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裝滿昆蟲的衣袋》的教學反思

《裝滿昆蟲的衣袋》的教學反思

《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描寫的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侯對昆蟲迷戀的故事。課文開始就提到了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着迷。“着迷”是文章的核心,只有抓住核心問題進行教學,才能有的放矢,線索分明。所以我以法布爾對昆蟲着迷為主線設計教學,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中迷戀昆蟲的樣子。

《裝滿昆蟲的衣袋》的教學反思

一、設置情境

摸一摸你的衣袋裏裝了些什麼?如果一個人的衣袋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蟲子會怎麼樣?大家感到“驚奇”“不可思議”,於是學生頭腦就存在着疑問了。打開課本找出文中描寫“衣袋”的句子都提到了“鼓鼓的”從而帶出課題中“裝滿”這個題眼。

二、 兩件事比較

學習兩件事目的是為了説明法布爾對昆蟲的着迷,但兩件事又有不同。一是抓紡織娘用了三天時間,捉甲蟲卻很“敏捷”地捉住了,可見法布爾對昆蟲已相當熟悉了。而捉甲蟲“靜靜的觀察”説明法布爾已完全沉浸在昆蟲世界中,從側面更能體會他對昆蟲的着迷。

三、對“着迷”的.理解

文中出現了“着迷”、“迷戀”、“痴迷”三個詞語,文章以此為主線。再經過捉紡織娘和捉甲蟲這兩件事,大家對“着迷”已有所理解。“迷戀”比“着迷”程度更深,有“依依不捨”的意思。在捉甲蟲後,面對父母的責罵,法布爾仍捨不得丟掉,説明他已沉迷與昆蟲世界。而“痴迷”含義更深,已經着魔了無法自拔了才叫痴迷。法布爾終生致力於對昆蟲的研究,從不放棄。才使他踏入科學的殿堂成為一名昆蟲學家。

四、再析題目

文章最後提到了人們為了紀念他,給他的雕塑上做了個高高鼓起的口袋,口袋裏裝的是什麼?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昆蟲”“小動物”,再次回到題目,為什麼以裝滿昆蟲的衣袋為題,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他熱愛昆蟲,熱愛大自然,並且全身心的投入,才使的他做的有滋有味,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包括自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kxj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