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兵車行(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兵車行(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理解、鑑賞、誦讀全詩。

教學重點

    研究杜甫詩歌章法嚴密、整齊之中 又有變化的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法、分析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詩句至今還依然索繞在我們的腦海中 ,這是杜甫在安史之亂後寫的《三吏》中的一篇。杜甫一生寫過不少以戰爭為題材的詩。今 天,我們來讀他在天寶年間目睹統治者窮兵黷武,大肆徵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 之,所在哭聲震野”的悽慘景象而寫的為人民呼喊的傑作《兵車行》。 

二、簡介背景:杜甫長安十年生活概況:

杜甫於唐玄宗天寶五載(746)來到京城長安。他滿以為從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實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出處同上)的政治抱負,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杜甫到長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詔,命有一藝之長的人到京參加考試,而實際主持這次考試的李林甫卻玩弄手段,下令不錄一人,而後上表祝賀皇帝,説是“野無遺賢”。杜甫參加了這次欺騙性的考試,結果大失所望。天寶十載(751)正月,唐玄宗接連舉行三個盛典,杜甫藉機寫了三篇《大禮賦》獻給玄宗,玄宗十分讚賞,讓他待制集賢院,命宰相考試他的文章,但由於李林甫從中作梗,考後卻永無下文。此後他又以詩干謁一些權要,如翰林張(jì)、京兆尹鮮于仲通、來京朝謁的哥舒翰、左丞相韋見素等人,希望他們援引,然而並不見效。

在政治上屢屢受挫的同時,他的經濟條件也日益惡化。由於在奉天縣令任上的父親病故,斷絕了經濟來源,他只好在一些貴族府邸中充當“賓客”,陪他們飲酒賦詩,靠他們的一點施捨來維持生計。他滿含辛酸地寫下了這種生活的情狀:“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處處潛悲辛。”(出處同上)在最困難的日子裏,他甚至上山採藥,換取“藥價”,這就是他後來説的“賣藥都市,寄食友朋”。

由於政治失意和生活窮困,杜甫對黑暗的現實認識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詩風也跟着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他的視野從個人轉向了全社會:他看到最高統治集團的“開邊”政策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寫下了《兵車行》和《前出塞》;他看到了唐玄宗和楊氏姐妹的荒淫無度的生活,寫下了《麗人行》。而在天寶十四載(755)歲末(安史之亂前夕)寫成的傳世名篇《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更表現了他深廣的憂憤:他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控訴了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掠奪;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揭露了貧富的懸殊。這些光芒四射的詩篇標誌着詩人創作上一個全新時期的到來--他已走上了現實主義的廣闊道路。

三、誦讀 

    1、教師範讀(也可聽藝術家朗誦錄音)。 

    2、學生試讀、齊讀,在此基礎上練習背誦,有表情地誦讀。 

    3、誦讀點撥 

  (1)把握基調:這是一首歌行體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連年發動“開邊”戰爭,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是怨憤的,這是全詩的基調。 

  (2)誦讀指導: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的戰士,朗讀時聲音應沉重些。段尾,詩人的怨憤 之情初現,應用升調讀。第二段,“點行頻”三字為下文敍事的總綱,須重讀。以下皆用“ 行人”的口氣讀,要注意區分敍事句和抒情句的語氣。第三段先寫秦兵家庭的困難,朗讀時 速度不宜快。“長者”句用較柔和的聲調,“且如”句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税”句稍稍振 起。後半段令人悲痛欲絕,聲調悽楚。結尾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君不見”應重讀,“古來 ”句道盡戰場慘景,集中表達“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 血淚鑄成,尤應重讀。 

    詳細參考:為幫助誦讀,瞭解結構:

    這首詩屬於歌行體。歌行體的詩長於敍事,且多含感歎之意,而這首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集團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顯然已超出感歎而變為怨憤,這是全詩的基調。必須始終把握住這個基調,才能讀好這首詩。下面談幾點意見供參考: 

   1、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戰士,這是詩人親眼所見,要表達出詩人“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感情,聲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調讀,最後兩句當用升調讀--這是本段的高潮點,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 

    2、第二段開頭兩句是詩意轉換處,可以讀得平緩些,聲音稍稍放低,但“點行頻”三字為下文敍事總綱,須重讀。 

    以下直至結尾皆用“行人”口氣讀,但其中的抒情語字字都融合着詩人的感情,要跟敍事語區別開來。

    本段可分三層:前六句為第一層,先敍事後抒情。敍的是服役時間過長,佔去人的大半生,讀時當有怨而不傷之意,至“歸來頭白還戍邊”,怨情稍稍加重。讀後宜作一頓,為下文直抒胸臆作鋪墊。下文“邊庭”二句有怨有憤,為本段高潮點,應當讀得擲地有聲。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極言戰爭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用“君不聞”領起,是“行人”問“長者”,也是詩人訴諸讀者,感情十分強烈,有指控之意。最後兩句為第三層,這是“行人”為自己也為同伴們申訴委屈,讀時聲調放低些,寓怨憤于嗟歎之中;讀完可作稍長停頓,如樂曲中的半終止,為轉換話題作鋪墊。 

    3、第三段前半段寫秦兵家庭的困難。“長者”二句是承上啟下語,當用比較柔和的調子讀。“敢申恨”者,不是無恨,而是“申”亦無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當一氣讀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税從何出”稍稍振起,因為“行人”的怨憤在這句話中表現得含蓄而又深刻。後半段順勢説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簡直令人悲痛欲絕,讀至“生女”二句當再作低迴之勢,聲調悽楚。 

最後四句為全詩高潮所在。“君不見”一句當突然振起,有指點之意。“古來”一句道盡戰場的慘景,也集中地表達了“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加以強調,使人能想見此中情景。

四、自行誦讀並試背全詩。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鑑賞全詩

    方法:在誦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研討這首詩的章法,找出詩中的警策句,賞析 名句,品味語言表達的特點。落實課後練習二、三的要求。

    鑑賞要點 

    1、章法嚴密 

    先説形式。這首詩的結構方式古稱“一頭兩腳體”。全詩共三段:第一段(即“頭”)共6句(按樂句計算,下同),一韻到底;第二、三段(即“兩腳”)各14句,並四次換韻。從整體看,節奏整齊而又略有變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結,析之則三,合則為一。 

再説內容。其特點有二:一是前後呼應,例如第一段以“牽衣頓足攔道哭”寫戰士家屬,頗有生離死別之意,下面就用“邊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沒隨百草”來證明“行人”此去決難生還;又如第二段以“千村萬落生荊杞”“禾生隴畝無東西”寫農村生產凋敝,第三段再説“縣官急索租,租税從何出”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二是層層遞進,這在“行人”答話裏表現極為鮮明。這篇答話由“點行頻”三字領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營田”為例加以證明,又以“武皇開邊意未已”説明頻繁徵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質,使意境加深一層。循此繼進,先以“君不聞”翻出一層新意,揭露“開邊”戰爭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土地無人耕種,荊杞遍野;後説本地區人民無以為生而朝廷依舊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順勢説到戰爭怎樣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心理,以半寬慰半哀歎的方式將怨憤之情暫時隱藏起來。經過如此層層蓄勢,最後更以“君不見”翻出又一層新意,描繪了古戰場的陰森景象,將滿腔的怨憤一齊宣泄出來,也表達了人民強烈的反戰願望。 

2鄙動的場景描寫

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別的場面。前兩句為“賓”,寫出徵士兵。“轔轔”“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後四句為“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後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別,所以一見面就“牽衣”而泣,“頓足”而呼;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巨響,彷彿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悽慘的氣氛,藉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爭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濛濛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淒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慄!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3泵句賞析 

(1)“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這是對前兩句“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所作的形象説明,讀罷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長髮,15歲開始用頭巾束髮。如今,一個剛到束髮年齡還不怎麼會束髮的孩子就被徵入伍,而且要到遠離父母的北方去“防河”,這是何等可憐啊!所以,連里正也動了心,替他束髮。人過40,頭髮漸白,又剛從前線回來,理當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線去。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統治者的殘酷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這兩句寫社會心理的變化。在封建社會裏,人們重男輕女,生男則喜,生女則悲;可是現在不同了,反以生男為“惡”,生女為“好”。這種變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負擔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實造成的,反映了人們心靈受傷害之深。這兩句主賓分明:上句是自我寬慰之辭,為“賓”;下句是哀歎之辭,為“主”。以自我寬慰烘托哀歎,更顯出哀歎之深。這樣的心理變化也是對統治者窮兵黷武政策的有力控訴。

二、落實課後練習二、三的要求

(二)  這首詩的基本結構是,以送別出征戰士的場面描寫開頭,以行人答問為主體。回答下面的問題,體會詩的結構藝術。

1.“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幹雲霄”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內容?在整首詩中有什麼作用?

    2.劃分主體部分的層次,歸納各層大意,並指出其中的過渡句和前後照應的句子

    3.詩人用怎樣的方式將行人答問的內容從個人痛苦經歷擴展到全社會?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前人説:“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依你看,這首詩中的警策應是哪兩句?並説説理由。

    指導:結構是內容的表現形式。這篇課文結構上的特點很突出,由結構分析入手,自然會涉及它的內容,因此內容不單設題,都跟結構的特點歸併在一起。教師在指導學生答題時要注意這種設題方式,千萬不要忽略詩的內容。設題的意圖是,提示讀古代長詩應注意的問題。例如開頭往往要用一兩個詩句提挈全文或設置懸念;中間按一定的層次敍述;又往往出現可以概括全詩主旨的警句(又稱“警策”)等等。因此,在討論結束後做一個小結是很有必要的。

    答案:

    1、詩的開頭寫送別的場面,要害是“牽衣”二句,前四句先寫士兵整裝待發,後寫親人趕來送別,都是為這兩句作鋪墊的。能把握這兩句的內容,才能看出它在全詩結構中的作用。第一問:從表面看,寫的是生離死別之情,實質上是寫人民的怨憤,也表達了反對“開邊”政策的情緒。第二問:兼有提挈全詩和設置懸念的作用,因為第二、三段的內容極其深刻地説明了這震天哭聲的由來。

    2、設題目的是使學生了解本詩章法嚴密的特點:一是逐層深入;二是前後照應。討論此題,最好與表情朗讀(可參考“誦讀提示”)結合起來,討論一段朗讀一段,以加深領悟。答案要點:主體部分即課文第二、三兩段。開頭兩句有承上啟下作用,其中“點行頻”一語為敍事總綱。以下分五層:首言超期服役情況嚴重,死於邊庭者極眾;次説農村缺乏勞動力,生產凋敝;再用“況復”二句轉而單敍“關西卒”之苦;更由此説到社會心理的變化;最後用青海戰場慘象作結。

    3、前人曾認為這首詩是詩人“託為征夫自(同‘訴’)之詞”,用以譏切時政。此説有理。既是“託為”,則所訴也就不限於征夫的個人痛苦經歷。據此,我們無妨將“君不聞”和“君不見”先後所領起的數句視為詩人的心聲--他要以此來訴諸人們的良知,使人們充分認識“開邊”政策給全國人民帶來了何等嚴重的災難。這道題是按書面要求設計的,比較簡括,學生可能不易回答得完整,討論時可以將它化為若干個小題,如“君不聞”以下四句的基本內容是什麼,跟上文有什麼聯繫,把“君不聞”和“君不見”這兩幅畫面合在一起説明了什麼問題,等等。

    明確:第一問:用“君不聞”“君不見”開頭翻出一層新意。第二問:直接訴諸聽者(讀者)的良知,既表示了説話人(詩人)感情的急遽上升,又有驚醒聽者(讀者)的作用。

    4、引文出自陸機《文賦》。所謂“要”,不是僅指開頭或末尾,也包括中間部分,究竟在何處要視行文的具體情況而定。指導學生答題應先討論詩的主旨和詩人揭露現實黑暗的深度何在,但也不妨從比較入手。

     明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兩句,既揭露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苦難,又指出了苦難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詩主旨;且鋒芒直指最高統治者,顯示了詩人的勇氣,應視為詩中警策。再補充一點:這首詩以描繪出徵場面開篇,以勾畫古戰場慘景作結,二者遙相呼應,是一種特殊的藝術概括方式,如將警策放在其中任何一處,皆非所宜;而這兩句上應“點行頻”三字,下啟關於戰爭危害一段敍述,亦可謂之“居要”。

(三)緊扣加點詞語,分析下面詩句的含義。

1、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此題為賞析名句而設。要提示學生注意這些詩句的社會背景,把握詩人的意圖,進而體會它們的藝術效果,要反覆讀幾遍,看自己得到了哪些啟示。答案要點:1.尚未成年的孩子和白髮老人都被征服役,使人目不忍睹,揭露了窮兵黷武的統治者的罪惡。2.在封建社會裏,人們大多重男輕女,而今日反以生女為好,這種反常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當時兵役的殘酷和男丁們的悲慘命運。

三、課外拓展(課件展示)

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幾個問題。  

                 古風其三十四  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喧呼救邊急,羣鳥皆夜鳴。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合一,澹然四海清。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徵兵。渡瀘及五日,將赴雲南徵。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干鏚,一使有苗平。 

1、給這首詩劃分層次並寫出各層大意。 

2、詩中有三幅色調不同的畫面,説説它們各自渲染了怎樣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這首詩跟杜甫的《兵車行》反映的是同一歷史事件,也表達了詩人同情人民疾苦、反 對不義戰爭的願望,但這兩首詩的內容和風格卻有顯著的不同,試就下面兩個方面將二者作一點比較。 

(1)揭露現實的廣度和深度:          

(2)表現技巧:          

[參考答案] 

1、第一層(開頭四句)邊城軍情緊急,派人飛馬傳遞文書,要求增兵。第二層(“ 白日”以下四句)京城裏卻是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三層(“借問”至“豈全生”)先寫徵兵緣由,次敍應徵戰士告別親人時的慘狀 ,後寫出徵雲南無異送死。第四層(最後兩句)詩人提出“修文德”以消滅戰爭的主張。 

説明:如將第一、二層合併或將第三層再分為三小層,也可以。 

2、三幅畫面是:羽檄飛馳,喧呼救邊;京城安定,四海清平;戰士出征,親人送 行,日月無光。詩人藉此諷刺了當權者只顧自己享樂、不顧人民死活的做法,表達了同情人 民疾苦、反對開邊戰爭的立場。 

3、(1)杜甫的詩通過徵失的訴説,揭露了開邊戰爭給農村生產帶來了極大的破壞,並控訴 了 統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行,這些都是李白詩中所沒有的,可見杜詩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超 過了李詩。 

(2)李白善於運用誇張和想象,其中明顯地表現了他的個性色彩,例如以羣鳥夜鳴來 烘托人們因救邊而發出的喧聲;用天象來比喻京城裏歌舞昇平的景象;而杜甫 十分看重現 實生活中的細節,他寫人民的疾苦都很具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gn4n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