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學反思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學反思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學反思1

《先秦諸子選讀》旨在通過學習諸子論著,啟發和引導學生陶冶身心、涵養德行,提高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思想傳統的認識,加深對優良傳統的熱愛,發展學生閲讀古文的基本功。作為《先秦諸子選讀》中《論語》第一課,我就以此為目標努力追求了以下幾個實在。

第一,落實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瞭解孔子的生平、思想,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影響;學習五段選文,掌握文言知識,鑑賞文章風格。首先要求學生閲讀《概説》及《孔子生平》落實知識目標,對照課下註解,以小組為單位翻譯敍述故事,落實能力目標。整節課緊緊圍繞學生的學習過程展開,提問、質疑、探究、合作,讓學生認真學、敢於説,把課堂還原於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第二,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究的平台,落實德育目標。孔子生活的時期,禮崩樂壞、道德失範、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天下無道。面對這樣的亂世孔子該何去何從?是像“長沮”、“桀溺”“荷蓧丈人”那樣悲觀厭世,帶着無奈歸隱山林,然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瀟灑自足;還是像某些清談家那樣選擇無為?孔子堅持自己的理想,毅然決然的懷着無人悲憫的仁愛之心,選擇了一條艱難的道路,提出“恢復禮治”、“變革社會”、“匡扶天下”,並以此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周遊列國,著書立説,開館授徒,陷困厄而不屈;遭譏諷而不輟;知其不可而為之。學生討論熱烈,有贊成孔子這種精神的`,也有傾向歸隱的,頗有“百家爭鳴”的氣勢,達到了我教學設計時期待的小精彩。

第三,創設情境,讓學生真切感受孔子。播放電影《孔子》片段,走近孔子,進一步體會孔子勇於擔當社會道義的精神以及他那悲劇性的執著。特別是周遊列國時,被陳蔡兩國的士兵圍困在郊野中,好多天沒有食物吃,顏回等弟子已經餓得站不起來了,面對一晚馬肉湯弟子們依然謙恭地禮讓,孔子也依然不停地給大家講學、唱歌、彈琴,固執堅定的面對困難,不言放棄。從學生觀看影片時表情和唏噓聲,我就知道我要的效果達到了。然後順理成章讓學生仿照“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為孔子寫頒獎詞。

第四,切實發揮教師的專業素養,對本節課的設計從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着手,既注重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注重情感的培養,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學習、探究。但教授完本課後仍然留下了些許的遺憾。首先在落實情感目標時,就有學生提出,孔子的勇於擔當看起來很美,但是在當今這樣的社會卻很傻。這種思想上的衝突是我在設計本課時所沒有想到的,因而在學生辯論後的總結略顯蒼白。其次對五段選文人物描寫的方法有所忽略。其實選文人物富有個性特色的動作和行為,細膩而傳神。比如,接輿勸孔子一段,在他唱完之後,“孔子下,欲與之言。

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然後戛然而止,孔子想説什麼,接輿為何躲避,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可惜因為時間關係,我只是蜻蜓點水罷了。

教學永遠是遺憾的藝術,不管我怎麼設計,都會有一些瑕疵,或許因為遺憾,才有了反思,才有了更深的追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以此為契機,按照高中語文新課改的要求,紮實細緻落實目標,實實在在教學,認認真真做事。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教學反思2

公開課是青年教師展示風采的平台,是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磨課、評課、反思可以使我們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所以,應當抓住每一次公開課的機會,加強鍛鍊、提升自我。

本次公開課我的課題是選修教材《先秦諸子選讀》第一單元《<論語>選讀》的第一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先秦諸子選讀》旨在通過學習諸子論著,啟發和引導學生陶冶身心、涵養德行,提高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思想傳統的認識,加深對優良傳統的熱愛,發展學生閲讀古文的基本功。

在教學中,除了幫助學生梳理重要文言現象之外,更重要的在於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所賦予的思想——同樣面對無道的天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之道;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孔子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改變天下的人生目標,並且不懼困難,堅定不移地朝目標走下去。我認為後者才是本課的精華所在。

在教學設計上,我遵循我校“知識問題化”的教學原則,先進行了文言基礎知識的預習檢測,讓學生對字面意思有了基本的理解。接着,從課題“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切入,拋出問題:天下“無道”具體表現是什麼?請學生在文中找出反映社會形勢的語句,並概括出“羣雄爭霸、禮崩樂壞”的社會特點。通過補充《墨子·兼愛》和《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語句加深學生對社會背景的理解。

那麼面對無道動盪的社會,孔子和長沮、桀溺等人分別選擇了怎樣的處事態度?同時補充“隱士”和“避人之人”的相關解釋。回到課文中,再次出示問題,五則選文中的人物對孔子的處事態度作何評價?同時代,有“儀封人”這樣屈指可數的知己,也有“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一流選擇避世、對孔子的抉擇大不理解,甚至出語言辭犀利、對孔子挖苦諷刺的人物。為更好理解孔子在不被人理解的情況下依然意志堅定、勇於擔當,我還補充了《史記·孔子世家》中“喪家之狗”的故事。由此,學生便能概括孔子的“以天下為己任、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態度。

最後,由“你還知道哪些具有孔子品質的人或事?”這一問題發散思維、積累素材;“作為中學生,應該如何培養擔當意識?”這一問題觀照自身、提升品德。設計問題的逐層深入、課內到課外的延伸應該是我本次公開課的一大亮點。

課後,通過與聽課領導、老師的交流,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以下問題:

1、上課語調過於平緩,沒能體現抑揚頓挫。教師生動活潑、充滿激情的語言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注意力,今後授課時我應多注意語調的變化。

2、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還不到位。評價語言較為貧乏且不甚準確,學生的回答往往能反饋問題,應抓住機會,進行引導,靈活處理,體現評價的多元化。

3、課堂容量稍大,壓縮學生思考時間。這一點我自己也有體會,內容量大導致上課時間較為倉促、沒能給學生足夠的思考討論時間,在往後的教學設計中應容量適中,將課堂還給學生。

反思使人進步,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繼續落實“四為”“四化”“四有”等理念,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zpw7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