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金剛經 >

《金剛經》的修習境界

《金剛經》的修習境界

《金剛經》中所説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等等,那個“住”字,我也理解為執著。因為“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三心”都不可得。在這種狀態下,你就有可能找到真心。當然,一定要多親近善知識。沒有善知識的點撥,你就會錯過認知真心的機會。

誦經的目的主要在於體悟“三心不可得”的那種狀態,並在日常中保持如如不動的真心。誦讀《金剛經》容易犯兩種毛病:一是理上明白了,但體悟上沒達到那種境界;二是座上修時可以安住真心,但是不能把那種狀態貫穿到生活中去。

如何將那種狀態貫穿到生活中去呢?就是記住《金剛經》中的三種境界,精進修行,見到真心後,在行住坐卧中,讓真心生起妙用。

第一,要明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因為一切眼前的東西都像夢幻泡影一樣,很快就會消失,它們都是因緣聚合之物。比如我和你今天見面了,過幾天你就走了,雖然看上去有這個現象,但它本性是空的,不是永恆不變的。你一離開,這眼前的場景就消失了,像夢一樣,不會永恆的。再比如, 這所房子,你看起來很堅固,但大地震之後,城市都被毀掉了,可別提這樓房,即使不毀,幾十年之後它也會被拆掉重修。所以一切都沒有自性,都了不可得,那麼就不要執著它。這是第一個境界。

第二個境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住”就是執著心中的念頭。“無所住”就是任其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不跟念頭走。“生其心”就是真心的妙用。真心不是頑空,而是智慧。只有空而沒有智慧,就不可能解脱,還有可能會墮入無色界。所以,要在真心的觀照下做事,用行為去體現那顆真心。

最後一個境界:“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如果行者説“我證得了大手印”,那麼他還執著於自己證得的那個東西,就沒有真正成就,因為最後的一關還沒有過。

要把你證得的那個名相也拋掉,不要執著。換句話説就是,當你將空性打成一片的時候,如果你還執著於那個空性,就是著法、著相。這是你的另一種執著,像給自己捆上了另外一道繩子。只有一切都不執著時,才是究竟解脱,有執著必無解脱。當你證得了大手印,而執著於大手印的“明”時,就墮入色界;執著於空性,就墮入無色界;執著於大樂,就會墮入欲界。真心是超越一切名相的。

所以説,《金剛經》是了義的經典,當你不但道理上明白其中的這三種境界,身體上也能體驗到這三種境界的時候,也就解脱了。不過還有人説,《金剛經》太深奧,不適合現代人的根器。

這種説法並不正確。修煉之法相當於藥,有多少種煩惱就有多少種對治的.方法,你不能説只有這種法才能對治煩惱,其他的就不能。比如,你不能説六味地黃丸是個好藥,但不適合現在的人吃。同樣的道理,既然有這種法,就肯定會適合一些人的根器。

還有一些修行人總愛在事相上打轉,總是講一些諸如彈酒的時候要在什麼位置,打坐的時候眼睛要看着哪裏,是前面一尺,還是更遠之類的東西。其實,酒往哪兒彈都能證得空性,因為無論你怎麼彈,心中的那個東西是不會變的。要明白如何見性,如何解脱,這才是關鍵。

有一天,有幾個老太太來找我,她們把世間的一切都拋下了,什麼都不要了,修行了很多年。我問她們:“你們修的是什麼?”她們説不知道。我又問:“你們知道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嗎?”她們也説不知道。我再問:“沒有人給你們講過嗎?”她們説:“沒有。”像她們這樣的人有許許多多,有些人已經沒信心了,有些人已經死了,死時他們仍然不知道自己在修什麼,該怎麼修。所以,那時候我覺得如果我再沉默的話,就對不起這些人。後來,我才開始接觸了一些人,告訴了他們解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才能解脱,等等。

單純只在形式上修煉是絕對解脱不了的,比如水的顏色不是水的本質,水的本質是另外的東西。如果僅僅在形式上玩弄一些技巧,肯定是不可能解脱的。

拓展閲讀:金剛經經題簡介

金剛

種類

1.金剛寶,如菩薩寶冠所莊嚴的。能破一切而不為所壞。

2..世間金剛石之類。世間的金剛,雖不易破壞而還是可壞的。

寓意

玄奘派認為:金剛比喻煩惱,像金剛一樣堅固的煩惱,能被般若所斷除,所以譯為“能斷金剛(的)般若”。

羅什派認為:金剛比喻般若,像金剛一樣堅固的般若,能破壞一切虛狂妄執,而不被妄執所壞。

金剛本有兩類:能破一切而不為所壞的金剛寶,雖堅強而還是可壞的世間金剛石,所以喻般若或喻煩惱,都可通。

般若

三種般若

實相般若:實相指諸法如實相(大乘層面上的“真相”或“本質”),不可以用有無等來敍述,也不可以用彼此、大小等去想像。實相是離一切相(言語相、文字相、心緣相)而無可取著的。因為凡夫的所知所見是被戲論所亂的虛誑妄取相,所以不但不能見如實空相,也不能如實了達如幻的行相。大乘佛法宣説,空寂本相和緣起假相,都是如實的。但是並非凡愚的亂相和亂識所得,必須離戲論的虛誑妄取相,而歸於“空無所得”。所以所説的實相側重於如實空性。

觀照般若:觀照即觀察的智慧。佛教認為,世間凡夫的智慧具有高度和帶來便利,但偏於事相且含有雜染,所以並非般若;外道的智慧為邪智邪慧而不得解脱,也不是般若;二乘行者的無我無我所慧能解脱生死,可以稱為般若而並非般若經所説的般若。而離此三種,菩薩大悲相應的平等大慧,才是悲智不二的般若。決非二乘的“偏智偏慧”可比。

文字般若:指佛所説的言教的表顯形式。凡能表顯意義,或正或反以使人理解的,都是文字相。筆墨所寫,口頭所説,以及做手勢,捉鼻子、豎拂、擎拳等,都屬於文字。

名字由來

般若是梵語的音譯,本來是世間舊有的名詞,是指向智慧而言的。大乘佛教所講的是“正覺現證”的“實相”,認為世間“般若”一詞的名義不能恰當定義和概括。但是化導眾生又不得不利用世間的文字語言,這需要利用“觀慧”作為方便從而達到“如實證知”的目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説,還是採用了“般若”一詞。但是佛法不承認“般若”一詞完備概括了佛法,而只把“般若”作為權宜。針對這點《大智度論》説:“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

作用

三乘所共:般若觀慧可以作為解脱生死的工具。而“空無我慧”被認為是解脱道的唯一觀慧。

菩薩不共:菩薩不但以空慧得解脱,還以大悲的“無所得慧”為大方便,策導普度眾生的萬行事業,莊嚴無上的佛果。

證真實以脱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的;導萬行以入智海,是菩薩般若的不共妙用。"

歸屬

菩薩不共:般若只屬於大乘菩薩,是佛為教化菩薩所説。

三乘所共:佛為了薰陶密化二乘,也讓他們旁聽。從實相和觀慧角度上,佛經説三乘都應學般若。

般若是在三乘中是通教的,但只為菩薩。所以般若在一切大乘經中,擁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波羅蜜

義解

梵語波羅蜜,譯為到彼岸,簡譯為度。佛法以河流兩岸為喻,一邊是痛苦輪迴的“此岸”,另一邊是涅槃菩提的“彼岸”。佛法幫助眾生由“此岸”到達“彼岸”,是為度眾生。波羅蜜(度)指的是從此到彼的修學過程,不是已經到了。凡可以使得出生死到菩提的,都為波羅蜜。

種類

"佛法中談到解除苦厄的方法,即關於改造錯誤欲見的方法,六波羅蜜為主要。六波羅蜜多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前五種波羅蜜,對於苦痛根源的愛見,是不能徹底解決的。般若譯為智慧,智慧對於錯誤的見解可得到糾正,五種波羅蜜也可以得到正當的指導。經上説:“五度如盲,般若為導”,並以種種功德稱揚讚歎。

佛經中或説六波羅蜜,或説十波羅蜜,但真實的波羅蜜只有般若,其他的是“假名波羅蜜”。因為沒有空慧策導的佈施是一種不清淨的佈施,所以並非是有助成就菩提的波羅蜜。另外,大乘佛教也同樣不承認聲聞乘法為波羅蜜。因為聲聞乘法並不具備“究盡諸法實相,圓成自利利他”的一切功德,所以不名為波羅蜜。"

義解

梵語修多羅,譯為經。本義是線,線有貫穿和攝持不令散失的作用 。如來隨機説法,後來由結集者編集起來,佛法才能流傳到至今。就像線一樣貫穿不散,所以叫修多羅。中文的“經”字,本來也是線,如織布有經線緯線。後人以古代有價值的典籍為經,漸漸附以可依可法的尊貴意思,所以佛典也譯之為經。

標籤: 修習 金剛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jingangjing/ol78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