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窗邊的小豆豆》小學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小學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1)

小豆豆也有不少缺點,她看到奇怪的事情,有趣的事情的時候,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經常做出讓老師們大吃一驚的事來。上廁所時把自己心愛的錢包掉了下去,她便用長把舀子在外面舀起來。結果,地面上堆起了一座挺高的小山,而便池卻幾乎被掏空了,但那個錢包仍然無影無蹤。

《窗邊的小豆豆》小學讀後感

通常,大人們要是看到了小豆豆在做的事,會説“在幹什麼蠢事呢”或是“太危險了,快停下”。但是,小林宗作卻説“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諸如此類,讓老師和小豆豆自己大吃苦頭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會發生。但是,在發生這種事情的時候,校長先生絕對不會把小豆豆的爸爸媽媽請到學校裏來。別的孩子也都一樣,每當有這類事情發生的時候,都是在校長先生和學生之間解決掉。正像小豆豆第一次來巴學園的時候,校長先生聽她説了四個小時的話那樣,發生問題的時候,校長先生總是會耐心地聽每一個孩子的解釋。即便孩子們説的是藉口,先生也會認真地聽下去。當的確是“那個孩子做錯了”,而且,“那個孩子自己知道錯了”的時候,先生會説:“請為這件事道歉。”

從這些事中,你看到了什麼?我很想告訴老師和同學,我們是孩子,我們有很多缺點,但我們真的希望有像小林宗作似的教育方式,無論我們做錯什麼,都希望老師不斷地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2)

《窗邊的小豆豆》是我讀過的最有意義的一本書,這本書講的是一所小學和在那裏上學的一個女孩子的真實故事。這個女孩的名字叫小豆豆,她的善良和淘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就是校長小林宗作的耐心和獨特的教育方法讓我羨慕和嚮往。

從學校回家的路上,小豆豆在路邊發現了一大座沙山。她便興奮起來,“嘭”地先跳起來一下,然後用盡全力向前衝刺,“嘭”的一聲跳到了沙堆的頂上。但這並不是一堆沙子,沙子裏面全是黏黏的灰色的抹牆的泥。只聽得“撲哧”一聲,揹着書包、拎着鞋袋的小豆豆陷到了灰泥裏面,一直沒到胸口處,像是銅像一樣動彈不得。直到天色昏暗,媽媽沿路找來,用一根木棒才把她拉了出來。

“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校長看到小豆豆都會微笑地這樣對她説。

小豆豆確實是一個善良的好孩子。她對大家都很友好,特別是當有的朋友因身體上有缺陷,被別的學校的孩子欺負的時候,即便外校的學生一擁而上,小豆豆也要拼命地保護朋友,哪怕自己被弄哭;遇到受傷的小動物,就不顧一切的照顧它們。

小豆豆在上學的路上看到一位大哥哥盤腿坐在席子上,面前高高地堆着好多樹皮似的東西,大哥哥説每天早晨咬一咬樹皮,如果覺得苦,就説明自己生了病,如果不苦,就説明你很健康。為了這塊神奇的樹皮,小豆豆向校長借錢,買回來讓每個她認識的人都咬一咬,聽到別人説不苦,她變興奮地説“哇!你很健康!”甚至路邊的野狗她也要讓它咬一咬,結果差一點兒被狗咬傷。但她仍不肯放棄,最終陌生的狗咬了咬樹皮,小豆豆圍着狗蹦來蹦去,高興地嚷着:“太好了!你也很健康!”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3)

小豆豆因為淘氣被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受了她。“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巴學園”的教室: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巴學園”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着聽小豆豆不停地説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的教育方法: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運動會:能夠自己策劃稀奇

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的活動: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巴學園”裏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多麼令人羨慕。

小豆豆在“巴學園”裏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師生之分,無論老師、學生,甚至校長都是好朋友,完全丟掉了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束。或許,有許多人會覺得這樣的教育方法是異想天開,它對愛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遠遠超過了對知識的要求。但我覺得這是許多孩子的心聲。

作者絲毫不採用理性話的語言,因為這樣會失去童趣。在字裏行間流露孩子的思想和那種單純直白的語言,給予讀者更為深刻的啟迪和感觸。讀了這本小説後,我想生活中的我一定能得到父母、老師細心地呵護,能像小豆豆在“巴學園”裏一樣快樂地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4)

窗外的小豆豆》是被美國《紐約時報》《時代週刊》《新聞週刊》譽為日本最偉大的女性黑柳徹子所著。

故事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淘氣的小女孩,一個“有問題”的孩子,一個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因為碰到了一位賞識她的校長。結果,這位“有問題”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以後,把自己在小時候的這段經歷寫成了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而《窗邊的小豆豆》出版以後,成了日本有史以來銷售量最大的一本書,並且被翻譯成33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在老師的眼裏“小豆豆”是個頑皮、很難管教的孩子,在課堂上她多次吵嚷着跑到窗邊去看自己的偶像“宣傳藝人”,她還許多次掀起課桌的蓋子……,由於她不守課堂紀律而被老師“罰站”走廊,最後被退學。所以,從表面上看她不是個好學生。但當她走進了“巴學園”一個有很多大樹和電車教室的學校;她的身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她不僅學會了遵守紀律而且學會了關心他人、為他人着想。因為小林先生認為:“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他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儘早期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並精心呵護,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小林先生熱愛大自然,他希望孩子們儘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性格。所以他能靜靜地傾聽“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説話,給小豆豆充分的表達時間;他能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設計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來激發一個殘疾孩子的自信。正是在他的這種教育理念中,小豆豆逐漸的發生了變化。

我們現在的教育現狀雖然還沒有達到書中所描寫的那種境界,可幸運的是我們正在改變着長久以來,呆板,公式般的教學,正在向人性化、自然化的趨勢發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像小林先生那樣走進兒童的內心深處;不斷地發現他們特有的品質;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把大自然給孩子們當天然的“教室”讓孩子去觀察與探索。而且還應像小林先生那樣尊重兒童,用愛心與信任給我們身邊的“小豆豆”們貼上永遠撕不壞的好孩子的標籤,使他們擁有光明的未來!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5)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窗邊的小豆豆》。

小豆豆是一個一年級的學生,可已經是被老師退過一次學了,因為她不光是上課時好動自己不好好學還影響到全班同學,以至於老師都無法正常上課,就這樣小豆豆就這樣被她的第一所學校退學了,她跟着媽媽來到了影響她一生“巴學園”。

巴學園是一所與眾不同的學校,它是由50多個學生所組成,而它的教室是由六輛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組成的,她的校長竟然能一語不發而微笑着聽小豆豆講了四小時而沒有一點不耐煩,就是因為他的耐心使小豆豆變乖了成了早上第一個起牀嚷着去學校的小孩。巴學園的午餐使“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原來校長是不想讓小朋友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的教育方法使自己從喜歡的課程學起,只要上午把課程學完了下午學生就可以去散步,一邊玩一邊學習地理和自然,巴學園的運動會讓每個孩子發揮他們的特長,讓殘疾孩子得到了自尊和自信。特殊的露營等活動充滿孩子的歡聲笑語。

第二次世界大戰毀滅了小豆豆的巴學園,她跟着媽媽離開了她熱愛的巴學園,她期待着還會有再見的一天。

讀完這本書,我想如果換成是我處在那樣一個自由的學習空間裏,我也會跟老師,同學甚至平時有點怕的校長成為好朋友,我希望同學們能在我們的學校找到自己的巴學園,發揮自己的特長,好好學習為我們心中的夢想努力。

《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6)

小豆豆是一個聰明可愛卻又很頑皮的小女孩,腦袋裏會時不時地冒出一些怪主意,曾讓媽媽和老師都感到頭疼,但是自從轉了新學校以後,她慢慢地變成了一個懂事的孩子。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還不是小豆豆本身,而是小林先生和他的巴學園。小林先生是一位非常和藹而友善的校長,在小豆豆第一次來學校的時候,他竟然非常耐心地聽這個小女孩講了整整四個小時的話,而且以後每當小林先生每次看到她時,都會認真地對她説一句“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一直鼓勵着小豆豆。而巴學園呢,也完全不是象普通的學校那樣,按照一些死板的規定上課,而是根據孩子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經常安排一些能夠給他們帶來啟發活動。例如,在自由玩耍的“校外散步”中,孩子們通過親近自然,學到了理科、歷史、生物等知識;參加“露營”、“大冒險”、“温泉旅行”等活動,鍛鍊了孩子們的自立、勇敢精神,讓孩子們知道了怎樣開動腦筋解決實際問題;開展“運動會”,又教孩子們學會了相互配合,懂得了要增強勇氣和樹立自信。

望着窗外的天空,我就想,小豆豆和她的同學們真的是好幸福啊,小林先生和老師們從來不會有嚴厲的面孔,就算同學們犯了錯誤也不會遭到大聲訓斥,得到的總是温情的引導和鼓勵;小豆豆他們就在這種温情中快樂地長大着,在輕鬆愉快的遊戲和課外活動中學習着有用的知識和本領。

我好羨慕小豆豆,羨慕她有小林校長,羨慕她的巴學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wzj7g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