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窗邊小豆豆的讀後感

窗邊小豆豆的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這個故事是日本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黑柳砌子寫出來的,講了自己小時候的經歷。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窗邊小豆豆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窗邊小豆豆的讀後感

篇一:《窗邊的小豆豆》讀書心得

(一)做一個關注學生心靈的老師

在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小豆豆的老師給大家講人類的起源時,告訴同學們人類最初的時候是有尾巴的,後來才慢慢退化的,所以我們現在還有尾骨,當大家議論紛紛的時候,老師看到了身有殘疾的高橋君,她不經意地説了一句,高橋君,你有尾巴嗎?這對於一般的孩子來説,誰都理解為是一句玩笑,但對於高橋這樣的孩子來説,卻有可能會在他的心中產生巨大的陰影。校長找到了老師,在無人的廚房裏批評了老師。文中這樣寫道:也許小豆豆不能理解為什麼校長要批評老師,但校長的話卻永遠留在了小豆豆的腦海中,永遠也不能忘懷。

是啊,我們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語和孩子們進行溝通,但有時我們會因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句隨意的話刺傷學生柔嫩的心靈。在我們班中,陳XX是我們班基礎較差的同學,上課總是走神,不喜歡發言,每次發言,總是答非所問,有時急了我也想告訴他答案是什麼,免得浪費大家的時間,但我告訴自己做老師就是要有很大的耐心的,老師的言行還將影響着學生,於是,我會耐心的引導他找到問題的答案.陳XX也能在這個時候很用心的跟着老師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來個“狠狠的表揚”。他在我們班基礎差.我不允許其他孩子因此嘲笑他。誰都沒有因此而歧視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這個孩子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很強,於是我有意讓他多讀書,在課上我經常叫起他,為他的感悟力叫好。現在,心細的同學應該能發現,陳XX有了很大的進步,有的時候,他上課也可以很認真的再聽課。

做一個關注學生心靈的老師,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們心連着心,情牽着情。

(二) 開一門學生自主學習的功課

《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介紹,在巴學園裏老師每天一到校就把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先學習的內容,假如在上午就把所有的內容都學完了,孩子們就可以在下午的時間裏去散步,去九品佛看廟會。曾經也有孩子天真地問我:“李老師,我們能不能也把所有的知識都寫在黑板上,只要學完了就可以自由地選擇想幹的事。”

以前沒看書,覺得孩子們是空想,現在看來,孩子們的話有很多道理。我常在想,每節課我們都做着準備,準備教材,準備問題,準備答案,上課了孩子們跟着老師循規蹈矩,或許知識是學到了,技能是掌握了。再問問孩子,他們會説我學會了幾篇文章,我會寫了幾個生字,但要是問他們這麼多的知識你們想學的有多少,可能答案會讓我們失望。前些天,我聽一同事説一堂公開課,老師盡情地講着,春天到了,柳樹伸展出嫩綠的葉子,迎春花開了。這時,有個孩子問老師迎春花是什麼顏色的?當老師把自己問題轉問其他同學時,全班竟然面面相覷,誰都不知道答案。也許我們讓孩子選擇喜歡的進行學習,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尋語文閲讀的源泉,遠比關在教室填充知識要好得多。

(三)可憐的露露

我的鄰居,有一個很調皮的孩子,他似乎永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知道自己都幹了些什麼,他每天都在重複着他的錯誤,無論老師和父母怎樣跟他講道理,都沒有絲毫作用。比如説,眼保健操他當然是不會好好做,廣播操永遠是跟不上節拍的;你讓他反省錯誤的時候,一幅肯定改正的樣子,但一轉身就原形畢露了,老師和家長想不出任何辦法改變他。當我讀到《窗邊的小豆豆》時,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小豆豆上第一所學校時的教室正好在街邊,天真的小豆豆常常因為愛跟窗外路過的宣傳藝人打招呼而受到批評並罰站。終於,這個“麻煩”的孩子被退學了。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就被學校退學,如果沒有家長,特別是如果沒有她接下來就讀的“巴學園”小林校長充滿愛心的教育,她恐怕無論做什麼,都會被貼上那個“壞孩子”的標籤,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圍,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也許會懷着這種無所適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那麼日本就不會有這樣一位享譽海外的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了。這將是每一個孩子的損失,每一位家長的損失!

現在,僅僅上了一個月一年級的露露已經被迫退學,他又回到了學前班,聽他媽媽説,她還帶孩子去做了智力測試,孩子智商正常。可露露永遠比同齡的孩子低一年級了。假如,他能碰上小林校長該多好!

(四)教育的理想境界

曾經讀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一書,在教學中他的思想一直指導的我的工作。讀完《窗邊的小豆豆》,似乎相識的感覺充盈着我激動得心。細細想來,肖川教授告訴我的是理,而小豆豆讓我看到真實與充盈。

每一次閲讀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小説《窗邊的小豆豆》,我都試圖從那充滿童趣的故事中挖掘出一些能服務於自己教育的因素來。這部八萬多字的作品,我是反覆讀了三遍。每增加一次數量,也就增加了一份教育的思考。這種思考中的閲讀,讓我很是苦痛。因為在這閲讀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種屬於理想的東西正與我們的現實漸行漸遠。

共同認識一下作品的主角小豆豆吧。從常規意義上的好孩子的角度來評判,童年的小豆豆決不是個討老師喜歡的角色。她“上課的時候,總要把課桌蓋開開關關地弄上上百遍”;不認真聽課,卻站到窗子邊上,把化粧品廣告宣傳員叫進教室來演出;老師講課時,她大聲嚷嚷着,跟那隻在教室的屋檐下築巢的燕子搭話。她的這一系列雖出自孩子天性,卻被老師或者説傳統教育觀念看做“不規矩”、“奇怪”的行為,終於給她——這個“麻煩”的小豆豆帶來了退學處分。

退學後的小豆豆被母親送進了巴學園。這個沒有圍牆、只用兩棵掛着樹葉的小樹做校門、用廢棄電車做教室的小學校,有一位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的校長。這位“頭髮稀疏,門牙已經脱落,臉色很好,身材雖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卻很結實,整整齊齊地穿着一身已經陳舊的黑色西裝”的小林宗作校長,在耐心地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説了四個小時的話以後,收下了這頗為另類的小學生。小豆豆的新生活畫卷由此拉開了。

在這個全新的學校,小豆豆和她的同學們幾乎每天都生活在一種新鮮之中。這個學校沒有固定的座位,學生們可以根據當天的興致和其它情況,每天換一個自己喜歡坐的地方;學校在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由女老師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都滿滿地寫在黑板上,然後對學生們説:“好,就從你自己喜歡的那個題開始作吧!”學校集體午餐時,校長會瞧着同學們飯盒裏的飯菜,口裏問道:“有海里的和山裏的東西麼?”學校可以依照學生的需要來決定學習和活動的內容;學校容忍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污垢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説“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學校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組織孩子夜宿禮堂,只為了看明白廢電車如何被弄進學校;學校為了消除一個殘疾孩子的自卑,而讓所有孩子裸體游泳,讓孩子明白所有的身體都是美好的這個簡單審美理念;學校還喜歡組織禮堂裏的野營,喜歡“晚上到九品佛寺院裏進行?試膽量?遊戲”。總之,這個學校的一切,都和小豆豆原來經歷的學校教育截然不同。

在巴學園完全開放式的教育教學環境中,小豆豆所有的好奇心得到了良好的釋放,所有的個性都在“大愛”的包容中自由成長。小豆豆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着到學校上學,並在這種迫不及待中一天天長大,長成一個充滿智慧和善良、充滿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好少年。

閲讀這部作品時,我邊讀邊想着,如果我們的學校教育,都能如巴學園這樣,那我們的教育,該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呢?由此我又想到,我們該作出哪些努力,才能讓我們的學校成為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巴學園”呢?

我首先想到,要把我們的學校建成巴學園般的樂土,必須要有一個寬鬆的外部教育大環境。巴學園所以能夠存在,其中關鍵一點在於社會的認可與接受。這種認可,是建立在教育的多元發展的前提下的。巴學園中的孩子,只是憑了天性自由自在的.學習着發展着,沒有升學的恐懼,沒有沒完沒了的作業,沒有扼殺學習興趣的體罰訓斥;巴學園中的校長,不必考慮外來的指標,不必擔憂學校的等級劃分,不必應付無止無休的檢查考核。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自然得只剩下了單純的教育內在規則,只剩下了快樂和幸福。這個獨立於整個國家的教育體制之外的世外桃源,沒有因為自身的“離經叛道”而遭受無端的責備,同樣也沒有人,用某種既定的框架去約束它的發展。這種社會的寬容,無疑是巴學園成長的動力基礎。

其次想到,要讓我們的學校成為巴學園般的樂土,必須要有無數個小林宗作般的校長和教師。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愛又有大愛與小愛的差別。立足於孩子的未來成長,立足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的愛,無疑是一種教師的大愛。在這種大愛中,教師和校長是必須要能夠捨棄掉許多自身利益的。如小林校長,要能夠捨得下4個小時,去聽一個6歲孩子的絮絮叨叨;要容忍得下孩子把糞坑中的污垢搗鼓得遍地都是;要敢於讓孩子深夜中到大廟中去捉鬼;敢於把活動當成學習的第一要務,而功課僅僅當成學習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功利的角度想一想,巴學園中就那麼五六十個孩子,小林宗作若然是個一心想着賺錢的校長,是個把教育當作獲取暴利的商人,而不是擁有着大愛情懷的教育家,他又如何能讓巴學園成為孩子的樂土呢。

第三想到的是,必須要有小豆豆媽媽那樣的無數個了不起的家長。或許是二戰的特定環境的影響,小豆豆的媽媽在女兒的教育問題上,似乎從來沒有把孩子的成績好壞當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情。這個平凡而了不起的母親,勇敢地把女兒放置到一種全新的教育環境中的原因,只為了這個學校能夠“理解這孩子的性格,又能教育她和小朋友們一道學習下去”。當小豆豆告訴媽媽,晚上要到學校露營,半夜裏起來看用作教室的廢舊電車如何被弄到學校中時,了不起的媽媽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問題,不是耽誤學習,而是“小豆豆從來沒有機會看到這種情景,還是讓她看看為好”;當學校組織學生晚上到九品佛寺院裏進行“試膽量”遊戲,讓孩子們去捉“鬼”時,媽媽對這樣的教育,也是沒有任何質疑,僅僅是叮囑小豆豆別把手電筒丟了。這個母親,對於巴學園中組織的一切活動,無論是理解還是不理解,都予以了絕對的信任和支持。從不對學校教育表示懷疑,更不會去指手畫腳、不懂裝懂的橫加干涉。

然而,或許是因為時代的不同,或許是由於國別的差異,再或者是因為各樣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們當下的教育,已然無法尋找到上列想象中的和諧與美好。從外部環境看,一方面是全社會關注教育,另一方面又是全社會都給教育施加不該施加的壓力。從學校環境看,把崗位當作官位來經營的校長數不勝數,把教學當作換取工資的方法的教師不勝枚舉。從家庭教育環境看,對子女的過分呵護和對學校的過分苛求,已成為家庭教育中危害巨大的頑疾。面對了這四面楚歌,真正關心教育熱愛教育的人們,該付出一種什麼樣的艱辛,才能夠從這無邊的重壓下掙脱出來,然後挺直了腰桿,用自己的肩膀,為當下中國的小豆豆們扛起一片純淨的教育天空呢?

真心地希望每一個從事教育行政管理的人、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工作的人、關心教育發展的人,都來認真讀一讀這本《窗邊的小豆豆》,把所有被歲月污染的心,用小林校長和小豆豆們的純淨美好進行漂洗。

(五)我的夢

小豆豆是這樣出場的:跟媽媽一起坐電車去新學校,幾乎沒坐過電車的小豆豆立刻決定長大了做一個把車票滿滿地堆一盒子的售票員!而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還是一定要做間諜!怎麼辦呢?小豆豆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做一個化裝成售票員的間諜”;或者,“我還是兩個都不做了,我要做一個在街頭宣傳的藝人!”看到這裏,尚未結婚生子的讀者可能會會心一笑,多可愛的想法啊;但為人父母者恐怕要眼前一黑,這都是什麼不上道的志向啊。

中國的父母們總習慣於替自己的孩子打點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維套用到他們身上,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經驗對孩子真的有用嗎?孩子們難道就不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嗎?孩子們誠然要學會適應社會,但適應難道就意味着個性的泯滅嗎?

讓小豆豆退學的老師就是受不了小豆豆跟別的孩子不一樣,在她看來,規規矩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其實小豆豆的“劣跡”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覺得學校的桌子和家裏的桌子不一樣,於是樂此不疲地開開關關?還有就是上課的時候站在窗邊跟路過的宣傳藝人打招呼,再不然就是畫畫時畫到了繪圖紙外面。但就是這些讓老師受不了,在老師心目中,這樣的孩子不是很麻煩就是很怪。

幸好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是這麼想的(啊,幸好),讓我們來看看真正的好老師是怎麼樣的:小豆豆心愛的錢包掉到廁所裏了,為了找到錢包,她找到了廁所的掏口,然後奮勇地開始往外舀東西,最後堆出了一座小山。校長過來了,他沒有跟小豆豆説“在幹什麼蠢事呢”,或者説“太危險了,快停下”,而是隻説了一句:“弄完以後,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這就是對孩子的信任,即便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

這個校長,就是讓小豆豆終身難忘的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先生。就是他,在小豆豆到巴學園的第一天聽小豆豆説了4個鐘頭的話;也是他,每當看到小豆豆,就會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他一手創辦的巴學園只有50個學生,學生們在電車裏上課,每天上課讓

篇二:窗邊的小豆豆讀後感

《窗邊的小豆豆》,是由我近期看的對幼兒教育有獨到見解的一本書。這本通過講述作者自己上小學時的真實故事,為大家呈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教育理念,引發了大家對現代教育模式新的探討。為什麼一個6歲大的一年級小朋友,在老師眼中看作是特殊的甚至是另類的學生小豆豆,僅僅上學3個月後被退學了。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在“巴學園”中度過了一個有着許多新奇、許多精彩、許多親切、許多幸福的童年,從而影響了現已成為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代表大使——黑柳徹子,也就是本書作者的一生。

巴學園,儼然一個教育的理想園,正是因為這樣一位理想的校長---小林宗作校長。他對幼兒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他很有創意、會想到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他尊重兒童,擁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懷。他很有耐心連續聽六歲的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呵欠;當小豆豆把糞坑裏的東西全撈出來堆成一座小山,校長先生只説“弄完之後要放回去喔!”他會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哪怕是一個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小豆豆也有一個博愛的媽媽,直到她二十歲之後,媽媽才跟她提起小時候因為太過調皮被退學的事情。如果當初在小豆豆還是個六歲的孩子時,媽媽説:“怎麼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學!我們只好再找一個學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學,就沒有學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這種教育。在對書中這兩位人物肅然起敬的同時,我想我已經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東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們的價值就在能把孩子的這種本真發掘出來並保持下去,讓他成為他自己。

從擁有智慧和仁慈的小豆豆母親和擁有思想和寬厚的小林校長身上我們看到了賞識教育要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個學生都需要肯定,每個學生也都值得肯定。也許他愛吵愛鬧,不遵守規則,但是他的另一面也許很熱情,樂於助人;也許他喜歡津津計較,跟老師也不是那麼配合,但是他的另一面也許很遵守原則,誠實守信;也許他很霸道,跟同學關係很緊張,但是他也可能是最勇於承擔責任

和解決難題的人;也許他不求上進,得過且過,但是他可能是最能體諒和包容別人的人。這就是性格的魅力。每個孩子都有着值得肯定的一面,我們不能同一標準去衡量每一個孩子,在給予他們知識的同時,還要運用智慧因材施教,尊重他、鼓勵他,引導他們去體現自身的價值。

每個孩子都需要賞識,喜歡被讚美被肯定,由此生活而變得積極,學生更是如此。一些表現不好的小朋友,常常遭到批評、諷刺、挖苦、斥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陰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由此產生自我評價降低,沒有自信,逆反情緒嚴重,甚至厭學,這些都嚴重地損害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身心的發展。因此,這樣的孩子更迫切需要被認同,被賞識。以賞識教育為載體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心理這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説是至關重要且不容忽視的。

實施“賞識教育”必須根據孩子不同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書,藴藏着與眾不同的思想,呈現着獨一無二的性格。因此,老師只有深入瞭解他們的全面情況,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師要經常細緻的觀察和溝通,通過種種途徑去充分地瞭解每一個孩子,從而使教育更有針對性。

課堂是我們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實施賞識教育是最有效的。在課堂上提倡善用、多用精彩的課堂用語,時刻提醒自己不説帶有侮辱性的傷害孩子自尊和自信的話。教師的在備課中要精心設計對幼兒課堂表現的評價語,多用鼓勵性的話語,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賞識學生就要堅信他們身上是有優點的,多鼓勵他們,不挖苦他們。當孩子取得進步時,要學會用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賞識,當孩子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態度要寬容,語氣要和藹,批評時不大聲指責。這樣一來,孩子會感到教師對他充滿尊重、信任。

賞識教育不應該是刻意的,而應該是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的自然而貼心的。賞識他人除了表揚和鼓勵的話語之外,一個温柔、慈愛的動作,也是一種賞識,對於孩子們,我們可以疼愛地撫摸一下他的頭,可以友好地輕拍一下他的肩或背。一個飽含愛意、讚許的眼神,也是一種賞識,當孩子在課堂上有一個精彩的發言,我們就要毫不吝嗇地投以讚許的目光。一個和藹可親的微笑,也是一種賞識。當孩子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時,老師的微笑會讓孩子的心田感到

無比的温暖??老師們認識到賞識教育無處不在,要做一個有心人。

同時,在賞識教育中要實事求是。既不濫用賞識,又不吝嗇賞識,更不能錯誤地把孩子的特點當優點;誇獎要適度,對孩子的良好表現,要根據不同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因為不切實際的過度誇獎,容易造成幼兒的虛榮心,效果適得其反。要全面對待。在賞識教育中,並不排斥批評。我們既要充分發掘孩子的“閃光點”,也要根據實際適時適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分清榮辱。只是賞識和批評的側重點不能倒置,賞識要講究方法,批評應考慮藝術。這樣,才能使孩子及時得到鼓勵,又能知道自己行為的缺點,更有利於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賞識是一種理解,一種包容,更是一種激勵。在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的同時,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已是必不可少。只要我們能夠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賞識孩子,那麼,孩子心靈的苗圃就會陽光明媚,春色滿園,孩子個性的幼苗就會一派生機,茁壯成長!

書中還介紹到了許多小豆豆的同學,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在巴學園這所僅有四五十個學生的小學中,竟有許多的怪孩子,甚至包括幾個患有小兒麻痺症或者其它殘疾的孩子.幾十年過後,這些孩子除了幾個患病早逝之外,其他都在自己喜愛的工作崗位上快樂的生活着. 教育這些怪孩子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 就是這位令人尊敬的校長,他從來不説"大家要幫助他們"之類,令怪孩子們喪氣的話,而只是説:"要在一起啊,大家做事要在一起啊."自始自終,在小林校長心目中,這些孩子都是和普通孩子一樣看待,給予他們尊重,同樣保護了他們幼小的自尊心.不論是在游泳池游泳的時候,還是在食堂吃飯的時候.最令人欽佩的是,他為了給一個殘疾的孩子信心,竟為他開了一個全校性的運動會.幾乎所有的比賽項目都是為他量身定做的,所以,幾乎每一項比賽,他都是冠軍.可想而知,這次難忘的經歷會給這個身體殘疾的孩子多大的鼓舞,對他一生產生多大的影響啊.

篇三: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暑假裏,我一邊看老師介紹的《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一邊摘錄書中的好詞語、好句子。當我看完這本書後,我很受感動。

《窗邊的小豆豆》講的是一個因為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小豆豆到了一所全新學校——“巴學園”後發生的故事。“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它的教室是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它的校長在第一次見小豆豆時就微微笑着聽小豆豆不停地説了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巴學園”的教育方法是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運動會是能夠讓學生自己選定的,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的稀奇古怪的項目。在“巴學園”,如果上午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還要組織大家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裏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因此,“巴學園”裏的學習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新鮮動人的,也是令人羨慕的。

小豆豆從一個“壞孩子”變成好學生,也是因為校長能堅持不懈地對小豆豆真摯的關愛,使小豆豆最終決定選擇做一個好學生??

總之,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後,很希望我們的學校也能像“巴學園”一樣,學習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學習的環境是輕鬆的,學校裏的老師像校長一樣能懂得孩子,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02r9m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