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碩鼠原文及翻譯

碩鼠原文及翻譯

碩鼠,《詩經》中的一篇,收於《詩經·國風·魏風》,是魏國的民歌,人民用碩鼠諷刺當政者,表達了奴隸的反抗和對理想國度的嚮往。

《詩經·國風·魏風·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註釋

①三歲:‘泛指多年。貫:事,侍奉。女:同“汝”,你。②顧:顧憐。 莫我肯顧:莫肯顧我。

③逝:用作“誓”。去:離開。④德:這裏的意思是感激。

⑤愛:乃。直:同“值”,代價。③勞:慰勞。① 號:感激

譯文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卻從不顧憐我。

我發誓要離開你,

去那安逸的樂土。

樂土樂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棲身處。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的黍。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卻從不顧憐我。

我發誓要離開你,

去那安逸的樂土。

樂土樂土真安逸,

是我理想棲身處。

大老鼠啊大老鼠,

不要偷吃我禾苗。

多年一直侍奉你,

你卻從不犒勞我。

我發誓要離開你,

去那安逸的樂郊。

樂郊樂郊真安逸,

誰會長歎加哭號!

現代翻譯: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土。新樂土呀新樂土,才是安居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的麥粒!多年辛苦養活你,拼死拼活誰感激。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安樂地。安樂地呀安樂地,勞動價值歸自己!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插的苗!多年辛苦養活你,流血流汗誰慰勞。發誓從此離開你,到那理想新樂郊。新樂郊呀新樂郊,自由自在樂逍遙!

賞析

這首詩選自《詩經·魏風》,是《伐檀》一詩的姊妹篇。《伐檀》寫的是一羣覺醒了的奴隸們,在伐檀運木、砍輻斫輪造車的時候,因不堪忍受剝削壓迫,對奴隸主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反抗情緒;而《碩鼠》則是由思想上對剝削階級的不滿發展到行動上進行反抗了。

這首詩是《詩經》中少有的幾篇純乎比體詩之一。比體詩的特點是全詩“以彼物比此物”,詩中描繪的事物,不是詩人真正要歌詠的對象,描繪的形象沒有獨立的意義,而是以打比方來表意説理,通過“詠物”來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與觀點。這首詩着重描述令人憎惡的偷食老鼠,但一望而知,是比喻不勞而食的剝削者。通過這個比喻,把剝削階級貪婪、殘忍、寄生的本性,以及人民的反抗意識,作了集中、形象的表現。

這首詩共分三章,每章八行。採用重疊遞進式的詠唱,表現了十分強烈的抒情性。第一章,首二句是對“碩鼠”的希求,希求它“無食我黍”。再下兩句,指責“碩鼠”的刻薄。三歲,指多年。多年來我用糧食養活你,你卻只管自己不顧我的死活。下四句,表示不能再忍受下去了,我發誓要離開你,到那安樂的地方去,尋找自己的安身之處。感情有三次變化,一次比一次強烈!各節之間,由“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到“碩鼠碩鼠,無食我麥!”再到“碩鼠碩鼠,無食我苗!”象徵奴隸主的碩鼠,由食黍、食麥到食苗,一層比一層殘酷,因而,奴隸們反抗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也一層比一層遞進,一章比一章更為強烈!各章均重疊“碩鼠”,對剝削階級貪婪、殘酷的本性揭露無餘,也強烈地抒發了被剝削者切齒痛恨的仇視情緒與反抗行動。令後世讀者為之歎息掉淚。它的思想性、戰鬥性都是十分強烈的。

這首詩的主要價值和意義,還在於它表達了一種嚮往、追求沒有剝削、壓迫的人間“樂土”的社會理想。這種社會理想的提出,在我國思想發展史上起到了振聾發聵的巨大作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從《碩鼠》的“適彼樂土,爰得我所”,“適彼樂國,爰得我直”的社會幻想,到後來儒家在《禮記·禮運》篇中提出的“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棄者皆有所養”的大同理想,再到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提出的“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源理想,再到康有為《大同書》提出的“大同之世,天下為公,無有階級,一切平等”的社會理想,在我國二千多年的社會發展中,形成了一種否定階級壓迫和剝削、追求幸福生活和美好社會的思想傳統。“儘管這種社會理想在當時條件下不可能實現,但它啟迪了勞動人民的思想,誘導了勞動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勞動人民的鬥爭,其價值和意義是無論如何不能低估的”(張樹波《名作欣賞》)。恩格斯在高度評價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時,曾稱頌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三位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是“屬於一切時代偉大的智士之列的”(《〈德國農民戰爭〉序》)。應當説,《碩鼠》一詩的作者、我們的這位先輩詩人,也是理應列入“最偉大的智士之列”的。

這首流傳千古的比體詩,在藝術上的最成功之處,在於它的喻體(碩鼠)選擇得好。一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熟知的。二是貼切、生動。所謂貼切,就是認真地概括喻體——老鼠和本體——奴隸主的共同點,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徵。因此,一提到老鼠,人們便自然會聯想到剝削人民的奴隸主,從而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又加以誇張,突出了“碩鼠”由於貪吃而體態肥碩,藉以突出了剝削階級的貪得無厭,使形象更加鮮明、生動。三是具有鮮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比喻剝削者,與作者的愛憎感情相一致。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千百年來在一輩輩的讀者羣中,引起強烈的共鳴。這一成功的藝術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鑑賞

這首詩出自《國風·魏風》,是一首勞動者之歌。

老鼠偷吃莊稼,因此除掉老鼠是古代先民經常的活動。《禮記·郊特牲》記載,歲末臘祭,“迎貓,為其食田鼠也”。人們呼喚貓的到來,以便把田鼠都吃掉。

這首詩把不勞而獲的貴族比作大老鼠,它吞食農奴的勞動果實,對農奴的生活卻漠不關心,根本沒有感恩之意。在這種情況下,農奴們幻想離開這些吸血鬼,到沒有剝削的樂土生活。

老鼠作為負面形象出現,這篇作品首開其例。後來出現的文學作品,大多沿襲《碩鼠》的傳統,把老鼠作為揭露鞭撻的對象。《韓非子·外儲説右上》把依託君主做壞事的奸臣比作社鼠。當然,也有羨慕老鼠那種寄生方式的人,李斯就是其例。《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有感於廁鼠和倉鼠懸殊的生存狀態,決心做一隻倉鼠,這説明其人格之低下,最終落得身死家破的下場。

《碩鼠》的作者幻想逃離現實的社會,前往沒有剝削的樂土。這種幻想在《山海經·大荒西經》已經初見端倪:“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這是人間理想在神話中的呈現。到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則描繪出一幅男耕女織、沒有剝削的樂土。不過這片樂土卻最終沒有被找到。

這首詩不但寫出了奴隸們的痛苦,而且寫出了奴隸們的反抗;不但寫出了奴隸們的反抗,而且寫出了奴隸們的追求和理想。因此,它比單純揭露性的作品,有更高的思想意義,有更大的鼓舞力量。

標籤: 原文 碩鼠 翻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dxlr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