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興趣問題創造力(網友來稿)

興趣問題創造力(網友來稿)

湖南永州八中 周志恩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教育的最佳效益是培養出富有創造力的人才。人的創造力不能憑空生成,須由興趣與問題催化而來。《人民教育》記者、編輯任小艾十年前曾是一位優秀教師,她在總結自己的教育實踐的體會時曾説過:“教育是創造未來的事業。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的是今後幾年、十幾年國家建設的人才。作為一名教師,就要以造就能立足未來,富有開拓性,創造性,具有競爭意識的人才為已任。”要培養這種具有創造力的人才,必須從保護、激發興趣,培養問題意識與問題能力入手。

陳之藩富有哲理性的散文《釣勝於魚》中有這樣一個比喻句:“每個知識的先驅者所面對的,由外人看來,好像是山窮水盡的泥穴,其實在他自己看來,卻是花繁葉滿的桃源。”“知識的先驅者”與“外人”對同一工作對象、研究領域之所以有如此懸殊的看法,正由於“知識的先驅者”對自己的工作、研究有着濃厚的興趣,因此樂而不疲,興味盎然。胡適求學時期跟着自己的興趣走,他哥哥要他學開礦或造鐵路,他則選了康奈爾大學的農學院,學習農學。後來,他認為農學無用了,決定改行時,又憑自己的興趣轉到文學院。在文學院求學期間,先以哲學為主,英國文學、經濟、政治學為副,後來以哲學為主,經濟理論、英國文學為副。到哥倫比亞大學後,仍以哲學為主,政治理論、英國文學為副。由於他完全憑自己“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去選課,因而所學皆有成,後來他在北大做過哲學系主任、外國文學系主任、英國文學系主任、中國文學系主任,他做過北大文學院六個學系中五個系的系主任。胡適最終成為了我國現代著名的詩人、文史學家,在哲學、文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專門著述。

胡適在《大學的生活》中總結了自己的求學經驗,認為一個人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其未來對國家的貢獻比盲目或被動選擇學科會大得多,將來前途也是無可限量的。他還介紹了近代科學的開山大師伽俐略憑興趣摸出了成功之路的經歷。伽俐略的父親是意大利有名的數學家,父親憑自己的經驗叫兒子不要學數學,因為學數學是沒有飯吃的。伽俐略奉父命去學醫,結果在學醫的過程中發現了美術的天才,被教授和同學譽為“天才的畫家”,他自己也很自豪。後來,在路過某間教室時偶然的定腳聽了一位教授的幾何課,產生了興趣,便改學數學了,終於憑興趣與天才創造了新的天文學、物理學。

胡適與伽俐略的經歷啟示我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學下去,必定有所創造,有所成就,對國家、人類有所貢獻。為此,我們應該認真反思我們的教育現狀:我們所開設的課程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嗎?我們的教材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胃口嗎?我們的教學尊重、保護、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了嗎?我們的教育重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了嗎?恐怕絕大多數學校、絕大多數人不敢理直氣壯地做出肯定性的回答。現在該是我們必須認真重視、正確對待受教育者的興趣的時候了。我們的教育首先要為受教育者提供較為寬鬆的發展空間,讓其個性獲得自由發展。對受教育者的各種興趣應任其自然,予以尊重和保護。比如學生課餘收集火花、錢幣、像章、圖片,或者用橡膠泥(甚至用泥巴)捏小動物、集郵等,教師都應取賞識的態度,予以支持。學生的這些課餘興趣只要保護好、持續發展下去,説不定會取得令人刮目的成績,也説不定便是他今後要從事的足以令其自豪的職業。《中國教育報》記者、《湖南教育》原主編賴羣陽曾説,他的一個同學儘管嗓門不好,不適宜唱歌,但酷愛抄讀歌詞,久而久之,從中學會了寫詩,後來發表了不少詩歌作品。這表明興趣加持續的努力便會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我們的教育還必須善加引導、激勵受教育者的興趣。畢竟,一個人的興趣與潛智常常處於沉寂、待開發的狀態中,需要依靠外界的刺激與誘發去引爆。正在學醫的伽俐略對數學產生興趣是由於偶然聽了Ricci教授的授課引發的,魏巍對文學產生興趣,是受了蔡芸芝先生愛寫詩與愛用歌唱的音調教詩的影響。因此,我們的學校應組織開展豐富多采的趣味活動,充實學生的生活,發展學生的個性,我們的教師應努力上出富有藝術性、吸引力的課,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嚴謹的'探索熱情。理科教師可以徵求一題多解,對最優解法者與解法最多的幾個人予以獎勵,也可以讓學生自行蒐集各種類型的題目,予以研究,尋求多解途徑與最佳解法,對學生的研究成果不定期展覽、評比、獎勵。語文教師可確定鳥類、花卉類等專題讓學生課外蒐集古詩,抄背古詩,可讓學生整理一詞多義的例句,等等,每項活動均以不同形式對學生進行獎勵,以此激勵、強化其興趣。廣泛開展各種全校性或班級學科競賽與綜合性競賽,無疑有利於引導、激發、強化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興趣是創造的胚芽。興趣能否長久保持、持續強化,取決於問題意識與問題能力的強弱。胡適説,“問題是知識學問的老祖宗”,“腦子裏沒有問題之日,就是你的智識生活壽終正寢之時”。肖伯納説:“科學始終是不公道的。如果它不提出十個問題,也就永遠不能解決一個問題。”沒有問題的大腦斷無創造力可言。要想有問題,必須勤于思索。梁漱溟是一位與中國共產黨長期保持較密切關係的黨外知名人士,是名噪海內外的學者,是現代和當代中國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做學問、探討人生和社會問題的一大特點便是“好用心思”。他對學問和人生社會潛心探討,獨立思考,“學到老,研究到老,探求到老”。要想有問題,還必須學會“疑”。所謂“疑者,覺悟之機也”。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所謂“疑”,應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要主動“尋問題”,深入理解與鑽研。比如學習陳毅《梅嶺三章》之二中的一句詩“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要問一問“烽煙”如何解釋?知道它是借指戰爭之後,再問一問其本意是什麼呢?這樣尋根究底,深入思考,便能知道古代距離上千公里的前後方是依靠烽火台接力點火來傳遞戰爭信息的。可見,主動“尋問題”有助於理解的全面、透徹。要促使學生善“疑”,教師必須做出“質疑”示範,藉以為學生的思維搭橋,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深入鑽研。如學習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詩,教師可質疑:詩中景物有何特點?詩中景與情的關係怎樣?這樣便能促進學生的深入理解:原來詩中的“青青柳色新”之景已經不是純粹的自然之景了,而是投注了作者情感的人化之景了。美景中滲入了作者的愁緒。正如蘇軾對天上圓月的發問:“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蘇軾由天上的月圓更感覺到了人不圓之哀傷愁緒。此詩作者也由明媚清新的景緻更感覺到了朋友要遠行、不得同賞美景之愁緒。詩中的“朝雨浥輕塵”給人以清冷之感,不僅是因為早春時令使然,也是詩人當時心境使然。這樣,詩以美景襯愁緒,景緻愈美,愈見詩人內心愁緒之深。教師還可以質疑:本詩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所表達的感情與格調各有什麼不同?學生若能在認真品味、比較中揣摩出前者表達出詩人對朋友出塞後的艱苦與孤寂生活的關切之情,格調悽楚低沉,後者表達出詩人慰勉朋友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期待之情,格調高昂樂觀,便表明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即使學生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由於是他們自己獨立鑽研的結果,也能夠展示出他們可貴的創造力,同樣應予以肯定和鼓勵。

所謂“疑”,從另一方面來理解,便是質疑問難,要有批判眼光、求真精神。在探討事物的來龍去脈和規律時,要服從於客觀事實,堅持真理,不能輕信書本,盲從權威。當然,此時的“疑”,求真務實,也不排除承認自己的缺陷與無知、放棄自己的錯誤與偏激。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介紹,一對師生關係的科學家,學生在某一觀點上反對老師並展開研究,老師接受學生的批評並盡力為學生提供研究方便,學生最終在老師的支持下取得了研究工作的突破,促使了學科的向前發展。這樣,老師與學生在工作中共同表現出了可貴的質疑求真精神,其研究工作的突破是他們共同付出創造性勞動的結果,尤其是學生科學家敢疑善疑並能釋疑的結果。我們的教育要承擔起培養千千萬萬富有創造力的人才的重任,就必須鼓勵學生異想天開、標新立異,我們的教師要善於誘導、啟發學生大膽質疑、大膽設想、大膽陳述、大膽爭辯,讓學生以研究者和創造者的姿態去獨立思考,突出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在調動自身積累的基礎上內化教材、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有利於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保護、激發興趣,便是保護、激發潛在的創造力,培養、強化問題意識與能力,便是強化興趣,增強創造力。創造力萌芽於興趣,依賴問題催化、增強。我們的教育只要緊緊抓住保護、激發受教育者的興趣,培養其問題意識與能力這兩翼,紮紮實實做好這兩方面的工作,就一定會造就出大批能展翅雄飛、富有創造力的人才來。

作者郵箱: 作者郵箱:

標籤: 興趣 創造力 來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opex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