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坐井觀天教案

坐井觀天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坐井觀天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坐井觀天教案

坐井觀天教案1

【複習】

1、讀題。

2、複習第一節。

【新授】

一、正確、流利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2~7節,要求正確、流利。

2、個別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點評

二、再讀課文,質疑

1、再一次自己讀課文,想想有什麼問題要問。

2、把你的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估計:

⑴ 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麼?

⑵ 無邊無際什麼意思?

⑶ 大話什麼意思?青蛙為什麼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⑷ 青蛙為什麼覺得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⑸ 青蛙和小鳥誰説得對?

⑹ 青蛙和小鳥為什麼都笑了?

⑺ 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

3、及時解答一些疑問。

三、精讀課文,解疑

1、同桌學着青蛙和小鳥的樣子爭論,思考沒有解答的疑問。

2、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⑴ 無邊無際什麼意思?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小鳥飛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問。

練習説話:是無邊無際的。

⑵ 比較句子:

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⑶ 指導朗讀小鳥的話。

⑷ 大話什麼意思?青蛙為什麼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問。(用練習本做實驗)

⑸ 比較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⑹ 指導朗讀青蛙的話。

⑺ 分角色朗讀2~5節,思考:青蛙和小鳥誰説得對,為什麼?

解答疑問。(多媒體)

(板書:飛得遠,見識廣。)

⑻ 小小組讀6、7節,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什麼都笑了?

交流討論

⑼ 指導朗讀6、7節。

四、讀後感悟

1、讀全文。

2、討論:聽了小鳥的話,青蛙會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嗎?為什麼?

(多媒體)

師小結:青蛙將永遠成為一隻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

3、現在你知道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了嗎?

(板書:坐井觀天,見識短)

【讀前質疑,讀中解疑,讀後感悟】

以讀為主,從粗讀到細讀,通過不同層次地讀,層層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先在讀中找出質難點,然後在讀中解疑,並通過反覆朗讀解決課文重點、難點,最後分角色朗讀課文,悟出寓意,並展開爭論,發揮想象,更深刻地體會寓意,以達到語文課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自我求和的目標。

坐井觀天教案2

教材分析:

《坐井觀天》這則寓言,通過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這一寓意,對於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為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

學生分析: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他們經常把部分當整體,“管中窺豹”“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看問題的方法是錯誤的,但他們在生活中卻常常犯這樣的錯誤。比如學藝,常會有這樣的感覺,剛接觸時,自我感覺特別好,以為自己會了,待到用時,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學無止境。這異於“坐井觀天”啊。因此,進行本課的教學是非常必要的。

設計理念:

成語故事《坐井觀天》,讓學生懂得目光短淺,眼界狹小,見識就會有限的道理。我認為可針對學生喜愛故事的特點,利用插圖,激發他們主動讀故事,引導他們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從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還可以啟發學生大膽想象,續編故事。要讓學生把故事中的道理與自己和周圍世界聯繫起來,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讀、質疑、討論、評價、想象是比較好的學習方式。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3.發揮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4.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

重點難點:

懂得“坐井觀天”寓意,明白本詞含有貶義。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小青蛙、小鳥的頭飾。

教學流程及意圖: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教師給大家帶來了兩隻可愛的小動物——小青蛙和小鳥,它們想和大家做朋友,同學們説好嗎?

在黑板上貼青蛙與鳥的圖片。

(以畫導課,激發學生興趣,有利於引導學生進入課堂學習。)

小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事爭吵起來,誰也不讓誰,咱們來看看是為了什麼事,請同學們幫着解決一下好嗎?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同桌或老師;

2.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麼地方——(井裏)

(老師簡筆畫井,把黑板上貼的青蛙移置到井裏)

2.那麼,小鳥從哪兒來的呢——天上飛來,落在井沿上。

師將小鳥圖片放在井沿,看圖理解井沿就是井邊。

(通過圖直接觀察理解“井沿”,形象又直觀。)

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了,這隻小青蛙的家住在井裏,小鳥呢?從天上飛來,飛累了,落在井沿上,那麼它們為什麼事爭吵起來了呢?

(教師範讀,生傾聽)

3.青蛙的觀點是什麼?它眼中的天是什麼樣?它為什麼説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呢?

4.小鳥的觀點是什麼?它眼中的天是什麼樣?“無邊無際”是什麼意思?

(步步設疑,培養學生思考能力。)

5.你認為青蛙和小鳥誰説得對?小組討論一下,並彙報。

(擺清青蛙和小鳥的觀點,讓學生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善於分析、善於思考的能力。)

小結:大家孝認為青蛙錯了,那你知道青蛙為什麼錯了嗎?它眼中的天為什麼只有井口那麼大呢?請同學做個實驗,把你的書卷起來,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以實驗為突破口,瞭解青蛙錯誤的原因,培養學生動手尋找問題根源的能力。)

6.這隻小青蛙一直生活在井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會看到什麼?説些什麼呢?

(擴展思維,培養學生想像能力。)

7.下面,我們看本文題目

“坐井觀天”,現在你明白“觀”是什麼意思嗎?是誰坐在井裏看天呢?同學們可千萬不要學井裏的小青蛙呀,老師希望你們看更多的書,瞭解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要當“井底之蛙”呀!

(最後解題,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加深對成語的印像。)

四.指導朗讀

課文中青蛙與小鳥有幾次對話?

教師指導。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六.帶頭飾表演。

板書設計:

13

坐井觀天

青蛙: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小鳥:天無邊無際大得很

坐井觀天教案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內容。

3、學習全面看問題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

難點:弄懂為什麼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幻燈或多媒體、小黑板

2、青蛙與小鳥的頭飾若干。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朗讀、理解課文

一、學生瞬息萬變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課文大意

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

師: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都知道了這個故事,誰能説説坐井觀天的觀是什麼意思。誰坐井觀天。

2、再讀讀這個故事,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是否正確。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1)從學生中選出一個小老師,負責正音。

(2)開火車讀生字卡,誰的讀音不準,由小老師糾正。(注意弄的聲母是n,錯的聲母是平舌音)學生沒準的字音教師指導。

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

1、自己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鳥説天很大,青蛙説天很小。

2、和同桌討論一下,把小鳥説天很大,青蛙説天很小的那兩個詞語(無邊無際、井口那麼大)找出來作上記號,再讀一讀。

3、教師在黑板上簡筆畫小鳥和青蛙。

4、請同學把課文中小鳥説天很大,青蛙説天很小的詞語告訴大家。

5、教師板書。

6、教師指黑板引讀。

(1)小鳥説:天無邊無際。

(2)青蛙説:天不過井口那麼大。

三、再讀課文,理解小鳥和青蛙為什麼對天有不同的看法

1、提問:小鳥怎麼知道天無邊無際,青蛙為什麼説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讀課文,找出答案。

2、誰願意告訴大家,小鳥和青蛙為什麼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鳥在天上飛,青蛙坐在井裏)

3、教師板書:天上、井裏

4、指板書小結:小鳥説天無邊無際是因為它在天上飛,青蛙只有井那麼大是因為它坐在井底。

5、同學們討論一下,能不能給這隻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個名字?(井底之蛙)

四、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

1、放幻燈及教學錄音。(有條件可用多媒體)

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在讀小鳥和青蛙的對話時要讀出不同的語氣。

3、你最喜歡讀哪幾段,讀給大家聽聽。(抽生自由選讀,教師以參與的身份進行朗讀指導)

4、同桌分角色讀、交換角色讀,互相評議。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做練習、學習生字

一、齊讀課文

二、表演坐井觀天,進一步體會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後,你會看見些什麼,你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自己練一練)

2、帶上頭飾即興表演,大家評議。

3、假如青蛙上天,小鳥下井,那麼它們又會説些什麼?(同桌互相指導表演,然後上台帶頭飾表演)

4、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學生自由談)

5、小結:小鳥和青蛙都是説的實話,可是由於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坐井觀天是一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三、做課後練習題

1、讀課後第4題的兩個句子,讓學生體會到句子中兩個動作連得很緊。

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來仿説句子。

3、指名按這樣的句式説話。

四、識記生字,練習寫生字

1、齊讀生字卡片。

2、提問:

(1)你在學習這課生字時有什麼發現沒有?誰能告訴大家?(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學這兩個字的小竅門是什麼?你是怎麼記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認為寫沿字時,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麼?(左窄右寬,第五筆是橫折彎)

(4)寫答字時,注意上邊的竹字頭約佔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沿、答、弄、錯等字。

4、學生在書上田字格中練寫生字。

五、比較形近字,用形近字組詞

(1)教師出示小黑板,比較課後第3題的3組形近字。

(2)學生自己組詞,同桌互相批改糾錯。

坐井觀天教案4

課題:13、坐井觀天

本學期總第 40-41課時 本單元第 3-4課時課型:新授主備人:閆雨若 授課日期:10、25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本課九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學會本課生字,讀準“沿”字的音,掌握“觀、際、答、弄”四個字的字形。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反思

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同桌互檢生字讀音,再到小組的學習,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閲讀的障礙的。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着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並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於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進行角色朗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環節:“同學們,青蛙説天只有井口大,小鳥説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它們爭論的很激烈吧?我們怎樣才能讀好?請三人為一組,分角色朗讀,想想怎樣讀才讀得好?”孩子們紛紛三人為一組進行朗讀練習,態度積極認真,有的為了讀好角色,練讀了好幾次。孩子們練讀後進行彙報,聽讀的同學要認真聽,然後説説哪兒讀得好,具體説説哪個詞語讀得好,進行生生之間的賞析性評價。 不足:能夠自學或合作學習的學生只有一大部分,還不能讓全體學生都能參與的很好。我在教學中沒有照顧到這部分學生,今後注意這些學生。

坐井觀天教案5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1、課件出示謎語:大眼睛,寬嘴巴,説起話來呱呱呱,會捉害蟲人人誇。

2、質疑課題。(誰坐在井裏看天呢?在井裏看到的天是什麼樣子呢?)

3、解釋課題:坐井觀天,就是坐在井裏看天。

二、整體感知,多樣識字。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

小朋友們,下面大家就自己讀讀這個小故事。(鼓勵學生自己試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可以拼讀拼音、查字典、問老師、問小朋友……)

(在剛剛打開課本的時候,我鼓勵學生自己嘗試着讀課文,爭取讀正確。具體要求是不認識的字可以讀拼音,可以問前後桌的同學,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讀幾遍。)

2、同桌讀。

同桌兩個互相讀課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識字方法,再多讀幾遍。

3、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隨機評價。

小朋友們剛才讀得非常專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聽?

(二)多樣識字。

1、帶拼音讀生字。

通過剛才的朗讀,大家現在一定能準確叫出生字寶寶的名字了吧!瞧,他們正向我們招手呢!誰先來?(點擊課件:帶拼音讀生字)如果小朋友讀對了,我們就跟着讀一遍。

2、去掉拼音,自讀生字。

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點擊課件:去掉拼音讀生字)自己讀讀看。誰會讀?

3、交流識字方法。

大家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寶寶的?(生交流:通過觀察插圖,瞭解‘井沿’指的是什麼地方,認識‘沿’;用熟字加偏旁認識了‘際、觀’;際和觀字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憶……)看來大家掌握的識記生字的方法還真不少,真是些細心的好孩子!

4、魔方遊戲鞏固詞語。

老師快速旋轉魔方,學生搶讀魔方上的詞語,看看誰讀得又對多快。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容。

1、認識了生字,我們再來讀課文一定會有新的收穫。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老師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交流。

A、學生交流:課文寫了小鳥和青蛙爭論天的大小的事。(引導學生明確小鳥與青蛙所處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簡筆畫表示出來。)

B、青蛙坐在井裏,小鳥落在井沿上。(板畫:一口井,引導學生明白青蛙與小鳥的的位置。直觀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麼地方。這樣學生既鞏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義。)

C、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共進行了幾次談話?(三次)

第一次對話:(課件出示)

小朋友們請看插圖,讀讀青蛙與小鳥的對話。(師適時點評:青蛙應讀出問的語氣,小鳥應該讀出又累又渴的感覺)

過渡:青蛙對小鳥的回答贊同嗎?來,我們一起讀讀他們的第二次對話。

第二次對話:(課件出示)

1、小朋友們,從他們的第二次對話中,你讀懂了什麼?

相機知道理解“大話、無邊無際”。——大話是什麼話?還有什麼是無邊無際?

2、指導朗讀第二次對話。

第三次對話:(課件出示)

1、請小朋友們讀讀青蛙與小鳥的第三次對話,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穫。

2、哪位小朋友來讀讀青蛙的話?

交流:“天天”是什麼意思?(每天)

3、青蛙和小鳥對話時,他為什麼笑呢?(青蛙堅信天不過井口那麼大)所以我們在讀的時候要讀出青蛙的自信,誰願意試試?展示朗讀。

4、我們再來聽聽小鳥的回答。最後小鳥是怎麼做的?讀讀小鳥的話,要讀出耐心而誠懇的語氣。

過渡:剛才,我們讀了青蛙與小鳥的三次對話,瞭解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誰來評價一下故事中的青蛙與小鳥?(生交流,通過交流理解故事中藴涵的道理:我們要向小鳥學習,看問題、認識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更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四、寫字教學。

1、出示要寫的生字,讀一讀,説説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2、“信、抬、蛙”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答”上下結構 。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寫,注意書寫姿勢。

五、拓展。

想想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

坐井觀天教案6

科目:語文

年級:二年級

教學時間:一課時

學習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只能讀到表面內容。要引導他們理解此則寓言的寓意。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青蛙整天坐在井裏,只能看到眼前。

2、發揮想象,認識到青蛙的錯誤。

二、過程與方法

1、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 精讀課文,引導釋疑。

三、知識與技能

1、 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

2、 帶問題讀,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難點

1、 讀懂課文,理解內容。

2、 理解寓意。

教學資源

教學軟件、頭飾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讀讀課文,質疑問難

自讀課文,勾畫出不懂的問題和弄不明白的詞語,提出解決。

教學活動2

精讀課文,引導釋疑

1、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

2、聯繫句子和上下文、放課件理解“無邊無際”。

3、用“無邊無際”練習説話。

4、指名讀第三次對話,理解青蛙和小鳥的笑有什麼不同。

5、比較句子。

教學活動3

帶問題讀,理解寓意

1、它倆誰説得對?替它倆找找原因,引出寓意。

2、結合自身談想法,進一步受到教育。

教學活動4

品讀課文,角色體驗

1、同桌分角色朗讀,爭論天有多大。

2、指名錶演。

教學活動5

展開想象,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

把你想到的説出來或畫出來。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還體會到要有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我組織孩子們分組進行練習,但我發現孩子們練習時,往往就練習喜歡的角色,所接受的訓練是單一的;還有的孩子,因為怕讀不好角色,就單挑旁白來讀。積極的孩子,朗讀水平較好的孩子就“走進”角色,朗讀水平較弱的就“永遠”旁白,這樣會造成惡性循環,不利於孩子的發展。我就創設情景,讓孩子有平等的訓練機會。要求孩子再研究時進行多次的練習,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複,要輪換角色。這樣利於孩子們整體綜合發展。

寓言故事的教學,到最後引導學生通過認識和感受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成語的意思。我在教學寓意這一部分時,是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切合學生生活實際來引入的,而不是純粹的説教。“如果有人説你是坐井觀天,你明白他在説你什麼嗎?你想對坐井觀天的人説些什麼?”或者讓學生出點子幫助小青蛙:“你們願意像小青蛙一樣什麼都不知道嗎?你們能出出點子讓小青蛙也能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嗎?”這樣就更能從學生的角度悟出寓言中的道理了,並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在學習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與方法的訓練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坐井觀天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4—7段,學生懂得學習、做事要開闊眼界,不能自以為是。

2、能分角色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猜字謎:

(1)水邊幾張口……(沿)

(2)二隻小耳朵……(際)

2、貼一貼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我們知道了青蛙、小鳥分別在什麼地方?學生回答,請學生上去板貼。

3、青蛙坐在井裏,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它們爭論不休。它們在爭論些什麼呢?請小朋友仔細聽。

(二)聽錄音,瞭解大意,啟發讀課文。

1、學生看動畫。

2、指名回答:它們在爭論什麼?(對天有多大這個問題爭論不休。)

3、理清兩者觀點:從它們的爭論中,你聽懂了什麼?

(1)指名回答並投影。

(2)初讀兩個觀點。聽了它們的對話,我們知道了青蛙認為——小鳥認為—

(3)請小朋友們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找一找課文中,你從哪兒知道了青蛙和小鳥各自的看法,用筆劃一劃。

(三)彙報成果並講解。

1、找到與兩者觀點相關的句子。

指名回答並投影第四段:(青蛙)“朋友,別説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1)你從哪句話中可以看出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2)請小朋友們讀一讀這句話,想一想,你讀懂了什麼?

①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②青蛙認為小鳥在説大話。

(3)理解“大話”。

①“説大話”是什麼意思?(吹牛)

②青蛙認為小鳥的哪句話是大話?(“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裏,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③指名回答後齊讀小鳥的話。

④它為什麼認為小鳥在説大話?(它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⑤對呀,青蛙想: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⑥你能把這個問句換一種説法嗎?(天只有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4)理解“那麼遠”。

①“那麼遠”是多遠啊?(一百多裏)

②理解“一百多裏”:“一百多裏”是多遠啊?(很遠很遠。)

③是啊,從我們學校到火車東站只有半里路,“一百多裏”有兩百個這麼遠呢!

(5)井口有多大?

學生用手比一比,學生感受“井口”與“一百多裏”的差距,體會青蛙不相信小鳥的感情。)

(6)你能讀出青蛙不相信小鳥的語氣嗎?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7)投影:(小鳥)“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①你是從哪裏知道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的?

②請你讀一讀小鳥的這句話,你讀懂了什麼?

③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

a、“無邊無際”有多大?(大得沒有邊。)

b、什麼也可以説是“無邊無際”的?

c、小鳥為什麼會這麼説呢?請我們大家一起來做做小鳥,你看到了什麼?(播放各種畫面:小鳥漫遊過高山、大海……)

d、説話訓練:小鳥飛過哪些地方?看到了什麼?

e、指導朗讀:小鳥飛了那麼多地方都沒有飛到天的——邊,天可真大啊!你能把天的大讀出來嗎?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f、你覺得小鳥怎樣:小鳥見多識廣。

在板貼上板書:見多識廣。

2、引讀第三次對話,抓住兩個“笑”

(1)學習第六段:青蛙笑了,説:“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①聽了小鳥的話,你們有什麼話想對小鳥説嗎?

②可是青蛙卻笑了。青蛙笑笑小鳥什麼?

因為它認為自己——不會弄錯的。

(2)投影:我不會弄錯的。

①小黑板:我( )不會弄錯的。( )裏能填什麼詞?

②你覺得青蛙怎麼樣?(肯定自己是對的。)把自以為是的語氣讀出來。

③朗讀“我不會弄錯的。”

(3)它為什麼這麼肯定自己不會弄錯的?

①指名答,再投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看見天。”

②青蛙有沒有説錯?我們來做個實驗。

a、請學生用圓紙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麼?

c、青蛙坐在井裏,它會看到什麼?

d、青蛙跟你們一樣,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見了井口對上去的這塊天,其餘廣闊的天空都沒看到,所以它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這就是——坐井觀天。

③它從來都沒有看到過井口以外的天,所以,它肯定自己是——不會弄錯的。

(4)朗讀青蛙的話,讀出自以為是的語氣。

①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②投影小鳥的話:小鳥也笑了,説:“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

a、青蛙笑了,我們發現小鳥也——笑了。它笑什麼?

b、所以小鳥説——你是弄錯了。(在“你是弄錯了”下劃線。)

③這是小鳥第幾次説青蛙弄錯了?

弟比較兩個“弄錯”有什麼不同?(第二個“弄錯”多了一個“是”。)

⑤小黑板出示:你( )是弄錯了。( )裏可以填什麼詞?

⑥請你讀一讀兩句“弄錯”,比較一下,這兩句話在情感上有什麼不一樣?你能讀出不同的語氣嗎?指名讀——齊讀

(5)這時,小鳥的心情怎樣啊?(着急)為什麼着急?你能讀出小鳥的心情嗎?

指名讀——齊讀。

3、分角色朗讀課文。

指名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願意扮演小鳥的學生起立讀,其餘學生坐着讀青蛙的話;請一學生上台表演,其餘學生當小鳥,分角色朗讀。

(四)請你勸勸青蛙,學生表演。

1、青蛙坐在井裏,看到的天是井口那麼大,問題出在哪?你能勸勸它嗎?

2、座位上的“小鳥”勸剛才上台表演青蛙的學生跳出井口,青蛙和小鳥進行對話,續演《坐井觀天》的下篇。

(五)青蛙聽了你們的話,終於忍不住跳了出來。

1、上台表演青蛙的學生從井裏跳出來。

2、你想它會説些什麼?想些什麼?先請在坐的小鳥猜一猜,再請上台的青蛙説一説。

3、請你寫下來。寫完後,指名讀。

(六)聽音樂下課。

另外,還有一隻井底的小青蛙,它説啊它的家比天還大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它怎麼説的吧。(播放歌曲。)

坐井觀天教案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分角色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瞭解故事內容並從中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教學難點】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寓言的寓意。

2、瞭解課文內容,以問題為線索,理解為什麼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體會文章在對比中藴含的道理。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兒歌,師生共同拍手朗誦:小青蛙,呱呱呱,稻田裏把害蟲抓,保護莊稼頂呱呱。小朋友,請記好,保護青蛙很重要。

朗誦完畢,師問:孩子們,喜歡青蛙嗎?今天我們一起學一則關於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觀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讓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生動的情境畫面加之規範的課文朗讀,為下面課文的進一步講讀做了很好的鋪墊。教師可以結合PPT資源,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進行初步感知與思考。

2、聽完範讀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以他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引導學生在閲讀中識字。

三、學習生字,瞭解詞語

1、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呈現本課要求會讀會寫的字、詞:

2、學生自學:

⑴ 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自學。放聲朗讀,要求想辦法把音讀準。

⑵ 自學檢查。

⑶ 糾音後再次朗讀,教師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所學。

⑷ 教師結合課件和學生一起進行生字學習,進行有重點的指導。“沿”第五畫是橫折彎,不是橫折彎鈎。“答”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是竹字頭,下面是“合”。“蛙”右邊是兩個土,並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認準字形,會組詞。

⑸ 師:相信小朋友都認識了這些生字朋友,那麼你能從課文中找到它們,並呼喚它們的名字和它們打招呼問好嗎?教師請學生自由朗讀。

四、課後思考

師:小朋友,你認為天大嗎?説説有多大?那麼小鳥和青蛙眼裏的天有多大呢?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

1、教師給學生出示本課的生字、詞,請學生認一認。

2、自由讀生字、詞,記憶詞語。

二、朗讀感悟,細讀課文

師:小朋友,上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認識了課文的主角小鳥和小青蛙,現在,大家再來朗讀一遍課文,找出小鳥和小青蛙的三次對話,想想它們為什麼對天的看法不一樣?

教師播放課件,給學生圖文並茂地呈現課文內容,讓學生更易更直觀地熟知課文。

課文呈現完之後,教師先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然後和學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對話。

1、第一次對話:

⑴ 指名讀第一次對話。

⑵ 交流讀懂了什麼。

⑶ 指導孩子讀出小鳥又渴又累的語氣。並且加上適當的動作。

(淺顯易懂的內容讓孩子們充分地讀,以讀代講,並在讀中感知。)

2、第二次對話:

⑴ 自讀第二次對話,畫出青蛙小鳥各自的觀點。

⑵ 理解“大話”,聯繫實際談談自己或身邊的人説過大話嗎?説大話對嗎?

(讓孩子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點。)

⑶ 實驗:用紙裹成呈圓柱形朝上看,發現了什麼?

(用形象直觀的摸擬觀察代替煩瑣的講解,讓孩子們輕而易舉的理解了看似很難的問題。)

⑷ 讀青蛙的話,可以適當加上動作和語言。

⑸ 小鳥認為天有多大?理解“無邊無際”,用“無邊無際”説話。

⑹ 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邊讀邊評價指導。

(課堂應是學生的,本環節注重孩子主體作用的發揮和聽、説、讀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孩子通過聲情並茂地讀,根據自己的獨特體驗,創造性的再現了課文。)

3、第三次對話:

⑴ 分角色讀第三次對話。

⑵ 用“一……就……”説話。

⑶ 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第三次對話。

4、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的意思。

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頭飾,進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後孩子評議。

2、召開新聞發佈會,小記者採訪跳出井的青蛙,讓青蛙談自己的所見所感。同時採訪結束時小記者把自己想説的話對青蛙和孩子們説説。

(採用兒童喜歡的角色表演和採訪的形式,給孩子提供一次語言發展、創造的機會。讓孩子改變角色,走進教材,充當其中的主人公,設身處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知識,讓認知價值和趣味價值成為“黃金搭檔”。)

四、教師小結

師:從同學們説的這些,我們知道了青蛙為什麼錯了,就因為它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別人,自以為是,連天大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了。青蛙將永遠成為一隻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學幫老師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生:……

師:老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啊!

五、拓展學習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能説説“坐井觀天”的含義嗎?從中你學到了什麼?

2、你覺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嗎?想一想。

3、小組合作,續編第四次對話: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會看到什麼,會説些什麼?

4、查查資料或者向些人請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陽誰最大。

坐井觀天教案9

一、複習舊知

1、引讀第一段

學生貼圖:青蛙坐在—— 小鳥落在——

2用詞語練習説話:青蛙 小鳥

二、整體感知

1.練習讀第2節到第7節,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

3.從第2節到第7節中挑選自己喜愛的一節讀給同桌聽,同桌點評。

4.學生質疑。

5.小結過渡。

三、學習第2節到第5節

1.青蛙認為天多大?小鳥認為天多大?

輕聲讀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語句。

比賽朗讀這兩句

小鳥: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要飛那麼遠嗎?

2.出示:

青蛙圖 井口那麼大 天有多大

小鳥圖 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3、小鳥話,進行語言訓練。

(1)出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啊!”

(2)複習“無邊無際”的意思,從哪裏可以看出天大的很

“一百多裏”

(3)指導朗讀,讚歎

3.討論青蛙説的話,進行語言訓練。

(1理解“説大話”的意思。

①過渡:小鳥説自己飛了一百多裏,青蛙卻認為它在説大話。

②出示:“朋友,別説大話了!”

(2)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麼遠”是指多遠呢?

出示:“一百多裏”和小鳥飛過村莊、河流和高山的畫面。

②選擇正確的意思:

出示: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要飛那麼遠。

③指導讀出語氣。

5.練習有感情地讀第2節到第5節。

比賽朗讀這兩句

小鳥: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要飛那麼遠嗎?

四、學習第6節、第7節

1.過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鳥的看法完全不一樣,它們又爭了起來。

2.指導讀出爭論的語氣。

3.討論:天究竟有多誰説得對?

小鳥飛過的地方:…… 因為……所以……

4.討論:青蛙為什麼會出錯?

①學生使用學具,

因為……所以……

②練習有感情地讀。

四、啟發想象,深化認識

1、青蛙 跳出井口,他看見——,心想——,於是他對小鳥説——

2、有一天,這隻青蛙碰到了另外一隻也坐在井底的青蛙,它們會怎麼説呢?

五、朗讀全文,拓展延伸

1.配樂分角色讀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信息世界

井 井蓋 井口 井沿 井碧 井底

通過“井”這個窗口,出示“井口”等詞語。學生讀讀記記。

坐井觀天教案10

【複習】

1、讀題。

2、複習第一節。

【新授】

一、正確、流利讀課文

1、自己讀課文2~7節,要求正確、流利。

2、個別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點評

二、再讀課文,質疑

1、再一次自己讀課文,想想有什麼問題要問。

2、把你的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解決估計:

⑴ 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麼?

⑵ “無邊無際”什麼意思?

⑶ “大話”什麼意思?青蛙為什麼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⑷ 青蛙為什麼覺得天只有井口那麼大?

⑸ 青蛙和小鳥誰説得對?

⑹ 青蛙和小鳥為什麼都笑了?

⑺ “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

......

3、及時解答一些疑問。

三、精讀課文,解疑

1、同桌學着青蛙和小鳥的樣子爭論,思考沒有解答的疑問。

2、交流:你讀懂了什麼?

⑴ “無邊無際”什麼意思?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小鳥飛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問。

練習説話:是無邊無際的。

⑵ 比較句子:

天無邊無際,很大很大。

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⑶ 指導朗讀小鳥的話。

⑷ “大話”什麼意思?青蛙為什麼覺得小鳥的話是大話?

找到句子讀一讀。

(多媒體)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問。(用練習本做實驗)

⑸ 比較句子:

天不過井口那麼大,不用飛那麼遠。

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⑹ 指導朗讀青蛙的話。

⑺ 分角色朗讀2~5節,思考:青蛙和小鳥誰説得對,為什麼?

解答疑問。(多媒體)

(板書:飛得遠,見識廣。)

⑻ 小小組讀6、7節,討論青蛙和小鳥為什麼都笑了?

交流討論

⑼ 指導朗讀6、7節。

四、讀後感悟

1、讀全文。

2、討論:聽了小鳥的話,青蛙會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嗎?為什麼?

(多媒體)

師小結:青蛙將永遠成為一隻見識短淺的井底之蛙。

3、現在你知道“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了嗎?

(板書:坐井觀天,見識短)

【讀前質疑,讀中解疑,讀後感悟】

以讀為主,從“粗讀”到“細讀”,通過不同層次地讀,層層深入,理解課文,體會祖國的語言文字。先在讀中找出質難點,然後在讀中解疑,並通過反覆朗讀解決課文重點、難點,最後分角色朗讀課文,悟出寓意,並展開爭論,發揮想象,更深刻地體會寓意,以達到語文課教學中學生主體參與,自我求和的目標。

坐井觀天教案1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坐井觀天”的比喻義,使學生懂得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理解內容。難點:理解寓意。

教學用具:

教學軟件、頭飾。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自學生字,檢查指導。

三、教給方法,學習1—3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

上節課教給學生讀—畫—議的學習方法,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學習4—7自然段,也就是小鳥和青蛙的第二和第三次對話。

二、讀讀課文,質疑問難。

自讀課文,勾畫出不懂的問題和弄不明白的詞語,提出解決。

三、精讀課文,引導釋疑。

1、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大話”。

2、聯繫句子和上下文、放課件理解“無邊無際”。

3、用“無邊無際”練習説話。

4、指名讀第三次對話,理解青蛙和小鳥的笑有什麼不同。

5、比較句子。

四、帶問題讀,理解寓意。

1、它倆誰説得對?替它倆找找原因,引出寓意。

2、結合自身談想法,進一步受到教育。

五、品讀課文,角色體驗。

1、同桌分角色朗讀,爭論天有多大。

2、指名錶演。

六、展開想象,青蛙跳出井口會看到什麼?

把你想到的説出來或畫出來。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 無邊無際

天有多大?

青蛙 像井口大

坐井觀天教案12

【教學目標】

1、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所見有限。

2、學會本課兩個生字,理解“坐井觀天、井沿、説大話、井口、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在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人要開闊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淺。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剪貼畫(青蛙、小鳥)、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請一起讀課題──《坐井觀天》。

2、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個故事,好嗎?

請小朋友看一段錄像。

二、看錄像,瞭解故事內容

1、看錄像前,老師有個要求,邊看邊考慮:故事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它們在幹什麼?

2、播放錄像。

3、反饋:

生答考慮題,師板書,結合課件演示:

青蛙圖 天 小鳥圖

不過井口那麼大 多 無邊無際

小朋友真聰明,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要靠小朋友自身來讀懂。請大家把書翻開,自身找個朋友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等會我們競賽,誰讀得最好。開始讀書吧!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找朋友讀課文。

2、指名接讀課文。

3、同學評議。

四、第一次爭論

1、課文中的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那到底誰對誰錯呢?

指名講。

2、贊成小鳥的請舉手,贊成青蛙的請舉手。

3、既然小朋友意見不一致,那我們就來開展一次小小爭辯賽,同意嗎?贊成青蛙的我們稱為青蛙方,請坐到左面,贊成小鳥的我們稱為小鳥方,請坐到右面。

同學交換位置。

五、再讀課文,找出有力的證據

為了證明自身方是正確的,對方是錯誤的,我們必需有充分的理由,對嗎?請你們再讀課文,找找書上哪一段、哪一句、甚至哪個詞可以作為你的證據,同時也拿出你從課外蒐集的資料。

開始你們組去研究討論吧!

六、第二次爭論

兩組爭論:

師説:“現在請小鳥方發言。”同學發言。

師説:“現在請青蛙方發言。”同學發言。

師和時指點。

七、朗讀課文,體會寓意

1、剛才小朋友爭論得相當精彩,看來準備都很充沛,現在我們進行讀課文競賽。青蛙方讀青蛙的話,小鳥方讀小鳥的話,直接對話,行嗎?要讀出認為自身的看法是正確的,很肯定的語氣。

自由練習──指兩名對話──集體對話。

2、讀到這裏,哪個小朋友給我們解答一下,坐井觀天是什麼意思?除了這個內容以外,還要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是批評有什麼錯誤的人呢?

指名答。

3、看來“坐井觀天”這個詞是不好的,貶義的,古代這個故事中的青蛙因為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少,見識就少,又不相信他人,自以為是,連天大得很這樣的簡單問題都弄錯。而今天我們這些小青蛙真勇敢,敢於站出來為青蛙説話,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知識,我真佩服你們。

八、角色換位

1、有一天,有人來井裏打水,水桶盛滿水往上提時,不小心把青蛙帶了上來,而那隻小鳥又下來喝水,因翅膀受傷無力再飛出去,這樣變成小鳥(在井裏),青蛙(在外面),現在青蛙、小鳥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又想説些什麼?

2、現在請你們組裏討論,等會派代表來説,看哪邊説得更精彩。請小朋友好好動動腦筋。

3、兩邊派代表發言。

九、總結全文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2、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看一看,並且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

坐井觀天教案13

教材簡説:

《坐井觀天》是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通過青蛙與小鳥之間生動有趣的對話,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過青蛙和小鳥對天的大小的爭論,闡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問題,認識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2、學生能發揮想象,續寫青蛙跳出井口之後與小鳥的第四次對話。

3、理解“井沿、無邊無際、一百多裏、大話”等詞語,學生能從中體會青蛙和小鳥的爭論,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井沿、無邊無際、一百多裏、大話”等詞語,學生能從中體會青蛙和小鳥的爭論,初步理解寓意。

2、學生能發揮想象,續寫青蛙跳出井口之後與小鳥的第四次對話。

教學準備:

課件、青蛙和小鳥的圖片和頭飾。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圖片)青蛙從生下來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井底。(畫井)在井裏抓蟲,在井裏玩耍,從來沒有見到過外面的世界。另一位朋友是(出示小鳥圖片)小鳥生活在廣闊的天空,他每天在天上飛來飛去,見到了很多東西。今天,這兩位新朋友要帶大家去學習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打開課文60頁,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再讀課文:課文的哪些詞語你弄不明白的把它畫出來。

3、全班交流:無邊無際 井沿 一百多裏 大話

過渡:同學們通過讀書提出了這麼多詞語,老師相信你們通過讀書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三、結合重點詞語理解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指導

1、“井沿”

誰能告訴老師“井沿”這個詞語出現在哪一個自然段?誰來讀一讀?

井沿在哪裏?到底哪裏是井沿?誰來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邊上)

井的邊上叫井沿,桌子的邊上叫什麼?河的邊上叫什麼?牀的邊上叫什麼?

誰能讓小鳥飛落在井沿上?

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了,這隻小青蛙的家住在井裏,小鳥呢?從天上飛來,飛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這樣開始了,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事爭吵起來了,誰也不讓誰,究竟是什麼事呢?請快速地瀏覽一遍課文,找出答案。

2、無邊無際

小鳥的觀點是什麼??它眼中的天是什麼樣?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誰能告訴老師,無邊無際是説天怎麼樣?

請你試着把天很大的樣子讀出來,先自己讀一讀。

指名讀。

讀出來沒有?誰能讀的比他讀得更好?

天是無邊無際的,我們還可以説什麼是無邊無際的?

我們還可以從小鳥的那句話中看出天是無邊無際的呢?自己找一找。

指名讀。

你從這一自然段中哪個詞語可以看出天無邊無際?

3、“一百多裏”

一百多裏有多遠啊?

試着把一百多裏的感覺讀出來。(指名讀,評價)

飛了一百多裏,小鳥可能看見了什麼呢?

小鳥看見了這麼多東西,飛了這麼遠的路,還是沒有看到天的盡頭,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樣子讀出來。

4、大話

小鳥認為天是無邊無際的,青蛙卻認為小鳥在説“大話”。

什麼樣的話是大話呢?(吹牛、誇張、不切實際)(撒謊的話是謊話。)青蛙的觀點是什麼?它眼中的天是什麼樣?它為什麼説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呢?(坐在井裏,沒有出去)

試着把青蛙的話讀一讀。(男生讀)

5、青蛙和小鳥都認為自己説的對,那麼你認為誰説得對?小組先討論。

小結:我們來玩個小遊戲好不好?請同學把書卷成圓筒狀,告訴老師你都看到了什麼?(強調“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會看到什麼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擋住了青蛙的視線,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認為天只有井口那麼大,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狹窄、自以為是)

6、你還從課文的哪一句話可以看出青蛙是自以為是的呢?請你找一找。

小青蛙不接受別人的意見,他認為自己是對的。下面請小朋友讀第六自然段,要讀出小青蛙自以為是的樣子。

7、分角色朗讀。

青蛙還是不相信小鳥的話,他們爭論的更加激烈了,我們也學着他們爭論爭論好不好?

(1)戴上頭飾同桌對讀。

(2)師生共讀:師讀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讀。

四、拓展

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會看到什麼?説些什麼呢?用下面的句式來説:

青蛙鼓足了勇氣,跳了出來。它看見……

它説:“……”

課堂小結:後來,人們給這個寓言故事起了個名字叫“坐井觀天”。(板書:坐井觀天)現在你們明白“觀”是什麼意思嗎?是誰坐在井裏看天呢?同學們可千萬不要學井裏的小青蛙呀,目光狹窄還自以為是。老師希望你們看更多的書,瞭解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要當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呀!

五、作業佈置

今天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有趣的寓言故事,小朋友們還想不想讀更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請你們利用課餘時間多讀一些寓言成語故事,然後到班上來一起交流分享。

六、板書設計

小鳥(圖)

13坐井觀天

天有多大 小鳥:大 無邊無際

青蛙(圖)

青蛙:小 只有井口大

坐井觀天教案14

【設計理念】

1、面向全體、育人為本,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

2、抓住學習內容,使學生懂得目光狹小。

3、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在教學中把對話作為教學的主要內容。

【教學特點】

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朗讀對話,全力為學生自主、合作、創新學習創設條件。讓學生讀中明理,讀中悟趣。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及新詞,瞭解坐井觀天、井沿、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積累好詞坐井觀天、無邊無際。

2、學習朗讀對話,讀出對話雙方不同的語氣,從對話中體會雙方的不同態度。

3、瞭解故事的內容,懂得目光狹小,見識少就會把事情弄錯的道理。

【重難點】

讀懂課文,理解寓意。

【教學用具】

投影片、課文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披文入境

1、直接揭題,學生讀課題。

2、理解坐井觀天中的觀是什麼意思,積累詞語坐井觀天。(書寫點評)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聽課文錄音。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自已讀得最好的或最喜歡的自然段畫上

三、細讀課文,悟情明意。

1、學習第一自然段,在圖上井沿指什麼地方?並把這個詞語寫在旁邊。

2、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

(1)學生自由讀。

(2)抽讀交流。

(3)歸納小結:朗讀對話,一要注意語氣的輕重,二要分清對象,知道這句話是誰説的,那句話是誰説。

(4)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

3、嘗試朗讀第二次對話。

(1)學生練讀。

(2)交流點拔。

(3)學習詞語:無邊無際

4、自由朗讀第三次對話。

(1)用一就的句式練習説話。

(2)小組探究:青蛙和小馬都笑了,他們笑誰,笑什麼?

(3)小實驗:用書卷成筒看看,能看多大。

四、總結全文,感悟寓意。

1、小組討論:如果青蛙聽了小鳥的話跳出井口,他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2、你想對青蛙説些什麼?

3、歸納小結: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或你知道了什麼?

五、練習內化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表演課本劇《坐井觀天》。

附:板書設計

12、坐井觀天

無邊無際

見多識廣

井口那麼大

目光短淺

坐井觀天教案15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3、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理解寓意。

4、發揮學生的想象,為課文寫續編,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難點:瞭解課文內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

二、識字寫字。

三、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3坐井觀天

井沿、無邊無際、不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瞭解課文內容,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理解寓意。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自由讀課文,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讀一讀。

三、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讀一讀對話。

四、指名讀一次對話並藉助圖片理解。

五、感悟第三次對話:青蛙和小鳥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看法?用“因為……所以……”回答。

六、感悟第三次對話。

七、分角色朗讀課文,從寓言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

八、佈置作業。

九、板書設計。

青蛙:井底——天井口大

小鳥:天上——天無邊無際

標籤: 坐井觀天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pj8kq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