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六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

六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

《六國論》是蘇洵寫的一篇古論文,論述的是戰國時期六國滅亡這一歷史現象的本質與原因,當時的北宋四周環伺,政策上求和,為了警示北宋當時的統治階級。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六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希望大家認真閲讀

六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1

六國論

作者: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①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②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③”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④繼五國遷(31)滅,何哉?與⑤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⑥喪,齊亦不免⑦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⑧不賂秦。是故(32)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33)速⑨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⑩,李牧連卻之⑾。洎⑿牧以讒⒀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⒁盡之際,可謂智力⒂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⒃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⒄,當(tǎng)(34)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⒅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⒆秦之心禮⒇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2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22),而(23)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24)。為(25)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27)秦,而猶有可以(28)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29)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國下矣。

註釋

1.率:一律,一概。

2.判:確定,斷定。

3.“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 魏世家》和《戰國策 魏策》。

4.終:最後。

5.與:親附、親近。

6.既:已經。

7.免:倖免。

8.義:形容詞作名詞,堅持正義。

9.速:招致。

10.再:兩次。

11.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讒:小人的壞話。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謀和力量。

16.使:假如。

17.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命運。

1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禮:禮待。名為動。

21.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下:吞下。名為動。咽:咽喉。

22.勢:形勢。

23. 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

24.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日,每天,名為狀。 月,每月,名為狀。以,而。

25.為:治理

26.劫:脅迫,挾制。

27.勢弱於秦。 於:比。

28.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可以:可以憑藉。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憑着。

30.故事:舊例。

31.遷:改變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當:如果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於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説:“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説: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麼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於戰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着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明天起牀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國的慾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説:“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説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着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可以説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着,那麼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嚥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如果憑藉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六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2

六國論

〔宋〕蘇轍

【原文】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於其間矣。以四方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於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選自《四部叢刊》本《欒城集》

【翻譯】

我曾經閲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裏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藉五倍於秦國的土地,十倍於秦國的民眾,全力向西攻打殽山西面方圓千里的秦國,最後竟然不能免於滅亡。我常常對這個問題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有可以使他們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那班謀臣,他們對於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淺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勢啊!

秦王與諸侯爭奪天下的地區,並不在齊、楚、燕、趙,而是在韓、魏的區域;諸侯與秦國爭奪天下的地區,也不是在齊、楚、燕、趙,而是在韓、魏的區域。對秦國來説,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之患。韓、魏兩國阻塞着秦國的往來要衝,掩護着殽山以東的各諸侯國,所以天下最重要的地區,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

從前范雎在秦國受到重用時,就建議收撫韓國;商鞅在秦國受到重用時,又建議收撫魏國。秦昭王沒有得到韓、魏的歸順,就出兵攻打齊國的剛、壽地區,范雎把這看作是值得擔憂的事情。那末秦國所顧忌的是什麼,就可以看得清楚了。秦國對燕、趙兩國用兵,對它説來是危險的'事。因為越過韓國、穿過魏國去進攻另一國的國都,前面將遇到燕、趙的抵抗,而韓、魏又會乘機從背後打來,這是危險的用兵之道。然而秦國進攻燕國、趙國時,不曾擔心韓、魏會從後面襲擊,這是因為韓、魏都已歸附了秦國的緣故。韓國、魏國是各諸侯國的屏障,卻讓秦國軍隊能夠往來其間,這難道是明瞭天下的形勢嗎?放棄小小的韓、魏,讓它們去抵擋如狼似虎的秦國,它們怎能不屈服並投入秦國的懷抱呢?韓、魏兩國既已屈服而歸附了秦國,然後秦國的軍隊就能夠無所阻擋地向東方各諸侯國用兵,從而使各國遍受它的禍害了。

韓國和魏國不能獨自抵擋秦國,然而天下的諸侯卻又要憑藉韓、魏來掩護自己不受西方的侵略,因此,不如加強和韓、魏的團結,從而抵制秦國。秦國軍隊不敢越過韓、魏來覬覦齊、楚、燕、趙四國,那末,齊、楚、燕、趙四國就能憑藉這種形勢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個沒有戰爭的國家,來支持面對強敵的韓、魏,使韓、魏沒有東顧之憂,而為天下的諸侯挺身而出,抵禦秦兵。由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另外四國在後方休養生息,並且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象這樣就可以用來應付一切,那個秦國還能做什麼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卻貪圖邊界上的微小利益,背棄、破壞盟約,以至於自相殘殺。秦國的大軍尚未出動,而天下的諸侯已經把自己搞得困頓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鑽他們的空子,攻取他們的國家,能不令人悲痛嗎?

六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3

六國論

蘇軾(宋)

春秋之末,至於戰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自謀。其謀夫説客、談天雕龍、堅白同異之流,下至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莫不賓禮。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不可勝數。越王勾踐有君子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俠奸人六萬家於薛,齊稷下談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無數,下至秦、漢之間,張耳、陳餘號多士,賓客廝養皆天下俊傑,而田橫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見於傳記者如此。度其餘當倍官吏而半農夫也。此皆役人以自養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

蘇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國之有奸,猶鳥獸之有鷙猛,昆蟲之有毒螫也。區處條別,使各安其處,則有之矣;鋤而盡去之,則無是道也。吾考之世變,知六國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於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辯、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傑也,類不能惡衣食以養人,皆役人以自養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貴與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職,則民靖矣。四者雖異,先王因俗設法,使出於一:三代以上出於學,戰國至秦出於客,漢以後出於郡縣,魏晉以來出於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於科舉。雖不盡然,取其多者論之。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傑者,多以客養之,不失職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並天下,則以客為無用。於是任法而不任人,謂民可以恃法而治,謂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墮名城,殺豪傑,民之秀異者散而歸田畝,向之食於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不知其槁項黃馘以老死於布褐乎?亦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秦之亂雖成於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職,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縱百萬虎狼于山林而飢渴之,不知其將噬人。世以始皇為智,吾不信也。

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傑宜無幾;而代相陳g過趙從車千乘,蕭、曹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吳濞、淮南、樑王、魏其、武安之流,皆爭致賓客。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於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嗚呼,此其秦漢之所及也哉?

翻譯:

春秋末期,到戰國時代,各國的諸侯卿相,都為自己打算,爭着收養人才。那些謀士、説客和談天説地的、修飾文詞的,辯論「堅白同異」的等等,往下到擊劍行刺的、力能扛鼎的、會學雞鳴狗盜的等等,沒有不以賓客的禮節去款待他們的。穿着華麗的衣服,吃着珍貴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裏的人,不能數得清有多少。越王勾踐有「君子軍」六千人;魏無忌、齊田文、趙勝、黃歇、呂不韋等,都有賓客三千人;田文並且還在薛地招聚了俠客和犯罪的人有六萬家;齊國稷下地方聚談的學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賓客無數。以後到了秦漢更替的時候,張耳陳餘的部下,號稱人才很盛,賓客和供他們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的俊傑;田橫也有五百士人。這是些見於傳記的,估計不見傳記的養士應當是官員的一倍,農夫的一半。這些都是役使他人來奉養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國家又怎能受得了呢?

蘇先生説: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國家有壞人,像鳥獸中有猛鷙,昆蟲中有毒螫一樣。把他們分別加於處理安置,使他們都能各安本位,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們盡數剷除掉,是沒有這種道理的。我曾就世代的興廢考察過,知道六國的所以久存,和秦朝的所以速亡,原因都在這裏,不可不注意。

要知道有知、有勇、有辯才、有氣力的這種人,都是人民中的優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壞的吃壞的而去奉養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來奉養自己的一些人。所以從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貴分出一部分來,和這四種人共同享有。這種人不失業,人民便安定了。四種人雖然性質不同,可是從前的帝王卻根據習俗來制定法律制度,使他們都從同一途徑中出身。三代以上是從學校中出身,戰國到秦代是從賓客中出身,漢以後是由郡縣的選拔中出身,魏晉以來是由「九品中正」的銓授中出身,隋唐以至現在,是由科舉考試中出身:雖不完全這樣,但就大多數而言是這樣的。

六國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並不亞於秦始皇與二世,然而當時百姓並沒有一個人起來反叛。這是因為所有老百姓中優秀傑出的人才,多數都被當作賓客奉養起來,沒有失其職分。至於那些努力耕作奉養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沒有什麼作為的人,雖然想反叛,但是沒有人去領導他們,是六國所以能夠有一時的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的原因。

秦始皇當初想驅逐賓客,因為採用了李斯的建議才沒有實行。併吞天下以後,就以為賓客已無用處,於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説人民可以靠法律來統治,説官吏不必有才,只要能夠遵守我的法律便夠了。所以才毀壞了名城,殺戮了豪傑。人民中的優秀而有特殊才幹的份子,把他們遣散還鄉。這樣一來,從前就食於四公子和呂不韋的那些人,都回到哪裏去呢?不知道他們能帶着瘦長的脖子,黃黃的面孔,忍飢挨餓,老死在貧苦生活中呢?還是停止耕作,歎息着等待時機呢?所以,秦代的變亂,雖然是在秦二世的時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當初知道這四種人的可怕,設法安置他們使他們不失業,秦代的滅亡還不至於像這樣的快。把百萬只虎狼放到山林裏去,卻讓它們餓着渴着,不知道它們將來要吃人。世上以為秦始皇聰明,我是不信的。

楚漢戰爭的災禍,老百姓幾乎完了,所謂豪傑也應該沒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陳g經過代國時,侍從車輛,仍然成千,都滿載着賓客,蕭何與曹參這兩位相國先後當政,沒有加以禁止。到了漢文帝、景帝、武帝的時代,法令已經非常嚴密,可是吳濞、淮南、樑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還爭着招致賓客。這難道是由於秦代禍亂的教訓,以為單靠名位官職不能完全羈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寬一點,使他們或者能夠從賓客中出頭嗎?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這樣,孔子曾經説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哎,這是秦朝和漢朝能夠做得到的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on94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