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育隨筆 >

語文研究性學習探索(一)

語文研究性學習探索(一)

                           作者:  riverliu - riverliu 

語文研究性學習探索(一)

就在幾年前,研究性學習和研究性課程還只是少數地區學校的試驗品,然而就在這段短短的時間裏,研究性學習展現出了它蓬勃的生命力,蠃得了所有人的喝彩。在新的課程計劃中,研究性課程被列入普通高中必修課。但研究性學習畢竟還是一個新事物,我們對它的瞭解還遠遠不夠,對於研究性學習的規律還要進行更為深入地探索。一方面,研究性學習目前是作為與常規學科教學並行的課程姿態出現的,它的進一步發展幾乎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中學語文教學多年來飽受批評,如何能使學生自會讀書、自會學習是困擾了幾代語文教育者的難題。本文內容意在以實踐領域裏的一些思考和實例,探索在語文教學中引入研究性學習觀念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做法,內容分為理論概説、教師策略、課堂教學、綜合研究四個方面,求窺語文研究性學習之一斑。 

本文引用資料一部分來自於自己的教學體會和教學實踐,另一部分則借自於網絡同仁,不為商業目的,只為探討問題,有不當之處還望各位指出。所謂來之於人,還之於人,感謝互聯網帶給我新的思想,也把自己的思考獻給他人,希望互聯網能永葆本色。 

第一節 理論概説 

一、研究性學習 

隨着國際間創造型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國基礎教育界在注意保持總體穩定的同時也已經加大了改革力度。作為素質教育改革的一項最重要的舉措,2000年9月起,全國十一個省市開始試驗執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根據這個課程計劃,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勞動技術教育一起共同構成“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列入其中。兩年來,參加試驗的各地中學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一邊實踐,一邊學習,從陌生到熟悉,從懷疑到肯定,對研究性學習的含義、目標、特點、方式和評價等都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比較好地完成了探索任務。在此基礎之上,根據計劃,今年秋天這個新的課程方案即將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開來。 

在國家教委下發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中,專家們指出所謂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設置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在於進一步推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的素質教育改革。要完成這個目標,關鍵在於改變長期以來的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並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於實踐的機會,促使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研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徵,意在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以主動的方式進行對生活的有意義地探索。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的教育專家、華東師大霍益萍教授在她主編的研究性學習叢書裏説得好,對於今天的中國中小學來説,研究性學習首先不是個理論問題,而是個實踐問題,即如何讓研究性學習能夠真正進入中小學課程結構之中,成為一個重要的板塊,有序有效地發揮作用,將是首先必須解決的問題。1998年,上海七寶中學較早地開展了“開放性主題活動課程”,每學期在一個年級中確立統一的研究主題,如“文藝與人生”、“人與自然”、“我與祖國”、“我的未來”等,學生們在這個大主題下自主確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自由組合、自行研究,學校把這一課程列為必修課,每週兩學時,全員參加,全過程參與。在此先後,又有深圳、太倉、天津、河南、大慶、哈爾濱、成都等地的部分中學加入到早期研究性課程實驗的行列中來,他們紛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著書成文,為後來的學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其中江蘇太倉高級中學和上海地區的經驗比較具有代表性。 

儘管實驗取得的成果是十分豐碩的,然而就目前來看,研究性學習的推廣還處於初級階段,隨着研究的深入,人們對相關問題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目前研究性學習是作為一門獨立的必修課程出現的,由教育部統一安排課時,這對於傳統教育根深蒂固的現狀來説,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不僅保障了學校師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所需的時間,也避免出現被各學科分而食之的局面。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有不少師生把研究性學習只當作是一般意義上的活動課,甚至只是一種時髦,一種潮流,認為所謂研究性課程與日常的學科教學和課堂教學的改革都沒有多大關聯,與高考應試更是相距甚遠。這樣一來,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就無從調動,開課也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之上,從而導致研究性學習陷入十分被動的狀態。對現狀聽之任之,則不符合上級的要求,也與素質教育的大潮背道而弛;而要加大研究的力度,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又不是每個普通學校憑藉自身的能力都能做到的。欲進不得,欲退不能,研究性學習讓一些學校處於兩難的境地。因此,對於研究性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必須做更加深入的思考。 

首先,我們可以把目前從課程意義上講的研究性學習,稱為狹義的研究性學習,而從廣義上講,研究性學習應該是一種代表現代教育理念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提出,是與當今世界的信息化背景分不開的。 

繼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之後,人們已經習慣把我們現在的時代稱為信息時代、數字時代,在這個以人工智能和互聯網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為特徵的時代,知識的數量是以幾何倍數增長的。工業時代,政府的目標是要普及義務教育,而在今天,這個目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常常會有剛畢業的大學生髮現自己所學的用於社會實踐方面的知識在社會當中已無用武之地。與過去企業紛紛追求高學歷人才的情況略有不同,如今絕大多數的大公司更傾向於對招來的人才進行再培訓。於是素質、能力這樣的詞彙在社會生活中開始頻頻出現。雖然學校教育仍然發揮着它固有的優勢,可是人們也不得不樹立起終身教育的'觀念,於是,一個人目前掌握多少知識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沒有獲取新知識並應用於實踐的能力。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要求的就是那種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而這一點顯然不是以“知識教育”為核心的學校課程所能完成的。在傳統的教學中,所有的課程都是按照學科知識的邏輯體系來組織教學的,學生的全部積極性、主動性只能體現在對原有知識體系的復現上,而且傳統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相對比較封閉,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較少聯繫,這些都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隨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提出,對這個問題的探索之路開始柳暗花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獲取知識的過程,而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或者説,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現實,或者至少説是在解釋現實,學習者個人的經驗世界是用他自己的頭腦創建的,由於學習者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於是學習者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而,建構主義學者更關注如何以原有的經驗、心理結構和信念為基礎構建知識。他們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在實踐中最好的詮釋就是研究性學習在東西方社會地相繼興起:學生們在教師創設的社會情境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而教師只作為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的角色出現。學生們在看似簡單幼稚的“研究”中逐漸進入角色,既培養了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也鍛鍊了與他人相處的合作精神。已有的知識,在研究的過程中打破了學科固有的邏輯,而代之以生活的邏輯;暫時沒有的知識,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得。而他們的研究所得又直接指向社會生活,這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研究是那麼有意義有活力。和傳統的教學思想、教學方式相比,研究性學習在能力獲得上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因此,推行素質教育的關鍵就是要推廣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能力的鍛鍊,學會學習。 

其次,研究性學習向學科教學滲透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 

研究性課程的意義在於推廣研究性學習方式以彌補接受性學習方式的不足,並幫助基礎教育完成從一味研究“如何教”到關注學生“如何學”的教育思想的根本轉變,目前的課程改革措施則旨在讓師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認識研究性學習,熟悉研究性學習的一般過程。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獨立課程,並且納入課程計劃之中,明顯帶有一點立法“強制”施行的味道,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有關負責人曾對記者説,“當前,受傳統學科教學目標、內容、時間和教學方式的侷限,在學科教學中普遍地實施研究性學習尚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將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特別設立的教學活動作為必修課納入《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這將會逐步推進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並從制度上保障這一活動的深化,滿足學生在開放性的現實情境中主動探索研究、獲得親身體驗、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這就是説國家實行的研究性學習課程並非是要與學科教學對立起來,相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研究性學習當中吸收科學的教與學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科教學儘快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軌。 

對於新的課程計劃,我們必須站在宏觀的高度上去理解,就是絕不能把實施研究性學習課程與此前教師們一直在探討的課堂教學改革割裂起來看。其實早在研究性學習的概念正式提出來以前,課堂教學改革就在逐步向着素質教育方向轉變,從過去的“以教師為中心”,到此後提出的“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已經明確地把學生看作是課堂的主人。教科研關注的重點也從單純地研究教師教學教法變為兼顧學生的學習,大連地區的很多學校都已經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接受情況,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還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幫助同學研究學法。許多教師開始着手樹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從而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可以説我們在課堂教學改革中的許多經驗都是非常好的,也為研究性學習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出現則使當前的學科課堂教改從根本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完成了基礎教育一次質的飛躍,它必然要反過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yusuibi/l00kw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