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無聲告白》讀後感4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4篇

《無聲告白》的作者是伍綺詩。該書是伍綺詩耗時六年寫就的第一本長篇小説,故事編排精妙細緻,文筆沉穩內斂,一經出版便廣受好評。那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閲讀!

《無聲告白》讀後感4篇

《無聲告白》讀後感(一)

《無聲告白》是我花一天時間讀完的一本小説。看完之後,總覺得想寫點兒什麼。這本小説作者是居住在美國的華裔,不知道是不是華裔的骨子裏面都有潛在的自卑感,因此特別渴望“成功”或者藉由子女的“成功”來贏得別人眼中的讚許,從而肯定自身的價值。所以,這部小説在種族方面、男女平等方面、子女教育方面都充滿了作者主觀的感受,可能很多內容都是作者的親身經歷。

小説中的母親是美國人,但是其言談和行為卻十分中國化,以致我讀的時候總會有點兒“齣戲”。我甚至我覺得,如果忽略書中的美國背景,把種族差異換成城鄉差異,整個情節放到中國,也十分合適。舉個例子,家長們是不是都很喜歡送書給孩子作為禮物?

中國人特別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很多家長都會將自己無法實現的人生理想寄託到孩子身上。所以,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很值得中國家長記住: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是想讓孩子重複一條你自己的道路呢,還是應該讓他自我發現興趣所在?遺憾的是,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和浮躁的社會環境都給不了孩子自我發現自身興趣和特長的時間,家長們的集體焦慮直接導致孩子們臉上呈現日益凝重的表情。

我曾經坐在少年宮的大廳裏觀察過來來往往的孩子,年齡越小,臉上的笑容越多;年齡越大,表情越凝重。我很希望我的兩個女兒臉上的笑容能夠持久些。雖然在目前的環境下,快樂學習很難成為現實。但是,多陪陪孩子,多瞭解孩子真實的想法,應該還是能夠做到的。從今天開始,少一點兒灌輸,多一點兒溝通,給孩子們的成長多一點兒空間和時間。

《無聲告白》讀後感(二)

這本叫《無聲告白》的小説,出自一位美籍華裔女作家之筆,扉頁上的她很年輕,也很漂亮,很難想象如此深刻、如此刺痛靈魂的故事是這位優雅、温婉的女士所作。小説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先説説故事梗概:莉迪亞死了,她是家中老二,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遺傳了母親的藍眼睛和父親的黑頭髮。父母深信,莉迪亞必須能實現他們無法實現的夢想。莉迪亞的屍體被發現後,她的父親內疚不已,母親則一心報復。莉迪亞的哥哥覺得,隔壁的壞小子鐵定脱不了關係,只有莉迪亞的妹妹看得一清二楚……

莉迪亞的妹妹看清了什麼呢原先,李先生是一位出身窮困的華人移民後代,從小受到排擠、孤立,最大的夢想就是融入白人的世界。李太太由單身母親撫養長大,雖是地道的白人,卻不願屈從母親期望的女性傳統主角,她夢想擁有自己的事業,比男人更加卓爾不羣。倆人的結合有愛,也有很深的誤解和由誤解產生的期盼。等到孩子相繼出生,誤解越來越深,差點導致家庭的崩解。此後,莉迪亞就成了維繫家庭表面安穩的紐帶。她既要安撫父親對友誼的渴求,又要滿足母親對出人頭地的期盼。她被親情綁架,被父母的懦弱壓垮。

在小説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夢想,在現實中卻都舉步維艱。當成人的夢想遭到現實困境,當成人解決不了自己內心的痛苦,這種憤憤不滿,這種失魂落魄,就會轉嫁到幼小而柔弱的孩子身上。

痛苦像瘟疫一樣,不但互相傳染,還會感染給所有的家人。當內心的痛苦深藏成祕密,這些祕密就會讓家庭產生裂痕。我想,每個人都難免心意難酬,難免傷痕累累。但是,這些決不能成為勒索他人的藉口,尤其不能轉化成催逼孩子的重壓。每個人,每個時代,都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都有繞不開的難題,那麼,這些都就應由每個時代裏的每個人去求索,去抗爭。轉嫁痛苦是一種怯懦,自己消化不了,扛不下來,也只好自己認,至少不要讓它再去毒害孩子的心靈。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盼,找到真正的自己。”封皮上的這行字像針一樣刺進你的心裏,告誡你:要有勇氣活出自己,否則,你不但成為不了他人期盼的樣貌,還會因此自我毀滅,帶給他人更大的打擊。因為,每個人的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在別人哪怕是最親近的人身上也得不到徹底的代償。

《無聲告白》讀後感(三)

我想,大多數看過這本書的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那句:“我們終其一生,就是為了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這種能得到強大精神共鳴的書,或多或少都能從中找到些許自己的影子,身為異鄉人而飽受種族歧視的爸爸詹姆斯李,放棄夢想當家庭主婦後把所有希望都寄予在大女兒莉迪亞身上的媽媽瑪莉蓮,不敢向父母表露真實想法的莉迪亞,成績優異卻總不能像莉迪亞一樣受到父母關注的大兒子內斯,從小被父母忽視的小女兒漢娜……

作者伍詩綺用強大的邏輯和樸實的言語講述了一個個社會現象:種族歧視、婦女地位、家庭教育、同性之戀……我不再贅述這本書的主線,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分明的理解和感受。

我只想以另一個視角回憶一下內斯和傑克,因為對於他們的的描寫是那樣隱祕而帶着温柔的窺探,以至於我也小心翼翼的生怕別人誤解了他們。傑克與內斯的初次相遇,也源於父親詹姆斯對內斯交朋友的期望,內斯尷尬的立於泳池,池邊是被玩弄的嘲笑,儘管傑克甚至感覺到了內斯的拼命假裝,如同救命稻草般出現在他身邊,給了他一個燦爛的微笑,但是內斯還是理解為是慣有的戲耍,反而點燃了內斯,自尊受挫的他憤恨的推了傑克一把,然後一頭扎進水裏,在孩子們的鬨笑中游離了泳池,為兩人可能發展的友情劃上了終止符。

關於他們的初遇,最終變成了一場註定的分道揚鑣,我覺得很悲傷。我不知道傑克應該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出現在內斯身邊,帶着怎樣的表情,才能讓內斯感覺到他那温和的善意,更重要的是對一個孩子而言,怎樣的表達才是合適。

傑克的感情是不被大眾認可的,在那個不同種族通婚都視為不倫的年代,同性戀更是一個恐怖的禁區,所以他刻意的隱藏,和不同的女孩交往,成功的讓自己的韻事得以流傳,“人人都瞭解傑克,而他依舊獨來獨往。”所以十幾年的時光,如果沒有內斯的妹妹莉迪亞和傑克的交集,傑克對於內斯而言,似乎只是那個開車遇到會感覺到他點頭示意的鄰家男孩和一段被遺忘了的童年過往。我能感受傑克對內斯的每一瞥目光的温柔灼熱,卻不瞭解內斯對傑克每次餘光瞥見的意義。我不知道是否真的只是這樣,也不知道內斯為何熟悉傑克家前門燈光亮起的習慣。所有的一切温柔得如春風化雨,即使在那喘息都沉重的世界裏。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傑克抬起手放到嘴邊,用舌頭把它那顆從內斯脖子上流下來的汗珠舔掉,簡直像在品嚐甜美的蜂蜜。一切發生得如此之快,而唯一的目擊者漢娜甚至覺得這一幕是她想象出來的,其他人都沒有看到。那個瞬間,如閃電一般令漢娜覺得震撼。多年來對愛的渴求讓她變得敏鋭,她就像一條飢餓的狗,不停地翕動鼻孔,捕捉着哪怕是最微弱的食物香氣。她不會弄錯的。她一看到就認出了它。那是愛,是一廂情願的深切渴慕,只有付出,得不到回報;是小心翼翼而安靜的愛戀,卻無所畏懼,無論如何,都會執着地進行下去。這種感情太過熟悉,她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她的內心深處彷彿生髮出某種東西,鑽出她的身體,像披風一樣包裹着傑克,而他卻沒有發覺。

文字裏表達的隱忍和體悟,讓人心沉不下去,又懸不起來,無法控制的空落的哀傷。所有人都不曾瞭解的愛戀,僅僅一個動作就被影子般存在的漢娜發現了,小心翼翼的觀察一切細節,是漢娜存在的方式,所以被她察覺到是一種理所當然。如果沒有以後發生的一切,也許那一幕在隨後的時光裏,終究變成漢娜的想象,同很多原本只屬於傑克的細節一樣,只存在於他的記憶裏。

誠然,莉迪亞走進湖裏的覺悟是本書主要的“無聲告白”,但是傑克對內斯堅定温柔隱忍的愛,那十年的無聲告白,使我感動得無以復加,悖離世俗的眼光,在對方的厭惡中堅持,虔誠而小心翼翼,不變的是温柔和守候。

對於傑克,這同樣是一個愛與恐懼的故事,十年的時光何嘗不是他無聲的告白,只是我相信他最終選擇了勇敢。相信他們終究擺脱了大眾的預期,一起過着美好的生活,儘管內斯每次觸碰傑克的鼻樑都會想起莉迪亞,過去總不會完全被遺忘,還好新的開始最終不是原本的方向。

關於傑克,最温柔莫過於那句“嗨,你還好嗎”這是這個少年最小心的`善意。

於茫茫人海相遇,那少年如星空般温柔璀璨,如此相愛,那又怎樣?

傑克是作者在《無聲告白》裏埋得很長的一條線,整部書裏最讓人感到柔軟的存在。在當時那個年代,他的感情更是社會的禁區,所以只能深藏進內心最深處,不得表達。他換很多女友,讓大家都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看似不經意的只是鄰家男孩似乎在點頭示意,實則背後藏了多少柔情。多次對內斯的好意被誤解,應該也感到很無措吧。不敢輕易靠近,只能用眼角的餘光偷偷打量。內心柔軟跟他母親一樣敢於挑戰傳統成為“異類”,非常清楚知道要什麼,該怎麼做。

“至少我不用別人來告訴我,我想要什麼。”

“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

“至少我不會一直讓別人告訴我該做什麼。”

“至少我不害怕。”

傑克的柔情是貫穿全書的隱線,讓人在灰暗的描述基調中感受到一些鮮活。或許閲讀的意義就在於此,能從書中的文字,書中的人物中展開思考,獲得力量,得到成長。

《無聲告白》讀後感(四)

這本書講述的就是那個時代,那個歧視感很強的美國二十世紀。其實,這種歧視現在也是還在的,一年也會有幾十個因為種族歧視殺人的,但這本書告訴我們:“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開始,我以為他會是一本普通的推理小説,但這本推理小説並不普通,不能用看推理小説的心態來看這本書,它比推理小説的情感要更細膩,更能讓人感動。這本書的題材也基本上沒有什麼人用過—華裔歧視。對於作者為什麼要選這個題材,其實很簡單,作者也是一個華裔,她雖然沒有這樣被別人對待過,但她也是寫這篇文章的最佳人選。

這本書中沒有過多的渲染,沒有過多的言語,但是有很多心理描寫。每個人心裏都對這件事的看法不同,但他們都認為這個女孩不應該被殺;每個人都想要成為最好的自己,但最好的一定就是真正的自己嗎?每個人都衝着別人的好來努力,但你真的有嘗試着去尋找你的自己嗎?你的最真實可能不是你的最好的,不過,那肯定是最自在的,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只要做你自己就好了。

如果你不在這一生中做到自己的真實,你肯定我會後悔的。因為美好的永遠是短暫的,可能就是一瞬間,就像書中一個情節:莉迪亞的媽媽在廚房做家務,他一回頭就發現莉迪亞已經站在了廚房門口。對於一個母親來説,孩子是最重要的,但她錯過了莉迪亞一生中最有意義,也僅有一次的“第一次走路”,她連莉迪亞已經可以站起來了都不知道,她甚至都不知道現在她現在應該是高興,還是悲傷。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我們忙了這個,忘了那個,我們專注於這個,錯過了那個;成長就好像一個取捨的過程。

這本書的結尾出乎意料的感人,還好莉迪亞走的時候沒有帶着愁恨,還好他們還擁有彼此。當找到答案成為一種解放的時候,那莉迪亞臨走前失去的一聲晚安就是最後開門的鑰匙了吧。

“莉迪亞死了,但沒有人知道……”

標籤: 告白 無聲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qp8qxn.html
專題