力。 美術這堂課,要學的不僅僅是畫畫,還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作為學生,最好的美術題材莫過於從生活中發現美。所以美術無論是“教”還是“學”都可以從生活和學生的感受出發,教師創設生活情景進入課堂教學,讓學生在非常輕鬆的狀態下學習和體驗,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揮,所學的知識不但“活”、“牢”,而且能“用”。

2、生活美術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學生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養興趣是美術教學的首要任務。如果教師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將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熟悉的事物緊密結合,抓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徵去引導,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從課的一開始便充滿興趣,並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於與學生有關的學習生活美術創造,以趣樂學,讓學生處於一個自己要做,促進自己做好的一種狀態。 對此,我個人有深刻的經驗。興趣是打開學習大門的鑰匙。比起壓力、家長的鼓勵等元素更加有效。曾經,我對畫素描靜物很討厭,也很害怕。因為素描基礎不好,對於形、明暗關係、透視等都不會把握。為此,我對學習素描靜物很逃避。後來,老師發現了,他叫我畫色彩靜物。比起素描,色彩對於形的把握少了。同時,由於我個人對於色彩還是挺有感覺的。所以,漸漸的我喜歡上了色彩靜物。老師再叫我由色彩靜物畫色彩靜物。因為有了興趣,消除了不自信,畫起來還挺得心應手。

3、生活美術教育,有利於學生未來生活,有利於他們健康成長。 教學過程也是師生的生活過程,是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也藴含着豐富的教育因素,學生在校內外的生活是學好美術的豐富資源,教師應儘可能多地帶給學生有助他們成長和發展地活動所能開發利用的'材料和素材,如圖書材料、音響材料、風俗習慣、文史掌故、名勝古蹟、自然風光、與眾不同的人和事等等。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地走進現實生活,瞭解具體的人,瞭解生活是需要、願望、情感和體驗相聯繫的,所以教育必須建基於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生活,當然也意味着關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現的人的存在,使得人得以完整地發展。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生活美術,是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最真實的美。對於這個,學生應該要善於去發現自己身邊存在的美。或許只是路邊的一朵野花,或許是腳下的一塊石頭,再或許是身邊吃飯的碗。身邊不乏美的事物存在,只是要善於去發現。當學生們發現自己身邊存在着那麼多 “美”,他們對於生活,對於學習有更高的熱情度,從而激發他們對生活的嚮往和熱愛,有利於身心健康發展。

二、發展中小學學生美術教育的審美定位

1、中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可簡單概括為審美教育、智力開發與美術知識技能培養三項。 目的總是依賴於過程。如果説美術表現與創造活動是一種行為藝術的話,那麼這種行為本身就是智能、情緒、道德、知覺、美感、社會感與創造性等不斷成長提高的過程,而中小學美術教材也正從形式與內容上整體地表現出了這種發展性,並要求通過繪畫、欣賞、圖案、手工等課題予以實施,加強學生的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

2、美術學科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即教學的直觀性、形象的審美性、美術的創造性及製作的技能性。 教學必須以直觀性前提,以技能性為條件,運用審美性方法,追求創造性目的。故而要求不斷為學生創設感受環境、提供審美對象、教授表現與創作方法,提高其美術的創造能力(美化生活的能力、美化環境的能力及藝術的綜合創造力),這就體現了美術審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通過形體、色彩、材質、空間等方面直接感性的視覺審美能力的提高,發展學生對視覺對象的欣賞、表現與創造能力。

3、美術教育的現代化與發展隨着國家素質教育體制的完善與對藝術教育的不斷重視,現代美術教育已突破了學校教育的範疇,成為一種以美術智能和審美素質教育為核心的社會活動,旨在培養人高度的創造性,這就要求中小學美術教育首先要強化美術教育意識,轉變以往囿於學科內的美育思想,放眼整個社會生活空間,發掘並利用藝術、自然和社會中的一切審美因素進行全面的審美教育。 其次要加強美術教育的改革與研究,以適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要求,適應二十 一世紀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再次,在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湧現的今天,傳統的教學內容、 方法與手段已不能適應時代要求,故而引進新的教學內容、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也是美術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發展中小學學生審美教育的實施

1、樹立“大美術”觀念,將審美教育融注於一切美術教育活動之中。採用開放式的素質教育,以廣義的美育思想指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美育活動,發揮多種美術教育要素、形態和範圍的綜合作用,形成美育的總體效應。

2、加強美術教研,促進美術教改。面向未來和世界,着眼於全面發展,廣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內外因素,結合時代與學生主體特徵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條適應個體與社會、有特色的中小學美育新路。

3、優化內容,改進方法,注重過程。首先以基儲應用和審美為前提,刪縮一些功能單一、難度不適的重複、生僻的教學內容,發揮地方教材優勢,增設一 些作用顯着、有時代特色的新內容。其次,教學方法力忌盲目隨意的純技術教育與純欣賞教育,而求講練結合、欣賞與創作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倡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另外,要使整個教學活動有美有術,使學生的眼、手、腦都協調運用,對美術行為過程和結果(作品)都感興趣,培養其綜合素質。

4、建立並完善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和結果的評量標準與展賽機制。教育過程與結果的評量與展賽,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並能由此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不能僅僅採用忽略主體創造和審美情意表現的、強調美術學科智能的外在的規範性評量規則,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強調自我表現的內在的感覺式評量規則,而應建立一套以學生全面均衡發展為價值取向併兼顧形式、內容、思想、藝術與主體因素的,從自覺性、審美能力與造型能力三方面進行評量的標準與實施機制,以促進美術之審美教育的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美術教育對於學生的一生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改變傳統美術教育是迫在眉睫。作為新一代的美術老師,我覺得在加強自我文化修養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同時,要更加關注學生對於美術這一門課程的態度和觀點,還要與時俱進,與生活所聯繫。

參考文獻:

[1] 徐建融,錢初熹,胡知凡:《美術教育展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2002版。

[2] 章鹹,張援:《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法規彙編》,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3] 瑪琳·加博·林德曼 (Marlene Gharbo Linderman):《小學階段的美術教育》,湖南美術出版社。

[4] 潘懋元:《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研究,1999(3)。

[5] 潘魯生:《關於藝術設計教育的思考》[J].裝飾,2003(4)。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yongfanwen/lunwen/pddy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