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古籍 >

《桓榮勤學不倦》原文及翻譯

《桓榮勤學不倦》原文及翻譯

【原文】

桓榮勤學不倦

桓榮初遭倉卒,與族人桓元卿同飢厄,而榮講誦不息,元卿嗤榮曰:“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榮笑而不應。及為太常,元卿吧曰:“我農家子,豈意學之為利若是哉!”

註釋

①桓榮:東漢人。②倉卒:匆忙,此指社會動亂。③太常:職官名稱,負責祭祀禮樂及選拔人才。

【翻譯】

桓榮早年遇到社會動亂,與同族的桓元卿同處於飢渴困頓之中,但桓榮不停地讀書背誦,元卿嘲笑桓榮説:“你只不過是花了力氣自討苦吃罷了,什麼時候再用到它呢!”桓榮笑着不迴應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歎道:“我一個農家人目光短淺,哪裏(像他一樣)能想到學習能有這樣的.好處啊!”

【文言知識】

説“豈”。“豈”有兩個常用義項:一、指“哪裏”,表疑問。上文“豈意學之為利若是哉”,意為哪裏知道學習的好處能像這樣啊!“豈敢”即哪敢。二、指“難道”,表反詰。如“豈吾不若人”,意為難道我不如別人?

【練習】

1、解釋:①初 ②厄 ③嗤 ④應 ⑤及

2、翻譯:①而榮講誦不息

②但自苦氣力,何時復施用乎?

【答案】

1.①早年②窮困③譏笑④回答⑤等到

2.①然而桓榮學習不停;②只是自討苦吃白費力氣,什麼時候再用得上它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guji/7g20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