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熱門】説課稿集錦5篇

【熱門】説課稿集錦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説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5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説課稿集錦5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水墨遊戲》一課為浙美版美術教材第四冊第十五課的內容。讓學生從低年級開始嘗試各種美術表現方法對學生的美術能力的挖掘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墨的眼光曾經是我們民族的審美眼光,但水墨畫長期被兒童美術教育所忽略。其實,可以變化自如的毛筆,奇妙滲化的宣紙等不失為一套吸引孩子的好玩的畫具。水墨畫自有其隨機、變通、接近童趣的一面。如果對教學進程進行一些設計,讓孩子們在水墨中玩起來,在遊戲中瞭解傳統、感悟自然,創造自己的表達方式,就可能開闢出一塊兒童繪畫的新天地。

本課《水墨遊戲》是浙美版教材中第一課與水墨畫有關的內容。在前一課《美麗的絲巾》中,學生第一次接觸宣紙,嘗試用染、滲的方法作畫,而本課則是完完全全地將學生帶入了水墨的世界。本課教材近一個版面印着水墨畫大師齊白石的佳作,嫻熟自然的筆墨技巧中透出幾分童趣。教師在教學時應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水墨的各種變化,感受墨韻之美。本課讓學生通過輕鬆愉悦的多種遊戲形式,鼓勵學生大膽闡釋、欣賞、瞭解祖國傳統水墨畫的特性及表現力,感受水墨畫的獨特的韻味之美,併為接下來幾冊學生的水墨畫學習奠定了興趣基礎。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目標從三個方面制定

1、認知目標:瞭解水墨畫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點,認識水墨畫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標:能控制水墨線條的變化,懂得調配墨色的濃淡層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練習。

3、情感目標:感受中國畫獨特的水墨韻味美感,增強民族自豪感,體驗探索的自由遊戲的快樂。

(三)、重難點

水墨畫有其變化多端的特點,濃、淡,幹,濕及不同的運筆方式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因而讓初次接觸水墨的學生了解掌握多種水墨語言是學習水墨畫的基礎,也是本課的重點,而要畫出水墨的墨韻難在對墨色濃淡以及水分的控制,因而這就成了本課需要解決的一個難點。

二、説教法

本課教學採用情境教學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用故事、遊戲穿插於教學中充分營造出了水墨遊戲的氛圍。在導入時,我採用了對比法,讓學生通過對比水墨畫作品與其他畫種作品,瞭解水墨畫的特點。在水墨欣賞環節,我採用了故事介入法,通過講齊白石老人的《看你橫行到幾時》讓學生對水墨畫產生興趣。在講解技法的嘗試水墨環節,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啟發法將各種水墨語言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最後在學生創作環節也是以畫故事遊戲《拉一根誰墨線去郊遊》進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水墨畫創作的樂趣,併產生繼續學習的興趣。

三、説學法

學生在學習本課時主要採用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觀察畫種的區別自主發現水墨畫與其他畫種的區別,瞭解水墨畫的特點。期間各種水墨語言的變化也是通過學生自主地嘗試,發現並掌握的。探究性學習方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增強探究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巧妙地“引”,學生自主地“學”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在和諧的教育氣氛和積極主動的學習生活得到發展。

四、説教學程序

本課教學流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認識水墨——欣賞水墨——嘗試水墨——水墨故事

首先在導入環節,先以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的片段開始。讓學生在最喜愛的動畫片中開始自己的水墨畫學習,接着再出示幾種學生熟悉的畫種:水粉、油畫棒作品,與之前的水墨動畫畫面進行對比。思考有什麼不同之處。並猜一猜它們分別是用什麼工具材料畫的。之後揭題,這堂課我們也用這些工具材料來玩一玩水墨遊戲——板書課題《水墨遊戲》

在新知學習環節中首先是欣賞水墨,採用欣賞名作進入,欣賞書本中齊白石老人的水墨作品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水墨的各種變化進行關注並説一説自己的感受。適時介紹齊白石老人以及他的作品並穿插故事《看你橫行到幾時》“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麼優秀的作品是誰畫出來的嗎?”在這裏穿插對齊白石的簡單介紹,並讓學生了解水墨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畫種。接着展示同齡人的作品。大師的作品畢竟離學生太遙遠了,學生欣賞同齡人的作品,不僅能從中發現技法的運用方法,同時又能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的慾望。

以上就是欣賞水墨環節接下來進入嘗試水墨環節。在這一環節的開始,採用遊戲的方式進入。請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工具,學生跟着老師一起把墨汁滴到水盆中,觀察變化,當墨汁滴入水中時,墨花一朵朵散開,學生從未見過這樣的景象定會驚喜大喊,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此時課堂將進入一個高潮;然後教師引導學生將宣紙覆蓋在水盆上“附印”出墨汁在水中變化的肌理。這時我接着示範運筆方法。

接下來水墨語言變化的學習我採用遊戲“變魔術”的方式進行。

第一個魔術:小朋友們,看老師手中的這支毛筆會變魔術哦,看老師用它畫點(教師示範畫點)貼在黑板上,再用它畫線(教師示範畫線)貼在黑板上,“小朋友們看,這些點、線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學生在觀察探究中發現毛筆的運筆的特點:力度大小、速度快慢都會產生變化。

第二個魔術:老師用這隻有一種黑黑的顏色的墨來變出很多種不同深淺的顏色哦。教師用不斷加水的方法在紙上畫樓梯。貼在黑板上。請學生説説為什麼會變出這麼多顏色,學生都很聰明同時教師的直觀演示,也讓學生對這個墨色濃淡的技法一目瞭然,肯定都知道了因為加了水,加得多顏色就淡,加得少,顏色就濃,此時教師再引出技法——墨色的濃淡變化。

學生在發現了奧祕之後帶着勝利的成就感,進行墨色濃淡的變化練習。本環節我講水墨枯燥的技法講解均用遊戲“變魔術”的形式一一化解,講各種水墨語言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在玩耍中自主觀察,發現,嘗試,掌握各種水墨語言。

本課的重點難點一一迎刃而解之後就進入了水墨故事環節,本環節還是玩遊戲,師生一起玩《拉一根水墨線去郊外散步》“孩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拉一根水墨線去郊外作一次散步,我們走過草地……穿過森林……遇到小河……走過獨木橋……前面是一片山坡……我們上山去吧……烏雲來啦……呀,下雨了……雨下大啦……下冰雹了……電閃雷鳴……哈,雨過天晴……出彩虹了。”在故事遊戲中學生結束了創作。

評價環節,讓學生將作品貼到黑板上,評一評哪張畫最有趣,墨色最豐富。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順應兒童的思維,尊重兒童的想法。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願望,這種成功的喜悦和滿足會進一步產生自我激勵的心理狀態,自信心也會隨之產生。

拓展環節,讓學生用不同的線、形和不同的墨色在宣紙上表現自己心中的故事。小朋友們剛剛我們一起畫了一個老師的故事,小朋友肯定還有許多自己的故事,回家可以試着把自己心裏的故事畫下來。

説課稿 篇2

各位老師,大家好:

我是**老師,我設計的美工活動,製作葉脈書籤是結合主題"金色的世界"而開展的。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工具探索製作葉脈書籤。

2、體驗製作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

製作葉脈書籤,對於各種年齡的孩子都是一種感興趣和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中班幼兒的小肌肉動作已漸漸地發展、提高了,他們對身邊的自然物本來就比較感興趣。通過提供一些較豐富的小工具,如:不同的刷子、毛筆,這些都是他們平時經常見到和使用的工具,讓他們在自己親自體驗操作中獲得勞動成果,他們會感到特別的開心和滿足。

活動前,通過環境的創設、欣賞,幼兒對葉脈書籤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活動中,教師通過出示圖譜的形式,讓幼兒討論製作方法,把教師的講述轉化為幼兒的講述,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教育理念。第一次操作是給幼兒自我嘗試的機會,鼓勵他們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增強自信心,併為幼兒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機會。第二次操作是讓幼兒在第一次操作的基礎上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讓每個幼兒有機會參與嘗試、有機會獲得成功。教師則作為一個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活動結束部分引出下次活動內容:如:第一組,外出找樹媽媽。第二組,做禮物送給好朋友。兩個活動的結合體現了動靜交替,讓幼兒親近大自然,使自然環境成為教育幼兒的寶貴資源。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快樂的小青蛙》是語文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23課內容。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了一隻小青蛙不小心掉進枯井裏,它不急不慌,在井裏唱起了歌,最後被大象救了上來的故事。本文共6個自然段。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教學目標是:

1、知識和能力:1.學會認“井、急、象”等11個生字,會寫“井、為、伯”等7個生字。

2、過程和方法: 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探究式地學習,理解課文內容,並會分角色朗讀。

3、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在別人有困難時要熱心幫助,明白遇到困難不要慌張,要動腦筋想辦法。

本課作者賦以小青蛙和大象人的思維,教學重點是合作識字,自主閲讀,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難點是教育學生遇到困難勇敢而對,樂觀地動腦想辦法戰勝困難,在識字教學中“困”與“因”字,形近,區分成了一年級學生的難點。

學生分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教育意義深遠,內容淺顯生動,學生很感興趣,適合學生閲讀,學生可以藉助拼音自能讀書,能初步瞭解故事大意。學習本課,使學生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以及遇到困難善於動腦的良好習慣。

二、 説教法

1、變序教學。本節課在學生談讀書收穫時,我順勢而導,大膽採用了變序教學,巧抓研讀的切入點——你怎麼看出這是一隻快樂的小青蛙?學生通過讀悟出小青蛙遇到困難唱歌是為了向別人求助,然後想象小青蛙會怎樣唱歌,再研讀把大象伯伯引來後的對話,對指導朗讀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分角色表演,再次迴歸主體。組內創新表演更是加強了小組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

2、情趣化教學。在識字教學中,我注重了情趣化教學。先鼓勵孩子們圈出生字自主識字,並彙報識字方法,相機總結,滲透拓展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然後緊接着用各種方式的讀和槍擊氣球的遊戲形式鞏固練習,致使識字教學紮實有效。

3、以讀代講法,讀中感悟法。

三、説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合作學習、發現法、自讀自悟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四、説教學過程

學生藉助拼音自能讀書,合作識字,善於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共同嘗試解決問題的快樂,自讀自悟,有感情地讀好全文,注重學科問的整合,利用歌曲《小青蛙找家》結束課堂。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五個環節:

(一)、 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師:老師知道你們喜歡猜謎語,今天我給你們出個謎語:水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着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青蛙)今天咱們就來認識一隻可愛的小青蛙,貼青蛙圖,板書:快樂的小青蛙。(學生讀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自主識字,合作檢測。

1.圈畫生字,自主識字

A、同學們看黑板上的生字,把它們從書本上圈出來

B、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利用手中的卡片合作識字,看哪個小組最先闖過第一關?

C、生字中你最容易記住的哪個字?你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2.遊戲練習,鞏固識字

説課稿 篇4

一、 教材簡析:

《分類》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排序與分類》的第二課。本單元屬於小學科學探究中有關專門進行技能訓練的單元,這是因為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只要引領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悟科學的真諦,同時,也必需指導同學掌握最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

眾所周知,在人類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人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各種感官或藉助工具、儀器等獲取大量有關事物的信息,這對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但還缺乏以能迫近客觀事物的實質,還必需通過篩選、提煉等思維加工過程方能形成相關的科學概念或結論——科學知識。前人大量的研究標明,“分類”和“排序”都是人們對收集到的證據(數據、資料)進行初步整理和加工最常用的方法,所以,對同學進行這方面的專門訓練,不論是指導同學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方法,還是協助同學形成正確的科學概念,都顯得尤為重要。

本冊教材前面的幾個單元已經大量滲透了“排序和分類”的活動,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四年級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了初步的“排序和分類”的意識,這為本單元的教學提供了感性基礎。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對“排序和分類”的認識無論是情感態度價值觀、探究的過程技能和方法,還是對“排序和分類”理性考慮肯定會得到質的提升。它不只標誌着同學目前應該達到的認知水平,同時也為同學的認知走向更高遠、更廣闊水平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

本課教材的佈置,首先是提供了同學隨家長在商場購物的情景圖片,其目的是喚起同學對生活經驗的回憶,從同學的實際生活入手,激發同學科學探究的興趣;然後,試圖通過同學親自對假設的、富有挑戰性的海洋生物圖片的分類活動,通過師生的有效互動,初步學會分類的方法和技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和籠統出“分類”的基本方法和概念;接着,順理成章地給出了什麼是二分法;最後,教材佈置了對各種各樣的動物進行分類的實踐活動,一方面鞏固“二分法”概念,另一方面,跟進了什麼是“多極二分法”,進而讓同學感悟分類方法的多樣性和其在日常生活、科學研究中的運用,拓展同學的視野,提升科學學習的價值觀。由此可見,教材的佈置是符合課程規範關於貼近同學生活、以科學探究活動為主、從感性到理性等多項編寫原則的。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分類的實質含意——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特徵進行分類和“二分法”是本課的重點,“多極二分法”和運用“多極二分法”是本課的難點;精心設計有意義的探究活動,讓同學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增強同學的體驗、提升同學的價值觀是本課的關鍵。

二、 説教學目標:

小學科學課的總目標是培養同學的科學素養。科學素養中也包括着在科學探究中,運用理性思維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比較、分類、歸納和概括等整理加工,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種種解釋。根據本課的結構和以上分析,我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1、感悟分類是人們在科學研究過程中對獲取的信息資料進行加工處置、使之形成科學

概念或結論的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體驗分類在日常生活和科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價值。

2、知道分類的基本規範——依照事物的相同和相似的特徵。

3、在學會“二分法”的基礎上,初步學會“多極二分法”以和在日常生活中分類的多種運用方法。

4、在分類活動中培養同學細心觀察、認真考慮、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三、 説教學準備:

1、對教材的處置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對教材作了如下的處置:

(1)保存教材的核心——教學要求;

(2)設計動物、食物卡片和多媒體課件

(3)考慮到教材中給各種動物運用多極二分法分類與上面我們設計的卡片有雷同之處,為此,設計了給全班同學分類這一環節;

我們試圖通過對教材進行重組和整合來體現課程規範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和“以兒童立場關照教學”的理念和思想。

2、具體技術處置

(1)製作動物與食物卡片,供同學分組活動使用。選擇素材的原則應該考慮到實際生活中可分方法的多樣性,並能同時滿足三種分法的前提下考慮具體事物的可能性。如:食物可以依據葷和素、主食和菜餚以和生、熟等情況,我們決定選取麪條、麪包、米飯、青菜、四季豆、豬肉、雞和帶魚這些與同學生活比較貼近的食物做為素材。動物選取同學比較瞭解的啄木鳥、鷹、貓頭鷹、老虎、兔子、鱷魚、長頸鹿和羊作為素材。

説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的16課《橋》。作者談歌。這是一篇微型小説。該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讓給羣眾的老黨員的光輝形象。作者為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設置了一個典型的環境,山洪暴發,人們只有唯一的退路——一座窄窄的木橋。從而以“水”的上漲為線索,推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用一個普通老支書生命的一瞬間的閃光行為,使作品既表現出一個嚴肅的政治性主題,又凸顯出人性的美麗風采。

二、教學目標的定位:

1、 基本技能目標:通過研讀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結合洪水肆虐的危機情境及木橋發生的變化,逐步深刻感受老漢在危急時刻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自己扛的人格與精神。

2、 能力目標:初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

3、 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結合飛速上漲的洪水,感受情況的危急,領悟老漢的每一次舉動的內涵與精神。

2、 教學難點:理解“橋”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方法的使用: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採用“品讀感悟”式教學方法,採用討論、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悟情的過程中。

五、學生學法指導: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能力。

六、教學程序如下:

(一) 直觀感知,孕伏情感

1、 導入:學生觀看山洪暴發的課件。完畢,可問學生,你見過類似可怕的場面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是怎麼一種災難?

2、 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你讀了課文最想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緊急、害怕、感動……)

[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先觀畫,後讀文,再説總體印象,由畫面進入文本,以觸目驚心的畫面加上教師言語的煽情,使學生產生閲讀的願望,形成閲讀期待。之後,學生説出讀文後的總體感受,整節課就圍繞學生的初步感受——緊急、害怕、感動拉開了帷幕。]

(二) 感受洪水肆虐與人們恐慌

1、 自讀文,想想從文中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緊急、害怕……

2、 交流文中使人害怕的語句。出示句子:

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羣受驚的野馬,從山谷裏狂奔而來,勢不可擋。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經在路面上跳舞了。

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着人們的腰。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

讀讀這些句子,説説從中讀懂了什麼?從哪兒讀懂的?(適時引導:除了感受到了洪水兇猛,勢不可擋,還暗含洪水來得快,水上漲迅速,暗含情況危急。

3、 當時,被驚醒的人們有什麼表現?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員,你是什麼感受?[這一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從讀書聯繫生活實際,説自己的感受,體悟洪水到來時人們的害怕,形勢的緊急,從而為下面老支書的出場做好鋪墊。]

(三) 感受在死亡緊逼時,老支書的人格魅力。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抓老漢的三次壯舉,通過危險的進一步逼近與老漢言行舉止的對比,反襯出老漢的無私無畏,頂天立地的人格。可叫學生説説哪些地方使你感動,在書上作出批註。然後全班交流。

交流:感動之一:(第一次喊話)

老支書的壯舉: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面!”

思考:老漢是在什麼情況下説這句話的?{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説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從這兒可以看出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啟發想象受“擁戴”的老漢曾為他們做過什麼?為什麼説他“像一座山?”

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木橋前,沒腿深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感動之二:(第二次喊話)

老漢的壯舉: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這一句的教學,可結合文中插圖)

先讓學生圈出老漢動作的詞,説説你從這些詞中體會到了什麼?老漢為什麼要這樣做?當時已出現了怎樣的情況?(對照讀句子: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逼近。木橋前,齊腰深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就是這樣一位老漢,在危險進一步逼近時,毫不猶豫地揪出自己的兒子,再一次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村民們,把死亡的危險留給了自己和他的親人。

感動之三:(第三次喊話)

老漢的壯舉: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夥子推上木橋。當洪水齊胸膛時,老漢的哪些舉動又讓我們肅然起敬呢?圈出動詞吼、推,你從中又體會到了什麼?當時又出現了什麼樣的情況。

對比讀句子:木橋開始發抖,開始痛苦地呻吟。死亡在洪水的獰笑聲中逼近,逼近,逼近。木橋前,齊胸膛的水裏,站着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設計理念:這一環節的設計,將環境描寫(水勢之大,情況危急)這一條線與老漢高風亮節,捨己為人的光輝形象這一條線結合起來學,避免了孤立地體會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因為脱離環境描寫的烘托去純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是零碎而雜亂的,這樣做,沒有注意文字內容的完整性。所以,圍繞這一問題,以三個小板塊的形式出現,命名為感動之一,感動之二,之三,實際上就是抓老漢的三次言行,並與當時水勢的兇猛結合起來讀,便使老漢的英雄形象凸顯得越來越美麗動人。這也符合《課標》上説的:不要孤立地做一些繁瑣的分析,機械地把它們割裂開來,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四、揭示課文結尾,探究老漢內心,銘記老漢精神。

1、五天以後,洪水退了,但老漢早已被洪水吞沒,想想看,在死亡逼近時老漢衝上前揪出的居然是自己的兒子。是什麼力量使老漢這樣做?他當時是怎麼想的?難道他就不愛自己的兒子嗎?你從文中哪兒看得出來?

出示句子: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猜猜看,老漢想喊點什麼呢?

五、情感延伸,昇華感受:

1、深化老漢精神。英雄就這樣遠離了我們,作為他的親人,作為曾經被他救起的村民,作為每一個讀過這個故事的你們,此時此刻你最想説點什麼?清明節快到了,讓我們懷着一顆崇敬之心,一同來祭奠祭奠這位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可以與同桌交流,也可以在書的插圖上寫上你最想説的話。或者你什麼都不用説,再次端起書,認真地讀讀課文。

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感動着!老支書,你在關鍵時刻捨己為人,高風亮節,你把生死置之度外。你永遠是全村,乃至全國、全世界人所擁戴的老漢,你為我們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同學們,此時課題的“橋”還僅僅是那座窄窄的木橋嗎?

2、感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感人至深,震撼人心。除了內容的原因外,還因為作者在表達方法上的獨具匠心。請同學們讀一讀,找一找,看看作者在表達上都有哪些特點,比一比誰發現得多。

3、 課後收集更多類似的故事讀一讀,如:《豐碑》、〈船長〉。

[讓學生“情動而辭發”。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有時語言實踐的活動。帶着感動,帶着敬佩,帶着深切的懷念,寫幾句為老支書祭奠的話,即深化了老漢的精神,也豐富了學生的情感,讓孩子們明白:英雄就在身邊,英雄具有無私無畏、頂天立地的共產黨員的人格。此外,〈課文課程標準〉上説: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所以,初步學習一些表達上的特點,是第三學段的孩子所必須具備的。]

後來,經過自己對教材的再認識再展讀,每讀一次看一次都有新的認識和理解,於是修改……

朗讀 交流 感悟 昇華

標籤: 説課稿 集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jyoqr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