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熱門】美術説課稿範文集錦10篇

【熱門】美術説課稿範文集錦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説課稿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美術説課稿範文集錦10篇

美術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綱要》中在幼兒園藝術教育目標中指出:“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體驗。”幼兒美術教育不以幼兒掌握美術技能為主要的目標,而是希望幼兒在自由、寬鬆的美術創作活動過程中逐漸喜歡參加藝術活動,獲得藝術感受,同時促進幼兒想象力及創造力的發展。所以,此次活動我不規定幼兒一定要把機器人畫得惟妙惟肖,而是讓幼兒通過已經學過的各種幾何圖形進行組合、變化,大膽的設計創作出各種各樣機器人,體驗幾何形狀變化帶來的美感和美術活動的快樂。

機器人是幼兒感興趣的玩具,在幼兒園和家裏,小朋友都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還有在圖畫書、動畫片、科普讀物、照片等影音圖像資料中都見過機器人,機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兒的喜愛。機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領,能給幼兒非常大的想象空間和激發他們強烈的創作願望,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此外,實際生產中機器人本身就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離不開大膽創新,讓幼兒對機器人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萌發他們初步的創新思維,是本次活動的目的所在。

二、説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2、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設計機器人,萌發初步的創新意識;

3、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想象創作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活動難點:大膽想象,設計和創作機器人。

三、説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據此次活動的主題,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多媒體課件法:

此次活動中,我藉助多媒體手段貫穿活動始終,目的在於讓幼兒形象地感知和欣賞機器人。通過“會説話”的機器人課件,向幼兒展示和介紹各種各樣的機器人,幫助幼兒感知機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過機器人的語言代替教師的語言,比教師直接的講述更為生動,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這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

2、觀察討論法:

通過觀察,幼兒可以形成對機器人的整體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幼兒把握機器人各種造型的特點。而在觀察後進行討論,則能讓幼兒加深對不同形狀組合、變化帶來的不同造型的機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動中,為了啟發幼兒運用不同形狀的圖形組合來設計機器人,我通過讓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圖片、玩具等材料,説一説機器人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組合,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表示,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等等,讓幼兒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3、欣賞評價法:

幼兒創作結束後,將幼兒最終完成的作品進行集中展示,讓幼兒挑選同伴中自己喜歡的作品(也可以選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肯定各自作品的特點及優點。通過欣賞評價,有利於達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讓幼兒學習他人的創作技巧,也有利於讓幼兒體驗創作活動帶來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説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在開展本次活動前,我讓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一同查找圖像、科普書籍、影像等資料,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機器人。同時,讓家長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實際生活中有哪些廣泛應用的機器人,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兒經常看到關於機器人的動畫片,玩過各種機器人的玩具,積累了很多關於機器人的感性經驗。

2、物質材料準備:前期製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幼兒帶來的機器人圖片;機器人的玩具;白紙、畫筆等等。

五、説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中,我設計了4個環節,可以概括為“欣賞觀察——想象討論——設計創作——欣賞評價”四個部分。

(一)幼兒觀看、欣賞多媒體課件和機器人圖片——感知、觀察機器人造型及創作特點,瞭解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1、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幼兒介紹實際生活在廣泛應用的機器人。

機器人: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機器人,歡迎來到神奇的機器人世界。現在,小朋友們跟着我進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課件內容:5個在不同領域工作的機器人分別圍繞名稱、功能等進行自我介紹)

(作為活動開始部分,以“會説話”的機器人課件直接進入活動,是為了能夠在活動一開始就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對機器人的好奇心和興趣。讓幼兒瞭解實際生活中的機器人,探索機器人的世界,能夠打開幼兒的眼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求知慾,同時也是在幼兒記憶中留下豐富的視覺的形象,豐富幼兒關於機器人的經驗,為後面幼兒大膽想象設計機器人做鋪墊。)

2、幼兒分享、交流機器人圖片。

機器人:我還聽説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幫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機器人朋友,真開心!請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帶來的機器人朋友吧。

幼兒上前將帶來的圖片給教師,教師將其展示在全體幼兒前。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機器人長什麼樣,它是什麼形狀組成的,他能用來做什麼等等。教師抓住幼兒講述過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機器人的主要特徵,分析機器人可以由哪些圖形組成。

教師:可以用什麼形狀的圖形來表示機器人的身體(頭部、四肢等)。

教師:還可以用什麼圖形來裝飾機器人的盔甲呢?

(這一環節我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感受變化的、不同圖形的組合能讓機器人看起來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二)“我是小小設計師”—— 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創意,分享同伴多樣化的設計。

機器人:哇,小朋友為我介紹的好朋友都好厲害啊,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們是一名設計師,你們會設計一個什麼樣的機器人呢?

幼兒進行大膽的想象。一段時間後,教師請幼兒上前大膽交流自己的創意,給大家説一説,設計的機器人長什麼樣,由什麼形狀組成的,能夠為人類做那些事。

(讓幼兒先進行足夠的時間的想象醖釀,不至於匆忙下筆創作。交流的目的在於充分調動原有經驗,聯想和遷移在各種資料中關於機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時也是在交流中探索、發現基本的創作思路,為接下來的創作提供支撐。)

(三)幼兒設計創作,教師個別指導——學習運用各種圖形進行組合變化,設計各種各樣的機器人。

1、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機器人;

2、教師啟發幼兒用不同的圖形組合創作,並注意變化;

3、教師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創作。

(這一環節的設計,我既根據個別差異給予幼兒技法上的幫助和注重他們思維的發散,又給予幼兒充分的創造空間,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幼兒進行自主創作,始終扮演幼兒創作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我注重讓幼兒在寬鬆、開放、愉悦的環境中感受美、表現美,充分尊重幼兒的想法,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觀和表達方式,及時肯定他們的努力。)

(四)幼兒相互欣賞評價——分享交流創作技巧,體驗創作的快樂。

將每一個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請幼兒欣賞並相互點評。也可以講述自己的作品。教師主要圍繞目標1引導幼兒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欣賞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機器人?為什麼?

教師: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麼形狀來設計機器人?

(我指導幼兒進行相互欣賞,嘗試分析、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從而讓幼兒充分表達對美的體驗,以及提高他們審美能力,獲得美術活動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動結束

機器人小結:今天小朋友設計了好多種機器人,為機器人王國裏添了好多新朋友。這些機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狀,真漂亮。原來變化一下就有很多類型的機器人了。真感謝你們!

(以機器人與幼兒對話結尾,達到活動首尾呼應的效果。通過點出形狀組合的變化,幫助幼兒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點。)

美術説課稿 篇2

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美術五年級上冊第六課《地球的新生》具體程序如下。

教學目標、重難點説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 知識目標:瞭解和感受地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現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 能力目標:掌握各種繪畫形式的創作方法,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議。

3、 情感目標:激發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和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及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4、 教學重難點:重點應用各種繪畫形式如手抄報、海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及對環境和資源的熱愛。

5、 難點是構圖和版面設計的創新,利用畫面表達希望和建設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趣導入——討論探究——思考討論——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趣導入、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感受作品所體現的“地球是我們美麗的家園”感受地球和人類的關係。

二、討論探究、問題質疑,思考人們為什麼要地球新生,通過學生討論、彙報,意識到保護地球資源的重要性。

三、思考討論、出示書中手抄報作品,引導學生觀察作品怎樣表現地球的新生,瞭解手抄報的組成部分。

四、拓展遷移、展示幾則保護環境的格言,請同學朗讀,同時提出要求和希望。

板書設計:由兩部分組成,課題和格言,簡潔明瞭我説課的內容到此結束。

美術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秋來了》是為一年級美術課準備的課外內容。這是一節造型?表現的課,課件中的範作以奪目的秋色給予學生視覺上的美感,用同齡人的範作向學生展示了創作表現方法的多樣性,讓學生感知秋天,表現秋天,變日常生活的體驗為手中的作品,它為以後學習《四季歌》和《花兒朵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⑴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化是一種自然現象,全方位的感知秋天。

⑵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個性地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表現“秋天”,敢於用美術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⑶培養學生注意發現生活美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喚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美好情感。

在本節課中引導學生去感知“秋”表現“秋”是重點,在感知“秋”的基礎上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表現“秋”的同時,培養學生獨到的審美視角,個性的繪畫表達方式又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法和學法

一年級學生天真好動、活潑可愛、思維獨特、個性鮮明,在教學中只有充分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情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並讓他們時時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小學美術課是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表現美的能力,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緊扣審美核心,創設美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創造美,達到塑造審美心靈,培養審美情操的目的,我採用情境教學發貫穿始終。

⑴展示情鏡,引導學生感知美。

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驗美。

⑶融入情境,引導學生創造美。

2、新的美術課程提出要特別注意對學生個性和創造精神的培養,教師應該在充分相信並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審美觀,幫助學生建立符合各自個性天賦的視覺思維方式和體驗,這決定着學生有可能具有豐富而自由的創造力。

四、教學程序

課前教師帶領小朋友參觀校園,找一找秋天,“秋天來了,你知道它在哪兒嗎?仔細觀察樹、花、草、同學、老師都有什麼樣的變化?”“樹葉落了,菊花開了,小草換上黃衣服了,我們穿毛衣了,大雁往南飛了。”

通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讓學生感知秋天的來臨和季節的變化,在尋找中發現生活美、自然美,培養學生有意識的發現生活美的良好習慣;同時,我充分挖掘校本資源,找出學校中特有的人文景和自然景觀,對學生進行愛校、愛家鄉的教育和環境保護的教育。雖然秋天的景色每個人都見過,但真正去留心觀察,記在心中的有太少了,這樣的生活體驗對學生是很鮮活的,它豐富了學生的經驗,鍛鍊了學生良好的觀察、記憶習慣,又激發他們的創作慾望和表現生活的熱情。

接着在美術教室中教師佈置了有關秋天的各種景物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的環境,使學生一進教室就能沉浸在美術的氣氛中,將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有了這樣的基礎,課堂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

1、創設情境、感知“秋天”

一上課教師語言導入“小朋友們,還有更多秋天的景色的圖片,我們看看去。”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多幅有關秋天的圖片(秋天的果園、秋天的森林、秋天的草原……),

伴以優美的輕音樂,接着讓學生交流蒐集到的秋天的圖片,感受秋天的色彩美、氣韻美,拓寬他們的視野,同時大大激發他們進一步瞭解秋天,表現秋天的慾望。

欣賞完後,教師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給出具體的便於回答的並列式的問題:“剛剛看到那麼多美麗的風景,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用你最美的語言説給大家聽,或者用你的歌聲和舞蹈表現給大家看”。學生在回答的[內容來於Y-Y_課-件_園]過程中學生進一步將感受的秋天變成了自己的經驗,留在了心裏;賞美景、説美言,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審美習慣。

2、討論交流,啟發思維

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我又適時提出“這麼美的秋色中,我們可以幹什麼呢?”此時小朋友們迫不及待的説出自己的想法:坐在那把椅子上欣賞周圍的美景,在湖邊釣魚,打銀杏,撿落葉,跳舞等等,課堂氣氛出現一個高潮。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這時緊接着問“怎樣去表現呢?”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大家交流:用水彩筆畫,用水墨畫表現,剪貼等等。

教師其實已為學生在桌上準備了彩色卡紙和皺紋紙等材料,同時學生也帶來的許多廢舊畫報,摸一摸這些材質,説説他們有什麼不同?可以怎樣利用他們?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認識去判斷、聯想,進行回答。

3、瞭解技法、個性創作

學生對這些材質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後,我安排了以下環節。用課件展示教材中的表現秋天的作品,首先讓學生欣賞湯姆森的油畫作品《秋天》感受大師風采,同時教材大量出現了同齡人的作品,增強了學生的創作的自信心,也讓學生欣賞到美術語言表現的多樣性。

撕紙貼畫,對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方法,大家都會感到新鮮有趣,激發了學生將創作意願變為實際行為,剛才欣賞到的圖片也讓學生了解到了怎樣將生活中的物象變成作品,這些是這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如果説其他課程是讓學生學會創造性的思維,那麼美術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可以讓學生獲取創造性表現才能。學生通過找一找秋天的景色,説一説秋天的故事,評一評秋天的畫,感受到了秋天的美,瞭解到了秋天此時要學生創作出一幅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作品來,水到渠成。於是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和方法進行創作,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主動探究,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提供相關圖片,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寬鬆的情境,學生也會在素材中獲得一定的創作靈感,我巡迴時充分了解學生的創作意圖給予一定的引導和幫助,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及時機遇幫助鼓勵。

4、遊戲評價、課後拓展

在學生作業完成之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將作業佈置在教室四周的牆壁上的“果樹”上,其實是一個形象的作業欄,再次創設一個絢爛的“秋天”的情境,先請學生説説自己的畫,再讓學生自由欣賞,由學生在欣賞評議的過程中可以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學生善於挖掘真、善、美的良好個性,在學生評價的基礎上,我也對他們的作品進行點評,關注每個學生,關注每幅作品,以鼓勵為主讓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接着給每位學生一枚即時貼製成的“小果實”,告訴小朋友:“在你最喜歡的的畫下帖上小果實,老師在喜歡的畫下帖上大果實。”由果實的個數最後評出大家喜愛的畫,送給小作者秋娃娃的頭飾。

美術説課稿 篇4

《繞繞塗塗》一課是小學美術一年級中的第三課。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大膽用線塗出物體的形狀,啟發學生感受和認識物體的形狀。從中體驗塗繪繞線活動的樂趣。作為一年級入學後的第三課,教學內容安排合理,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課要求學生有意識地用線畫出自己所要表現的形狀,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表達能力。本課的創意源於幼兒繪畫教學中的傳統節目――繞線團。它使兒童空間的、動作的體驗與平面的、模擬的描繪緊密的結合,巧妙的轉換,使兒童直觀的感受到了線與形的關係。學生很喜歡這樣的課。在導入時,我採取以小貓繞線的故事導入。

首先,請同學們聽小貓玩線團的故事……,你聽過這個故事麼?認識直線、波浪線。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上這一課時我又創設了一個問題遊戲的教學情境,出示"直線""波浪線"請同學們認線。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都很認真。這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喜歡這種導入形式。由於這兩條線都是學生認識並熟知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愉快地體驗了成就感。

接下來我適時出示"螺旋線",做為教者我並不直接告訴學生這條線叫什麼,而是讓學生根據線的外形請同學們為線起個自己認為合適的名字,學生們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兒童認知都是從圖畫開始的,兒童沒有圖畫是不可想象的,幾乎任何學科的啟蒙都離不開圖畫,通過圖畫認識字,通過圖畫來學算術,兒童用圖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們剛拿起筆就喜歡塗塗畫畫,愛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繪畫創作,不僅可以開啟幼兒自由表達思想體驗和情感的大門,還能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所有學科教學的生命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產生自發吸取知識養料的要求,繁重的學習對他們來説,就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他們就會在知識的王國中自動地覓取珍寶,樂此不疲。)因此,激發孩子們對美術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是美術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他們用兒童的眼光去理解、想像。甚至有的同學沒有被我叫到就自己跑到我的旁邊大聲的説出自己的想法,使課堂上產生了一個小高潮。

緊接着我和同學們一起探討新知。在欣賞圖片時,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他們都能準確的説出圖片上的內容。還説自己喜歡那幅畫,為什麼?在這樣的氣氛下,學生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樣子。首先我用螺旋線快速畫出:太陽、房子、小烏龜……一邊畫一邊讓學生根據物體逐漸出現的形狀猜猜我畫的是什麼!例如:在我畫小烏龜的時候,有的同學根據我所逐漸呈現出來的形狀猜到,太陽、球、綿羊、駱駝……在競賽當中,我適時引導同學們比一比看誰猜的對,猜對的最多,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然後我又無目的的畫一些形狀讓學生想像一下這些像什麼?為什麼?還像什麼?這樣再比一比誰的想像力最豐富。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並不單獨提問某位學生而是讓學生隨時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説出自己的想法,這樣有助於學生之間的想法交流,讓學生自己在知識的交流過程中理解知識、歸納總結知識並融合到自己的想法。就有這樣的一位同學他説老師畫的像一個"棉花糖"本來他的想法已經很好,但是另一名學生説:"不,老師我認為像恐龍形狀的雲彩"。通過這名學生的提醒,其他同學立刻又聯想到青蛙、太陽、蘋果……就這樣通過猜想遊戲,激發了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興趣並在有意、無意中學會知識。在掌握了繪畫技巧後教師適時出現了第三個遊戲:"小組競賽"由各組選代表用螺旋線表現物體,其他同學在本子上畫並貼到黑板上,限時2分鐘,比一比誰畫的最好、最有想像力。由於加入了時間的限制使每名學生都燃起了參賽學習的熱情,並在競賽中培養學生對知識運用的興趣。

最後,我出示範畫:太陽公公生氣了,它沒有朋友,怎麼辦?請你用新學的繪畫方法為它添加朋友。而學生在我的引導下動手繪畫並剪下來貼到黑板的畫面上為太陽公公添加朋友。此時此刻全班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他們認真繪畫,積極踴躍的為太陽公公添加朋友併為畫面想出了一個個充滿童真的故事。這一環節的設置是因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愛想象,兒童對外界新鮮事物產生好奇感,接收能力很強,形象思維能力也很強,小小的腦袋瓜裏充滿了好奇,塑造各種形象,也引發了各種想象。)作為一名老師就要鼓勵兒童發揮他們的"想象",在美術課的教學中,教師更要留有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提供更多獨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條件和機會,特別要啟發學生特有的豐富的想象力,讓學生"擴散思維",不要附加太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通過美術作品來體現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富有個性的創造力。我們只要能充分挖掘出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學生的想象力就會像魚兒一樣在想象的海洋裏自由地跳躍,也會像鳥兒一樣展開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無拘無束地翱翔。這正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美術教學獨特是不可代替的,通過藝術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豐富,心靈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美好事物。學好美術關鍵是在於如何引起興趣,開拓學生們的思維。這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學的設計好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方法和程序等等,都需要我們做出艱的努力。

在本節課當中沒有設立專門的練習繪畫時間,而是引導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在課堂上"玩",有人會大吃一驚,在課堂上玩,那還要老師幹什麼?孩子的天性就是會玩,不需要人來教。兒童成長的每個階段都伴隨着遊戲,而且每個階段的遊戲、玩法也各不相同。如五六歲的小孩喜歡搭積木,到了十幾歲時,他不會再喜歡玩積木,而對有挑戰性的遊戲(如賽車、電腦遊戲等)感興趣。我們要讓學生在玩中增長知識;在玩中提高審美能力。不是亂玩,麻目性的玩,我們要有針對性的"玩",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的身心、智力發展狀況,有目的的去"玩",把"玩"帶入到課堂中去,引起同學們的興趣,開拓思維,使課堂氣氛活躍自然。在"玩"中引起興趣,從而增長對事物的瞭解;在"玩"中開拓思維,讓學生輕鬆愉快的去學美術。而不要把美術當作一門臨摹課,也不要把畫畫看成一種負擔,一種技能的訓練這時我便説用你們喜歡的彩筆試着畫一兩種自己喜歡的物體形狀。學生的創作熱情很高。作品也很獨特、新穎。但也有個別的學生作品與別人雷同,那是因為他聽了別的同學的想法後,覺的自己也是這樣想,就不動腦去想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注意這一現象。加強對學生思維想象的訓練。

美術説課稿 篇5

一、設計思路

冬天到了,雪花漫天飛舞,像鵝毛,像紙片,像棉花……紛紛揚揚,一下子,馬路邊,屋頂上,樹上全掛滿了雪花,頃刻間,這個五彩的世界穿上了銀裝,變成了雪白的一片。面對這一切,孩子們充滿了喜悦,充滿了驚訝。正是藉助於孩子們這樣一個心境,設計了《下雪天》這一課。

本課在設計時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標指出:美術教育是我國所有公民在中小學階段必須接受的,而不是一部分人,要使這種全體性成為可能,關鍵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遊戲活動、欣賞、交流、體驗等一系列活動達到這一目的。同時,探究性學習也是美術學習的一種好方式,所以,在教師示範完後安排了這一環節:請學生欣賞思考這些雪花各有什麼不同?該怎麼剪?並試着剪一朵。讓學生能通過觀察、分析、實踐,最後掌握不同雪花的剪法。

二、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感受冬天,感受雪,體會雪給人帶來的喜悦之情。在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習表現雪景的方法,創作出不同造型的雪花,並通過集體合作表現、創造一個有意義的冬天。

本課內容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為名畫欣賞,關維曉的《雪野》和莫奈的《鵲鳥》,引導學生觀察下雪時及雪停了時各種事物的變化。第二部分為欣賞不同雪花的造型,感受六角形的雪花。第三部分為剪紙步驟,示範折三折的雪花如何製作。第四部分是一幅小朋友在創作雪景圖的照片,為學習活動提供具體的場景,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因為主要是表現下雪時的情景,所以第一部分內容只是選取了關維曉的《雪野》作為欣賞的對象。第二部分內容基本保持不變。第三部分改成教師實際操作示範,這樣學生觀察得更清楚一些。第四部分則去掉了。在教學順序上,也作了部分調整,即第二部分內容與第三部分內容調換了一下,同時,根據實際需要,作了一些適當的增加,目的在於便於教學,更好地激發學習的興趣。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三、學情分析

大部分的學生都看到過下雪,都感受過下雪的景象,能表現雪景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剪團花的技法掌握。由於學生還沒有"角"的概念,因此在摺紙時會遇到困難,折完後,在畫的時候,要注意繪製的角度與大小,剪時也要細心,不要剪斷,否則前功盡棄。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觀察欣賞、交流體驗、探究學習、集體合作、遊戲活動等形式完成學習任務。

四、教學目標

1、觀察雪花和下雪的樣子,初步學習剪團花的基本方法和知識。

2、學習折、剪、貼、添畫或拼貼的方法,通過集體合作的形式表現雪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與同伴合作的能力。

3、通過引導學生對下雪天的觀察、回憶、思考、想象與討論,使學生感受雪景的美,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麗大自然的熱愛。

五、重點難點

重點:

通過觀察,學習用剪團花表現手法創作出不同造型的雪花。通過集體合作,用剪、折、貼、添畫或拼貼的方法表現下雪天的情景。

難點:

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觀察、想象和創作表現有生活情趣的雪景,剪團花時折、畫、剪三步的處理與掌握。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在設計時儘可能地運用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謎語、遊戲、音樂等,通過多媒體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象能力。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感受與體驗,通過探究學習、合作學習達到學習目的。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白紙、剪刀、膠水、各色彩紙、繪畫工具

2、教師:課件、範作、白紙、剪刀、背景紙

3、環境設計與佈置:運用藍白色調,營造冬天潔白與寧靜的氛圍,並在教室周圍適當張貼與"冰天雪地"有關的圖片。

4、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準備一些備用的白紙、彩紙、藍色的背景紙以及相關的課件。

八、教學設計

美術説課稿 篇6

一、 説教材

《吉祥圖案》是人美版小學美術第六冊11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這一領域。這節課是以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圖案為基礎,使學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題材是多種多樣的,並且藴含着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從而設計出形象各異、題材不同、寓意不同的吉祥圖案,使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裝飾美化生活,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根據本課教材的內容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目的的設定及教學重難點的確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通過對吉祥圖案的欣賞,使學生初步瞭解有關吉祥圖案的知識,瞭解民族傳統文化及吉祥圖案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啟發學生感受並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而體驗到生活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設計吉祥圖案,表現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對未來生活美好的祝願。

難點:圖案的造型要生動、有趣,並且能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

(三)、教學準備:作業紙、水彩筆。

二、説教法

通過收集資料、欣賞圖片,使學生認識到吉祥圖案常常採用人們熟悉的各種可愛的動植物形象作為表現對象,瞭解到圖案本身常常藴涵着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三、説學法

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設計等過程,充分體驗設計圖案的樂趣。

四、説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穩定情緒,檢查用具準備情況。)

二、美術實踐活動

活動一、吉祥圖案我欣賞

方法與步驟:

1、 欣賞導入

(播放課件——喜慶的音樂《新年好》)

師:你聽,美妙的音樂把我們帶入了過新年的歡樂氣氛!過年時,家家户户都會忙着置辦年貨!

(1)、你瞧,李奶奶家的門上貼上了?(課件出示年畫——連年有餘)

再看看張爺爺家的牆上掛上了?(課件出示年畫——連年有餘)。

(2)、年畫上都表現了什麼?(上面都有魚,蓮花)為什麼過新年的時候要貼上年畫呢?(渲染過節氣氛)你能猜出他們的用意嗎?(課件展示——連年有“魚”)

提問:(學生指出“魚”的錯誤)哪裏錯了?説説你的理由。(學生講出原因)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謝謝你幫老師糾正了這個錯誤。在中國,人們為了表達自己美好的祝願,常用事物的諧音和象徵的手法來表現。(比如:連年有餘的“連”取的是蓮花的“蓮”的諧音,“餘”取的是鯉魚的“魚”的諧音。——預示着來年大豐收。)

師:我們把這種具有美好寓意的圖案叫做吉祥圖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瞭解吉祥圖案吧。

揭示課題:《吉祥圖案》

【設計意圖】:此環節優點是與喜慶的音樂相結合,通過音樂帶給學生喜慶祥和的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然後通過對一件學生熟悉的吉祥圖案的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吉祥圖案無處不在,初步感受吉祥圖案的美好寓意及基本的表現形式。

2、 啟發談話

師:生活中,有着各種各樣的吉祥圖案。同學們,你都見過哪些?(學生介紹自己瞭解的吉祥圖案。)

3、 學生欣賞

教師課件展示各種吉祥圖案(刺繡、石刻、木雕等等)

師:同學們説的真不錯,下面來瞧瞧老師找到的。

銅錢——古時候的錢幣上。

瓦片——人們居住的房屋上。

木雕——工藝大師的藝術作品中。

刺繡——就連人們穿的衣服上都有。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優點在於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吉祥圖案,使學生知道吉祥圖案是為生活所用的,它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吉祥圖案的美好。

4、 新知賞析

師: 難怪人們要把它譽為“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瑰寶”的奧祕吧!

(課件出示:四季平安、喜上眉梢、五福捧壽、三羊開泰等吉祥圖案,引導學生欣賞分析。)

A、 四季平安(圖、詞)

提問:同學們,在這幅名為《四季平安》的圖中你看到了什麼?(瓶、花)

你能説説它的意思嗎?(瓶—平,象徵平安。圖中的四季用了一年四季的花朵來表示。——寓意着祈盼歲歲平安的願望。)

B、喜上眉梢(圖):

提問:誰來找一找這幅圖上都有些什麼?(喜鵲、梅花)

你能給這幅圖案起個名字嗎?(喜鵲停在梅梢上,喜鵲同喜,就是“喜上眉梢”。寓意——預示喜事將近。)

C、五福捧壽(詞):

提問:看,這是一幅吉祥圖案的名字,你能猜到這幅圖案是什麼樣子的嗎?(五隻蝙蝠圍着壽字或桃子)——這是用來祝壽的吉祥圖案。

D、三羊開泰(詞):

提問:看到這個成語,誰能想到這個圖案是怎樣的?(出示圖案)在古代,祥也寫成羊,所以羊也象徵着吉祥,三羊開泰寓意着祈盼新年伊始能夠興旺發達。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優點在於能夠引領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欣賞分析,如賞析“四季平安”時,是同時出示圖和文字,先讓學生找出圖案中的形象,然後找出相應的諧音和象徵,瞭解吉祥圖案中諧音和象徵的用法;“喜上眉梢”,給出圖案,讓學生觀察圖案內容,然後根據諧音、象徵的方法為圖案起名字,並説出寓意,學習運用吉祥圖案的諧音象徵法來理解圖意;“五福捧壽、三羊開泰”,給出文字,讓學生運用諧音象徵法想象圖案;最後從題材上給予圖片欣賞。

活動二:吉祥圖案我設計

方法與步驟:

1、 設計方法

提問:

(1)、欣賞了這麼多寓意美好的吉祥圖案,你們喜歡嗎?(喜歡)

(2)、老師也非常喜歡,忍不住想要設計一個。那麼,我們該如何設計呢?

(教師邊説邊示範)

設計步驟:A、確定主題(人物、事件——想好寓意);

師:首先,要確定好主題。最近老師的一位朋友要過生日了,那我就設計一個祝壽的吉祥圖案吧!

B、選擇圖案(搭配合理——根據寓意選擇);

師:那祝壽應該選擇什麼圖案比較好呢?(課件出示單個物體供選擇)(蝙蝠、壽桃等)

好,那我就選擇蝙蝠和壽桃吧!

C、圖案組合(把選擇好的圖案進行組合);

師:(教師故意設計構圖不完整的作品,引導學生分析)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老師的作品終於完成了,大家覺得漂亮嗎?哪裏不好了?(學生説出原因:太單調、太鬆散)

D、修改完善(最後進行修改)。

師:你説得真棒,這吉祥圖案可是經過精心安排的,無論是圖案的位置、還是角度,都顯示着一定的含義和美感。當然我們還可以加上裝飾使圖案更完美。你看,老師還用諧音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福壽雙全”。

【設計意圖】:此環節我設計的是根據學習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創作,這是本節課的亮點,根據學生所瞭解掌握的吉祥圖案的諧音象徵法,運用教師所給的單獨圖案進行組合創作,並讓學生説出重組圖案的寓意。同時,為下面的創作做鋪墊。

2、佈置作業

師:同學們,你們想把祝福送給誰呢?我相信收到祝福的人肯定很開心,下面就讓我們用吉祥圖案來表達自己的美好祝福吧!

3、學生作業,教師巡視。(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4、作業展評

師:同學們,這裏的每一個圖案都藴含着一個美好的祝願,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份美好。

你認為誰的作品最棒呢?誰來説一説,棒在哪裏呢?

你可以獲得最佳設計獎,老師送你一個吉祥圖案,祝你虎虎生威。

你可以獲得最佳創意獎,老師祝你學習五穀豐登。

你可以獲得最佳色彩獎,祝你四季平安。

活動三、教師小結

方法與步驟:

1、課外拓展(時間允許情況下進行)

(課件出示剪紙作品)

師:這是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剪紙,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逢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人們會剪紙各種各樣的吉祥圖案。感興趣的小朋友,課後可以試着剪一剪自己設計的吉祥圖案。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下課。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優點在於由吉祥圖案的設計拓展到中國的剪紙藝術,讓學生了解到吉祥圖案在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文化藝術中是無處不在的,讓學生了解學習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師生道別,宣佈下課。

美術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分析

教材中美術作品的選擇是以國內優秀藝術家作品為主,同時結合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對人類優秀美術文化傳統的美好情感、積極態度的養成以及重視它們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同時認識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和社會的豐富性.在重點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繫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人文素養。

中學生由於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在教學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瞭解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欣賞活動。

二、説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2、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清楚瞭解美術中繪畫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繪畫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難點:掌握繪畫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四、説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相關的美術作品的圖片或事物

教師:相關美術圖片及課件

五、説教學過程

1、導入

教師提問:在我們的美術課裏你想學到哪些東西?

學生回答:中國畫、水彩畫、素描、剪紙、設計……

師:大家把在小學學過的內容和你所知道的有關美術的內容進行分類.可以怎樣分?

生:……

師生總結:繪畫類、雕塑類、藝術設計類、手工藝……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美術,走進繪畫。

2、欣賞油畫作品《父親》、《開國大典》,請學生髮表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從作品的美術語言的角度,側重於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明暗等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賞張利、靳尚誼等名家作品,感受油畫的不同風格。

學生了解油畫工具材料,師生共同總結油畫特點:利用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充分地表現對象,達到豐富的色彩效果。

3、請學生説説對中國畫的瞭解?知道有哪些作者,哪些作品,哪些作畫技巧等。

欣賞作品《粒粒皆辛苦》、《鴛鴦戲水》,分析這兩張畫的區別,分別是人物畫、花鳥畫,寫意畫、工筆畫。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畫的種類、特點。

4、介紹版畫、水彩畫.

先做簡單的比較,再介紹版畫、水彩畫的各自分類及特點。

5、教師將課前準備的圖片讓學生辨別,也可結合教材中的作品,加強學生對畫種特點的掌握。

6、對學生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類,由同學相互評價。

美術説課稿 篇8

一、説教材

《千變萬化的帽子》是義務教育課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課。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和造型.表現這兩個學習領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而設置的課程。本課以學生所熟悉的帽子為題材,向學生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紙製帽子插圖,學生通過欣賞和製作帽子,體驗製作過程中的樂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説目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帽子的有關知識並能利用各種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過程與方法:瞭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裝飾方法。能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紙張製作造型獨特的帽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熱愛生活、運用美術知識美化生活的興趣。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運用各種平面紙和材料,通過剪、折、貼、訂等方法制作成立體的帽子。

(2)設計各種造型美觀的帽子。

3、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紙、剪刀、雙面膠等。

三、説學情

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手工製作方法,做過一些剪紙的練習。因此為本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學生的特徵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手工製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製作一切新奇的東西。但部分基礎弱的學生缺乏耐心和信心,針對這種情形教師要找出具體原因,激發其靈感,鼓勵其產生競爭意識。

四、説教法

1、直觀演示法:通過展示大量的帽子的圖片、實物,引導學生欣賞並藉此激發其豐富的想象力。

2、情景教學法: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利用生動的畫面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情景中體驗學習。

3、自主探究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説自悟,自主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2、欣賞交流充實感知

3、利用資源指導製作

4、實踐操作內化知識

5、巡迴察看點拔指導

6、展評總結積累經驗

美術説課稿 篇9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説的課題是:人美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六冊第14課《吃蟲草》,説課的內容分為六個部份:

一、説教材

《吃蟲草》這一課在老人美版教材中已作用了十多年,在步入課程改革的今天,它仍然被青睞,仍佔有一席之地,是有一定道理的。現在我就對教材展開分析:

“吃蟲草”是以自然界中奇妙的吃蟲植物作為教材內容,對於許多學生來説,接觸的是一種新奇、有趣的事物,這個課題向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探究、想象與創作的空間,雖然在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今天,它仍然吸引着學生、教師的眼球,新教材把它的使用對象確定為三年級學生,我認為在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的“綜合、探索”領域中使用該教材,將美術學科與科學學科自然融合,能綜合性地開發培養學生的能力素養,有利於學生的心理髮展和視野開闊,使師生圍繞着對這種新奇小草的探究,去表現大自然中美與善的生態平衡,並同時在蒐集信息資料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該課趣味性強,符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一)教學目標

我認為要讓學生綜合能力凸現於課堂,應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及差異的表現為基礎,將作業要求靈活劃分,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可以是異想紛呈的設計,以學生的求知需要來活用教材,使教學人本化,為創造性學習提供更充裕的空間,因此,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自然中奇妙的植物——吃蟲草的種類及捕蟲的特點,通過吃蟲草這種植物,瞭解自然界的美妙。

2、過程與方法:發揮想象力,敢於大膽表現。學習用綜合技法表現吃蟲草。訓練學生收集信息資料的能力,提高運用相關資料能力。培養學生大膽進行設計、繪畫、製作的能力。

3、情感態度於價值觀:

通過觀察瞭解吃蟲草的特點,引起好奇,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特點。

2. 將美術與科學自然融合,充分發揮想象,運用多種方法表現吃蟲草。

(三) 教學難點:利用審美情趣,創意的設計、綜合技法的運用和畫面的構圖。

二、説教法

我們常説“教有法而無定法”前邊這個“法”是一般的教學規律,不大變的,是個“定量”,而後邊這個“法”則是多樣、靈活的,它考驗着我們教師怎樣在有限的教學時空裏發揮自己的教育智慧,是個無限量的“變量”。在該堂課中,我認為應立足於從美術學科的創造表現中延伸對科學以及現實社會的聯繫。以下是我設計的教法:

1.故事引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蟲吃草,而現在蟲被草吃了,引導學生對故事產生興趣,由此引出自然中奇異的吃蟲草的話題。

2.賞析入境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運用視頻將學生的觀察視野延長了,學生的觀察雖然不及在真實的自然中得到的那麼深刻靈動,但對於該課而言,運用課件在短時間裏瞭解吃蟲草的種類、捕蟲方式等直觀感受的建立仍有重要作用,這樣的引領入境能起到突破重點的關鍵作用。

3.師生互動,探索表現

在對大自然奧祕的探解中,教師蒐集的資料給課堂充實了大量的知識內容,不斷激發起每個人個性化的思考及強烈的學習動力,以各種形式展開藝術實踐嘗試,教師引領着學生分析用各類綜合性方法表達自己的創意,突出“獨特、個性、創新”。

三、説學法

教學最終落實於學生的“學”,它不僅僅是結果,更強調過程及獲取知識的方法。這節課,我作了以下指導:

1.組織教學:教師圍繞設計及表現奇異的吃蟲草及新型“捕蟲器”進行創作,並展示部分作品,喚起學生以往的生活及知識經驗,以先行者的姿態呈現。

2. 明確學習的組織形式:以個人獨立或集體制作的形式,讓學生確認自己已有的材料並通過分析吃蟲草的捕蟲器特點“芳香的氣味,奇特的外形,鮮豔的顏色”三大特點,緊接着從分析仿生設計案例賞析,將人類和生物的奧妙在造物過程中進行模仿、創新設計,讓學生進一步明確設計與表現的原則,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3. 加強認知與表現結構:學生對設計以及造型已經有了基本明確的認識,但還不夠鞏固,這就需要在過程中結合具體操作和對作品的分析評價、張揚,鼓勵新穎、奇特的設計作品,讓學生真正瞭解設計與表現的思維方式,更為理性地欣賞,評述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共同分享成功的愉悦。

四、説教學媒體資源選擇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課堂教學是信息交流為主要活動載體而存在,媒體在教學中的作用比克低估。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制作了一些課件。這樣做有以下優點:1、符合教學內容的需求。2、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3、使學生更直觀的瞭解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説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大自然中有無數動物和植物,每天它們之間都發生許多有趣的故事。今天動物和植物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呢?

教師講小故事: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變暖了,植物也開始生長了,與此同時一些小蟲子也來了,災森林裏草地上尋找自己最愛吃的小草。可是就在前兩天,幾個小蟲子正在草叢中玩耍時,一不小心,備草給吃掉了(停頓兩秒),你們相信嗎?

學生:不信

教師:你們不信呀!那我就帶你們去看看。(出示課件:蟲子被吃的過程)

學生:觀看課件

教師:現在你們應該相信了吧!

播放課件:短片中的小螞蟻怎麼了?你們想不想了解更多有關吃蟲草的知識啊?——出示課題《吃蟲草》

(二)新授

1、蟲子吃草是平常事,居然還能吃蟲子?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都知道吃蟲草既不會跑也不會跳,但他卻輕而易舉的讓活蹦亂跳的螞蟻成為自己的獵物,那麼吃蟲草事用什麼方法抓住小蟲子的呢?

它又有什麼特點呢?

2、下面我們在欣賞幾個錄像,看看吃蟲草事用什麼方法抓住小蟲子的?(播放課件)細緻觀察下面兩組圖片,根據吃蟲草的捕蟲過程重新排列,並説明理由。學生討論,並彙報。

3、根據錄像中的資料我們來總結一下捕蟲草捕蟲的方式都是什麼樣子的?

設陷阱:等待小蟲子掉進捕蟲葉袋裏後獎其捕住。

黏液粘:從葉片上分泌處黏液,粘住小蟲子。

設圈套:合攏葉片夾住小蟲子。

在水中將小蟲子吸入捕蟲葉袋裏。

4、我們已經總結處三種吃蟲草捕蟲的方式了,想一想,如果你是吃蟲草,你會用什麼辦法吸引蟲子,來把它吃掉呢?同桌模仿吃蟲草吃蟲的過程。

(兩人一人演蟲子,一人演草)

5、吃蟲草為什麼要吃蟲呢?(放錄音)

6、欣賞圖片:學生彙報有哪些種類?吃蟲草有什麼特點?生長在什麼地方?

7、欣賞學生作品(多媒體)

剛才,我們瞭解了很多吃蟲草的知識,對吃蟲草有了許多認識,但生活鍾我們睡都沒有見過。他們靠奇特的外形、鮮豔的顏色、芳香的氣味,不僅吸引了小蟲子,還吸引了好多小朋友。這些小朋友,就通過想象,把吃蟲草吃蟲子的情景表現出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觀察:畫面中運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你想用什麼材料和方法完成這次作業?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是怎樣表現吃蟲草的?

8、教師示範勾線法:首先選擇用基本型想象吃蟲草。(花形奇、現象奇,這個花長的想垃圾桶,人們瑤想扔垃圾可以扔到裏面,然後花可以吸收生長)(我準備畫一種纏藤花,它可以生長在河邊,他不僅能吃蟲子,如果小孩在河邊玩水,觸動它,它就可能纏住你,不會讓你掉進水裏)(我還準備畫一個葉子很大的花草,葉子上面有許多小孔,他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灰塵和廢氣。)

教師強調注意疏密、高低、大小、遠近的變化,通過欣賞作品講解。

(三)練習:

你們能不能發揮想象去挖掘在大自然深處的奇花異草啊?今天我們將舉行一個“想象小天才”畫展,比一比誰畫的吃蟲草最有創意?老師相信同學們的設計能力,你們一定能夠想象出更新奇的吃蟲草來,並能把它們最生動的一面表現出來,現在我們就來培育自己的吃蟲草吧。

1、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你學過的方法表現吃蟲草捕食的情景。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3、輔導要點:線條的變化、構圖,捕蟲器的趙姓和細緻的描繪。

六、説評價

體現“為促進學生髮展而進行評價”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評價以“設計思維活動”作為主軸綜合貫通,使評價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延伸,採用自評、互評、師生共評方式相結合,即重結果,又重過程,同時關注學生是否理解自然與藝術的相互關係以及融合。

新課程促使我們要求自己不僅要有很好的美術素養、專業能力外,還應具有全面的綜合能力,讓我們傾聽學生的聲音,引領他們的動態,讓同學們共同發展、進步、教學相長,交流相長。

美術説課稿 篇10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階段的學生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學生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思想目標:體會設計的意義,形成對美的感受和認知。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電腦,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難點是:鼓勵學生動腦大膽想象並採用與別人不同的創意與造型。並能夠將繪畫與其它造型方法結合,共同運用於電腦模型的裝飾美化。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三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説、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 欣賞範例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範例”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手工作品——電腦,為後面設計電腦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電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懂得使用電腦,引出本課課題—《新穎的電腦》

(二)引導啟發 瞭解電腦 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 瞭解電腦”這一環節。先出通過提問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製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 製作電腦 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製作電腦”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作品。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四)大膽創作 製作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製作”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五)展示欣賞 評價作品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作品”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六)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電腦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四.板書設計: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新穎的電腦》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我的課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j7jd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