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通用5篇)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通用5篇)

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去圖書館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通用5篇)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 篇1

《圖書館》一課是讓學生掌握百以內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感受到數的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

教材首先創設圖書館的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種問題並嘗試解答。有的學生提出《汪汪樂園》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知道要算兩種書的總量必須用加法,他們立刻就能列出算式,並且很自信地舉起了小手。我接着問:你是怎麼算的?整個教室裏就熱鬧起來,學生們都很積極。在學生在複述算法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用小棒來擺一擺,從而進一步明確計算的思考方法。在學生的交流中,他們也有了更多闡述自己想法的機會,還能夠體驗到與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學生學習的興趣特別高,從課堂掌握的情況看,學生的計算完成較好,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

另外在課堂上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引導學生經歷一個獨立思考、同伴講解、全班交流的過程。特別是在學生把多種計算方法都展示出來後,讓學生進行比較,找到共性的地方,體會“滿十進一”這一教學難點,進一步理解算理。在這裏我讓學生用小棒擺一擺,超過十根小棒的時候該怎麼辦?讓學生明白產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進位一的產生原因。把這個難點突破了,學生在書寫豎式的時候,就能理解為什麼要進位,解決了這節課的難點。

教學中尤其低年級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因此教學中培養學生説完整話並大聲表述出來。某某學生講得非常好的時候,就説請大家聽聽××小老師是怎麼説的,孩子們都想充當這一角色,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教與學的關係得到和諧發展。在書寫的時候不僅僅因為數學就是學數字那麼簡單,教育學生數字也要寫的認真、工整,養成好的書寫習慣。

在課堂上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上課的時候我應該多點激情來感化學生,隨時容入到學生興奮的情境中,也許這堂課會上得更精彩。及時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的回答。有了激勵的話語,學生會更樂意、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 篇2

課標指出:“要合學生能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係,能應用圖形形象地描述問題,利用直觀來進行思考。”本節課在引出八個方向的基礎上直接引出老師的家在杏林花園,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讓教學走近生活。

1、以學生髮展為本,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教材不過是師生對話的一個“話題”,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情況,用活教材,使教材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本節課把本課知識融入到整個位置與方向這個範圍當中,因為學生已經認識了八個方向,於是整合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合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

2、教學活動設計以學生為主體。

本節課的論一論、畫一畫、説一説等活動,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層次深入,重點突出。

3、注重學生參與與學習體驗。

如以直觀的演示,動手比方向的方式很好地突破了難點。讓學生在動手中掌握各個方向,並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悦。

4、練習情境的設計形式多樣,有趣,有效。

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鞏固新知。比如在練習中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注重對比感悟。

讓學習在幾次説法中不斷完善,通過對比,層層深入地感悟要準確知道物體的位置必須知道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在設計的時候,我首先考慮的是想:怎麼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描述簡單行走路線圖。抓住教學重點這方面,我設計通過淘氣、機靈狗和笑笑的提示讓學生清楚行走路線時需要注意三個要素:方向、距離、途經地點。在練習時,設計讓學生做我的回家導向,阪田回紫金縣。最後拓展到學生描述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這是本節課的難點。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由於本人第一次上四年級的教材,剛剛設計好就上課了,所以出現的一些問題,時間上把控不到位,包括課件也有出現小問題。比如:

1.讓學生畫一畫行走路線圖的時候應該先示範一下。然後才讓學生畫另外一個行走方案,這樣的話學生接受起來可能會更好些。畢竟方向與簡單路線學習室二年級下冊學習過,時間過了很長,有些同學都忘了。

2.由於過早讓學生試畫路線圖,學生有困難,我擔心時間不夠安排,留給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少了,導致很多學生討論不夠充分。

3.練習讓學生描述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的時候,我只出示了一個地圖。這道題對於學生來説是有點難。課後我思考,這道題應該在地圖上假設一個同學家來學校路線圖,讓學生説出了來,然後再讓學生小組內自由説説自己家到學校的路線。

4.讓學生説方向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屏幕前指着方向説,這樣可能會讓學生對方向更清楚些。

5.在提煉數學問題這方面做的不夠,不精練。

一句話,在以後的數學課堂中要多關注學生,讓學生喜歡的數學課堂就是好的.課堂。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 篇4

《去圖書館》這一課整合了原來二年級上冊認識簡單的路線圖的內容,用“去圖書館”的生活情境代替了原來直接呈現路線圖的數學情境,增加了“畫出笑笑所走的路線”的問題,由顯示情境抽象成路線圖的過程。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描述簡單的路線圖,掌握描述方向、距離來確定位置的方法。

1.引發需求,激發學生熱情

本節課創設簡單的獎勵糖果的課前活動環節,學生介紹從位置到拿糖果的路線圖,借助學生平面圖和現實生活中確定東南西北的方法,回顧了前面學過的方向知識,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此外,通過老師根據學生前面介紹拿糖果的路線再走一次,並故意在不同的位置停下來,讓孩子們感受就這樣介紹的話,別人並不清楚實際路線怎麼走,引發學習本節課的需要。

2.規範語言,清晰描述路線

在學生認識、瞭解笑笑家到圖書館的地圖的信息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上台指一指,説一説,從學生的“向西走500米,再向北走250米,最後向西走700米”,有的學生覺得在看圖的基礎上,這樣説是可以説清楚的,然而現實生活中並沒有明確的距離,需要注意轉彎的地方,引發學生討論介紹路線時,需要注意的內容,感受介紹路線中方向、距離和拐彎地方的重要性,在這個基礎上,出示“笑笑向 (方向)走 (距離)到 (轉彎的地方)。”的語句描述路線,更為清晰,也更讓別人聽懂。

3.學會繪製,方便介紹路線

在前面學生口頭表達路線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對於多個路線,繪製更易於別人記住,需要畫出什麼?怎麼畫?在學生的繪製上進行講解,在討論中,明白路線該怎麼樣去畫。本來在回來的路線上,是讓學生選擇一條路進行繪畫,這樣學生不僅僅對於畫圖有了再一次的實踐,也更深入的去感受技能。由於前面的教學用了時間較多,在這個地方改為學生介紹,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在下次的教學中,需要機遇學生再一次嘗試的機會。

4.多樣路線,整合練習內容

學生對於前面兩種路線的描述和繪製都是基於正東南西北方向,為了整合練習的內容,給本節課的新課教學中增添了西北方向這一條路,在教學中學生對於這條路的學習難度比較小,明白如何判斷方向。為了增加環節的意義,增添了選路的環節,更好的結合教學,增添現實應用。對於353米的選擇,是通過45°角斜邊計算出來的,比較科學的長度。

5.往返相比,感受變與不變

本節課的教學中,需要滲透學生路線介紹中變與不變的思想,因而設置本環節,也在前面的介紹中有滲透,什麼變了?怎麼變得?什麼沒變?在觀察和描述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在本次課的教學中,教學時間把握不足,也使得課的後面上得比較倉促。

其次是在語言的組織上,也出現隨口而出,並沒有認真的去探索過渡語言,過渡有些彆扭,跨度大。

去圖書館教學反思 篇5

整節課的教學效果很好,但也有幾位學生由於基礎差等原因,對本課目標掌握不夠熟練,不能正確運用方位詞、距離等來表述行走的路線,尤其是在表述東南、西北等方向時,判斷不準。今後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個別輔導,鞏固練習。

本課是在學生學會辨別平面圖上的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路線圖,會根據路線圖描繪路線。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身邊的情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高,知識理解很好。課標指出,要使學生採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係,能應用圖形描述,利用直觀來思考。本節課採用卡通人物圖引出八個方向,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望。

本節課採用小組討論,畫一畫,説一説等活動描述行走路線,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層層深入,重點突出。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學習思路,激發學生空間觀念。教學過程中,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介紹路線時,有部分學生剛開始説的很不完整,不能正確使用方位詞(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及距離來描述,不過通過後面的練習鞏固,還有十字方向標的使用,學生逐漸能準確完整的用語言敍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pwo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