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圖書館》教學反思範文

《圖書館》教學反思範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圖書館》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圖書館》教學反思範文

《圖書館》教學反思1

這節課我執教的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二)的第一節課《圖書館》。《圖書館》一課主要是讓學生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實際動手操作,理解算理。

學生藉助情境圖,提出“《童話世界》和《叢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問題,並列出算式“28+4”之後,首先讓學生擺進行小棒操作,並用算式記錄操作的過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來,得到1捆零2根,再和原來的2捆合起來,共有3捆零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則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來是30根,也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經歷了10根捆成1捆的過程,所以對“滿十進一”有了初步的體會,為下一步的豎式計算的算理理解埋下了伏筆。

在學生擺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後,請學生撥計數器。重點解決個位相加滿十了怎麼辦?讓學生通過操作發現個位原來有8個珠子再加2個珠子就是10個珠子,因為10個一是1個十,所以要將個位的10個珠子拿掉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個位再加上2個珠子,得到結果是32個珠子,還有的小朋友發現個位原有8個珠子再加上4個共有12個,“滿十”個了,要將個位上的10個珠子拿掉,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因而結果也是32。這樣在“撥計數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將個位的十個珠子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的過程,進一步深化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

二、發散思維,鼓勵算法多樣化。

在這節課中,我在鼓勵學生算法多樣化方面進行一些大膽的、有益的嘗試。“算法多樣化”是計算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教學中,我先提出問題後,讓學生同桌兩人交流列出的算式,引導學生先思考自己的解決方法,再四人小組交流彼此的方法。給學生大約3、4分鐘的時間探索、交流。彙報時,學生出現了五種方法,我並沒有滿足於各種方法表面上的羅列,而是問大家:“對於28+4這首題來説,你更喜歡哪種算法?為什麼?”“這些方法中誰和誰比較接近?”然後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各種方法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同時,學生在進一步的觀察比較中,學生髮現了這五種方法之間有着共性的相互聯繫,使學生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進行了概括和提升,進一步理解了算理。

三、練習設計有梯度,富有趣味性。

練習的設計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的練習不僅有梯度,還有一定的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把常規的口算練習變成了“摘桃子”遊戲,並根據學生的易錯點設計了“森林醫生”,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同時,在教學中也自感到有些地方不盡如意,需要改進。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個別孩子出現個位相加後不向十位“進1”,或計算十位時忘記加進位1的現象。

2.感覺對學生放手不太夠,學生回答問題時有點着急,如果時間充分,可以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把想表達的意思説完整,平時還要多加訓練。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力爭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成為學生喜愛的好老師!

《圖書館》教學反思2

《圖書館》一課是在學生學習掌握了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和不進位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就學生的運算能力發展來説,它是20以內數的加法和100以內數的不進位加法的進一步擴展,也是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基礎。探索計算方法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因為學生前期有學習經驗,所以本課的教學我就嘗試着大膽放手讓他們經歷一個獨立思考、同伴講解、全班交流的過程。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教學中,對學生能直接完成的,我大膽放手讓他們自己動手完成。而將大量的時間放在重點知識上,讓學生通過實驗,自主探究,討論,合作等方法自己去解決難點,從而使學生掌握重點。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認為教學的成功在於運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而且使學生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而且最關鍵的是滿足了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的各種需求。下面就具體説説我在理解算理方面的幾點心得。

1、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滿十進一”的算理。

在學生藉助情境圖,提出“《童話世界》和《叢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問題,並列出算式28+4之後,首先讓學生進行小棒操作,並用算式記錄操作的過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來,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來的2捆合起來,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則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來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操作的過程中,孩子們經歷了10根捆成1捆的過程,所以對滿十進一有了初步的體會,為下一步的豎式計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筆。

2、在撥計數器中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

在學生擺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後,請學生撥計數器。重點解決個位相加滿十了怎麼辦?讓學生通過操作發現個位原來有8個珠子再加2個珠子就是10個珠子,因為10個一是1個十,所以要將個位的10個珠子拿掉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個位再加上2個珠子,得到結果是32。還有的小朋友發現個位原有8個珠子再加上4個共有12個,滿十個了,要將個位上的10珠子拿掉,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因而結果也是32。這樣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將個位的十個珠子換成十位上的一個珠子的過程,進一步深化理解“滿十進一”的算理。

3、在溝通聯繫中強化“滿十進一”的算理

在讓學生動手操作,對“滿十進一”有了相當的理解之後,請孩子們列豎式計算。在這一環節還注意將前兩項動手操作的活動與豎式計算緊密結合起來。在交流豎式計算的方法時,以“為什麼8和4要對齊?這是撥計數器的哪一步?”“8+4滿十了怎麼辦?怎麼做不會忘了進一?”“十位變成了幾?這個過程是前面兩項操作的哪一步?”“當你看到豎式上的“進一”你想到了什麼?”等問題來溝通操作與豎式計算的聯繫,讓學生真正理解“相同數位對齊,滿十進一”的道理。

雖然整節課非常重視學生對“滿十進一”算理的理解,使學生在豎式計算時都能較得心應手,正確率較高。但由於考慮這一節是進位加法的起始課,所以不敢一開始就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探究,而是一種方法接一種方法逐一進行,導致時間花費的較多,佔用了練習的時間,因此如何做到即讓學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讓課堂有學生練習的空間是我下一階段要研究的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qxdk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