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雨巷》課堂實錄 (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雨巷》課堂實錄 (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學目標:

《雨巷》課堂實錄 (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知識目標:分析和理解本詩的意象和象徵意味;能有感情地誦讀此詩。

情感目標: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教學重難點:

“象與情合”、 “情由境生”。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影音文件)由唐磊的歌《丁香花》導入戴望舒先生的《雨巷》。

師:……唐磊歌中反覆提到一個名叫丁香花的女子,實際上,歌曲最初的創作靈感應該來源於現代名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並欣賞望舒先生80年前《雨巷》中的“丁香情結”(板書課題)。

二:教學步驟

(一)作家介紹(幻燈片)

師:為什麼一首小詩竟引得後人紛紛模仿……大家肯定好奇,想了解作者,戴望舒是何許人呢?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

(二)創作背景(幻燈片)

有人説,文學是時代的鏡子,大凡優秀的作品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影子,譬如李白《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石壕吏》譬如魯迅《藥》,《雨巷》成詩的時代背景又是怎樣呢?再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

(三)朗讀指導《雨巷》(播放影音文件)

大家一定等得不耐煩了,下面就讓我們踩着美妙的音樂,一起走進戴望舒先生筆下的雨

巷吧……

生劃分節奏,找韻腳,學生仿讀,師範讀,感受作品音樂美。(提問:音樂美是如

何造成的?)

生:反覆、復沓、疊詞、押韻,7段,每段6行,不同文字只有幾處。聲音和感情的回

環往復。

師:既衝破新格律的束縛,又在音樂美上有所體現,難怪葉聖陶説,此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紀元”。

(四)課文分析

1、 意象理解(意象是構成詩歌藝術的基本部件--余光中)

何為意象?(生明確:意象是詩歌寫作的焦點,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

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或曰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其特徵就是主觀與客觀的相結合。)

如:粉筆(寫教師)/白開水(寫生活的平淡無味)

師:我們再回到課文,畫面裏的內容?

生:描繪了一個姑娘。

師:請大家討論一下迎面而來的是一個怎樣的姑娘?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

(學生的想象各種各樣,但都會提到表現“姑娘”迷茫打扮和衣着以及環境的特點:下雨、潮濕等)

師:同學們所説的這些情緒(迷茫、走走停停、愁怨等)在我們的詩人那裏是用一種怎樣的意象來概括的?

生:丁香

問:為什麼作者用丁香來形容這位姑娘?可不可以用玫瑰、牡丹、梅花、菊花等意象?

生:丁香是愁怨的象徵。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藴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

(幻燈片):丁香花圖片

(幻燈片):古詩中用丁香來描寫愁的句子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代贈》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李璟 《浣溪沙》

講解:古詩中詩人也用丁香這一意象,在這兩首詩中丁香這一意象都指向了同一個字(學生回答:愁)。

師:可見,選擇意象一定要做到“象與情合”,能不能多舉幾例?

生:回答如下

1. 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淒涼悲傷的象徵。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都以梧桐葉落來寫悽苦愁思。

2. 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繫。宋詞有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裏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師:大家分析得很好,由於時間關係,這裏不再展開了……

2、主旨理解

師:“詩言志,歌詠聲”,本詩到底傳遞了怎樣一種“聲音”?

(生討論在紙上寫,等待提問和老師的總結。)

A、政治詩(姑娘=我)

執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識分子的形象。他們在時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尋“我向何處去”,想走一條光明的道路,但他們又感到前途渺茫,無路可走。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滅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個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但卻始終沒有遇到這樣一位姑娘,因此我們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一特定背景為憑藉,將它理解為一曲表達理想哀歌的政治詩。

(出示幻燈片)

情緒:苦悶、彷徨

基調:困惑、幻滅

B、看成愛情詩未尚不可(幻燈片)(姑娘=姑娘)

情緒:失戀

基調:哀怨

C、看成哲理詩也有道理(幻燈片)(姑娘=理想)

情緒:可望而不可即

基調:無奈

(因此,對於詩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

3、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幻燈片)

答:朦朧、含蓄 (音樂美剛説)

除了丁香外,還採用哪些意想達到朦朧、含蓄? 

A、油紙傘

B、雨巷

(C、丁香)

意境:傷感、惆悵、無奈

(五)想象探究

1、提問:為什麼要用“雨巷”為題,而不是“丁香花”或“丁香姑娘”為題?

(生討論寫紙上等待提問)

例:1、影片《大紅燈籠高高掛》原名《妻妾成羣》,改後的名稱作用:一株生命的花朵在紅牆深院中逐漸枯萎,主題得到突出。

2、李白“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改成大白天環境如何?)

3、蘇軾“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改成西子湖畔如何?)

4、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對比《回孃家》歌)

生明確:環境與情感抒發關係密切。“雨巷”是一種基礎,提供了一種環境。

◎提問:(分析環境特徵)“雨巷”是由兩個字組成:雨和巷,這兩個意象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回答:雨:迷茫、潮濕、冷;巷:陰暗、狹窄、悠長等

(《木蘭花》中“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一句就用得巧妙,以三月下個不停的雨水來比喻綿綿不絕的離愁,兩句疊加,形象深切地表現出心中的悲傷之情,以雨寫愁,也很巧妙。)

2、“雨巷”是一種意境,這種意境有利於作者的抒情:“情由境生” 。

板書:

象 情

與 由

情 境

合 生

(六)歸納小結(幻燈片)

這節課我們閲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初讀課文,瞭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徵意義的抒情詩;進一步品味精讀,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把握了詩歌的主旨和特色。

(七)佈置作業(幻燈片)

“沒有想象就沒有詩”(艾青)

如: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鄉愁

同學們發揮想象,學寫一首小詩《思念》。

最後:男女生分組背誦《雨巷》,再次感受。

三、退出:

(播放影音文件)在江濤的歌聲《雨巷》中下課。

 

劉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qrr0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