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精選3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1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伍綺詩著作的小説《無聲告白》的開頭。一天早上,莉迪亞的家人都下樓準備吃早餐,而遲遲未下樓吃早餐的莉迪亞被懷疑因某種原因暫時沒能下樓吃飯,直至幾天後她的屍體在離家不遠的湖面上被發現。她的父母不相信莉迪亞是自殺的,他們不曾想到被他們寄予最大期望、被受到最大關注的莉迪亞是因為他們而自殺的。

莉迪亞曾經在母親離家出走時許下承諾,只要媽媽回家,什麼事情都可以答應媽媽。後來媽媽真的回家了,她以為是因為自己的祈禱起了作用,因此她認真地遵守着自己的承諾。為了不讓媽媽再次離開,她願意努力去實現媽媽的每一個期望。為了不讓爸爸失望,她在沒有任何朋友的情況下,假裝自己打電話在和好朋友聊天。而這一切,她的父母都沒有及時發現,而認為莉迪亞是與眾不同的"乖"孩子,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優秀的一員。

讀完書,我一直在反省自己,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是否已有某些無意識的行為或言語深深地埋在了孩子們的心底,可能將影響他們以後的生活。回想自己小時候,有一次我跟姐姐玩的時候不記得因為什麼原因哭了,媽媽跑過來責備我説:"你老是要跟姐姐玩,玩了又要哭。"那時候我想,別人家的爸爸媽媽都是護着弟弟妹妹,而媽媽為什麼卻護着姐姐沒有護我。我無法忘記那時候心底小小的刺痛,而我的媽媽,我想她肯定不記得她曾經這樣處理過一件事情,並至今令我疑惑。讀幼兒園的時候,我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因為家裏窮除了剩飯和一年到頭吃不完的梅乾菜可以充當我的零食外,沒有其他零食可以吃。有一天幼兒園下課時,我媽媽突然出現在幼兒園門口,手裏拿着一塊我做夢都想吃的2毛錢一包村裏小店有賣的沙琪瑪。媽媽把沙琪瑪遞給我,我興奮地抬頭看了媽媽一眼,問媽媽:"這是給我吃的嗎?"得到媽媽的肯定後,我嚐到了這輩子都不曾忘記的沙琪瑪甜甜脆脆的味道。其中除了沙琪瑪本身的美味,同時還夾雜着不管風吹雨打從來沒有到學校來看望過我的.爸爸媽媽遲到的身影。我的媽媽,你肯定沒有想到,你那次在幼兒園門口的出現,在我的心裏留下了多麼美好的回憶。

很多行為父母可能是無意的,但對子女可能產生的影響或許是你想象不到的。作為父母,我們做不到時時處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想,我們應該儘量多去關心孩子的內心,儘量去挖掘孩子行為背後的真正動機。對於曾經因為自己可能無意帶給孩子的傷害我們儘量及時去發現,去調整,直至影響最小;對於曾經因為自己可能無意帶給孩子的美好回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跟你分享,讓你跟孩子的生活中多一些發生。

《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2

馬克·吐温説:歷史從來不會簡單的重複,但總會押韻。一個人的一生似乎也是如此當小溪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也許有很多的父母會像我們一樣,希望孩子能成長成為他們本來的樣子,tobeherself.不用去滿足我們的期待,再去經歷我們在成長和受教育過程中,經歷的各種折磨。但是,隨着孩子的慢慢的長大,更多的我們會越來越希望孩子成長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驚鄂一想,出了一身的冷汗。

在高鐵上馬馬虎虎的掃了一本小説《無聲的告白》,我幾乎從不看這類小説,但是書的開頭這本書的主線Lydia就死了——自從有了小溪,我便特別牴觸死亡這個話題,哪怕看到路邊的墳墓都不舒服——我便跟隨書本的主線一直讀到末尾。

故事中,Lydia的母親,在美國的60年代女性地位還很低下的時候,一心想考上醫學院,做一名醫生,而不是像她自己的母親,只希望給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做美食,最後男人和孩子都離開了她,最後悽慘的獨自去世在自己空擋的公寓裏。

然而,她愛上了一名人生不得意的華裔歷史教授,這位李教授也有一個不幸福的童年,就如同我們很多人的童年一樣——被人看不起,自卑,努力想出人頭地。Lydia十歲的時候,她母親突然厭煩了現在家庭主婦的生活,毅然而然離家出走,報考了大學課程,希望間斷8年之後,重現開始自己當醫生的夢想,而現實是殘酷了,她又懷孕了。不得不再次並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夢想。

Lydia由於害怕母親再次離去,希望自己能滿足母親的任何要求。然而不幸的是,她母親也同時把她的夢想全部都寄託到了Lydia身上。此後,每年的聖誕禮物或生日禮物,或是聽診器這樣的醫學器件,或是元素週期表或人類解剖圖譜。而在同時,她的哥哥,她的妹妹,也在遭受不同程度的來自家庭的“傷害”,而且是愛的傷害。而父母,卻完全忽視了,習以為常的忽視的一個孩子世界,和作為孩子天生的敏感性。

我們的童年,少年或多或少是不是都有些相像。我們的父母,將他們過去,也許是文革,也許是饑荒、或是在工作中帶給他們的創傷,又以新的方式附加給了我們。而我們似乎又將我們的後天習得或先天遺傳的性格缺陷,又附加給我們的孩子。

在昨天準備離開家出差的時候,小溪不停的焦躁的拉着我要玩彩虹彎板,而我心裏卻一直想着公司的事情。最後她突然放下一切撲到我身上,緊緊的抱着我的脖子,我這才意識到,即便在家的這難得的幾天,我居然也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和存在。心裏才懊惱不已。

Lydia最終承載了太多的事情,她選擇了在16歲生日的夜晚,投湖自殺。

《無聲告白》讀後感1000字3

已過午夜,丈夫和兒子發出輕輕的鼾聲,我仍在捧着一本書讀得驚心動魄,還差最後三十頁,絕對等不得睡一覺的間隔。小説寫得太精彩了,尤其是作為一位母親,讀來更是寸斷肝腸。

這本叫《無聲告白》的小説,出自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之筆,扉頁上的她很年輕,也很漂亮,很難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靈魂的故事是這位優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説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先説説故事梗概:莉迪亞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一定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脱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亞的妹妹看清了什麼呢?

原來,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受到排擠、孤立,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單身母親撫養長大,雖是地道的白人,卻不願屈從母親期望的女性傳統角色,她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比男人更加卓爾不羣。倆人的結合有愛,也有很深的誤解和由誤解產生的期待。等到孩子相繼出生,誤解越來越深,差點導致家庭的崩解。此後,莉迪亞就成了維繫家庭表面安穩的紐帶。她既要安撫父親對友誼的渴求,又要滿足母親對出人頭地的期盼。她被親情綁架,被父母的懦弱壓垮。

在小説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祕密,這些祕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為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應該由每個時代裏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裏,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為不了他人期待的樣子,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為,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9nkd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