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1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

鳥向檐上飛,雲從窗裏出。

《山中雜詩》譯文

山與天相接的地方繚繞着陣陣嵐氣雲煙,從竹林的縫隙裏看灑落下餘暉的夕陽。

鳥兒從我山中小屋的屋檐上飛過,潔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户裏輕輕地飄了出來。

《山中雜詩》註釋

山際:山邊;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煙:指山裏面的霧氣。

竹中:竹林叢中。

窺(kuī):從縫隙中看。

檐(yán):房檐。

這句是説山上的房屋地勢很高,所以雲從窗户裏面穿進穿出。

《山中雜詩》賞析

本篇是詩人吳均《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作品通過對山居小屋悠遠、靜謐的環境描寫,表現了詩人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閒適自在的心情。

“山際見來煙。”“這裏的山際”説的是目所能及的山與天相接的地方,寫的是極目遠望之處。“來煙”,寫的是詩人遠望所見的動感物象,即遠遠地看見嵐氣雲煙從天邊飄來,這一描寫有力地再現了山居小屋環境的深邃和悠遠,給人創建了一個極其豐富的幽深神祕的美感想象空間。

“竹中窺落日。”這句的“竹中”,從一個“窺”字可以看出説的應該是竹林的空隙,“落日”就是詩人從竹林的空隙中“窺”見到的明亮清新的一個動感物象。從這個“窺”字我們不難看出,詩人這裏寫的是近景,即從竹林的空隙中窺視到的紅紅的落日。這一“窺”,巧妙而又生動地增強了夕陽餘暉灑落竹林時刻山居小屋環境優雅、明亮的美感。

如果説在前兩句中詩人不惜筆墨為我們再現了山居小屋的環境,那麼下邊兩句寫的則是小屋本身的特點。

“鳥向檐上飛。”“向”可以理解為“從”,也可理解為“在”。“檐上飛”,説的是傍晚了,鳥兒們快要歸巢了,於是在房檐兒上悠閒地,自由自在地,嘰嘰喳喳地,一會兒飛過來,一會兒又飛過去。這一句寫的是山居小屋的近景,是近距離的所見,描繪的是一種清新、明快的場景,它在向人們透露着一種愉悦與欣喜的情懷。

“雲從窗裏出。”“雲”是不可能從“窗裏出”的,詩人寫的其實也就是一種感覺,我們不妨體會一下,如果站在山腳下,遠看山居小屋窗前的景象,那潔白的雲朵在小屋的窗前悠閒地飄動,彷彿就是從窗户裏飄出來的。這感覺是何等的神奇呀。

詩寫得十分精煉。四句寫出四個各自獨立的畫面,如同電影鏡頭的連接那樣,合起來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麼清幽,甚至冷寂。煙、日、鳥、雲都在動,但給人的印象卻是無限的靜。由這一片寂靜,又使人感到詩人心中是那麼清靜。他沒有一點兒雜念,只是靜靜地觀賞着這一切。如果細細吟味,還可感到三、四句隱隱流露出詩人的幾分新奇感。高飛的鳥與屋檐齊高,白雲由窗間流出,這種景象在平地上見不到,因而使詩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兩副對子。前兩句“見”、“窺”的主體是詩人,後兩句的主體則是“鳥”和“雲”。前兩句的節奏是二、一、二,後兩句是二、二、一。這樣,全詩雖然篇幅短小,內容單純,卻因句式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至於不顯得單調了。

此詩寫作極有章法,動靜結合。前兩句形成大的環境氛圍和背景;後兩句點染出具體生動的`景物,造成鉅細相襯的藝術效果。同時,景物動靜結合,構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環境氛圍。詩人又運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來觀察寫出景物,寄託自己的情志於景物環境之中,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脱,遠離塵囂,表達了詩人安貧樂道的思想,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雜詩》原文及翻譯賞析2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譯文

人生在世就如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似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

生命隨風飄轉,人生歷盡了艱難,人們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了。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呢?

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要邀請近鄰一起暢飲。

美好的青春歲月一旦過去便不會再重來,一天之中永遠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應當趁年富力強之時勉勵自己努力奮鬥,光陰流逝,並不等待人。

註釋

蒂(dì):瓜當、果鼻、花與枝莖相連處都叫蒂。陌:東西的路,這裏泛指路。

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經久不變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壯年之身。

落地:剛生下來。

鬥:酒器。比鄰:近鄰。

盛年:壯年。

及時:趁盛年之時。

鑑賞

陶淵明《雜詩》共有十二首,此為第一首。王瑤先生認為前八首“辭氣一貫”,當作於同一年內,作於晉安帝義熙十年(414),時陶淵明五十歲,距其辭官歸田已經八年。這是一組“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選》李善注)的雜感詩。可以説,慨歎人生之無常,感喟生命之短暫,是這組《雜詩》的基調。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無根蒂:形容飄泊不定。陌:路。這兩句是説,人生在世就好像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好比是大路上隨風飄轉的塵土。

“分散隨風轉,此已非常身。”常身:常住之身。佛家認為常住之身具有永恆的法性,與死生變易無常的父母生身不同。這兩句是説,由於命運變幻莫測,人生飄泊不定,種種遭遇和變故不斷的改變着人,每一個人都不是最初的自我了。這四句詩,語雖尋常,卻寓意奇崛,將人生比作無根之木、無蒂之花,是為一喻,再比作陌上塵,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中之象,直把詩人深刻的人生體驗寫了出來,透露出至為沉痛的悲愴。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落地:指誕生。這兩句是説,既然每個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親,血緣之情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都應該成為兄弟。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歡:歡愉。這兩句是説,遇到高興的事就應當作樂,有酒就應該聚在一起共飲。閲歷的豐富往往使人對人生的悲劇性有更深刻的認識,年齡的增長常常使人更難以尋得生活中的歡樂和激動,處於政治黑暗時期的陶淵明更是如此。但他畢竟沒有完全放棄美好的人生理想,本着“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博愛精神,他轉向官場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尋求美,在村居生活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歡樂,和村民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種歡樂平淡中和、明淨淳樸。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難再晨:是説沒有第二個早晨。這兩句是説,壯年不會第二次到來,一天之內沒有第二個早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兩句是説,趁着盛年之時應當勉勵自己,光陰流逝不會等待人。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結尾四句常被人們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在今天,一般讀者對這四句詩作如此理解,未嘗不可。但在這首詩中,陶淵明的本意卻與此大相徑庭,是鼓勵人們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既然生命是這麼短促,人生是這麼不可把握,社會是這麼黑暗,歡樂是這麼難得,那麼,對於生活中偶爾出現的一點點歡樂,就應該倍加珍惜,不要輕易放過,要及時抓住它,盡情享受。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我們必須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加以考察。它是指示標誌着一種人的覺醒,即在懷疑和否定舊有傳統的標準和信仰的條件下,人對自己生命、意義、命運的重新發現、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淵明在自然中發現純淨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質樸的人際關係,在田園勞動中得到了自我價值的實現。

這首詩起筆即命運之不可把握髮出慨歎,讀來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繼而稍稍振起,詩人執著的在生活中尋找友愛,尋找着歡樂,給人一線希望。終篇慷慨激越,使人為之感奮。全詩用語樸實無華,取譬來自生活,質如璞玉,然而內藴卻極豐富,波瀾跌宕,發人深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lr8wm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