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

“可能性”這一教學內容在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是一個全新的內容,屬於“統計與概率”這一知識領域的“概率”範疇。由於概率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小學生在學習這方面的內容時,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在教學這些內容時,主要是以直觀的內容為主,目的是滲透一些概率的思想。為了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活動貫穿始終,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活動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感知世界,認識世界的重要方式。《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讓學生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因此在課始部分,通過創設摸獎的情境,複習以前學習的有關可能性的知識,為學生學習新知奠定基礎。新知學習部分,先通過例題1“猜左右決定由誰先發球”引導學生認識這一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想到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以此為橋樑,將可能性由以前的定性描述過度到定量刻畫,這也比較容易讓學生接受。緊接着,組織學生完成“試一試”,通過摸球,繼續感知在摸球過程中每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用同一個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例題2的學習比例1提高一個層次,為了讓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魔術表演中常見的撲克牌為載體,讓學生對新知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從而激起其強烈的求知慾。整堂課始終為學生創設各種遊戲活動,讓其在經歷一系列有意義的數學活動中,逐步豐富起對可能性大小的體驗,理解並掌握用分數表示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義和方法。

2、緊密聯繫生活,突出學以致用。

在本節課的練習中,設計了一組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為學生學以致用創造了條件。如通過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發球權來判斷遊戲規則的公平性,從不同的摸獎活動方案中認識中獎率的大小,讓學生感受到概率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3.注重對知識的深層挖掘。

試一試的第(1)小題是要學習用幾分之幾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結合學生的多種思考方法,讓其體會到解決問題時方法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問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因此,在學生能用分數表示可能性時,提出如果任意摸一個球,使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可以怎麼裝球?此時,學生思維處於極度活躍狀態,也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中,同時也有利於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學數學,就猶如魚與網;會解一道題,就猶如捕捉到了一條魚,掌握了一種解題方法,就猶如擁有了一張網;所以,“學數學”與“學好數學”的區別就在與你是擁有了一條魚,還是擁有了一張網。而六年級學生已經有較好的數學思維能力了,因此,在課堂上,要培養其善於思考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擁有一張網,去捕獲所有的魚。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2

1、預習,使學生的學習起點更高。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伯爾説過:"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 學。"瞭解學生,正確把握學習起點,成為預習後組織課堂教學中突出的關鍵性問題。通過預習,每個學生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識,有了自主探索、獨立 思考的體驗與感悟,學習起點明顯高於原生狀的學習起點。因此,預習後的課堂教學,首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交流學生預習成果,展示學生預習後的真實現狀,切實 把握教學起點,是組織好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通過預習,你已知道了什麼?"學生把比較分數大小的不同類型和多種方法大膽地表述出來,在交流中,學生思路 開闊,個性張揚。

2、預習,使學生的探究學習更深入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

但一旦在課堂讓學生探究起來,常出現時間不夠用,探究不充分現 象。如果讓學生預習,他們就有更充分的時間、更廣闊的空間去探究具有思考價值而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如"你還有別的方法嗎?"、"你還有什麼問題?"讓他 們盡情地想、盡情做。預習後每一個學生對問題或多或少地形成一些自己的想法,課堂上就不必在獨立思考這一環節上花更多的時間,交流的進度自然也就快了,同 時,交流時的深度與廣度自然也就得到了保證。如課本中對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展示了畫圖、找一個數比、通分等方法,而學生們根據自己的學習 經驗分別提出了先化成同分子再比較、與除法聯繫化小數比較、比倒過來數等富有創造性的方法。這樣的交流,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 引起學生對問題不同側面的再認識和再思考,體驗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同時通過對他人觀點的思考與批判,引起新的認知衝突與認同,

從而自覺地對自我認知 系統進行修正和補充,達到思維的深入和發展,使他們的個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次,預習還能使本堂課的知識技能目標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有效落實,為知識的 鞏固和拓展贏得更多的時間。案例中不但順利完成了鞏固練習,還拓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生活中數學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

3、預習,使學生更加自信蘇霍姆林斯基説過:

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精神世界中,這種需 要特別強烈。他們期望自己獲得成功,期望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學生的預習是個體自主學習的開始,這時他把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提前解決 了,產生的思考與疑問則成了課堂進一步學習的寶貴資源。這些來自於學生的思考與問題,容易激發起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興趣與熱情。由於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知 識基礎,探索經歷,所以課堂上就敢於大膽地站出來表現自己,講自己所知道的,説自己的發現,提自己的疑惑,通過交流,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如果 沒有預習給他們的"底氣",我想,案例中爭着發言,全班人人積極參與這樣的場景可能不會出現。作為教師,在正視學生差異的基礎上要認識並把握每個學生的個 性特點,給不同差異的學生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教學中儘量給每個學生提供自由表現各自才能的機會,滿足他們各自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只要他們努力參與、 主動交流,所有的即使再小的閃光點也要給予恰當的鼓勵和表揚。一定要讓他們學會肯定自己、展示自己,學會發展自己獨特的個性優勢。讓課堂成為孩子們展示、 發現的天地。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3

分數的大小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成功的地方:

一、巧設疑問,形成矛盾,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新課標倡導:數學的學習要關注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根據本節課的內容,我設計了複習題,即同分數分數和同分子分數大小的比較的複習題,引導學生完整的敍述比較方法,在此基礎上出示5/6和8/9,這兩個分數誰大呢?能像剛才那樣快速的比較出誰大嗎?你遇到了什麼問題?等.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問題。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兩個分數怎樣比較大小呢?這就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求知慾.

二、引導學生經歷數學探索的全過程,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新課教學中,我採用了問題由學生提,比較分數大小的方法由學生自己探索,最後組織彙報交流得出比較的方法。因為有複習舊知做鋪墊,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知識比較出1/4和2/9誰大,學生的探索做到了有的放矢。放手讓學生去探索,他們一共想出了3種不同的方法比較出了1/4大於2/9。同時學生在交流中。

三、關注教材,用活教材。

北師版的教材一向不主張學生的死記硬背,因而出現在數學書上的結語或概念是很少的,而書上在這節課中出現的關於通分的概念在我看來就十分珍貴了,於是一開始在設計教案時就安排學生在這裏自學,期待學生能讀懂些什麼。但是在試講中我發現這段在我看來很簡單的很簡單的內容,學生讀起來卻十分繞口,難於理解。我不禁彷徨了,心想這個概念既然這麼難,是不是該由我來直接講?但我確實又不想讓學生們失去一個直面書本的機會,於是就把心中的疑問和同年級的數學老師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通分的概念一定得由學生們自己讀,但我們老師得引,這裏卻不是引導他們如何讀,而是引發他們的討論,讓他們自己需要從這裏概念中讀出理由。於是在這個讀書的環節中我們設計了兩個活動來引發學生的討論:

一、從多種方法中找出哪一種是用通分的方法來比較大小的。

二、看老師正確的通分。果然學生的思維被我引爆了,圍繞通分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反思本節課的教學,也存在着一些的問題。如教學中對學生的瞭解不是很透徹,導致部分學生學起來比較吃力。另外,因為本節課的內容多,某些環節處理得比較粗糙等問題。都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的。從這次對新教材深入的研讀,我感受到要真正讀懂新教材很難,需要我們前後聯繫,認真思考,最重要的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心中有綱,心中有本。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4

教學目標

基於上述的認識,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定位的:

1.探索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會正確比較兩個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2.理解通分的含義,探索通分的方法,會正確通分。

3.經歷多種方法的研究,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異分母分數大小 的比較方法並在比較中掌握通分這一概念。

教學難點:理解通分

一、引入,初步感知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1、今天我們來研究分數的大小(出示課題)

2、(1)先來看兩個分數:和,誰大?你是怎麼判斷的?

(2)那這兩個分數呢?和

3、再來看看這幅圖(出示主題圖)。

(1)仔細觀察,你感覺誰的佔地面積大呢?理由。

(2)究竟誰對?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要比誰的佔地面積大就是在比什麼?

能用我們剛才的方法快速判斷出他們的大小嗎?為什麼?

(3)看來我們遇到了一種新的情況:分母不同,分子也不同

(4)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斷出和誰大?試着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二、探索判斷的方法,引出通分

1、嘗試比較,

學生在獨立思考後,

師: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並彙報

(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從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先來試一試,體驗一下,並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2、看書自學,理解通分這一概念

(1)同學們很會動腦筋,想出了不同的方法都比較出了大於, 也就判斷出了操場的面積大。請翻到書53頁,看看書上還給我們介紹了什麼知識?

(引出通分的概念)

書上是怎麼介紹通分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請仔細看黑板,上面的4種方法,哪一種是運用通分的方法來比較的?

同學們發現了關於通分重要的一點:要把分母不同的分數轉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這樣就統一了分數單位,就可以用以前學過的方法來比較大小了,在這裏這個相同的分數叫作:公分母。

(3) 請看鄒老師通分:

你有什麼想説的嗎?

關於通分還要注意什麼?

(4)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説一説什麼叫通分嗎?

3、來大家對通分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了,那我們來試一試。出示:

將和通分

先獨立嘗試,由師收集各種做法,展示。引導學生集體討論

(1) 先檢查一下,這些做法對嗎?

(2) 都對,那你有什麼發現?

(3) 你喜歡哪一種?

4、小結:今天我們用多種方法來比較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還理解了其中一種方法叫通分。

第三個環節

鞏固新知(練習題略)

教學反思:

思考一:是創新使用還是照本宣科?

有了上面的指導思想,我又認真研究教材,感覺教材上給出的兩個分數和,空間太小,不利於學生用多種方法比較大小,於是想不用書上的主題圖,改為和比大小,這樣借1比這種方法也可以出來。在和我們數學組老師一起研討時,一位老師問起我換掉主題圖的理由,並建議我多思考一下這個主題圖為什麼放在這裏。帶着這個問題,我又認真地開始讀起教材來,這才意識到,這幅主題圖可以引導學生初步直觀感知和的大小,而且教材選用和這兩個數的目的就時要避免比較的方法過多,反而容易沖淡這節課的重點通分。於是決定還是尊重教材照本宣科上吧。這樣這節課的三個板塊就初步定了下來,一是初步感知和的大小,二是在探究和多種方法比較大小的基礎上理解通分,三運用通分解決比較大小問題。

思考二:究竟一節課能有幾個重點?

由於要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法比較分數的大小,我們第二個環節設計了一次四人小組活動,為了便於學生能在小組內拓寬自己的思路,學會在小組交流中學習。同時希望以小組彙報為平台引發全班的討論與思考。但是試講下來,我們數學組的老師又問了我兩個問題,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一節課將近三十分鐘都在引導學生討論比較大小的方法,那學生們會感覺今天學習的重點是什麼呢?我啞然了。是啊,儘管這節課有我在組織學生彙報時時間上調控不當的問題,儘管我萬分清楚這節課的重點是通分,但我對引導學生討論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無法捨棄,反而會讓學生弄不清這節課的重點。而一節課可能會有兩個重點嗎?這個問題引發了在我校數學組老師的討論,在大家的討論中,我清晰地認識到了這節課中比大小的多種方法只是情景,是為了讓學生能比較容易理解通分這一概念設立的。學生學會了通分,就自然能運用通分這種方法來比較分數的大小了。於是當前我要解決的問題就只是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分數比較大小方法時如何作好時間的有效調控,我的策略是妙用評價,就是當需要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和思考時,我請學生評價,當討論快偏離主題時,由老師來評價。

思考三:關於通分這一概念是由老師講還是學生自己讀?

北師版的教材一向不主張學生的死記硬背,因而出現在數學書上的結語或概念是很少的,而書上在這節課中出現的關於通分的概念在我看來就十分珍貴了,於是一開始在設計教案時就安排學生在這裏自學,期待學生能讀懂些什麼。但是在試講中我發現這段在我看來很簡單的很簡單的話,學生讀起來卻十分繞口,難於理解。我不禁彷徨了,心想這個概念既然這麼難,是不是該由我來直接講?但我確實又不想讓學生們失去一個直面書本的機會,於是就把心中的疑問拿到我校數學團隊中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通分的概念一定得由學生們自己讀,但我們老師得引,這裏卻不是引導他們如何讀,而是引發他們的討論,讓他們自己需要從這裏概念中讀出理由。於是在這個讀書的環節中我們設計了兩個活動來引發學生的討論:一、從多種方法中找出哪一種是用通分的方法來比較大小的。二、看老師錯誤的通分。果然學生的思維被我引爆了,圍繞通分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5

這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簡單的分數的大小比較方法。整體上講是成功,但成功的背後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現在,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反思:

一、問題的引入:在問題的引入上。新課標規定應從實際情景入手,並且使學生能夠對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我只是從複習回顧導入,沒有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

 二、問題的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根據本節課內容特點我設計一系列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學生通過用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素材動手摺一折,畫一畫,比一比等活動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分數大小的實際意義,並以此得出可以藉助分數單位來比較,進而歸納總結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投身到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充分感知,形成表象,藉助表象積極思維,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整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還是過於關注教材,靈活性欠缺,如在教學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後,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圖隨意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大小,要比老師出題或者直接完成書上的練習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其它:在驗證同分母分數大小比較方法的部分,設計得不夠緊湊,有重複。在得出方法之後,對於比較方法的多樣化的參透的不深。在教學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這一環節,學生討論用推理的方法進行比較後,應該請學生複述,並模仿練習,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可以達到更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除了師生之間的反饋交流外,還要注重生生之間的評價交流,多創造這樣的機會,讓學生在互相評價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碰撞中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擴展。注意教學的藝術性,傾聽學生的發言,並能用“點睛之筆”來引導學生簡潔、準確、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觀點。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時,一定保證相應的環節,要在個體充分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另外在應用探索規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數學知識的擴展適度,突出梯度。

在多次的課程活動中,在領導和老師們無私的幫助下,感覺自己有了很多的收穫,但仍然有太多需要加強和改進的方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從有秀教師身上汲取更多的營養。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6

分數的大小比較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意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為三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直觀思維佔優勢,抽象思維還受一定的限制。另外,學生的思維可能也受“比較整數大小”方法的阻礙,因此,在比較分數的大小時,學生出錯的概率可能會高一些。為了提高教學效率,可以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課前,先讓每一位學生準備一張長方形紙或一張正方形紙。

一、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情況:

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折出長方形紙或正方形紙的二分之一,並塗上顏色;然後再折出它的四分之一,並塗上不同的顏色;再折出它的八分之一,並塗上不同的顏色。仔細觀察塗色部分並比較它們的大小,(即1/2,1/4,1/8誰大誰小?)啟發學生思維,如果繼續對摺下去,會出現什麼情況?同桌交流想法。彙報想法。孩子們都能理解,同一張紙,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這是一種成倍縮小的情況,為了避免給孩子們造成知識上的誤導。接着,可以用課件讓生觀察,同樣大小的圖形,平均分得份數不一樣,每一份的大小就不一樣,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越小。(不是成倍縮小的情況)。如果學生問:為什麼要用同樣大小的紙?可以啟發學生想,在比較物體的大小、長度、輕重時,這些物體必須在滿足什麼樣的條件下,才能比較呢?這時學生定會恍然大悟(必須在統一單位的情況下)。

二、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情況:

這種情況孩子容易理解,直接引導孩子觀察圖形,他們從圖中的塗色部分一眼就能看出誰大誰小,因此,不用把重點放在這種情況上。

最後可以把兩種情況對比,概括總結方法。

這樣處理教材,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掌握起來也較輕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一個完整的、正確的認識。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7

在學生學習了可能性大小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這時的學習不僅僅停留在用描述性語言説出事物可能性大小,而是會用分數描述可能性的大小,體現數據表示的簡潔性和客觀性。

1、能在遊戲活動中引導學生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先從“猜左右爭奪發球權”的遊戲活動展開,既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又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對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接受“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是1/2”。

2、教學過程中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利用摸球的遊戲這一情境讓學生有目的深入研究、逐步學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使枯燥的知識趣味性,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究之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就要為其創設學習數學的情境,讓學生去經歷、去研究。

3、藉助摸牌遊戲情境,讓學生收集數據,並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並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應用學習過可能性的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提出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所增強。

4、通過練習,讓學生判斷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經驗,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通過計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斷遊戲規則是否公平,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有利於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總體來説,本節課達到了教學目標,特別是對於用分數來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這一最基本的教學內容還是較落實到位的。但課堂氣氛以及老師調動性的語言可以增加一些,使師生之間能感覺到一種熱烈的交流。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8

本次評優課我執教的分數比較大小,上完課發現自身的一些優勢和不足現在做一下反思:

優點

1、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2、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總體水平進行了備課,把分數比較大小的難點放在了一課時。根據練習反饋,看出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所學知識。

3、課堂上使用多種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包括班中隨讀生小冀都發言積極,學習興趣極高。

4、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手,小組交流探索新知,總結規律。

不足

1、練習缺少坡度,對於學習好的學生沒有能夠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拳腳”。

2、由《西遊記》給八戒幫忙導入,學生總結出四分之一大於八分之一,沒有一個給八戒的反饋。

3、瞭解學情還不夠,對那些已經掌握新知的孩子考慮的不夠。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9

《分數的大小》是在學生已掌握分數的意義和分數基本性質,能正確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之後學習的。本課教學主要是探索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會正確比較兩個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並在比較過程中,引出“通分”,主要是引導學生想到“化異為同”,把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的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或同分子分數來溝通新舊知識,在此同時理解通分並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成功的地方:

一、巧設情境 激發學習熱情

在新課伊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創設了富有挑戰性的教學情境:教學樓和操場為一件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你們能不能當一當裁判來平息他們之間的爭吵,有沒有信心當好這個裁判員?這時孩子們很想知道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又希望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幫忙他們解決問題,當好這個裁判,因此個個信心十足,這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充分的激發。

二、巧設疑問 激發探究慾望

出示課本情境圖,讓生找到教學樓佔校園面積的2/9;操場佔校園面積的1/4這兩個信息後,讓生猜想:他們為什麼事而爭吵?得出他們為誰的佔地面積大而爭得面紅耳赤,引出如何比較1/4和2/9這兩個分數的大小的問題,再讓學生猜測誰的説法是正確的。而後通過各種辦法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一系列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都積極投入到探究這兩個分數到底哪個比較大這一問題中來,因此得到的比較方法可謂多樣:有的用摺紙來比較倆分數的大小;有的用畫圖的方法來比較;有的在一個圖裏即表示出1/4,又表示出2/9;有的直接把它們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來比較;有的把它們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來比較……

三、巧用方法 讓接受與探究相結合

藉助比較的方法理解“通分”的含義及探究並掌握通分的方法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所以如何揭示“通分”的含義,在備課時我就一直在考慮:是直接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自己來總結?經過一番思考之後,覺得還是該讓學生自己發現和總結,因為這樣才能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於是課堂上指着學生所得到: 1/4=9/36 2/9=8/36這兩個式子直接告訴學生這就是通分,而後請學生根據剛才比較的過程,説説什麼是通分。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兩個等式,試着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一過程,而後不斷加以提煉得到了通分的含義。在這一過程中,把接受與探究有效的結合起來,學生充分的理解了什麼是通分,為後面探索通分的方法打下很好的基礎。

四、巧用生成 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練習中比較5/8與4/7的大小時,注意讓運用各種不同比較方法的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穫。除了新課探究中的方法,一個學生居然還發現另一種新方法:兩個分數分子都與分母相差3,所以5/8大。對於這個有價值的.發現有的同學並不懂理解,於是我適時的進行引導,使學生明白與1比較的話,5/8與1相差3/8而4/7比1少3/7,3/8比3/7小,所以5/8大於4/7。這樣學生在比較7/8與9/10的大小時就輕而易舉了,不僅懂得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或分子相同的分數再來比較也懂得跟1比較了。

反思本課的教學,也有不足的地方,如通過將5/6與8/9通分,就讓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比較好。只一道題,學生還只有初步的印象,沒法真正體會出兩種方法的優缺點,因此更多的同學説出喜歡用54做公分母,因為把分母直接乘起來更方便找公分母,沒能體會出用最小公倍數的好處。而如果通過通分的練習後(如將1/3與5/9通分),再來比較的話,就能對用最小公倍數來當公分母比較簡便有更深刻的體會了。再來由於本課的知識點較多,既要比較大小又要掌握通分的方法,為了使這兩個知識點掌握牢固,因此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拓展練習,沒能讓生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本課教學中的遺憾。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0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同分母分數、同分子分數、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同時在探究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中,學習通分的相關知識,體會通分的必要性和意義,為之學習母分數加、減法做好準備。

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時,我注重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用不同的策略解決異分母分分數大小比較的問題。

1、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

學生已經學習過分母相同或分子都是1的分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因此在複習階段,通過對同分母分數大小的比較,幫助喚醒學生已有的只是表象,為新知的學習打好轉化的基礎。

2、注重探索與交流,掌握方法

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大小的計較時,注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掌握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並體會比較方法的多樣性。首先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進行分數大小比較的需要;接着,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各自的比較方法。在集體交流中發現,學生除了書本上介紹的方法外,還採用了化成小數、化成同分子分數等進行比較,我都及時給予了鼓勵,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3、鞏固知識,發散思維

在練習中,重點引導學生用通分的方法比較每組分數的大小,讓學生體會到先通分再比較是異分母分數大小比較的基本方法。但同時在交流中也強調,比較分數的大小,也可根據具體情況,做出靈活的方法選擇。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1

數學要應用於現實生活,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能主動嘗試從數學角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策略。課的開始以李穎和郭新穎比誰吃月餅多一些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願望和需要。老師對教材進行了改造,創造性的試用教材。在情境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題,學生提出大膽的建議,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探究分數的慾望,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

在比較分數大小時,教師因材施教,始終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比較兩個分數大小的方法,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並且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能用不同方法比較分數大小,從而讓學生經歷不同層面的認知體驗,滿足不同個性學生學習需求的目的,雖然進行了情境教學,但是拓展的不夠,與生活實際聯繫的不多。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2

本課題我曾教學達8次之多,因為要參加市教研會賽課活動,所以在本校一遍遍地試上、反思、修改,到最後決定。期間,有許多困惑與茫然,對領導、專家、老師的建議難以取捨。但正是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才終於不負眾望,獲得了一等獎,而且是第一名。我想説感謝團隊,感謝大家!一路走來,有太多的辛酸和感慨。現對本課最後一次執教作以下反思:

一、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整合信息

在備課中,我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學生的知識起點和生活經驗,瞭解學生的

學習心理,對教材進行了一些處理。由“狄青百錢定軍心”故事導入,通過教材例1教學用 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過往布袋中放球,教學用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通過例2摸撲克牌教學用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再通過“幸運大轉盤”、“小小設計”活動進行了挖掘、拓展、延伸,使整節課有跌宕起伏,有出彩之處。

二、教學流程清晰,環節銜接自然

由於是賽課(要借班),心想只要按教學預案正常進行即可,所以儘管下面幾百人聽課,我也無暇顧及,完全進入了狀態。借班自然少不了課前溝通,我讓學生介紹自己學校,並播放我校開展一系列活動的幻燈片,相互瞭解,並通過談話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再通過讓學生判斷某一種現象是“可能”、“一定”還是“不可能”,並用它們説一句話,引入今天要探討的課題。

上課伊始,播放““狄青百錢定軍心”的故事,激起學生興趣,提出問題:同時拋100枚銅幣有沒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從而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教學新知時,通過猜球、摸牌等活動認識用幾分之一、幾分之幾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實現由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畫,然後通過幸運大轉盤的直觀演示,讓學生體會無限逼近的數學思想。接下來的“小小設計”活動(按要求在盤子中放棋子),學生積極思考、操作、交流、彙報,體會到有很多種不同的放法。拓展延伸部分呼應開頭,為學生釋疑解惑。課堂小結簡明扼要,板書完善適時、適當。總體看,教學流程清晰,結構完整。

三、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情感體驗

教學中,我時刻關注學生的發展,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尤其是“幸運大轉盤”教學中,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説明紅色區域為什麼是一等獎,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分析能力,體會兩種極端可能時,由猜想——發現——逐一逼近,學生感到非常開心,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操作中,人人蔘與,各有各的放法,逐一彙報,達成一致結論,體會到數學多元化的思想,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四、語言有待進一步錘鍊,細節有待進一步完善

教師的教學語言既要風趣幽默,又要簡潔精煉。儘管教學環節中的過渡語都進行了精心預設,過渡連貫、流暢、自然。但總感覺到臨時性的激勵性評價語言不夠靈活、多樣,態勢語言也顯得稍有欠缺,語調單一,語速還是有點快。我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有凝聚力的教師,必須在語言上千錘百鍊,必須關注一些小的細節。因為細節決定成敗。

總之,本節課教學效果還不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但我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身上還存在着許多不足。教學之路長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立志做一名樂於思考、勇於探索的智慧型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夢想總會有實現的一天!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3

新課程教學目標十分強調“情景性”、“過程性”和“思考性”,在學習方式上強調“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本節課基於新課程的這些理念,設計並實施教學,總的看來效果較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較好發展和延續。

學生從一開始的情景題產生疑問引發興趣,雖然有學生説出正確答案,但許多學生的猜測是錯誤的,教師欲擒故縱,乘勢揭示課題,激發興趣,引領學生開展研究。接着,學生自己創造分數,給分數分類,獨立探究分數的大小,學習興趣開始發展。再進入小組交流與合作探討,懂的學生興致勃勃介紹自己的“成果”,有疑問的學生流露的是迫切解惑的神情,小組互幫融在其中,學習興趣進一步發展。學生彙報交流時,教師組織“説”、“畫”、“議”、“看”等多種學習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保持中延伸。鞏固練習也產用多種形式,通過“比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高潮。最後回訪“情景題”,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產生“成就感”,用以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較好培養和發展。

學生自行創造學習材料,並對自己所創造的學習材料進行研究,從中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訓練學生探究、發現的能力。小組交流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其中,具體訓練學生交流、互幫、合作探究的能力。彙報討論時,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説一説、議一議、畫一畫、看一看等多種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聽、説、辯、看、手”等多種學習能力。多種形式的鞏固性練習,使學生不但明其理,而且成其能,把雙基真正落到實處。總結評價的過程,培養學生回顧、梳理知識的能力和對自己學習的評價能力。

感到存在的問題是個別學生對多個分數,尤其是其中既有同分母分數,又有同分子分數時的比較,思路上出現錯誤。在下節課裏,應展開研討。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4

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我是這樣進行的:

教學同分母分數大小比較時,先讓同學説一説可以採用哪些方法進行比較,引導學生(1)動手操作比較;(2)因為它們的分數單位相同,可以通過分數單位來比較。通過看圖,找包含的分數單位,啟發學生説出:2/3是2個1/3,1/3是1個1/3,2個1/3比1個1/3大,所以2/3>1/3; 2/5是2個1/5,3/5是3個1/5,2個1/5比3個1/5少1個1/5,即2個1/5比3個1/5小,所以2/5<3/5。

然後引導學生觀察這組分數的共同點,讓學生進行大膽猜想:這兩組分數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每組中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同時指出: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就是分數的單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根據什麼判斷分數的大小?引導學生説出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就表示份數多(也就是包含的分數單位多),所以分母相同的分數,分子大的分數比較大。

在教學同分子分數大小比較時,先讓同學説一説可以採用哪些方法進行比較,與剛才學習的有何不同。引導學生説出(1)畫個圖來看一看;(2)它們的分數單位不同,不可以通過分數單位來比較。通過看第一組圖,使學生理解,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少,所以1/2>1/3;再看第二組圖,教師可以在比較第一組分數大小的基礎上向學生提問:這兩個分數裏各有幾個幾分之一?接着説明這兩個分數都取3份,但每一份的大小相同嗎?哪一個大呢?引導學生説出1/8<1/4,所以3個1/8<3個1/4,即3/8<3/4。然後,教師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組分數有什麼共同的地方,使學生明確:兩組分數的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然後提問:在這種情況下,根據什麼判斷分數的大小?引導學生説出要看分母,分母大的就是平均分的份數多,每一份反而小(也就是分數單位小),所以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分母小的分數比較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操作、互動,懂得了各種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紛紛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聆聽、理解他人的想法,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判斷。這個過程中,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見解,才有可能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實現教學相長。在這樣的環境裏,課堂成了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

分數的大小教學反思15

今天在教學《分數的大小》中,同學的表現又讓我再一次欣喜。同學想法的多樣化,解決策略的多樣性,讓我和學生一樣很有成就感。

為了讓學生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時間裏完成新知的探究,從而輕鬆的掌握知識,我在《分數的大小》這一課裏,並沒有更多的創設情境,而是直奔主題:我們每天都生活在美麗的校園裏,這裏有一張若干年後重新規劃的學校平面圖,我們來觀察一下。於是出示課本的主題圖,請學生尋找圖中的信息“教學樓佔校園面積的,操場佔校園面積的”,並提相關的數學問題:教學樓和操場那一個的佔地面積大?“誰的佔地面積大,你可以用你喜歡的方式:摺紙、畫圖或猜想來比較。”於是拉開了本節課新知探究的序幕。

學生先獨立活動再小組交流。反饋中想法真是多樣。其中有的同學通過畫線段圖或畫表格直觀發現〈;有的同學用摺紙:取出兩張完全一樣的長方形紙,一張平均分成9份取2份,一張平均分成4份取1份,然後把得到的和重疊在一起,發現〈;有的同學把它們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和,發現〈;有的同學把它們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和,發現〈……在這一環節本只想讓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用直觀的方式來比較,可沒想到連把它們化成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分數再來比較的方法也都探究出來了,而且能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很好解釋為什麼,使得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不攻而破,輕鬆地解決了問題。

看到學生能真正投入到數學知識的探索中,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我真的非常開心。因此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候進行探究,因此探究積極性比較高,效果也比較好;二是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究;三是能讓學生在小組內把自己的思維過程整理並表達出來,即有利於學生自我反思及概括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學生認識的深化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四是通過交流、碰撞、激活思維,促進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等良好品質的養成,同時在交流中,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啟發,共同完善,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標籤: 教學 分數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zww3y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