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聲告白》讀後感範文(通用15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1

買了電子版後我花了兩天就讀完了,是我讀書最快的速度了,讀的過程中,內心時刻充滿着激動和恐懼,激動在於我心中的價值觀被這本書很好的展現出來,恐懼是因為我怕自己會踏上莉迪亞的“不歸路”。書本花了很多的時間描繪人物心理和細節,但總的內容這篇文章就可以涵蓋,但是它帶來的思考遠遠沒有結束。

文章以女主莉迪亞的死亡拉開序幕,用莉迪亞死亡後家庭生活的變化和死亡前現實的生活交織描寫。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是一個美籍華人,靠着父母餐廳端盤子等不體面的工作把詹姆斯變成了美國國籍,但詹姆斯因為父母的工作深感自卑,他從不和別人談論自己的父母,為了不讓大家以他為話題點,他拼命的想要融入周圍的人羣,他只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不被人注目,但由於他的獨特的外表,不管在哪裏都感覺周圍充斥着異樣的眼光。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知名學府哈佛大學,他繼續努力讀研讀博,他本以為可以留在哈佛大學任教,因為當時他的導師告訴他有個歷史教職剛空缺出來,然後最後也許是因為他獨特的外表或是不善於交際,他最終沒能留在哈佛,而是去了一個普通的高校—海爾伍德任教。從那時起,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討厭過去的一切,討厭怯懦、獨特、孤獨,嚮往合羣和普通。

同時由於詹姆斯的兒子性格軟弱,這也讓詹姆斯想起了年輕的自己,眼前的孩子似乎就是過去的自己。他討厭過去的自己,自然也不喜歡現在的兒子。當他兒子告訴他他的夢想是去外太空,當宇航員的那一刻,他不知覺得打了孩子一巴掌,把他和孩子的牽絆打碎了。因此詹姆斯覺得莉迪亞很像年輕的瑪麗琳,那麼合羣、惹人喜愛,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關愛給了莉迪亞,因為內心的自己多麼嚮往自己年輕時可以像莉迪亞這樣。

莉迪亞由於害怕母親再度離開家,讓家庭支離破碎。害怕父親每天對自己失望的表情。因此她選擇了妥協。雖然説自己會聽從莉迪亞的想法,她只是給她建議,但每次目前都帶着強烈期待,也許她自己沒有注意,但孩子全看到了心裏,因此她只能每次用好的好的來回答。以至於讓媽媽認為她就是想要與眾不同、就是想要當醫生。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選擇撥打語言助手,自己則假裝是在和好朋友聊天。

家庭和事業本身就無法分隔開,一旦產生它們勢必會交融在一起。任何企圖把家庭和生活分開的手段都是徒勞,因為夢想再大也逃不過人心。我記得畢業後不久面試了白鷺芳洲藝術基地的銷售崗位,後來得知它主要是個性化婚禮策劃的,而且老闆和他的老婆在一起工作,他老婆是他的助手,她已經有了培養孩子的根本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一切的基礎是承認孩子是一個脱離父母的、獨立的個體。他屬於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夢想和性格。他不是承載我們未完成的夢想的器皿。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在孩子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提供成年人的幫助,知道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把枯燥的事情用孩子感興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他喜歡動物不喜歡英語,用動物組成英語字母的形式或許有幫助。我們需要的是找到孩子的天賦、引導他去做他可以做的很好的事情,慢慢的,做的好的事情就會變成他的興趣。我的原則是,如果你本身足夠厲害,你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工作,那麼你可以事無鉅細的關注孩子。如果你希望你孩子超過你過上屬於自己的生活,你什麼都不需要做,無為而治或許是最好的辦法,你只需要傾聽孩子,給予指導和建議。學習生涯中有兩個東西極其重要,興趣和朋友。

生命無法回溯,現在的一切終究會連點成線,在你年老時刻,回憶起來,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

《無聲告白》讀後感2

我讀了這本書後,有很多感觸,這本書回憶了一個混血女孩離開人世前一家人的生活,講述了她離開人世後一家人發生的事,這本書也揭示了種族問題、性別歧視、上一代對下一代的影響、社會對家庭和個人的影響、家人之間的相處和溝通等問題。

在這個生活在美國的家庭中,父親詹姆斯是中國人,詹姆斯兒時隨着謀生的父母到了美國,從小就感受到了別人對他與對其他人的不同,他處處怕別人知道他的不同,處處想和別人一樣。母親瑪麗琳是美國人,瑪麗琳由她母親一人撫養長大,被她母親教育最重要的是管理好丈夫、孩子、房子,於是放棄了繼續深造,成為醫生的機會,她聽到女醫生便會有驚訝的反應。

當瑪麗琳嫁給詹姆斯的時候,她母親認為她不對,她應該嫁給一個和她“更像”的人,她和詹姆斯“不像”。我認為,如果瑪麗琳聽了她母親的話,或許後來就不會有她女兒莉迪亞的悲劇,她兒女的生活就不會有那麼多無奈和困擾,她的家庭就不會發生那麼多的事,但根源在於種族問題。

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大女兒莉迪亞沒有朋友,因為她和別人“不一樣”,瑪麗琳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寄託於大女兒,希望她成為一名醫生。莉迪亞在家人面前假裝自己有朋友,對媽媽的要求無條件服從,因為她愛媽媽,希望媽媽開心,而不是因為愛科學,不是因為想成為一名醫生。瑪麗琳卻沒有發現年少的女兒內心揹負了這麼多,同時,她還忽視了小女兒漢娜和兒子內斯,這三個孩子的內心都發生了問題,在他們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中,悲劇就發生了。

當莉迪亞永遠消失在他們的生活中的時候,在他們受盡煎熬後,才漸漸發現了一些東西,想挽回一些東西,可是,有的卻再也回不來了。

終於,瑪麗琳知道了自己應該早早地關注莉迪亞真實的想法,應該給另外兩個孩子多一些關注,應該更坦誠地和丈夫交流。詹姆斯後悔沒有在犯錯之前醒悟,內斯後悔沒有早早地説出該説的話……最後,他們明白了這些,瑪麗琳終於去擁抱了那個一直渴求母親關注的小女兒,原諒了丈夫,詹姆斯終止了錯誤。

在失去了一些過後,他們終於懂得了,應該讓一個人按自己的意願生活,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人,珍惜值得珍惜的人,及時説出該説的話,不然,很多事情都來不及後悔。

我們在生活中也一樣,常常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常常因為交流不當的問題產生隔閡甚至是衝突,也造成了令人遺憾的事,我們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交流,我們需要相互理解。

這本書讓人反思種族問題,反思性別歧視,反思怎樣與家人溝通,反思怎樣做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3

不愛看悲劇,每每讀這樣的書都有種心塞塞的感覺,也許這是我個人在心理上躲避着什麼吧?不討論我的心理軌跡,還是來看看我們仁慈的作者吧。

伍綺詩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和俄亥俄州長大,畢業於哈佛大學。父母均為科學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文章的開篇就這麼寫着――“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她已經為這部作品定下了調子,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悲劇。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尋找自我的路上要麼找到、要麼死!如此惡狠狠的開篇……

一個個體的終結可能會導致家庭的終結……繼而整個社會……。如果照這個線寫下去,我們看到的畫面將是一個晦暗的如霧霾籠罩的大地!那才是真正的悲劇——沒有一絲希望。

然而,作者是仁慈的。當我讀到莉迪亞不幸離世並非是她對人生的絕望而是為了給自己勇氣找到真正的自己時,當這樣的悲劇僅僅是一個懵懂少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的失誤時,我感歎……

“還不算太晚。莉迪亞在碼頭上許下新的承諾,這一次,是對她自己許的。她將重新開始。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她還會告訴母親,還不算太晚。一切都不晚。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但悲劇就是悲劇,一朵被期待、被憧憬的美好而年輕的生命終結了。帶着父母雙重夢想的生命……

在這本書裏,我讀到了一個不和諧的節奏。書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實際行為如此的不協調,甚至相反。他們不願意或者沒有能力表達真正的自己。詹姆斯一家或者説有這麼一個羣體。這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愛。他們活在自我的安逸狀態下,自己創造了一個封閉的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空間。並把自己的想像及愛強加與那個被愛的人身上,或者孩子或者伴侶。有那麼一天,當真相打碎了這個夢……悲劇……來了。

好了,回到伍綺詩的無聲告白的世界——在部作品裏即將肢解的家裏還有愛。大家都愛着彼此卻又用這份愛傷害着彼此。也許正因為有愛才會看到這兒還有一個被忽視的天使,小小的漢娜就如一個小小的暖暖的火苗。她想温暖周圍的一切,卻能力不足。但她依然是暖暖的。漢娜用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家人……也同樣温暖了我的心。有了漢娜這部悲劇才有了希望……也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我不想説那麼沉重的話題。我只想説找到自己並展示給愛人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學會溝通並坦誠的交流才是避免悲劇的根本。在有愛的世界裏……告訴他你需要什麼就好。

還有一個題外話。我一直在想,在被畸變心理的父母關愛下如何成長為心態正常的孩子?“被有着畸變心態的父母忽視才成就了漢娜?這算是幸運?那麼同樣被忽視的內森選擇了強大自己準備逃離又算什麼?”

《無聲告白》讀後感4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大多數都會承受到從長輩那裏來的壓力,然後心裏暗自發誓,等到我成為了父母,一定要讓孩子自由自在的成長。

但是,當我們真正變成了父母,當孩子一次次的帶給我們驚喜之後,就漸漸的開始覺得我的孩子一定是與別的孩子不同的,他一定還可以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這種慾望,會毀了我們,也毀了孩子。人與人之間最親密的交往是感情上的交往,感情上的交往需要及時的溝通,我們要知道我們的親人在為什麼而開心,在為什麼而痛苦,我們如何與他們一起開心並解決他們的痛苦。而不是被我們自己美好的幻想矇蔽了雙眼,一味的索取和指責。

希望我們瞭解的親人是他們真正的樣子。

希望我們的愛一直圍繞着孩子們,希望作為父母的我們可以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不必為了滿足我們的意願而活着,找到真正的自己。當沉痛的失去過之後,誰都會開始患得患失,會擔心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離開自己——因為我們做錯了什麼。但是家人這種存在,是不管你犯了什麼錯誤,都會無條件的愛你,都不會離你而去。這應該是每個人的信仰,不要恐懼;家人,是不用給出明天的承諾,卻讓人堅信,每一個明天他們都會在自己的身邊。

故事的開始大家就錯了,詹姆斯困在自己的自卑中,所以一直覺得妻子嫁給他之後肯定有一天會後悔;瑪麗琳則是因為看到了孤獨終老的母親,下定決心要追逐夢想,卻在夢想破碎後將這一切夢想加到了女兒麗迪亞身上;內斯知道家裏人的精力都放在麗迪亞身上,雖然他會做麗迪亞的精神支柱,但是卻在父母的無視中,想方設法的逃離,甚至拋棄麗迪亞;而麗迪亞因為在小的時候媽媽曾經離開過自己一陣子,所以發誓如果媽媽回來了,那她一定會滿足母親的一切願望,她在母親的嚴格督促下,一直在做她不喜歡的事情,她怕母親離開自己,也怕她的哥哥內斯離開自己,她對家人的愛,都變成了害怕失去的不安,直到她再無力承受;而最小的孩子漢娜,默默的遊走在這個家邊緣,不被任何人關注,卻深深的愛着這個家,她瞭解每一個親人,用她強大的愛,最後將所有人的錯誤一點點的帶回了正確的軌道。他們一家人還需要慢慢的瞭解,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只是,幸好,他們不會再做錯了。

經營好一個家庭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溝通時選擇真正能表達自己意思的措辭;不要沉浸在個人的自卑中,而誤解身邊人的心意;不要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孩子和親人身上;要認真的關心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潛在的特點,當然,一切的一切都應該從溝通做起。

《無聲告白》讀後感5

“莉迪亞死了,他們還不知道。”——《無聲告白》

三浦春馬去世的消息我是兩天後知道的,因為要準備考試,那兩天沒怎麼上網。咋看到三浦春馬死了的時候,我甚至沒有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好久之後我想起來三浦春馬是誰,然後感覺這條消息應該是假的,其實沒怎麼看過他作品,所以印象裏他還是“戀空”裏那個高中生的模樣,我喜歡那個笑起來很好看的他,根本沒有把那樣的他同死亡聯繫在一起。點開消息,“自殺”……這兩個字又讓我愣了很久,然後就想起了喬任樑,甚至想起了張國榮,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了?我滿是疑問,還沒覺得自己有多難受,然後我重新打開了高中時期看過的戀空,看到結局三浦春馬扮演的弘樹死掉時才開始覺得難過,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這不在是故事,那個扮演者在真正的世界裏也變成了天空走了,眼淚突然就再也沒能止住。

我想好好活着,但我覺得好累。

我想就這樣死去,但我又覺得害怕。

我想,我缺乏勇氣,不管是活着,還是死去。

我從未覺得那些選擇離去的人有多不應該,畢竟我們誰也不是他們,不知道他們究竟為何如此選擇,但我着實佩服他們的勇氣。誰也沒有權利去怪罪他們的離開,我很討厭“你連死都不怕,還怕活着麼”這句話,在我看來活着,死去都只是選擇而已,都是需要巨大勇氣的選擇。

其實選擇死去有很多原因,以前看過一個問題,“你説,那些自殺的人,到底是想通了,還是想不通呢?”想通了,所以作出了自己樂於接受的選擇;想不通,太痛苦,所以只能逃避。就像莉迪亞走入了湖水中,不是因為她想死去,她只是想糾正錯誤,重新開始。莉迪亞是一個混血孩子,她繼承了爸爸的黑頭髮,媽媽的藍眼睛,整個學校只有她和她哥哥兩人,與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但她的哥哥大概比她更幸運一些,他沒有繼承媽媽的藍眼睛。莉迪亞太像自己的媽媽了,除了藍色的眼睛,她還承繼了媽媽所有的意願。而她的父親不想讓孩子們像自己小時候一樣,不停地讓他們去交朋友,融入這個本與他們格格不入的世界。父母的期待壓得她喘不過氣,她依舊苦苦的堅持着,她害怕失去媽媽,而且自己有哥哥的理解陪伴。可是艱辛的支撐終究會被現實打敗,她的努力換來的只有更沉重的期待,慢慢的壓得自己再也喘不過氣……哥哥的“逃離”讓她終於失去了最後一絲支撐力。

莉迪亞走入湖裏的時候,我既覺得悲哀,又覺得欣慰,同時還有一絲遺憾。悲哀的是,十五歲的她對這個世界失望透頂;欣慰的是,她不在苦苦堅持,想要改變這一切;遺憾的是,她也許不是真的想死去,她只是想要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為什麼説活着、死去都需要巨大勇氣呢?只因“重新來過”四個字,本身就很難。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6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伍綺詩著作的小説《無聲告白》的開頭。一天早上,莉迪亞的家人都下樓準備吃早餐,而遲遲未下樓吃早餐的莉迪亞被懷疑因某種原因暫時沒能下樓吃飯,直至幾天後她的屍體在離家不遠的湖面上被發現。她的父母不相信莉迪亞是自殺的,他們不曾想到被他們寄予最大期望、被受到最大關注的莉迪亞是因為他們而自殺的。

莉迪亞曾經在母親離家出走時許下承諾,只要媽媽回家,什麼事情都可以答應媽媽。後來媽媽真的回家了,她以為是因為自己的祈禱起了作用,因此她認真地遵守着自己的承諾。為了不讓媽媽再次離開,她願意努力去實現媽媽的每一個期望。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假裝自己打電話在和好朋友聊天。而這一切,她的父母都沒有及時發現,而認為莉迪亞是與眾不同的"乖"孩子,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優秀的一員。

讀完書,我一直在反省自己,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是否已有某些無意識的行為或言語深深地埋在了孩子們的心底,可能將影響他們以後的生活。回想自己小時候,有一次我跟姐姐玩的時候不記得因為什麼原因哭了,媽媽跑過來責備我説:"你老是要跟姐姐玩,玩了又要哭。"那時候我想,別人家的爸爸媽媽都是護着弟弟妹妹,而媽媽為什麼卻護着姐姐沒有護我。我無法忘記那時候心底小小的刺痛,而我的媽媽,我想她肯定不記得她曾經這樣處理過一件事情,並至今令我疑惑。讀幼兒園的時候,我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因為家裏窮除了剩飯和一年到頭吃不完的梅乾菜可以充當我的零食外,沒有其他零食可以吃。有一天幼兒園下課時,我媽媽突然出現在幼兒園門口,手裏拿着一塊我做夢都想吃的2毛錢一包村裏小店有賣的沙琪瑪。媽媽把沙琪瑪遞給我,我興奮地抬頭看了媽媽一眼,問媽媽:"這是給我吃的嗎?"得到媽媽的肯定後,我嚐到了這輩子都不曾忘記的沙琪瑪甜甜脆脆的味道。其中除了沙琪瑪本身的美味,同時還夾雜着不管風吹雨打從來沒有到學校來看望過我的爸爸媽媽遲到的身影。我的媽媽,你肯定沒有想到,你那次在幼兒園門口的出現,在我的心裏留下了多麼美好的回憶。

很多行為父母可能是無意的,但對子女可能產生的影響或許是你想象不到的。作為父母,我們做不到時時處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想,我們應該儘量多去關心孩子的內心,儘量去挖掘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對於曾經因為自己可能無意帶給孩子的傷害我們儘量及時去發現,去調整,直至影響最小;對於曾經因為自己可能無意帶給孩子的美好回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跟你分享,讓你跟孩子的生活中多一些發生。

《無聲告白》讀後感7

我們真的能擺脱得了嗎?期待是一副沉重的枷鎖,瑪麗琳擺脱了母親的期待而沒有擺脱對自己的期待,一個渴望出類拔萃與眾不同想要成為醫生但還是結婚生子平凡生活又因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在説去當醫生吧實現自己的夢想,才有了後來的離家出走不過因為懷孕所以無果還是回到以前的生活繼而把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轉接到女兒莉迪亞身上。詹姆斯一個棕色眼睛黑髮的中國人,他渴望融入這個社會,一生的夢想就是能夠合羣,因為種族,他沒有朋友所以他把夢想交給莉迪亞希望她能善於交際有很多朋友,這是詹姆斯對莉迪亞的期待。可憐的莉迪亞因為害怕媽媽的離去,害怕這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家庭分崩離析,所以她下定決心要實現媽媽的所有願望,不管媽媽説什麼她總是回答是的,一味的順從不敢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她學習生物醫學,看媽媽送給她的生日禮物,拿電話假裝給朋友打電話,和朋友看電影.......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父母開心,在父母強勢的關愛下她感覺無比壓抑不能呼吸,他們的愛像沉重的鎖鏈把她緊緊鎖住,無法逃離。

內斯和漢娜過分的缺乏愛和關注,他們從來沒有得到愛,被忽視的內斯,被遺忘的漢娜成功的成為了局外人,她看着這個家發生的一切,內心清楚無比。

就在莉迪亞坐在湖邊發現這一切都錯了的時候她想明白了,她要告訴媽媽自己不喜歡當醫生,跟爸爸坦白自己沒有朋友,坐在小船裏的她勇敢的邁出了這一步,她走出了小船踏進水裏感受水的温度,她要上岸回家告訴父母這一切,不幸的是她不會游泳沒有成功上岸就此沉入了湖底,所有想要説出的話在這一刻變成了靜寂,無聲的告白……

《無聲告白》讀後感8

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完了,我腦子裏想到的更多的事情是不要想着改變和塑造一個人,做好自己就好,如果自己的心願未能達成,那就把它留給時光吧,瑪麗琳在自己母親死去後,想到自己的母親對自己期望,感到深深的愧疚和難過,日常繁瑣的家庭生活已經讓自己慢慢的磨平了稜角,日子平淡如水,沒有任何波浪,這不是瑪麗琳所期望的生活,於是她處理好母親的後事,就帶着夢想在一個無人打擾的地方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征程,可笑的是命運竟是如此的相似,她懷孕了,新的生活戛然而止,瑪麗琳感到了深深的絕望和不甘心,但是上帝可不管這些,命運的車輪是不可能倒着轉,它只會不斷的前進,世間有太多的遺憾和無奈,正是如此世界才是如此的平靜,道路也不是那麼的擁擠。

二女兒莉迪亞為了留住母親,於是繼承了母親的意願,努力討好母親。她努力活在父母的期望之下,父母對她也是百般呵護,面對自己不喜歡的的學科,莉迪亞很壓抑,傑克的出現彷彿讓她找到了出口,傑克的無拘無束的性格讓莉迪亞羨慕不已,在內心深處,我相信莉迪亞十分叛逆,面對母親的期望,她很矛盾。人性本身是趨利避害的,她慢慢的開始和傑克相處,想要解脱。可是這又引起了哥哥內斯的不滿,內斯看不上傑克的做派,從骨子裏討厭他。兄妹之間開始產生矛盾,內斯一直是莉迪亞的精神寄託,可是隨着傑克的出現,一切都發生變化了,在這裏傑克更是一種象徵,象徵着真正的做自己。對於莉迪亞來説,儘管在常人眼裏傑克非常的一般,甚至嚴格意義上不算是一個好學生,但是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這對於莉迪亞來説簡直就是一種奢侈。此時的她喜歡自由,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辦事。

導致莉迪亞真正走向湖底的是面對不斷的學業失敗,以及內斯被哈佛錄取都讓莉迪亞感到無比內疚。此時的她需要的是安慰,而不是不斷的鞭策,這個內斯十分了解,但是由於父母的偏愛以及莉迪亞私藏自己的哈佛通知書,她選擇了沉默,我能深深理解在這種情況下,莉迪亞對內斯感到愧疚,同時內斯的.離去和疏遠讓她失去了精神支柱。她想往回走,可是她太累了,找不到來時的路了,於是她選擇了用死來解脱。作者的這種處理方式非常的極端,但是異常熾熱,讓人肅然起敬,心中充滿敬畏。莉迪亞用死亡向愛自己的人致敬與告白。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收尾,“人生最恐怖的莫過於那個懂你的人在某一刻突然離開了你,整個生命就像不能承受般坍塌,你遙遙無期的盼望,卻換來和陌生人一般的回答,傷心之處莫過於此。

《無聲告白》讀後感9

放假的時候最適合讀小説,《無聲告白》這本書一直放在書架上,想找一個大段的時間一口氣看完,所以這次旅行的途中,什麼書都沒有帶,只帶上了它,而它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整本書的情節展開極為機智,處處能夠撩動我的情緒。

整本書情節圍繞着莉迪亞的一家五口人展開。

詹姆斯-李,薩迪亞的爸爸,雖然土生土長在美國,但是他有着一張中國人的面孔。他的爸爸在1930年頂着別人的假名移民到了美國。在那個對中國人還不是特別接受的年代,他處處的感受到了白人對他的歧視。他極力的想融進這個大熔爐中,但是從小到大不論他用什麼樣的方法,都不能夠實現他的願望。所以他雖然一直生活在美國這個國家,卻一直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孤獨。

瑪麗琳,莉迪亞的媽媽,她是一個從小到大被當家政老師的媽媽教導着要做一個賢妻良母的人,但是天性期待與眾不同的她,從來不願意聽從母親這樣的安排。她渴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個女醫生,所以從進大學的第一天起,她就努力的學着醫學院的知識。

當她在大學裏面第一次遇見了老師詹姆斯,這個有着東方人面孔的老師的時候,便深深的被他吸引。一個因為自己的長相而心生自卑的人,當遇到一個白人女孩的追求的時候,便足以產生不可思議的愛情火花,他們也很快在一起。並且有了兩個小孩,因為有了家庭的壓力,她慢慢的放棄了自己想當醫生的夢想,做了一個家庭主婦。

她的婚姻沒有得到她母親的祝福,所以在她結婚後,她和母親便徹底斷了來往。結婚八年後,她母親去世的時候,她才收到了通知,當她回去整理母親的遺物的時候,發現唯一能夠紀念她母親的東西,只有母親時常放在手邊的一本烹飪料理書。

隨着清理好母親的遺物,瑪麗琳突然發現她媽媽在這個世界上過得毫無意義,完全沒有追求過自己的夢想。所以她拋棄了自己的一切,搬到遠離家的一個小公寓裏,重新開始看書,以求實現自己的夢想。

內斯,莉迪亞的哥哥,他雖然是家中的長子,但是莉迪亞才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不論他有什麼樣的需求,或者是他有什麼樣的想法表達出來時,爸爸媽媽都不會重視。所以他慢慢的習慣了,把自己的想法、願望、需求都埋藏在心裏,不告訴任何人,只是一個人堅持着去做自己的事情,聽從自己內心的需求。但是他也是家中唯一一個能夠真正理解莉迪亞內心想法的人,也是莉迪亞的情感唯一輸出口。

漢娜,莉迪亞的妹妹,她是一個意外的到來。因為她的到來,她的媽媽不得不放棄了自己之前的夢想實現計劃,甚至埋藏了他的夢想,乖乖的回家,變成了一個家庭主婦,而她的爸爸有時也覺得她是一個多餘的存在。她的房間被安排在閣樓上以前存放雜物的地方,家裏的很多人甚至常常忘記了它的存在,而她也乖乖的把自己放在最渺小的位置,總是把自己藏在桌角下面,椅子背後,儘量的讓別人忽視他的存在,但是她也是整本書中唯一能夠看透所有人的人,她知道所有人發生了哪些的變化,她把一切都看在眼裏,卻不能夠説出來。

莉迪亞,家中的二女兒,她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也是她爸爸媽媽夢想實現的承擔者。因為莉迪亞媽媽那次毫無徵兆的離家出走,她的心理遭受了極大的創傷,她暗暗的祈禱發誓,只要媽媽能夠回到家裏,她願意做任何的事情來讓媽媽開心,從而留在家裏。

當她媽媽發現自己的夢想實現不了的時候,她希望莉迪亞能夠幫自己實現夢想,成為一個女醫生。而莉迪亞每次對媽媽的要求都是毫不猶豫的點頭説yes。因為莉迪亞發現自己這樣一個簡單的做法,便讓媽媽變得非常開心,從而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温馨和諧。她便值得自己這樣的付出是值得的,只是她沒有意識到,這是她將來承受的無法承受的壓力之源。

當莉迪亞習慣於無條件的滿足媽媽的需求時,她便慢慢的變成了一個無條件滿足別人期待的人。當她的爸爸希望她能夠多多的出去交朋友時,即使內心不情願,她也鼓足了勇氣去嘗試。但是因為它獨特的東方人的面孔,和她的父親一樣很難交到朋友,所以為了讓她的爸爸不難過,她想到了假裝打電話這個方法,假裝坐在陽台上給別的同學打電話,假裝告訴爸爸她的同學有哪些變化,讓家裏人知道自己是有聽他們的話的,她是有交到朋友的,她不是一個孤獨的人,只是她內心的孤獨,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

莉迪亞所有壓抑的情感只能和內斯一個人説,因為他是被爸爸媽媽忽視的人,他知道孤獨的感覺。他能夠明白莉迪亞被爸爸媽媽完全關注,毫無自己的思想空間的那種窒息感。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內斯是莉迪亞的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有他的存在,莉迪亞才感覺到自己能夠承受爸爸媽媽這樣的期待壓力。但是這一切的平衡都被內斯收到的哈佛錄取通知書打破了,莉迪亞覺得自己的世界正在崩潰,但是她無能為力。

與其説莉迪亞因為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而努力完成他們的期待,倒不如説是因為莉迪亞努力的在迎合父母的期待,而變成了他們喜歡的人,因為他們覺得莉迪亞在他們的掌控範圍之內。但是當莉迪亞無法控制自己世界的平衡,無法承受他們期望的時候,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無聲告白》讀後感10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可能影響着孩子的一生。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用她自己的筆觸,細細描繪了一個異族通婚家庭可悲的故事。讀完全書,回首封面——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深感觸及心靈之深,猶如一場大雨淋漓澆至心間。

小説的女主人公莉迪亞可悲的承載着她父母無限的期待與對未完成的夢的憧憬,十多年壓抑的生活方式,換來想要嘗試着改變卻最終不慎結束了自己的年輕的生命。她的父親—偷渡至美國成長起來的華裔教授—渴望融入社會、渴望平等的對待;她的母親—哈佛肄業的高材生—遠大的理想,卻因遇見華裔教授而改變了人生軌跡,她所熱愛的醫學、物理全化為內心難以釋懷的遺憾。父母所無法實現的夢想,漸漸的加註在他們所鍾愛的大女兒身上。因為他們深信,她一定能實現他們所無法實現的夢想。

莉迪亞在他們的期待之下,變成敏感而孤立的姑娘,相異的長相,無法融入的家庭背景,鑄就了她內心的孤立。母親近乎瘋狂的管教和期望、父親給予的無形的壓力更是勒的她喘不過氣來,她沒有自己的時間,她內心的痛苦無以表白,最後統統化為潛藏在內心的"無聲告白".冰冷的湖底,成為她最終的歸宿。

在無聲告白全書中,描繪了母親在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一個温暖充滿愛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陽光、積極的母親有時能夠成就健康向上的孩子,能夠讓一個家庭充滿凝聚力。那位母親其實始終擁有着幸福的婚姻生活,但她的內心卻始終充滿掙扎、痛苦和遺憾,這份揪扯讓她失去了作為母親的敏感,讓她的生活染上了悲傷的氣息,她終究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的。若她能在這掙扎之中找尋到自己,也許結局將會變得不同。一直喜歡這樣一句話:‘上天給了你這種生活,因為它知道你強大到可以活下去。’帶着愛與希望活着,是對生命所饋贈的最好的回禮。

讀完全書,愛上伍綺詩的描寫,愛上她娓娓道來的故事,在她的故事中產生共鳴。或許確實如一些評論所説,這是一本相對壓抑的書籍,在文字間看不見希望,但它卻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是一些事物的縮影,也許今天的我們不用如教授一般,忍受着他人異樣的目光,不用同莉迪亞的母親一樣為了家庭而放棄自己的興趣與理想,‘鎖’於院落之間,但對於孩子的期待卻從未減少,望子成龍的思想仍未改變。如今生活於這樣一個時代的我們,總是被事物所"追着跑",父母、教師等等,不同的道路中,不同的角色裏,每個人的身上傾注着不同的期待。我們嘗想過在這些期待之中,失去了些什麼,有時的我們負隅抵抗,不過是再為了找尋那個最為真實的自己。生命是無法回溯的長河,在這長河之中,無論面對的是什麼,重要的是能活於愛與希望之間,那是給家人與自己最好的禮物!

《無聲告白》讀後感11

“你們把虛妄的愛擺在眼前,並以此來説愛我。”

我們總是希望世界上能夠有一個機會重新來過,就像瑪麗琳多年之後想拾起被她拋棄許久的夢想之時,才發現並非所有的事都能繼續。漢娜的到來無疑熄滅了她夢想的最後一絲火焰。

所以她將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全盤寄託在莉迪婭身上,希望她能代替自己成為一個醫生。這也就是本書的悲劇之所在。

瑪麗琳的母親希望瑪麗琳和一個“跟自己很像”的人在一起……瑪麗琳希望莉迪婭成為一個醫生……詹姆斯希望莉迪婭能夠融入人羣……

他們都被寄予了不同的期望,像是千斤頂,讓每一個人沒有喘息的機會,只能默默承受。

這悲劇的另一個緣由。他們都很容易“忽略”一些事,認為似乎只要默默忍受,就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這也照應了書名“無聲”兩個字。

詹姆斯有意忽略了瑪麗琳母親的話,漢斯忽略了最後一晚莉迪婭的異樣,漢娜忽略了詹姆斯和她助教的私情……在這個家庭裏,似乎所有人都有錯,又似乎所有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

正如書中所寫——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讀後感12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當我讀到封面上的這句話,説實話它完全勾起了我的閲讀興趣!當你總在想“我是誰,我能成為誰”,你就會希望有人可以告訴你,“你是誰”,我抱着這樣的心理打開了這本書!

小説一開始就告訴我,莉迪亞死了,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死,她的家人在尋找她死的原因,沒有人願意承認她的死或許與自己有關!

莉迪亞出生在一個混血家庭,父親詹姆斯是華裔,母親瑪麗琳是純正的美國白人。詹姆斯厭惡自己外表的與眾不同,忍受嘲笑、孤獨和擱置,他的經歷告訴他合羣是多麼重要,所以她希望莉迪亞可以不要遭受他所遭受的一切,他的每一份禮物都只是希望她可以成長為一個合羣的姑娘免受傷害,但是他卻從未告訴過她禮物背後他過去真正的遭遇,那些禮物背後未説的話才真的重要和打動人心!

瑪麗琳相反,她希望自己與眾不同,或許更準確一點她希望自己與母親不同,這代表她不願意成為像母親一樣的家庭主婦,但是為什麼她有如此大的牴觸情緒,我想是因為她意識到她也被希望活成母親期望中的樣子,而她明確的表達了反抗,她想要成為自己,職業醫生是與家庭婦女完全不同的羣體,代表着獨立,夢想,自由,所以她心之神往,而對家庭婦女嗤之以鼻!事實上我並不認為她真的厭惡成為家庭婦女,或者多麼渴望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這只是她的一種抗爭方式,“沒人應該告訴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只想成為自己”。我想在這個層面上她或許成功了,她擺脱母親的控制成功入學哈佛,在一眾男生中維持鎮靜,自信,沉穩!但是很遺憾她又親手毀了她所希望的未來,她愛上了詹姆斯組成家庭,當然我並不是説這個選擇不好,我只是覺得多年以後當她為母親收拾遺物後,意識到自己居然過着和母親一樣的生活時,她不應該感到憤怒和失望,這是她自己在沒有徵求任何意見的情況下所做出的選擇—結婚!是她自己的選擇創造了現在的生活,而她應該學會為選擇負責!當家庭放緩了她實現夢想的腳步,她一意孤行決定離家去實現當初被擱置的夢想,沒有一個招呼,就離開!我不知道為什麼她不和她的丈夫談一談呢,每一次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她都是一個人,她從來沒有徵求過家庭的意見!我不確定但是我想在她的潛意識裏或許她認為家庭是阻礙她夢想的最大阻力,至少不是助力!夢想又一次受阻,她將自己的夢想移駕到了莉迪亞的身上,而與此同時是對內斯和漢娜的忽略,這不是夢想這是執念!一開始她只是想要與眾不同,而不同的方式就是成為與傳統家庭婦女不同的人,她擺脱母親的期望,為自己設立期望,知道不想要什麼,知道想要什麼,這真的很棒!但是她範了錯誤,她沒有聆聽,她只是想要把女兒塑造成另一個自己,代替她完成夢想!沒有人可以代替她,就像她莉迪亞無法一直假裝成為她!

在這個故事裏,莉迪亞,內斯和漢娜是家庭期望的受害者,莉迪亞不堪期望重壓,一直假裝活成了那個讓父母開心卻自我壓抑的孩子,內斯抑制表達的慾望主動退出被關注的中心,而漢娜從一開始就熟悉了被忽略,成為了家庭裏的隱形人,敏感的感知每一個人的情感變化!家庭、父母的影響在這裏顯愈發重要,當我想知道一個人為什麼成長為了今天的樣子,我或許應該去看看他生活的家庭!

詹姆斯是他自己期望的受害者,他一直希望自己合羣,亞裔面貌讓他自卑,他一直無法正視自己,無法接受自己,比起實現任何期望,我想學會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都永遠是第一步且最重要的一步!

瑪麗琳,我尊敬她是因為她有自我意識,但我無法喜歡她是因為她不願意接受選擇的帶來結果!就像《性愛自修室》裏Maeve母親抱怨説,自己的慘境都是因為自己艱難的生活所造成的,但是Maeve告訴她一切都是因為她自己的選擇所造成的!明白自己可以塑造期望的自己這很重要而且睿智,但是要明白選擇是幫助我們成為期望的自己的方式,而願意接受選擇的結果能夠幫助我們更平靜的生活!

認識自己,塑造自己,接受自己!

“我是誰”,我只是一個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做着普通的工作,寫下普通的文字,做着終有一天我可以財務自由遊走於世界的夢,並且願意不斷學習和行動的普通孩子!

《無聲告白》讀後感13

小説講述一個因為爸爸出軌、因掛科而漸感無法忍受媽媽各種期許、與相依相知的即將離家讀大學的哥哥鬧矛盾的15歲少女莉迪亞,在因為無法排解多重原因導致的孤寂與痛苦之後,以投湖自殺的方式來向自己的家人進行告白,進而觸動家庭成員(爸爸詹姆斯、媽媽瑪麗亞、哥哥內斯、妹妹漢娜)各自的自我反思,並最終相互體諒與和解的故事。

小説中的爸爸媽媽對莉迪亞的很多要求,可以説是很多家庭中都會有的。比如爸爸詹姆斯,總是要求莉迪亞與人為善、多交朋友;而媽媽瑪麗亞也總是要求莉迪亞能夠好好學習,將來可以成為一位醫生,實現自己未竟的心願。

他們不僅僅是口頭的期許,甚至送給莉迪亞的各種禮物呀,也都是或有或無的包含着他們自己的期許。相反,他們很少或者從來沒有想着自己的孩子們需要一些什麼,喜歡什麼之類的。

同時,爸爸的出軌,媽媽在莉迪亞小時候的離家出走,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她的內心的成長。她擔心媽媽會再一次的離開,而對媽媽各種要求都只是妥協着應承。而爸爸的出軌,則更是讓她覺得很可能再次失去家庭成員。

最終莉迪亞,選擇投湖自殺這種方式來向自己的親人訴説自己內心的苦悶。

是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孩子最終選擇以這種方式離開自己的親人,也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何讓孩子健康的成長,是每一個父母都需要考慮的事情了。健康的成長,不僅僅是要保證體格的健康,還要保證心理的健康成長的了。

而且身教大於言傳,父母更應該以身作則,不是總是告訴孩子應該怎樣怎樣的。

“交點朋友吧,孩子!”應比不讓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讓他們自己去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的了!

《無聲告白》讀後感14

書中的莉迪亞短暫的一生,沒有擺脱父母對她的期待,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也許在自盡前,她是想要找回真正的自我,但她的勇氣是結束自己的生命。

看完此書,又想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束縛,孩子的安全感來自父母,父母一旦錯位,孩子缺乏安全感,將影響他的一生。父母都沒有找尋到真正的自己,只是一味追尋自己失去的人生及夢想,他們追尋的,可能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他們逃避自己的需要,把大人的視角無條件的轉嫁到孩子身上,由此來樹立孩子的價值觀。可是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當她本身的想法一味被壓抑和漠視時,痛苦就不可避免。

詹姆斯的痛苦,來源於自身一直的自卑,與對自己的不認可,而瑪麗林的痛苦,來源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他們都沒有認可自己,而相互折磨,把他們自以為的痛苦轉嫁到孩子的身上,而莉迪亞,從小就認為自己是保持家庭完整性的責任人,這副擔子太過沉重,以至於她抑鬱,認為只能去另一個世界尋找自我。

我們好好反思,為人父母者,該如何為之,如何找尋自我,換一種思維,即換一種活法。

《無聲告白》讀後感15

“我們這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做真正的自己,但這永遠不妨礙我愛你。”——題記

莉迪亞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美國人。她的母親希望她完成母親的夢想——出類拔萃,他的父親希望她融入大家之中,不再受種族的歧視。莉迪亞就在這麼一個觀念矛盾的家庭中成長。

在她小小的時候,母親為了實現自己曾放下的夢想,在沒有和家人説告別時就獨自離開。最後母親回來了,為了留住母親,小小的她,對母親的所有要求都會答應。第一名,最棒的,最好的她都必須要做到。同時又為了滿足父親的期待,她總會裝出了許多好朋友一樣,來博她父親的一笑。她可以依靠的太少太少,唯有比她大幾歲的哥哥,才是她的唯一知音。可惜哥哥要去上大學了,她彷彿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他不想再過這樣的生活,她尋找錯誤的源頭。發現所有的源頭終究於她曾經溺水的小湖。她不再猶豫,縱身跳下。

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莉迪亞對家人的愛。因為那愛太過於沉重。她過着自己不喜歡的生活整整十多年。僅僅因為父母的期待,是什麼才能讓她這樣呢?是孝,我更認為是她對家人的愛罷了。

因為愛,所以成全;因為愛,所以去追逐你所愛;因為愛,去默默忍受十幾年;因為愛,未曾有過一句怨言。但是莉迪亞到死亡,也未曾對愛的人説出愛,這是悲哀,更是無奈。

所以故曰“無聲的告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dp4x0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