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名人名著 >木蘭詩 >

木蘭詩教學實錄與點評

木蘭詩教學實錄與點評

木蘭詩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詳略安排極具匠心,雖然寫的是戰爭題材,但着墨較多的卻是生活場景和兒女情態,富有生活氣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木蘭詩教學實錄與點評,希望能幫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可瀏覽()。

木蘭詩教學實錄與點評

師:提起花木蘭,可以是家喻户曉、老少皆知,那木蘭在人們心中是個什麼形象?

生:木蘭在人們心中是個戰場上的英雄。

師:是個戰場上的英雄,如果給木蘭畫張像,同學們想想,你會怎麼畫她?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一下。

生:身披鎧甲,頭戴一個銀光閃閃的頭盔,面部嚴肅

師:根據你描述的這個畫面,你用一個詞來描述。

生:威風、英姿颯爽、威風凜凜

師:大家心目中的木蘭是個戰場上的英雄。威風凜凜、英姿颯爽的這樣一個形象。樂府詩集中的長篇敍事詩《木蘭詩》,用凝練而簡潔的語言為我們刻畫了木蘭的形象,今天我們來學習《木蘭詩》,看看我們感受到的木蘭的形象和詩中的形象有什麼差距?

(評:這是匠心獨運的課始。準確切入,精巧設計, 課堂教學要成功,關鍵在於教師如何結合教材實際,抓住突破口,把教學目標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方老師尊重學生對木蘭最初的印象,從生活中對木蘭的印象巧妙過渡到樂府詩集中的長篇敍事詩《木蘭詩》,看看我們感受到的木蘭的形象和詩中的形象有什麼差距?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了文章的意境。)

師:下面我們檢查一下預習,木蘭詩寫了什麼?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詩歌內容。

生:寫了她孤身在外,勝利歸來的情景。

師:她有沒有説完整?

生:我認為木蘭詩,寫了花木蘭她孤身在外,勝利歸來回家的情景。

師:這裏要説一下,詩裏面有沒有告訴我們木蘭叫花木蘭?

生:沒有

師:這是我們家喻户曉的那個木蘭叫花木蘭。詩中並沒有告訴我們木蘭姓什麼,在她的流傳過程中,人們給她加了一個姓説她姓花,也有説她姓木蘭的。

(評:注重學生的課前預習,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學習習慣。關注學生的發言,介紹花木蘭名字的來歷。)

師:同學們看來能輕鬆地把詩歌的內容把握,既然木蘭是個英雄,那詩中有沒有體現?

生:我找到的是“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這句話體現了木蘭是個女兒,父親沒有大兒,木蘭沒有長兄,於是替父從徵。

師:英雄是什麼意思?

生:英勇的人。

師:我給大家解釋一下,“英”的意思是花,“雄”的意思顯然是男性。那麼英雄的本意是指男性中有像花一樣傑出的人。那麼木蘭身上有不少傑出男性的品質,那麼這種傑出品質在詩中如何體現?剛才那個同學找的那句“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體現了什麼品質?:

生:反映了木蘭可以為父親、為國家犧牲的一種品質。

師:那你可不可以為這句詩讀出英雄的氣魄呢?

師:好,有豪氣

生齊讀詩句“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要求讀出木蘭替父從徵時那種豪氣。

師:木蘭是“英雄”,還體現在哪兒?

生:“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也可以看出她的英勇。

生: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師:“度若飛”是什麼意思?

生:像飛一樣,再讀讀。

師:再找找看,木蘭的這種英雄精神應該表現在戰場上,詩中哪兒寫她打戰?

生: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師:這個戰爭歷時的時間太長了。“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寫了戰場宿營的生活,也沒有寫了打戰。這樣的環境是女子生活的環境嗎?

生:不是

師:這樣的環境有沒有襯托出木蘭的英雄形象?怎樣把這首詩讀出木蘭的那種豪氣來?

(評:緊扣問題“木蘭是個英雄,那詩中有沒有體現?”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初步認識木蘭——英雄木蘭)

師指名讀“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師:讀得太好了,大家給他點掌聲,去年的時候,你們獲得古詩文朗誦一等獎的時候,老師眼前浮現你們朗誦“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情景,讀得非常好。

生齊讀“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師:很好,讀得一字高唱,寫木蘭戰場上的生活,好像只有這幾句。

(評:朗讀指導到位,在理解的基礎上,讓生讀準、讀好。)

師:好,木蘭的故事方老師也是小時候媽媽給我講過,從小就對這個替父從軍,女扮男裝,殺敵立功的英雄充滿了崇敬。到長大的時候,再讀這首詩的時候,感覺有些遺憾,感到這首詩和家喻户曉的戰鬥英雄極不匹配,遺憾!於是方老師悄悄地把這首詩改了一下,幻燈展示改寫的《木蘭詩》,生邊看邊聽師讀。內容如下:“鏘鏘復鏘鏘,木蘭苦練功。長劍花錯落,冷電閃精芒;拉弓滿月放,飛馬卷平岡。

忽聞敵來襲,可汗徵兵忙。軍書有爺名,爺老歎無兄。願為著戎裝,沙場報孝忠。各市買鞍馬,疾馳飛邊關。

劍出敵膽破,弓響胡騎驚。白日殺敵急,夜晚攻城忙。斬敵轅門下,劫糧叢莽中。東城劈敵首,西原奪敵馬,南壑繳敵械,北山燒敵糧。礦野屍相望,大漠血流橫。百戰將軍死,十年壯士歸。

可汗心願了,官祿在身旁。勛賞皆不要,揚鞭還故鄉。家人齊歡笑,木蘭換紅裝。出門夥伴驚:木蘭原來是女郎!

丹騍蹄兒輕,赤驍身子重;為保家國安,何必分我是騍驍?”

師:“騍驍”中的“騍”指:美馬,“驍”指鈍馬,因為詩中把她比作小小的兔子,老師覺得太小了,於是把她比作馬,下面看看老師改的這首詩和《木蘭詩》中的木蘭形象有什麼差別?

生:老師你寫的着重是木蘭在戰場上的英勇。

生:改後更能突出木蘭是個作戰英雄。

(評:方老師大膽改寫《木蘭詩》和學生分享感受,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理念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關係。)

師:謝謝你對老師的肯定。在老師心中總覺得木蘭是個英雄,她就應該是這樣的,當老師再讀這首詩的時候,對自己妄自非議的修改還是覺得不太好,木蘭是個英雄,但她和趙子龍、怒髮衝冠、精忠報國的'岳飛不同在木蘭是個女英雄。既然是個女英雄的話,她最終還是個女的。同學們能從詩中感受到她是個女的嗎?好,我們先從出征前的前三段來感受一下,木蘭有沒有出征前女性的情懷?齊讀詩1-3節。

(評:專心傾聽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的發言點評充滿激勵。“初識木蘭——英雄木蘭”到“深識木蘭——女兒木蘭”這兩個教學環節的過渡設計精心,很自然流暢。)

師:這首詩的開頭和本首詩的開頭有什麼區別?這首詩的開頭木蘭在幹什麼?生齊答:織布

師:她不但在織布,還在歎息。根據詩歌展開聯想和想象,木蘭邊織布,邊停下來歎息,如果你是木蘭,心裏在想什麼?

生:我覺得木蘭當時一定在想,快出徵了,我的爹爹已經年邁了,那可怎麼辦?

師:太懂事,太體貼了。

生:如果讓我的爹爹去出征,我該怎麼辦?怎麼辦?

師:爹爹去出征,我該怎麼辦?

生:擔心父親

師:四個想象,看出木蘭非常憂愁,憂愁什麼呢?擔心什麼?這樣的一個形象是什麼形象?

生齊答:女兒形象。

師:試着讀一下第一節,課開頭大家讀得太高亢了,能不能讀得憂愁點?

生齊讀第一節。

師:太憂愁了,那木蘭一味地歎息,一味地憂愁,她還會去做什麼?如果你是木蘭,除了擔心,你還會去做什麼呢?

生:我可以去替父出征。

師:看來啊,木蘭替父從軍不是莽撞的念頭,而是在歎息之後的念頭,多麼體貼、多麼孝順的,多麼懂事的女兒!多麼矛盾的心情!再把詩的第一節讀一遍,感受木蘭那種無奈的心情。

再次齊讀第一節。

師:你還從別的地方看出木蘭是個女性嗎?

生:從第三段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中有兩個地方重複出現“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可以看出木蘭對家人的思念,比男子更感性一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mingrenmingzhu/mulanshi/e2kpo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