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趣實新活---語文創新教學摭談(網友來稿)

趣實新活---語文創新教學摭談(網友來稿)

湖北巴東茶店民族中學 譚友弘

趣實新活---語文創新教學摭談(網友來稿)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前人探討成功的教法很多,但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關鍵在於科學繼承,靈活應用,更在於不但創新。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創新?筆者在此例執已見------“趣、實、新、活”。

“趣”,即情趣,樂趣。教學中,教師根據課堂教學內容,主動進入角色,設法與課堂教學內容形成和諧統一,往往會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這種“情趣”教學適時用於小説的閲讀和欣賞,用於習作指導和語文活動的開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目的在於溝通學生學習內容以及學生、教師三者之間的情感聯繫,使整個課堂形成和悦的氣氛,促成學生更好地實踐、領悟、掌握和運用。試想,如果板着面孔去引導學生分析一尊滑稽的人物形象,或欣賞一篇文質兼優的抒情散文,或指導學生寫一件“趣事”,其預期效果也是很難達到的。

“實”即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做到踏踏實實。從教師的角度,鑽研大綱和教材要實,瞭解學生學情要實,教學方法選擇符合學生學情要實。從學生的角度,要求學生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一絲不苟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要通過精選教法和學法抓實讀、寫、聽、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是教師創新教學的具體體現,“實”是學生創新學習品質的可靠載體。

“新”,教法、學法要時時更新,要有創造性。創新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就教師的課堂教學而言,主要體現在課堂結構的創新和引導學生和創新思維的`培養上。教師應挖出課文或作品的“創新點”,追求做到“每課一個模式而不是課課一個模式”。我在教茅盾的《自傳》時採用“逆教程教法”。由“自傳”在生活中的實用意文引出“終極目標”(寫一份《自傳》)----“終極目標”達成活動(提示“自傳”寫作要領----自讀課文悟寫法----運用“研悟”進行寫作)----落實“過程目標”(分組交流寫作體會----組級體會集體交流----教師評價強調及補正)----檢查“終極目標”達成度(據交流所得修改《自傳》----當堂抽查講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就學生的主體學習而言,其創新表現在學習過程中思維的創新以及寫作的創新上。我要求學生隨教材進行寫作,學“新聞”後寫新聞,學“小説”後寫小説,學“詩歌”後試着創作詩歌,並整理成“學生創寫文集”進行交流,收效良好。

“活”,教法學法均要活;教學聯繫實際要活,聯繫生活要活。語文學習的方法很多,如預習法、自學法、朗讀法、講演法、品評法、鑑賞法等。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是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手段。只有活用其本的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學習的目的在於理解生活,認識生活,要善於讓學生聯繫實際做到“活學活用”。如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調查”,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去調查,去觀查分析,然後寫出《調查報告》,組織“社會調查回報會”進行交流。又如讓學生走出教室瞭解想寫的人、想談的事,進行面對面的談話,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然後“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這樣,才不至於寫出來的文章是“死”的。同時,儘量讓學生參與社會生活,又可以真正讓學生“活”起來,體味“做人”的精神。(郵編:444315)

 作者郵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kol4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