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歸燕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歸燕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歸燕詩

《歸燕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唐代:張九齡

海燕歲微渺,乘春亦暫來。

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

繡户時雙入,華堂日幾回。

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

《歸燕詩》譯文

海燕雖然是細微渺小的,趁着春天也只是暫時回到北方。

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着。

便一日數次出入華堂繡户,銜泥作窠。

海燕無心與其他動物爭權奪利,鷹隼不必猜忌、中傷。

《歸燕詩》註釋

海燕:在中國古代,把比較寬闊的水域均成為海。“海燕”即指燕子。

雖微渺:雖然卑下低賤。

亦:也。

泥滓(nízǐ):泥渣。賤:卑賤。

玉堂:玉飾的殿堂,宮殿的.美稱,這裏暗指朝廷。

繡户:華麗的居室,隱喻朝廷。

時:時而。

雙:成雙。

華堂:與上文“繡户”同義。

競:競爭,爭奪。

鷹隼(sǔn):鷹和雕,泛指猛禽。

莫相猜:不要猜忌。相,一方對另一方(發出動作)。

《歸燕詩》鑑賞

劉禹錫《吊張曲江序》説張被貶之後,“有拘囚之思,託諷禽鳥,寄詞草樹,鬱郁然與騷人同風。”這是知人之言。用這段話來評《歸燕詩》同樣是適合的,《歸燕詩》就是“託諷禽鳥”之作。

詩從海燕“微眇”寫起,隱寓詩人自己出身微賤,是從民間來的,不像李林甫那樣出身華貴。“乘春亦暫來”句,表明自己在聖明的時代暫時來朝廷做官,如燕子春來秋去,是不會久留的。中間四句,以燕子不知“泥滓”之賤,只見“玉堂”開着,便一日數次出入其間,銜泥作窠,來隱寓自己在朝廷為相,日夜辛勞,慘淡經營。“繡户”、“華堂”和“玉堂”,都是隱喻朝廷。末句是告誡李林甫:我無心與你爭權奪利,你不必猜忌、中傷我,我要退隱了。當時大權已經落在李林甫手中,張九齡自知不可能有所作為,他不得不退讓,實則並非沒有牢騷和感慨。

這首律詩對仗工整,語言樸素,風格清淡,如“輕縑素練”(張説評張九齡語)一般。它名為詠物,實乃抒懷,既寫燕,又寫人,句句不離燕子,卻又是張九齡的自我寫照。作者的藝術匠心,主要就表現在他選擇了最能模寫自己的形象的外物——燕子。句句詩不離燕子,但又不黏於燕子,達到不即不離的藝術境界。

《歸燕詩》創作背景

作者是唐玄宗開元(713-741)年間的名相,以直言敢諫著稱。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覺察到皇帝對自己心生不滿,終於向李林甫低頭,寫下這首詩贈與李林甫。然而李林甫並不心慈手軟,很快借嚴挺之事件毀謗張九齡,導致其被罷相。《歸燕詩》大約寫於這年秋天。

《歸燕詩》的作者簡介

張九齡(678-740)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kxvvk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