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絲綢之路與大運河説課稿

絲綢之路與大運河説課稿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絲綢之路與大運河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絲綢之路與大運河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

《絲綢之路與大運河》是八年級第四單元第二課最後一部分內容,本課內容體現了世界文明的空間聯繫,選取了漢唐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史實,凸顯這一時期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及中國南北交流的進一步加強。絲綢之路重點強調張騫通西域後,中國與西方各國之間日漸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和相互影響;大運河則突出它對中國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的作用。除此之外,課文還以歷史性的眼光,描繪了當代新的絲綢之路和大運河,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它們依然發揮着重要作用,從而使歷史與現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課標聯繫:

課程標準對本課的要求是:要求學習絲綢之路的開通、大運河的開鑿等知識,體會絲綢之路對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傳播及大運河促進南北經濟交流的重大作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理解歷史上的事物對現實社會的影響,明確歷史與社會之間相互交融的關係。

3、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把握,結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及初中學生的心智特點,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瞭解古絲綢之路的起點,理解古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瞭解敦煌在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瞭解亞歐大陸橋與古代絲綢之路的區別,理解其重要作用。瞭解隋開鑿大運河的原因,過程,大運河的三點四段及溝通的水系,流經的省區等,理解大運河對經濟甚至政治的作用。能夠正確看待隋開鑿大運河的事件。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閲讀、合作探究、角色表演等方法,培養閲讀、分析、對比能力,並進一步理解歷史上的事物對現實社會的影響,明確歷史與社會之間相互交融的關係。能夠正確的評價歷史上的事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4、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內容,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重點是:絲綢之路與大運河的作用。難點是:引導學生客觀、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對多媒體教學具有較高的興趣,學習積極性較高

2、已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

3、缺乏創造性思維,缺乏條理性和邏輯性,缺乏思想深度。

三、教法、學法分析

新課程極力倡導“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學習理念,注重學習過程中的學生獲得,學習的過程即是學生知識建構的過程。同時,我認為,學生能否積極地參與探究、能否主動的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其前提是學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習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本節課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特別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營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的積累及積極的情感體驗。

為了使學生的稟賦和潛能充分開發,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多媒體教學:以視頻、圖片等形式將歷史在課堂中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歷史事件及人物。閲讀法,即讓學生聯繫文字和圖片資料以及已有的知識經驗閲讀教材,為探究性學習奠定基礎。合作學習法,即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圍繞某一個問題開展學習,使問題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智能。角色表演法:表演中,學生似乎親臨其境,知識當然水道渠成。

四、教學程序:

課堂教學是完成上述構想的最佳途徑。因此圍繞上述構想,我設計本課的教學程序有: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古今對比、感悟新知;類比學習、知識建構;整合知識,延伸拓展。依據這一邏輯順序,層層遞進。

第一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採用激情導入法,以視頻《張騫出使西域》,既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又開門見山,直接導入主題,使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狀態。

第二步: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1、自學教材、探究新知:

讓學生閲讀P99頁內容與圖,探究:

(1)什麼叫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起點在哪裏?

(2)絲綢之路經過的地方現在大致屬於哪些國家?又經過了哪些地形?

(3)絲綢之路上有哪些重要城市?

2、交流反饋,體驗成功:

反饋學生探索收穫,並對學生探索過程中的有代表性的問題集中講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閲讀教材及相關圖片,瞭解絲綢之路的基本情況,體驗古絲綢之路的艱辛,培養閲讀、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同時感受到新課程中歷史與地理知識的滲透。)

3、循序漸進、突出重點:

(1)活動:如果你是當時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

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選擇好你的貨物。(3)準備和對方商人交換什麼貨物?

(2)提問:絲綢之路的開闢在古代有什麼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並找出史實來印證這句話。

(設計意圖:在熟悉路線的基礎上讓同學通過表演感受絲綢之路當時的'盛況,再步步突出重點:當時交流的物品及絲綢之路的橋樑作用。這樣不僅讓學生有親臨其境之感,而且得出的結論也是水到渠成。)

第三步:古今對比、感悟新知

多媒體展示《古絲綢之路線圖》與現代《亞歐大陸橋圖》,比較:兩者有什麼異同?為什麼這條鐵路稱為大陸橋呢?

(設計意圖:瞭解古絲綢之路與亞歐大陸橋的異同,使學生感受到,亞歐大陸橋雖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橋,但卻是起着橋樑溝通作用,並領會歷史與現實的融合,同時鍛鍊了學生分析對比能力。)

第四步:類比學習、知識建構

自主學習:有關大運河的基本知識(三點四段五大水系、開通的意義,今天的大運河等)

(設計意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的《絲綢之路》的部分,學生知道該掌握哪些知識,此時,將《大運河》部分交由學生學習,有利於激發其自身潛能,並鍛鍊其學習的能力,有利於知識的建構。

第五步:合作學習、突破難點:

展示皮日休詩《汴梁懷古》,討論分析:對隋朝大運河如何看待?並尋找相應論據。

(設計意圖:在小組合作中,分析開通大運河的利與弊,有利於培養小組合作探究精神,質疑精神,並從而培養學生辯證、客觀地看待歷史現象的能力,突破難點)

第六步:整合知識,延伸拓展

1、學生小結學習所得

2、課後蒐集有關資料,任選一題,小組合作,試試,能不能完成?

1、歷史小論文“絲綢之路經商記”或“古今絲綢之路”

2、歷史小論文“古今大運河”

3、介紹世界上的著名運河,列表比較京杭大運河與世界上的著名運河

(設計意圖:學習、討論、發言之後,由學生對知識進行整理,其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知識建構的過程。)

五、板書設計:

絲綢之路與大運河

一、絲綢之路——————東西方貿易之路——————————中國與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的橋樑

(敦煌)

亞歐大陸橋———————新絲綢之路

二、大運河—————促進中國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今天的大運河——————水路運輸

六、教學反思

本課中,我認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尤為凸顯,但多媒體似乎束縛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如用多媒體展現絲綢之路的路線,不如讓學生用筆畫,更有深刻印象,再配以多媒體的圖片,使學生動手、動腦,效果可能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ygqe7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